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 > 第五章 数字中国,让生活更美好

第五章 数字中国,让生活更美好

小流域山洪一直是汛情防御的重点和难点。现有评估机制的依据是实测降雨,往往转移人员时山洪已经爆发了。防汛大脑融合实测降雨和短临预报,将预警时间提前0.5~3小时,为实施人员转移争取黄金时间。2019年和2020年汛期,金华全市共发生200多起小流域山洪,因及时预判预警、提前转移,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防汛大脑的一端是防汛指挥决策平台(上),包含监测预报预警、致灾风险评估、应急响应联动、抢险救灾指挥4个模块。另一端通过“浙政钉”串联起各级乡镇干部

在对2019年的“暴力梅”、超强台风“利奇马”和2020年超长梅雨期的7轮强降雨防御过程中,防汛大脑发挥出关键的辅助决策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天,通过防汛大脑提前发送的紧急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区域争取到了“黄金时间”,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场大暴雨。

有了防汛预警以后,人员伤亡有了大幅下降。汛期的雨水漫得很快,一些老房子的墙壁有坍圮的危险,但很多老人都不愿离开,接收到预警的当地干部只好把他们背走

金华全市布设了将近1000个水雨情的遥测点,5分钟之内就可以接收1000多个数据。还有一些监控设施,实时采集传输险情状态,实现了全领域、全天候、全流程精准监测。金华防汛大脑有一套致灾风险评估数据模型,能在灾害发生之前,让人们了解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灾害,提供更多的时间准备防汛,从而减少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此外,防汛大脑可以全天候智能分析比对监测数据和未来趋势,一旦达到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系统自动向指挥部发出相应提示。2020年梅雨季的7轮强降雨和台风“黑格比”登陆期间,防汛大脑共精确评估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中、高风险危险区域提醒20余次,涉及县区域150余次。

滂沱大雨中,一条又一条指令从“防汛大脑”接连发出,各项抢险救灾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智慧旅游:识得庐山真面目

阿里云为金华打造的防汛大脑,集成监测预警预报、致灾风险评估、抢险救灾调度等多环节功能,通过“浙政钉”串联起市—县—乡—村—网格员五级,并联市级各部门,实现防汛防台全过程精密智控。

旅游产业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同时它也面临着消费升级和新中产的崛起,消费体验需要升级。升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在金华防汛抗旱指挥部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一块大屏幕上。作为本次防汛工作的指挥中枢,“金华防汛大脑”正在运行,一边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类汛情信息和数据,一边结合多方信息进行大数据推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情进行提前预警,并迅速提供相应的指挥调度方案。

当我们每一个人进入旅游场景的时候,我们的吃、穿、住、行,所有碎片化的场景,都可能被重构,进行新的场景化设计。全覆盖的数字景区,可以把这些碎片化的细节通过融合行为串联起来,从而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让服务变得更加有温度,让体验变得更加美好。

2020年入汛,中国共出现30多次大范围强降雨。6月30日8时18分,受强降雨云团影响,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恶劣天气。

——秦朔/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

应急减灾:防汛抗洪装上了“大脑”

“流量景区”的烦恼

此外,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近年来在农村发展迅猛。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淘宝村达5425个,浙江以1757个在全国遥遥领先。淘宝村的兴起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发展,吸引人才返乡,进一步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

2000年国庆节,第一次推行休假7天的“十一”黄金周,庐山就变成了“堵山”。

“我们探索开发了数字乡村‘3+2+N’建设模式,即互联网、物联感知网、政务网这三张智能感知网,阿里云基础平台、数字乡村保障体系这两大基础保障,还有围绕着乡村政务、农业和养殖等板块建设的N套信息化系统应用。”阿里云华东大区总经理肖文珍介绍。

庐山风景区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程再庐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状况,从山顶到山脚全是车,一动不动堵了25公里,最夸张的时候,车流蜿蜒从景区堵到了九江市区。

绍兴嵊州,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全年养蚕,这里已经没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蚕”的说法。“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颠覆了数千年来的传统养蚕模式,将深刻改变浙江乃至全国的丝绸产业。过去,年产1万吨鲜茧需要10万蚕农,如今在智慧车间里200名工人就能完成,实现了家蚕饲养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常年化和工厂化。

