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越来越多的纸币

越来越多的纸币

郁金香投机的最后破产,是因为当时使用的货币是金币,所以无法印。现在只要想维持泡沫,印纸币就是了,随便印。委内瑞拉的货币成为废纸了,其实哪个央行愿意搞成这样?没办法啊!这么多刚性支出,必须付,经济不好了,财政收入不够,只能闭起眼睛印钞票了,把眼前对付过去再说。不过,钞票变废纸,对委内瑞拉房东很有利,那些房贷也一笔勾销了。如果银行要钱,好,你等一下,我去街上捡一点儿还给你。津巴布韦币是战乱期间的行为艺术,日元韩元面值大,也是优秀经济体。所以,不要认为印钞票不好。印钞票,利国利民,增加流通,促进生产力发展。希腊经济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希腊不能印钞票了。人类发明纸币就是为了印钞票。要不然,为什么不直接用银元?

中层干部们一人一票把你扶上去,不是要你过苦日子的,是要你发钱。你要是不发,留你何用?公司又不是你建立的,惦记董事长位置的人多了,你发不出钞票,就换一个。

如果按照袁大头银元计算,上海的房子十年没涨价。袁大头银元十年前是100元一个。现在是900元一个,和上海房价的涨幅完全一致。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指的是价值。纸币是只多不少,全世界没有纸币减少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大家就不要闲操心了。

纸币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增发下去,这不是个人说了算的事情,这是利益。在利益面前,没有理性可言。例如民国时期的宋子文是哈佛毕业的老牌金融家,对货币的认识是顶级的。他反对印钞,强调财政约束,法币坚挺,即使这样,法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还从5000万亿印到了160,000万亿,增加31倍。结果呢,被老蒋一顿怒斥不懂政治,1934年滚蛋了。孔祥熙上台后,老蒋要多少,他就印多少,无所谓,反正国民政府不姓孔,爱咋整咋整,领导随意,我干活,所以他直接把法币印成了废纸。难道他们都是白痴?利益啊!抗战胜利后,换上了个王云五,“币制改革”还是印,终于印到台湾那里去了,没了。

过去十年,很多人把时间花在了研究如何节约小钱、赚点小钱的复杂技术上,例如团购、淘宝、比较各个理财产品的利息差。或许你节约了几千元,但是没有看到大方向。我把时间花在了研究经济宏观政策走势上,得出一个结论:现在是纸币年代,不是金本位年代。于是思路豁然开朗,我的事业也以翻番的速度发展着。

央行货币,以每个月同比15%的增长速度在加班加点地印刷。到2010年8月,M2达到68.8万亿元,中国目前公认的一流的北大教授周其仁曾出书,惊呼“大老虎”。但在随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M2就超过120万亿元了,几乎翻倍。现在回头看,当时的数字,不是老虎,简直是个小猫咪。况且,今后M2还可能继续增加。这个路怎么走?天知道了。

我的酒肉朋友越来越多了,因为过去五年,只要有人问我买不买房?买不买沪牌?买不买车库?我坚决说:“买进。”买不买股票?放高利贷?我说:“不。”于是,我周围的人都赚钱了。不相信我的,现在很后悔。其实原因很简单。

纸币最大的功能是,可以迅速把资源调到政府想调去的地方,省去了到民间征调的烦琐过程,效率高得难以想象。方向搞对了,迅速发展;方向搞错了,无法挽回。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可能情况,会导致纸币的发行量减少。纸币的结局是,越来越多,发得越来越快,这个趋势是不可能改变的。

每一次的人民币大印钞,结果都是房地产笑翻天,出口业仰天大哭。我们把印钞搞赤字财政当作是经常性工具,其实纸钞是欧洲发明的,怎么印都是各有利弊的,他们研究得很透。我们一条路走到底,根本不考虑其他操作手法,他们在前方的某个关口卡一下,你就毫无办法了。普通人贷款买房买金,说白了是对纸币(现有的和将来的纸币)失去稳定预期。但是这个方法是不牢靠的,就像是板蓝根,真的是心理作用。

清朝时,权贵把老百姓得罪了,国家一旦有事,老百姓是漠不关心的,反正你对我也不好,换一个,说不定还好些。民国时期滥发纸币,把中产阶级的那点儿小积蓄搞完了,得罪了知识分子,舆论上失去了正义性,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他们都知道要收敛一点儿,但是,谁也不愿意首先收敛,最后一起完蛋。

我们对货币的认识太浅薄了。2002年开始,我们自以为聪明地玩弄货币,这些年搞上瘾了,反而被货币给玩弄了。我们对货币和人性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今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出问题是必然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靠货币增发这条路,一旦踏上,就永无回头之日了。

现代纸币是个新事物,美元诞生于1929年,英镑是1931年,中国法币是1935年才发行的,距今不过八九十年,所以,我们对纸币的认识其实还不够。虽然经过了多次金融危机、战争、政权更替以及发行机制的改变,但总的来说,我们对货币和人性的认识还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