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商道即人道 > 欲自利先利他

欲自利先利他

更强大的事业动力从哪里来?

然而,自利只不过是理论分析的起点而已。经济学的自利假设并不等于经济学非要认定人性就是自私自利的不可,也并不等于现实中一定是自利而不是利他才是市场边界扩展的动力。事实上,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利他而不是自利才可能是市场边界扩展的原因。

利他而不是自利带来人更加强大的扩展事业的动力。

“市场边界的扩展:自利还是利他?”看到这个题目时,相信在无数读者心中,答案其实早已不言自明,那就是自利一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扩展的动力所在。在多数人看来,关于这一点,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已在《国富论》中说得清清楚楚。

虽然,亚当·斯密讲过,面包商给人们提供面包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出于好心。但是,人如果只是为自己去赚钱、去成功,那么这个动力终归还是比较小的,并且有形的东西通常比较容易得到,因而在所难免地会出现经济学上所讲的奋斗动力的边际效率递减。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吗?

马斯洛创立的人的需求层次论证明:除非有无形的、更加伟大的动力出现,人的奋斗动力才能持续,人才能有不断去奋斗、做事业的动力。而“利他”正是这样的伟大动力。

少欲知足,可以做快乐的人,在名利上可以自在的人,可以做贤人;看破名利的人,才可以做圣人。

市场边界的扩展需要集体行动,而人的合作需要利他精神。

贪欲的人,看不到他人的需要,从而不知道如何为别人服务,也就不会商业经营;或者以自己的欲望的心揣测别人欲望的心,只见表面,不见本质,最后也必然失败。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是社会(政治)的动物。人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其他人,人要做大事就更是需要其他人的合作和帮助。然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很难在这个世界上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很难得到其他人的真心合作与帮助。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也是迷惑心灵的毒雾。

利他会带来“合作效应”,一个人越有社会责任感,他的成功之路就越宽广。

一个人如能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之心,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

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稻盛和夫听到这个故事,也颇有感触。联想到日本的现实,他说:“包括新兴宗教在内的事件、泡沫经济崩溃的现象、政界的变动等等,都是热衷于利己的人们居住的世界所发生的现象。过头的日元贬值、贸易摩擦全都是如此。这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制造出来的。那里有锅,在那里煮着面条,还有筷子——仅有这些是事实。制造出地狱似的悲鸣,是住在那儿的人们的心。”一言以蔽之,由于利己和利他之心的不同,人生和社会就会有地狱和天堂般的差别。

人的幸福更多地与利他而不是自利相联。

听到这个故事,行僧深受震动。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施的人失去了“有形的”财富以及无形的时间、恩赐和接触而已,得到的却是更多的“有形的”财富以及无形的他人的感谢、承认、接纳、成就等等。显然,这些货币、非货币的收益有时候会远比单纯的货币收益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来得重要。尤其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追求货币财富的增长,却没有获得其他的幸福时,这些无形的幸福就会显得更加重要。说到底,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收益也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因此一个人如果只是懂得追求财富而不懂得使用财富,那么这个人的总福利(幸福指数)会趋于偏低,他的幸福感受会迅速地边际萎缩。

老禅师说:“这才是天堂,大家怀有利他之心,但是,天堂和地狱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在意自己幸福的人并且又懂得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懂得松开双手而不是紧紧攥住双手,懂得慷慨利他而不是只知自私自利的人。而市场边界的扩展也必然是追求幸福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相反。

天堂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相互招呼道:“面条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吧!”“那么,就不客气了。”说着,就用筷子夹起锅里的面条放到对方的碗里,向对方说:“那么,先请你吃。”并伸长筷子,把面条儿夹进对方的嘴里,让他先吃。对方也说:“啊,真好吃!这次请你吃。”并且把面条夹给那个人。于是,大家吃得很安稳。

稻盛先生说:所谓“利他之心”,佛教里是指“善待他人”的慈悲之心,基督教里是指爱。更简单一点说,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这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者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人士在经营公司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

在地狱中,用1米长的筷子能很快夹住面条儿放进自己一侧的碗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送不到自己的嘴里。但是,在对面的人看来,面条都让这家伙夹走了,所以有人要用筷子把别人夹在碗里的面条夹回来。这样,你争我夺,面条溅得四处都是。结果,大家谁也没吃成,都走上了饿鬼之途。

利他之心,在稻盛和夫看来,不仅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应该持有的品格,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更加必不可少。

在人人饥肠辘辘的时候,面前摆着看上去味美的面条,一声令下:“请吧,大家可以吃啦!”这时,地狱和天堂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赢利只不过是他“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奖赏。相反,如果他不能做到奉献于社会,则不能赢利,也做不了企业家。

在房间的中央放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着美味的面条儿,旁边摆着碗。吃法是按定好的规则进行,即必须用1米长的筷子,手拿着筷子的一端来吃。在地狱和天堂里,上述条件完全相同,锅的大小和围着锅的人数也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人心。

利他之心必须化为一种品质中自然的德行,也才真的能做到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

对此,老禅师打了一个比喻:

稻盛和夫就亲身经历了这样“自然的德行”,而给了他天大的启迪。

某行僧曾经问老禅师:“听说在人类以外的世界有地狱和天堂,是真的吗?另外,假如有地狱的话,那是什么样的地方?”老禅师回答说:“当然有,在那个世界有地狱和天堂。可是它们的差别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在外表上,地狱和天堂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心而已。在地狱居住的人有利己之心,在天堂居住的人有利他之心。”行僧又问:“只是心不同罢了,为什么要分为地狱和天堂呢?”