锦绣谷是庐山的景点之一,这里有一条崎岖陡峭的山道,正常情况下走完全程需半个小时,在黄金周的人流高峰期,山道被人群塞得水泄不通。“每级台阶上都站满了人,人挨着人,人挤着人。”

宁波慈溪,通过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五应用”,即一个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一个三农数字化工作平台,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高效化、农业服务便捷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等目标。

这个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的5A级风景区,在此后连续近20年的时间里,一旦遇上“五一”“十一”假期,便局部失控。

湖州市德清县,推进全域数字治理向乡村深度延伸,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的智治新模式。通过引入阿里云“城市大脑”,归集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目前覆盖所有137个行政村,促进了当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提档升级”。

庐山是景区里的流量明星——中国最美十大名山、首批国家旅游名片。2019年,庐山接待游客达到7102.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0.32亿元。

近年来,为贯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数字中国建设,浙江以“城乡一体的整体智治格局”为目标,通过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以及服务数字化等举措,建设了一批数字乡村的典型示范区。

大自然赋予的自然美景,让庐山自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光环,而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和政治领袖,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其“导流”。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将领跑优势覆盖到了乡村。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6%,浙江总体水平为68.8%,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浙江获评20个,占全国100个的五分之一,双项居全国第一。

据统计,从古至今,有4000多人为庐山写诗作赋,流传作品多达1万余首。几乎每个人打小就接受着关于庐山的宣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描写庐山的诗句,不仅是小学课本上的必背诗词,还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当城市大脑闪现智慧火花时,在浙江10.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同频共振,跃动的数据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而在近代,庐山则成为政治名山。它是民国的“夏都”,也是国共洽谈合作抗日的谈判地,中共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于庐山举行了三次重要的会议。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数字中国,乡村的数字化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必要补充,更是激活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力量。[16]

在旅游业,名气和人气往往互相成就。名气越大,人气越旺;人气越旺,名声越响。但当景区客流量吞吐能力不强时,盛名所带来的流量,便成为困境和负累——旅途变囧途、庐山变“堵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城市与乡村,千百年来守望相依。进入数字时代,农业、农村、农民不能被忽视。城乡应该站在整体智治的同一起跑线,向着数字社会的目标携手并进。

此外,庐山不仅具有“旺季太旺、淡季太淡”“二次消费频次低”等景区通病,它还被其他的“疑难杂症”困扰,其中由“大”引起的游览、管理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同频共振

庐山不是一座孤立的山体,而是由群山组成:整个山体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山体面积达302平方公里,山峰有171座,共计12个景区、474处景点。

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杭州将持续做强做优杭州城市大脑,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努力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1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不仔细做攻略,即便有导游带领,游客也未见得能“胸中有丘壑”,这会直接影响游玩体验:山上山下往返跑导致体力不支;因为景区太大、时间有限而留下很多遗憾;想去“望庐山瀑布”的人走了西线,而瀑布在东线,因为低估了两边的距离而只能放弃……

在习近平调研城市大脑30天后,杭州市召开了“深化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推进大会”。

手握“天赋异禀”的旅游资源,庐山如何提升游客体验?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紧随杭州之后,城市大脑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500多个城市在布设城市大脑。[14]

2020年,庐山找到了破解之道——与阿里云展开合作,打造智慧庐山、数字景区。

在浙江卫视《2019思想跨年》的演讲台上,王坚说了上述这番话。他认为,城市大脑的作用在于,利用数据和计算,实现城市资源的精准匹配——它将像电网、地铁一样,成为“数字时代”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超越已有的网络以及传统的信息化,是城市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庐山市委书记李甫勇表示:“站在有利于庐山旅游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大手笔干成事,按照国际水准、全国一流、江西最好的标准,推进智慧旅游全覆盖,打造数字景区。”

“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的一个礼物,就像当年罗马给了世界一个下水道,伦敦给了世界一个地铁,纽约给了世界一个电网。”

程再庐深信,游客在全覆盖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中,体验感会变好,他说:“方便、快捷、有趣的旅游体验,是会产生口碑效应的,最终进一步推动我们的营销,吸引更多游客。”

掌上办事、便捷泊车、欢快旅游、非浙A急事通、街区治理等多领域的惠民便民举措,让聪明的“大脑”看得见摸得着。

但是不用担心人流量的增加会为景区增加负担,程在庐分析称:“因为智慧管理启用后,景区人流的管控,以及配套的服务都是高效、有序的。”

