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成本压力

成本压力

富士康在中国的农民工有120万,富士康待遇其实不高,但春节后各地车间工人返厂率高达90%~97%,这说明其他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多糟糕了。大规模推广机器人,是需要时间的,至少三年的磨合期。现在机器人还在研究,富士康就不招聘了,说明它也受不了。中国制造唯一的优势是便宜,现在不便宜了,正在等待关门。

普通制造业破产倒闭后,建筑工地包工头就把农民工拉走了,于是就出现用工荒了。只要建筑工地不停,用工荒会一直持续。在工地上,4000元一月的工资是起步价。实体经济哪里有能力承担啊。你去工厂看看,现在和房地产无关的工厂,主要是女工,男工越来越少了。农民工的好日子,很难再持续几年了。农民工工资是2009年开始涨的,正常情况是人力贵,就会转型机械化。但是这几年大部分企业又遇到经济不景气,无力购买昂贵的机械和信息技术,所以农民工收入一下子就起来了。今后的趋势是,效益差的企业关闭,好工厂会逐步使用机器代替人工,慢慢恢复供求平衡。

对于制造业,主要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偏偏是出厂价在持续下跌,所以,靠逼迫工厂多发工资来提高工人收入,是靠不住的。企业成本高了,老外和消费者不买了,大家都完蛋。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某铁皮厂雇用一名大陆工人成本:1050新元工资,650新元的税和保险费等,合计1700新元,包食宿。新元汇率是5.1,成本8670元人民币。上海商场营业员的人工成本,工资3500~4500元,加1600元社保费,合计是6100元,上海的成本已经接近新加坡了。三星公司这种千人大厂,工人社保金1800元,工资奖金3500元,饭加住宿成本700元,加上高薪员工,全厂人均成本1.2万美元左右。而上海平均薪资的成本,5000到手+2250社保+手机费50+一个月年终奖=1.51万美元,如果是包吃包住,再加2000美元成本。现在上海郊区的电脑类外贸大厂,大概劳动力成本是1.6万美元,越南最多是6000美元,一个人差1万美元,一千人的大厂,就是1000万美元的纯利润。再加上劳动仲裁、办证、税费罚、讨好科长,有几个外贸行业玩得下去?同时,工人对这个收入还是不满意,动不动就要和建筑工地月薪1万、保姆能到手的有6000的去比,这种企业怎么管得住工人情绪?都走吧。外贸萎缩指日可待。捷克,欧洲工业国家,当地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是8000~10000元人民币,还不如我们拎灰桶的农民工。如果再加上不能公开的科长检查工作,制造业的希望应该是在《新闻联播》里。

现在工人回乡,一听说建筑工地的高工资,马上去找小厂老板加钱,不加工资就走人。一部分老板被迫加了工资,就传染到周围企业,出口价格越来越贵,外贸越来越差了。关键是,建筑工地拿着无穷的钞票,拉高了各行各业的成本。房地产和基建有暴利,所以给得起高工资。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给不起高工资,所以,农民工以房地产的工资,来给中小企业打分,谁的错?《武汉晚报》有位女硕士发文称,她在南昌一家国企工作,年薪5万元,不如农民工。我可以肯定,女硕士的思维有问题,中国的硕士创造财富真的不如建筑装修工,今后收入还会更低。

私企和建筑业要留住工人,被迫互相拼职工工资待遇。基建的背后是地方债和印钞机,小老板积攒了半辈子也不过是几个小钱,玩得了几天啊?

中国普通制造业产能过剩,负担严重,导致价格高,竞争大,销量不稳定,订单时有时无,工人收入也就无法保证了。以前,新《劳动合同法》是强迫中小企业拿企业积累给工人发钱,现在,中小企业慢慢收缩用人了,农民工只能去建筑工地了。基建是个吸纳中国劳动力的无底洞。有多少吸纳多少。2008年汶川地震,各省市援建集中开工,大家为了抢工人,又不在乎钱(就当捐献),迅速拉高了建筑工价,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由此开始,工地工人的工资犹如火箭一般上蹿。相比中国前十年买房装修潮,因是自己花钱,没有拉高工价。国家花钱,就是不一样。

基建农民工将成为严重的经济包袱。基建和制造业完全不同,制造业是稳定就业,循环生产。而基建是大资金投入,修完就失业。现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大基建养活了无数的高薪农民工,同时导致制造业人工费居高不下,陷入销售困难。这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印下去,不断开工新项目,否则农民工失业了,怎么办?

有关部门认为,工人短缺,无所谓劳动密集型了。其实工人短缺的原因是,货币刺激,基建疯狂,百业兴旺。一旦基建熄火,停工待产的农民工用不了几个月就会闹闹,企业主无单可做,卖厂赔偿,劳资一拍两散,几十年建立的工业化体系,无人关心了。

企业和农民工,本来是买卖关系。在有关部门不断慷慨陈词,要求增加工资的氛围下,员工想当然地认为,可以无休无止地要求中小企业加工资。于是双方变成了情绪仇人。其实老板也无所谓,关门了,买套房收租等增值,员工也无所谓,打打零工,专等拆迁。就是苦了大学生,没有管理岗位了。

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做销售和服务业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我对几个制造业企业已经跟踪多年。单个中小企业的员工数,三年减少了一半。那一半人原因多样,一是拆迁有钱了,例如去买个车跑黑车;二是建筑行业工资极高,能力要求低,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三是婚后顾家,老公收入高,主动不干了。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实际雇佣人数正在减少是事实,原因是,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被各种税费罚搞得很苦。社保成本和住宿成本上升太大,企业已经无力承担了。上海,社保农民工每月1300元,住宿300元,三餐水电气400元起,工资最少是2500元。农民工成本是6万元,奖金另算。制造业利润是5%~8%,得多少产值才养得起100个工人?企业都在等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