1977年9月,稻盛和夫做完胃癌手术后以俗家之身加入了佛门。

当利他真正成为血液和道德品质的一部分,也就变成了一种超然的大智慧和能力。稻盛和夫的“利他经营”思想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

初冬饥寒之时,他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赤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托钵化缘对稻盛和夫病后之躯实在是艰苦的。黄昏时,他路过一个公园时发生了一件事。正在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注意到稻盛和夫一行人,她一只手拿着扫帚,一路小跑来到稻盛和夫跟前,向稻盛和夫的行囊丢进了500日元的硬币。

稻盛先生认为:利他之心是不求回报的,而甘愿奉献于他人之心。在交换关系中的利他,不是利他之心。利他之心是一种心态、一种行为模式、一个道德标本。

那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注稻盛和夫的全身,他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虽然“社会责任”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但纵观古今中外,凡是能够长远发展的企业,都是以服务社会这个大格局为目标,而非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因为他们知道:利润只是结果,而非企业存在的原因。“无欲则刚”,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这里的“无欲”,也并非真的无欲,而是“无私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信未来的企业竞争力,会从技术、资源等,转化为利他竞争力。

她新鲜和纯真的美好心灵,是稻盛和夫从未感受到的。通过她自然而然的慈悲行为,稻盛和夫深感触摸到了佛的爱。

社会性利他:个人或企业的动机服从为了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的目的,而非行为人自身的利益。这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对立面。同时,一些企业在出现了重大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投资慈善事业来挽回影响,这不是社会性利他,还是停留在策略性利他的层次。社会性利他,在价值观上更关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而非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把自我利益置于一旁,首先对他人流露出悲悯之心——老婆婆的行为是微不足道的,但稻盛和夫认为她是人间思想和行动中的最善最美者。这个自然的德行让稻盛和夫领会了“利他之心”的精髓。

集体性利他: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团体利益的最大化。个人服从团体,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团体利益,这是要有很好的文化和理念才能做到的事情。

稻盛先生说:人的内心充满至深至纯的幸福感,不是在满足自我时,而是在满足了“他人”的时候。我们的这个观点一定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吧。而且,聪明的人应该能注意到,奉献于他人并不仅仅只是对他人有利,终究还将有利于自己。

职业性利他:把竞争中的策略性竞争手段演化为职业价值或道德。他们在从事工作时,已经不再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算计,而是将利他目的作为直接的动机,如: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书育人等。可悲的是,这些天经地义的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中,也让我们感到了缺失和无奈。

为什么满足他人是最大的满足?

利他竞争力包括四种:策略性利他、职业性利他、集体性利他、社会性利他。策略性利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就是典型的策略性利他。很多企业墙上贴着“拿单才是硬道理!”虽然口口声声说“顾客就是上帝”,也想尽办法去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但其目的只是为了一个“钱”字。

因为除了衣食住行的需要,还有更大的精神需要。自私自利的人,即使物质的享受得到了满足,再好的美食,再华丽的衣服,能提供给人的享受,都是有限的。所以说物质都是身外之物。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这就是稻盛哲学的精髓。

有的人为了获得某种满足,向人们炫耀自己拥有的物质和权势,无非是精神的需要在起作用。炫耀换来的不是嫉妒,就是冷漠,使他畸形的心得到满足。

“作为人,何谓正确?”是稻盛和夫先生经营企业的基本准则。稻盛哲学往上可以追溯至中国明朝融佛、道、儒于一体的思想界集大成者王明阳,他以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良知构成了王阳明哲学的基石。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良知”,要唤醒我们人性中的善,不断追问自己的良知,因为依良知而行必得天理,依天理而行必得天助。

是换来嫉妒和冷漠好呢,还是他人回报的诚挚关心和拥护好呢?

一个人的“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只有从心而发,成为道德的支柱,才是真正的利他。

说起利他,听起来好像有点过于伟大,其实一点也不。给小孩吃美味的食物,希望看见妻子喜悦的表情,让劳苦一生的父母过得舒适,像这样对周围人的一点体谅、关心就已经是利他的行为了。

一个人可能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暂时抑制自己的私欲;但是,这不是利他,还是利己。

孔子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人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肯定是看到了他人的需要。

在商业社会无论因为服务他人而获得应有的收益,还是因为分工获得的效益,都离不开自利、利他。他不立,则我们也不立。

稻盛先生说:抑制欲望和私心本身,就是接近利他之心。我们认为利他之心是人类所有德行中最高、最善的德行。

所以,商业社会的基础,应该是自利、利他的“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