上线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人社、残联等10余家单位的100多项惠民政策事项精准推送,平台自动匹配信息,查找服务对象,政策主动“找人”。

智慧管理:一脑全分析,一屏晓全况

首创杭州健康码、复工复产数字平台、“亲清在线”补贴平台等,为“战疫情、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正式打造“互联网+全域旅游”新模式之前,庐山在智慧旅游的道路上已经摸索了很久。当刚开始推行数字景区时,庐山便成为全国20个数字景区的示范区之一。

254家医疗机构接入“舒心就医”应用场景,患者实现“先看病后付费”,既可以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又可就诊结束回家后用手机支付。

起步早,问题也多:管理者们总是各自为政、单点突破,为了鉴别票务真伪,就上线二维码查票系统;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时,马上做地质灾害排查系统;智能停车场兴起时,紧跟趋势上马智慧停车……

阿里云项目团队参与了打造健康码的全过程,工作人员不眠不休,将健康码从杭州经验推广为中国经验

如此一来,每个系统都沦为信息孤岛,不仅对运维能力要求高,而且对管理成本、管理效率和质量都极不友好。

因此,将数据汇总共享是庐山实现智慧旅游的第一步,庐山大数据中心由此诞生。中心汇总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有效帮助管理者做决策,可以做到“一脑全分析”。

城市大脑让中国的智慧城市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交通方面,呈现了一幅颇具当代意义的“车水马龙”图景

在前端,人流量、天气、舒适度等各种数据,以及对票务销售、门禁、游客数量趋势的分析判断,通过综合管理智慧平台呈现,即“一屏晓全况”。

这种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比如,当某个景点显示出人流量大的趋势,后台会给游客发送拥堵预警的信息,同时工作人员也会对游客进行分流,从而避免拥堵,也有效配置了景区资源。程再庐记得,以前的人流高峰期,经常会出现某几个景点爆满,但许多景点无人问津的情况。

夜晚的拥堵,让归家的人更觉孤独,让人们能早点回家,是一座城市微小又温暖的进步

对于管理者来说,因为景区太大,搜救、雷电预警、防火等应急问题变得异常艰难。以雷电预警为例,当工作人员收到气象部门的雷电预警信息后,马上赶往具体位置通知游客,但是庐山太大,雷电来得又急,工作人员可能还在路途中,目的地已经电闪雷鸣了。

平台对安全应急事件的处理效果更是立竿见影。在庐山,部分危险区禁止游客进入,在过去的管理体系中,只能以警示牌提示。智慧平台则让监控遍布庐山,一旦有人越过警示线,视频系统便会自动采集信息发送给平台,并发出预警提示处置。

为救护车提供一键护航,自接到报警消息,系统精确控制通行路段红绿灯,自动打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护车一路畅行,全市救护车平均快了7分钟。

防火机制也是如此,只要采集到火种信息,便会发出警告,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劝阻。

举几个例子:杭州市在3年净增120万人口、40万辆汽车,总路面通行面积因地铁施工等因素减少20%的情况下,道路平均通行速度反倒提升了15%。[13]

据阿里云庐山项目架构师陈曦介绍,团队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小到游客呼救的应急机制、景区内一个井盖的移动信息等各种场景都考虑在内。

会思考的“大脑”,给杭州带来了什么?最显著的改观,是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转向了数据分析,公共服务由被动应付转向了“掌上推送”,最重要的变化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此外,长效管理也是陈曦及团队考虑的重点。以遗产保护为例,早在1996年,庐山便以“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庐山现存的珍稀植被、湖泊及别墅建筑群,都是重点保护对象。智慧管理平台不仅能对景观的湿度、温度、污染区域等进行实时监测,还能捕捉到人为破坏行为,从而为治理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涵盖警务、城管、交通、文旅、卫健、房管、农业、环保、应急、基层治理、市场监管11大系统、48个场景的162个数字管理平台。

智慧服务:一部手机游庐山

2018年,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上线。这意味着,从“治堵”迈向“治城”,从单一交通领域扩展至城市治理多个领域,杭州建成了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大脑:以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让数据指导城市的思考、决策和运营,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12]

