城市经营
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受宠,似乎是一种“宿命”。但是,今天更多的时候,制度创新成为很多国有企业“实施以产权变更和股权赠与为手段的改革”的代名词。事实上,国有资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退出竞争性领域,在欧美国家也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郎咸平教授就计算出,2003年国企的单位资产所创造的产值比私营企业高出17%。而制度创新现在常常被拿来当做MBO(经营层收购)的改革理由,这很容易让一些纯技术层面的利益分配被有意无意地扭曲成改革与非改革的较量。
“要像经营一个企业一样地来经营城市,把城市当成一个商品,包装好,卖给全世界。”——这是急于建功立业的市长先生与急于圈地造楼的房地产商共同杜撰出来的新名词。目前它至少已经造成了两个“不相信”:一是地价直线上升,城市房价屡破新高,市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二是楼盘竟成惜售商品,一大批房地产商赚钱多到连自己都不相信。由于土地大量批租,我国沿海14个省市的实际占用耕地都突破了规划指标,其中有的城市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在2001年就基本用完了。
制度创新
题材重组
对旧体制的突围,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改革的主旋律。可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也常常被用来掩盖某些灰色游戏,它有时候会成为“不按牌理出牌”的借口,有时候成为非规范化操作的理由,而日前沸腾一时的“原罪之说”,更是大多与此有关。
这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专用名词,表面上看它是指上市公司即将通过购并合作等手段,进入一个全新的、高赢利性的行业,而在实质上,往往意味着庄家介入,这只股票将经历拉抬、飙升和跌宕的戏剧化过程。每年,在中国股市这个游戏场里,起码要上演600场以上的题材重组大戏,可是最后被证明成功的绝对不到1%。
体制创新
管理革命
这是一个上升到更高层面的“利益语言”,在WTO进程表被一一落实的今天,那些代表民营资本的经济学者将对跨国公司进入到某一领域进行狙击时,它就会被适时地祭出。现在看来,从银行、保险到百货业,几乎每一个市场的开放,都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讨论,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至少让我们多了个角度看问题,但是,它的本质却还是那句话:“多少利益假国家之名以行之。”
今日的中国商业界,很像被德国飞机日夜轰炸下的伦敦,各种各样的管理新概念和潮流汹涌而至、源源不断。然而,它们除了卖给中国公司一大堆昂贵的软件包以外,对于企业的成长到底起到了多少的实际效果,却实在难有乐观的评估。或许,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中发现的事实依然存在:“我们考察的公司大多数是大型公司,这些公司没有一家实行复杂的矩阵结构,一些曾经采用过这种结构形式,但现在已经放弃,优秀企业中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简单明了。”(见本章附录“被商学院拖垮的管理潮流”)
国家利益
资本运营
这曾经是中国企业一次又一次高举过的旗帜,可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它往往是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御用名词”。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公司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今天,这个名词已经跟“乡镇企业”一样,变得越来越边界模糊了。可是,在一些利益需要的时候,它还是时不时地会被高举起来,比如最近在暴利犹存的汽车业,我们便一再地看到旗帜迎风飘扬的风景。
在经济学上,资本运营就是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使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实现资本扩张。可是,在中国,资本运营从一开始就与投机和机会主义随影而行。它被认为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最佳方式,是“空手套白狼”的最高境界。根据我的经验,资本的流动从来就有“避光性”,那些大声喧哗,生怕马路上没有人听不见的资本运营高手和公司,都十分让人怀疑。
民族工业
高科技
这些年,中国经济是在一连串的经济新名词中蜿蜒前行的,它们构成了国家进步的记忆,同时也铭刻下如此鲜明的时代的烙印。以下的“另类解读”可能有些片面,但是却让我们如此直观地看到那些堂皇而诱人的名词是怎样被扭曲的,看到利益如蛇般悄然游动的痕迹。
至少在中国,这已经近乎于一个“伪名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当纳米这个概念刚刚诞生不久,在我们的大街小巷里便充斥着“纳米洗衣机”、“纳米空调”和“纳米领带”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创造高科技名词最多的两大市场,一个是家电业,一个是保健品业,但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两个最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行业。如今,每当我听到有什么公司要敲锣打鼓地推出什么高科技产品时,我第一个直觉就是,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
我们期待着专业的经济学家不断地提供新的理念和模式,来帮助公众的思维经历一轮轮的更新涤荡。可是,在这样的历程中,人们必须始终理性和适度怀疑。我们一定要记住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任何利益集团必然要争取把自己的利益上升为政策,还要寻找理论和理论家,要掌握自己的宣传工具。
公共事业民营化
一个转型的商业社会,本身就充满了歧义,利用经济学家达到影响政府政策的目的,实在是市场经济迈向成熟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在不少的时候,它也是推进政策法治化,拓展经济与政治新空间的某种手段,而且,即便经济学家为谁代了言,也不能就此否定其理论的价值。但是,它可能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危害则又是那么让人无法漠视。
这是一个正在被包装中的新名词,它以公共之名行私利之实,带有极强的隐蔽性。近年来,对公共资源的抢夺,已成为民营资本下一轮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民营业主投身到非营利性机构的创办中,医院和学校,将成为新一批亿万富豪的孵化器。他们的操作手法是:先搞一个非营利性的壳,然后通过“托管、合资、并购”等灵活手段迂回进入公立机构,最终达到占有公共资源、享受各种免税实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