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科幻小说 > 世界的另一面 > 第二节

第二节

首先是价格。就像室友说的那样,三毛钱的小笼包,这个便宜价格的确不像是现在的物价。

徐荣没有继续争论这个问题,他这时心里已经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其次,青春食店的小笼包之所以好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松针垫底。以前这东西并不值钱,只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先用盐水浸泡,而且用过几次以后就需要更换。徐荣隐约记得似乎很久之前,青春食店的确早就改成不锈钢蒸屉了。

“明明是两块钱好吧!”室友以为徐荣在开玩笑,“三毛钱是十年前的价格吧?”

明明是一个小时前刚刚发生的事情,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总之这顿早饭带来的愉快记忆,被疑惑所代替,但徐荣把疑惑不动声色地藏在心底。

“贵?三毛钱一屉不贵吧。”徐荣下意识说道。

第二天,他依然准时早起,再次特意绕路,来到了青春食店。

他只是顺口一说,对床的室友却反驳道:“青春食店的包子又贵又难吃啊!”

青春食店和其他早餐铺没有什么不同,屋内灯光昏暗,因为才开摊,一片凌乱忙碌。刚走进店门,徐荣就感觉有些奇怪。

“吃了顿很棒的早餐。”徐荣不想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别人,于是随口推荐道,“通明巷有家青春食店,早上的包子做得很不错,还有骨头汤可以喝,你们有空可以去尝尝。”

人的记忆是很复杂的。有人做过实验,在纸上写着一个夹杂着大量错别字的句子,但人们还是在看到这个句子的瞬间,就能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而要准确地一个个辨认出具体的错字,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笑得那么夸张,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徐荣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从坐下开始,他就发现有很多地方不太对劲,却一时间说不出到底哪里有问题。

室友们按照往日的时间按时醒来后,惊讶地发现徐荣既没有吃早饭,也没有背诵单词,而是斜躺在床上出神,都很好奇一向行为规律的徐荣是怎么了。

很快,老板把一笼包子和一个小碗端了过来。

在回寝室的路上,徐荣胸中一直荡漾着一种莫名的熟悉的温暖感觉,无论是包子的味道还是食店的气息,仿佛让他回到了少年时期。那时他总是不愿早早起床上学,只要妈妈拿出三毛钱放在枕边,说今天可以去吃小笼包,年幼的徐荣就不再赖床,马上爬起来……这些久违的记忆都涌了出来,一时间让徐荣有些恍惚。

包子不是预期躺在松针上白嫩小巧的样子,而以一副油腻塌陷的形状躺在缺了口的盘子里。小碗里也没有雪白浓香的骨头汤,而是清淡得可以数清里面米粒的稀饭。

跑步的计划被一顿突如其来的早饭给打断,但徐荣觉得很值得。

徐荣没有丝毫食欲,不是因为对食物的失望,而是他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进而陷入了极度的困惑:自己昨天早上的经历到底是怎么回事?

接着一屉包子也放在木制蒸笼里端了上来,白嫩小巧的包子下面垫着一层松针。这样蒸出来的包子,有一股淡淡的松树清香味,包子馅里的肉分量给得很足,吃起来却丝毫不会腻。

他抬起头,打量着四周,想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的记忆没有问题。可是这里的一切都太正常了,无论是桌面上厚厚的油渍,还是墙上贴着的破旧菜单,都说明这里一直都在正常营业,今天也只是同样普通的一天而已。

冒着热气的骨头汤先端了上来,还是一如既往真材实料,也不知用棒骨熬了多久,汤色硬生生被熬成白色,表面漂着几片绿色的葱花,轻轻啜吸一口,徐荣感觉浑身的寒意被驱散了大半。

可恰恰是这种正常让徐荣心里有些发寒,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所带来的恐惧。

想到自己几年前下乡后,再回来已经物是人非,此刻再见到熟悉的招牌,徐荣心里有些感慨,当下走了进去,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一碗骨头汤。

他是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正是精力充沛、记忆力最强的年龄,可是眼前的一切信息都告诉他,自己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是不存在的!

“青春食店”是徐荣从小上学路上会经过的一家小店。店面很小,菜式普通,唯一的亮点就是每天早上卖的小笼包,徐荣吃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吃腻。

当然,这种事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比如最简单的就是自己记忆出错,或者有人在搞恶作剧,等等。可不论哪种解释都很牵强,无法化解他心里的迷惑。

跑过家属区的时候,徐荣看到路边一家小饭店的灯光亮着,心中一动,停了下来。

徐荣想再确认一下。

徐荣也没想那么多,便选择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学校里的马路上跑,这样绕着学校跑一圈,和往常在操场上跑十几圈的运动量倒是相差不大。

他放下筷子问道:“老板,今天的包子和昨天怎么不一样?”他指了指面前的盘子,“没用松针垫底了?”

有问题的那一天,徐荣如同往常一样,五点还不到就来到操场,却发现操场被封住了,跑道正在翻修,看样子这几天都修不好了。

“早就不这样做了。”老板正在灶台前忙碌着,把一笼刚包好的包子放上蒸屉,回过身来笑了笑,“还有人记得那种老式做法?现在松针太贵啦!别说昨天,你来早五年都吃不到松针包啦。”

徐荣是个非常自律的人,他的生活枯燥而准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同寝室的室友几乎每天早上醒来,都能看到徐荣坐在桌前,一边慢慢吃着馒头,一边背诵外语单词。

老板的回答在徐荣的预料之中,但他还是有些失望。他呆呆地盯着店里墙壁上贴着的价目表,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在桌上放下两块钱,默默地离开。

做完这一切后,他会去食堂,买一碗稀饭和两个馒头作为早饭。

徐荣是个务实的人。当他走出包子铺时,就决定不再去想这件事——这样离奇的事情反正想也想不明白,不如给自己一个简单的解释:只是把童年的记忆错认为自己最近的经历。

每天徐荣都在天还没亮就起床,固定去操场跑十圈。如果当天有早课,他还会提前去教室,在其他同学来之前把讲台黑板仔细擦拭一遍。

尽管这个解释太过牵强,但有时候,人需要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慰。

那时候高考已经恢复了好几年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考上大学依然意味着能够改变后半生的命运。徐荣的父母就是这所高校的老师,只是在“运动”中不幸相继去世。徐荣虽然从小就在这所大学校园里长大,却在初中的时候就下乡去了。能再次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到这里,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只是徐荣没想到,这件事只是开始。之后徐荣身上又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情,都是明明记得清楚的事情,但在别人的口中却是另外一回事。每每寻根究底,所有的证据都证明是自己的记忆出错。

第一次异常,出现在他大学时。

虽然都不是要紧的大事,但徐荣还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健忘症——那时候他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只能想到这个原因。

因为在很早之前,他就无意中发现自己身上总发生异常的事。只是那时候徐荣并不知这意味着什么,他只是隐隐觉得这个世界有些不对劲。

但大学毕业之前的一次经历,直接促使徐荣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徐荣是受许多学生尊敬的物理学教授,研究着最前沿的时空物理。但却没有人知道,他最终选择这个专业,一半是因为好奇,另一半却是因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