智慧旅游不仅让身处其中的管理人员“识得庐山真面目”,也让游客没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茫然。现如今,只需一部手机,游客便可以畅游庐山。

交通,成了第一个试验的领域。2016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交通系统1.0上线,城市的“眼”(摄像头)和“手”(红绿灯)的动作开始协调起来,很快取得成效。2017年,杭州拥堵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前3位下降至第48位。

紧紧围绕旅游的六大元素——行、食、住、游、娱、购,阿里云开发的游庐山小程序,可以让游客在线完成游前、游中、游后的全部事项。

时间回溯到2016年初,“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杭州城南云栖小镇,为这座城市打造一个“大脑”的计划开始萌芽生根。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和道路摄像头的距离,它们在一根杆上,却从未被数据连接。

游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能在手机里完成,比如机票、火车票、门票购买,酒店预订,餐饮安排,智能行程规划等事项。

2020年3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他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城市大脑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他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11]

游玩中,智能服务则涵盖了路线导览、租车服务、停车场车位情况、区域导览、语音讲解、便捷检票等各种功能。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城市大脑: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

以检票为例,智能行程规划会提前帮助游客“避雷”,为游客提供多个入口选择。此外,检票也由人工变成了“人脸识别”,几秒钟即可通过。这让排队检票的情况几近消失。

蒋汝忠表示,浙江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刀刃向内的政府治理革命,政府立足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运用数字技术对施政理念、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动省域治理科学、精准、协同、高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入景区之后,小程序提供路线导览。曾经,景区内部是导航的盲区,导航软件只能提供景区大门外的服务。现在,联合高德地图开发的小程序,打通了景区“最后一公里”,旅途几乎没有死角。

2020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发布《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0)》。报告显示,浙江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为96.73,位列全国第一。

细节之中见功夫,以厕所为例。根据导航,游客能在景区快速找到厕所。除此之外,庐山厕所的舒适度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背后的原理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监测到厕所的实时情况——空气湿度、水温、香氛使用情况、手纸与洗手液数量、垃圾情况等各种细节。

田群喜说,浙江通过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权力是标准权力,事项是标准事项,办理是标准办理,对协同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行为进行全过程的数字化,从而由管理型政府变成服务型社会,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智能服务一直延伸到游后。过去,当游客遇到糟心事可能投诉无门,现在,只需要通过小程序便可以投诉,也可以向景区提建议。

此外,在“浙政钉”平台上,浙江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全省统一掌上执法和监管系统,定点、定人、定流程、定内容,全程留痕,实现了“掌上执法”和“对监管的监管”。执法、监管一部手机全搞定,全程标准化、电子化。进一次门,查多件事,跨部门联合监管,让企业受扰最少。

除了基本服务的赋能,智能服务的形式还在升级,比如小程序可以提供景区语音讲解,让游客深入理解庐山的文化。讲解形式多元而丰富,比如当扫码某个景别时,手机上会出现该景别对应的文字介绍以及相关的诗歌、字画。

三是观念的突破:从感觉被“钉”住到时空自由的历程;从被动接受、产生抵触到积极使用、密不可分的历程;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的历程。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在线游的模式,则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对景点进行三维建模,更生动逼真地体现景点全貌,使游客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意味着游客在手机上就能一睹庐山全貌。陈曦认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线化、体验化、场景化是智慧旅游的亮点,也必将成为旅游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趋势。”

二是管理的突破,即从以文件落实文件、简单命令的方式,向事前充分沟通、事中实时协同、事后在线监督转变的历程。

智慧营销:多场景覆盖,全域谋发展

一是技术的突破,即从单一的即时通信工具,向强大协同能力支撑平台转变的历程。

在李甫勇的记忆中,早在互联网和电脑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期,就有很多游客通过网络了解庐山后慕名而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多人通过携程、飞猪等专业旅游App,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宣传,来到庐山。

在浙江大数据副局长蒋汝忠看来,作为浙江省党政机关的一体化数字平台,“浙政钉”经历了三个创新突破的历程。

当然,现在庐山启用的“互联网+全域旅游”新模式,在营销方面早已不是单向宣传这么简单。在他们的规划里,立体营销矩阵的建立,将让游客和庐山联系得更加紧密,最终提升庐山的经济收益。

近一年的运营数据显示:使用“浙政钉”Ding消息到达率为100%,确认率达96.8%,平均处理时长为3分24秒。

比如说,游客扫码进入Vlog小程序,后台便可自动制作出游客在景点最佳位置和视角的游玩短视频,一些游客会将视频分享到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那么,关于景区的二次传播就轻松完成了。

这么庞大的政务通讯录,有何不同?“浙政钉”项目经理朱毅介绍:“多层级、百万级通讯录,可以实现通信从层级化向扁平化转变,沟通由点对点向工作群多点对多点转变,全省级的任务下发和反馈由以往的几天级迅速压缩为分钟级,效率提高近百倍。”

另一个直观的例子是,游客可以在游庐山小程序,或者与之连接的第三方平台,购买当地的土特产、文创产品。以前,只能在景区实体店购买商品,有时游客会因为商品体积大、体重大放弃购买,线上下单、快递到家则让交易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实体店消费是一锤子买卖,线上平台则意味着续购的可能。

此外,通过内置的1248个办公辅助应用、51万个内部工作群,“浙政钉”打造了强协同、提效能、促公开、助决策的政务新模式。

李甫勇认为,门票收益在未来旅游中的比重一定会降低,因此,提升游客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体验就特别重要。庐山的线上购买平台,无疑是提前为未来布局。

截至2020年11月底,浙江有138万公职人员(包含36万名基层网格员)运用“浙政钉”工作,构建起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小组(网格)六级互联互通的全天候在线数字政府。

淡季游客为什么不来?为什么来庐山游玩的湖北人多?为什么来庐山旅游的年轻人比重不高?为什么某景点在下午时段更受欢迎?这些问题都能够在线上平台中找到答案,而答案的意义是为管理者提供突破口,解决问题,提升服务,增加收益。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浙政钉”的设计初衷,是打造一个协同平台,将政府部门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化,政府人员实时在线,在这个基础上实现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和流程打通,实现机关内部的“最多跑一次”。

庐山既是景区,也是城市。这意味着,庐山的智慧旅游不仅要服务景区和游客,也要赋能城市发展。这一点,阿里云团队也有充分考虑,在他们的数据架构里,有一组数据专门为政府部门监管整个旅游产业服务。比如,游客给全市酒店、餐饮等相关配套产业的评价,或者入住率情况,均能准确反馈给政府机构,政府部门在进行监管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从而推动产业和城市的协同发展。

“浙江最早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时,在有些县市,变成了‘干部代替群众跑’。后来一再强调‘数据代人跑’,在掌上办事见到成效后,领导又提出了公务员办事是不是也能只跑一次。”曾作为“浙政钉”开发总指挥的田群喜回忆。

峨眉山上第三朵云: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

群众办事用“浙里办”,方便快捷。公职人员用“浙政钉”在线办公,协同高效。

“全域旅游”首次出现,是在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的是将一个大的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线办公:政府的数字化转型

峨旅股份和阿里云合作打造的智慧文旅行业云平台,通过多维数据源的融合与智能分析,为游客、商家、政府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催生传统旅游行业变革与新生,实现对当地旅游产业运行的动态监测,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依据,辅助政府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推动建设全域的智慧旅游,进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阿里云总裁张建锋介绍,政务服务中台2.0能够更加智能地帮助群众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比如自动识别办事意图并进行分发、全程辅助申请人办理、自动配置政务事项等。这些智能化应用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的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像网上购物一样,不仅方便,同时也是一次愉悦的体验。

——苏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

截至2020年12月,浙江省38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可办比例达100%,掌上可办比例超过80%,375个事项可免填表格,410个事项可免交材料,104个事项实现“双免”,34个事项实现“智能秒办”。

峨眉山上的第一朵云,是自然界真实的云。

政务中台成为地方改革创新的加速器和生产力工具体系,把技术开发转化为业务开发。强大的自动化、智能化场景融合能力让各地集成创新变得更加容易,通过配置化实现各种创新场景,地方的各种事项的集成办理模式可以因地制宜、自行创新,好的经验可以自动形成标准模式全省推广。

在著名的科幻小说《三体》里,作家刘慈欣借瓦西里中尉之口写道:“这让我想起了那天夜里峨眉山的云海。那是中国的一座山。在那山的顶上看月亮是最美的景致。那天夜里,山下全是云海,望不到边,被上空的满月照着,一片银色。”

阿里云数字政务中台事业部总经理田群喜表示:“政务服务中台2.0,围绕提升老百姓获得感,以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体验,减窗口、减材料、减环节、减排队、减跑腿,变‘跑一次’为‘不用跑’,变‘现场办’为‘网上办’,变‘网上办’为‘随手办’‘就近办’。不仅老百姓办事体验变好了,从政府侧,受益于中台完整的数字化工具体系,平台运营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有了更多的应用数据和科学方法,办事体验得以不断迭代改进。同时,高质量和低成本也不再是矛盾的,基于中台强大的技术支撑,浙江全省高频事项以低代码的形式,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完成开发上线,陆续向老百姓提供服务。”

金顶观云,是峨眉“四大胜景”之一。峨眉山高差达2500米,云层多在海拔1000~2000米,峰高,云低。晴天时,在峨眉山最高处的金顶看脚下白云从千山万壑冉冉升起,顷刻,茫茫苍苍的云海如雪白的绒毯一般,展铺在地平线。翻涌的云海光洁厚润,无边无涯,如大海之滨,波澜壮阔。在日出和日落时,还可以看见彩色的云海。

2020年11月,浙江大数据局与阿里云再次联手打造的“政务服务中台2.0”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这代表着浙江政务服务的“升级加码”,建设“掌上办事之省”的进度得以加快。

第二朵云,在峨眉山下,是艺术演艺的云。

用了4年时间,“最多跑一次”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受到群众企业的一致好评,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成为各地学习数字政务的榜样。

2019年9月,由王潮歌创作并执导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戏剧首演。这是峨眉山推行“月光”旅游的举措之一,游客白天上山观云,晚上到山下看“云”演出。实景戏剧有三场,分别在“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大剧场演绎,剧场与周边原始村落融合,人们通过行进式的观赏方式,体验从云上到人间的生命旅行。

为此,浙江省委率先成立了“跑改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各部门一把手必须参加的工作例会,研究政府的数字化转型。

峨眉山的第三朵云,是数字化的科技云。

目标越明确,行动就越有力。曾有专家如此评价:“最多跑一次”这个提法,接地气、记得住。对政府工作人员而言,它是明确的目标要求;对办事群众、企业而言,它是明确的预期结果;对全面深化改革而言,它是明确的工作抓手。

2020年3月,峨眉山联合阿里云公司,建设完成了一朵“文旅行业云”,打造数字景区和智慧旅游。

在改革最初,存在着不少质疑和担心:“最多跑一次,目标是不是太高了?真的能实现吗?万一做不到怎么办?”

一片雪可以变成另一片雪,一朵云也可以变成另一朵云。在不同形态的“云”背后,实际上是峨眉山风景区及其所在的乐山市,在智慧旅游领域的不断创新。在数字化这朵“云”的加持下,乐山旅游产业在云管理、云体验和云服务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和初步成效。

2016年12月,浙江首次提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进入数字化时代。

一朵行业云

群众办事的“小变化”,背后是政府运行的“大变革”。近年来,浙江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动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李白有诗:“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掌上办事”,省下的不只是“复印件”,还省心。以前有个说法,和“衙门”打交道,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线办的好处是,既不用进门,也不用见面,用手指点一点,事很快办好。

“峨眉”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

“你知道浙江省一天的电子证照调用数量是多少吗?日均48万次,也就是说,老百姓每天少交了48万份纸质证照。”在2019年云栖大会数字政府峰会现场,浙江大数据局局长金志鹏说。

峨眉山所在的乐山市,是一个旅游资源的“富矿”,除“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市另有4A级以上景区12个。

传统的政务服务改革,1.0版本是设立办事大厅,人们集中去一个地方跑几个窗口就可以了。政务服务2.0是“一窗受理”,一个窗口办理所有事项,前提是自己准备好所有材料。

不患寡而患不均。近年来,乐山市以“旅游兴市、产业强市”作为发展主线,提出了核心景区带动其他景区发展的要求,是为“两核心带动九组团”,推进实现全域旅游、智慧旅游。

截至2020年12月,“浙里办”有5300万实名注册用户,已非常接近全省5850万常住人口(2019年末统计)的数量。浙江省内所有的政务服务事项,80%可以“掌上办”。

领头的担子,落在了乐山市旅游龙头、全国第二家上市的涉旅企业——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旅股份”)身上。

“伴你一生大小事”是“浙里办”的口号。它是浙江人民“掌上办事”的总平台,汇聚了650个便民服务应用,包括出生、入学、就医、养老等个人事项,也包含公司创办、投资审批、清算注销等法人事务。

峨旅股份交出的第一份作业,是与阿里云共同打造的“乐山市智慧文旅行业云平台”(以下简称“文旅行业云”)。这是全国第一个文旅垂直行业的云平台。

拿“出生”这一件事来说,孩子生下来,得先办出生证明,再上户口,接着办医保、社保。原来办这些事情,至少要跑4个部门、填7张表、提交13份材料,依次逐项全部搞定,没十天半个月不行。如今在浙江,办理新生儿相关事项,只需在“浙里办”App动动手指,填上父母、孩子姓名和出生日期等简单信息,一天之内电子证件全部到手,纸质证件可一周之内快递到家。

“全域旅游,需要大数据来做支撑。乐山市进来了多少游客,游客分布是什么样子,各景区的门票销售情况怎么样?我们先把家底摸透,把数据打通,然后用数字化的方式去做服务支撑。”峨旅股份识途旅游网络分公司副总经理刘邦仪是乐山智慧文旅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认为,项目的核心是用数字化方式对传统的旅游业进行变革和升级。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青葱少年,从成家立业到华发苍颜,需要跟各种办事手续打交道。

文旅行业云采用阿里飞天专有云作为技术基础底座,汇聚了乐山市旅游产业的全量数据:36个A级景区、20多处文化场馆、11个区县的运营数据,接入2014家酒店资源和5358家餐饮店信息。

掌上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

基于旅游产业监管、营销、服务三大维度,文旅行业云涉及的应用有106个子系统,比如旅游大数据分析、行业监测、产业重大项目的管理、应急指挥调度、投诉管理系统、视频融合、可视化分析、数字票务系统、精准营销系统等。

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浙江之窗”,看见数字中国。

“跨区域的景区数据共享合作,我这是第一次看到。”前来参观的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党委书记蒙成鹏对文旅行业云兴趣浓厚,“数据共享可以整合所有的资源,让游客的体验更好,对管理者来说,更是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

“浙江可以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形成了建设数字浙江的生动实践,为在全国层面的复制、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也为观察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窗口。”阿里云总裁张建锋表示。

政府部门、景区和行业数据的互联共享打通了整个产业链条,释放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了乐山市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了景区管理、营销和服务的整体升级。

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以下简称“浙江大数据局”)副局长蒋汝忠认为,数字中国建设,浙江利用好了先发优势,已形成示范效应。“我们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来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以数字赋能实现省域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建立一套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

文旅行业云于2020年3月建成,半年时间里,在其引领和支撑下,乐山市有8个景区实施了信息化建设,5个区县投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旅行业“云订单”超过300多万笔,交易额超过3亿元,累计服务游客400多万人次。

作为全国第一个上线防疫健康码的城市,杭州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源于十余年数字政务化技术的积累

一张地图游

联合高德地图推出“一张地图游乐山”,是峨旅股份交出的第二份作业。

2003年,率先开通以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省政府综合门户网站;2006年,电子政务实时监督系统启动建设;2010年,开通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网上审批服务;2013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2016年,创新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经济被列为“一号工程”;2018年,启动实施“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

打个比方,你要去乐山自驾游,打开高德地图,输入“乐山”这个词,页面上就会弹出“乐山智慧一键游”,直接把乐山旅游的整个名片搜出来。旅途中所必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甚至加油站、卫生间等细节设施,都可以“一站式”呈现和查找。

2003年以来,浙江始终把推进“数字浙江”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工程持续推进,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张地图,串联起了乐山全域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出游前、出游中、出游后的全方位智慧旅游服务。这样做一方面让游客可以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旅游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乐山全域旅游资源的均衡发展。

建设“重要窗口”,既是对浙江提出要求,又是给予充分肯定。

此外,峨旅股份还基于文旅行业云搭建了多个应用终端,如“智游乐山”App、广泛分布的“智游乐山”触摸屏等,多角度展示乐山的看点、卖点和玩点,为乐山市打造一站式服务游客的窗口。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10]

运用5G、AR/VR、3D投影、全息影像、裸眼3D等新兴技术手段,峨旅股份建设了智慧文旅体验中心,全景式展现乐山景点景观和历史人文,让游客依靠数字化技术全方位智游乐山。

打开“窗口”,看数字浙江

“现在度假的游客很多。到一个城市去,也许就在市区吃喝逛逛发发呆,未必会进景区。但是,比如说他在酒店大屏或者智游乐山App上看到了金顶云海的实时景观直播,也许这些影像就会促使他立即在线上购票,上山观云。”刘邦仪表示。旅游风景区必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去做服务,用数字化的服务引来客流和进行口碑营销。

20年来,从数字福建,到数字浙江,再到数字中国——通过这些精确的时间节点和语录重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字中国的推进轨迹,也可以看到这背后的中国决心。

从全网购票到刷脸过闸,从景区直播到数字营销,乐山市搭上了数字经济的“顺风车”,全域的文旅资源最终串珠成链。

2020年10月26—29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

通过一朵文旅行业云作为乐山文旅数字经济底座,不断汇集乐山文旅产业应用和数据资源;一张地图游、智游乐山App等数智化设施,持续提升游客流量和服务品质。两者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了“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的乐山文旅产业经济新模式。

2017年10月18日,“建设数字中国”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随着文旅数字资产的逐步积累,乐山市还可以以数据为指导,实现更加有效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比如文旅融合、开发和销售文创产品、文旅产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带动销售等,实现“数据智能+文旅产业”的有效结合。

时光荏苒。到了2015年12月16日,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站上了开幕式的演讲台。他在致辞中首次提出了“数字中国”,标志着这一举措将推向全国。“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9]

“老景区焕发新活力,传统文化触碰新时代,新项目擦亮新品牌,多元化主题产品满足个性化游客需求。”峨旅股份营销总监何群说,“乐山旅游处处有新意,欢迎大家来乐山,上峨眉山,感受古老胜景的新项目,体验智慧文旅新潮流。”

2003年1月16日,在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又提出:“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8]在这一论断的指引下,浙江省制定了《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全面启动“数字浙江”建设。

[6]2000年起,王钦敏历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建省科技厅厅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如果说“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那么紧随其后的“数字浙江”,则是习近平亲自擘画、亲自部署的“一号工程”。

[7]摘自2018年4月19日《福建新闻联播》。

在王钦敏收到回信仅半个月后,“数字福建”被写入福建省委提出的“十五”计划纲要建议——“建设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目标,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福建’。”

[8]新华网,2003年1月16日,http://www.zj.xinhuanet.com/special/lianghui/lianghuitegao/lianghuitegao 25.htm。

王钦敏那封信的主题是,用“数字地球”模式来建设“数字福建”的建议。王钦敏回忆:想不到,10月12日,就收到整整一张纸的批示回复,非常细。“他自己在信里写道,我当组长,成立数字福建领导小组。”[7]

[9]新华网,2015年12月1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研究“地球”的王钦敏意识到,这是新的时代浪潮,决定回国投身其中,在福州大学创办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年6月28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0/0628/c64387-31761011.html。

王钦敏在1984年36岁时出国留学,研究板块构造和地球信息科学。到了1998年初,国际上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以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形式构建地球信息模型,以便于相互协作、共建共享。

[11]新华网,2020年4月4日,http://www.xinhuanet.com/2020-04/04/c_1125814356.htm。

2000年国庆节前夕,回国一年多的王钦敏[6]写给福建省政府的一封建议信引起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关注。

[12]《在线》,王坚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

数字中国20年“简历”

[13]《杭州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人民日报》,2020年6月17日。

——许诗军/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

[14]《城市大脑,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都市快报》,2020年11月5日。

另外,新基建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支撑和动力。新基建本质上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阿里云很多已有的技术,就是属于新基建的一部分。比如我们的云计算能力,对于城市大脑来说,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15]《周江勇:持续做强做优杭州城市大脑》,微信公众号“杭州发布”,2020年4月30日。

浙江之所以成为“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浙江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重视政府数字化改革,以政府有为促进百姓受益、企业有利、市场有效,以数字政府撬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推动党政机关、各行各业、社会方方面面的数字化转型。

[16]《让城市和乡村更聪明更智慧》,《浙江日报》,2020年12月19日。

数字中国的浙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