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官场小说 > 官事 > 第六辑 丑角登场

第六辑 丑角登场

后来李四竟模仿起市长的讲话,模仿得惟妙惟肖声情并茂,他给自己也录了音,晚上放给自己听,他整个人陶醉了,像听流行音乐一样。他想:领导讲话,不就这几种套路嘛,有啥难的。瞧自己还有这种非凡能力,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好像自己就是市长。

这以后,李四每天晚上就来回不停地播放市长的讲话,从此他终于能够安然入睡了。

李四叫老婆来听自己的录音。

听领导讲话有催眠作用,李四从此像是变成了会议委员。他搞了好多录音带,就像一首歌听厌了要不停地换新曲。他现在不管大会小会全要录音,录的都是领导讲话。他特别喜欢某个领导讲话。谁呢?市长。因为市长讲话时间长,声音响,中气足,句句抑扬顿挫。

老婆莫名其妙地听着录音机里不时传出来的声音,一脸茫然。

李四突然惊了一下,瞧了瞧自己,一笑说,没事。

还没听出名堂?李四认真地问。

干啥去?老婆见他赤着膊穿着短裤往门外走,便大声惊呼。

不就是领导讲话嘛,有啥好听的。老婆说。

录音带有时间限定,放完了A面,熟睡中的李四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他想会议结束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拎着包抢着出门。

你再仔细听。李四提醒老婆。

晚上,他的失眠症如期而至。他把录音机放到床头柜上,脑袋紧紧地贴着播放器,在领导讲话开始后,李四头一回沉沉地睡着了。

这是你讲的?老婆终于发现了,惊奇地问,你怎么学领导讲话了?那又不能当饭吃。

那天又开会,李四看见记者在会场内前后忙碌着,受了启发,他临时借了个录音机,跑到主席台上,像记者一样放上一只录音机。李四回座位时发现全场的人都在看他,他微微一笑。

领导就是靠作报告吃饭,我都可以背出来了,我口才其实也很好的。李四高兴得直不起腰。

李四失眠了,严重的失眠使李四和老婆不得不分床睡。老婆想给他找心理医生,李四说: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嘛,以后叫我怎么见人哟。

神经病!老婆一脸不屑地骂了一句,走开了。

但安眠药的药力只发挥了一两天,接下来就不管用了。李四只得加大剂量。他想:要是会议安排在晚上就好了。

谁把领导带坏了

那天晚上,李四在自家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不清楚自己怎么突然失眠了。他拼命地找各种方式想安静地入睡(例如数一群暮归的羊),也无济于事。他只好叫老婆找来几片安眠药。

秦德龙

从会场出来,李四感觉自己像睡了一天,感觉真好。

领导才来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哪儿有山,不知道哪儿有水,不知道哪儿有红,不知道哪儿有绿。领导不知道哪儿有幸福,领导表现得一派茫然。

李四话还没说完又睡了。

有个人冒了出来。是给领导开车的王三。

他说:开会公私两不误,公家的会开了,自己也睡了,两全其美。

王三对领导说:“去洗个澡吧,有家温泉,可不错呢。”

边上的人说:呼噜太响!

也不等领导表态,王三“日”一声,把小车“日”到了温泉。

他摸了摸流着口水的下巴:咋了?

领导想,洗个澡就洗个澡吧,为这个批评司机,还怎么联系群众呢?

这天,他没作记录,在会场里突然打起了呼噜。有人推了推他。

进了温泉,领导看见大厅里坐了两排小姐。领导的脸上就有些发热了。温泉老板凑过来说:“二位,要小姐搓背吗?”

开始他很认真记,完了到单位向领导汇报。领导总说有数了,看来领导很信任他。

“去去去,俺自己搓背。”王三黑着脸说。

机关里的会多,李四几乎每天都要去开会,有时候是代领导开。代领导开会他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

领导对王三很满意。真的,领导就是来洗澡的,不是来找小姐的。

周波

王三给领导搓背的时候,对领导说:“洗澡就是洗澡。”

长夜难眠

领导说:“是的,我们不是来搞腐败的。”

副镇长走在最后,对正在收碗碟的服务员说:“难怪你爹妈叫你麻雀,叽叽喳喳瞎多嘴!”

洗过澡后,领导对王三有了比较好的印象。

过了一会儿,领导离席了。领导秘书也跟着出去了。大家左等右等,不见领导回来,镇长就催副镇长去看看。副镇长到吧台一问,领导已经让秘书结完账,后来又让司机拉走了。副镇长回到酒桌上一说,镇长的脸色马上变了,放下筷子沉着脸说:“走!”

以后,王三就经常带领导去洗澡了。再去洗澡,就不光是洗澡了。先找地方喝酒,再找地方唱歌,然后才去洗澡。洗澡的时候,也不拒绝小姐了。

酒桌上冷了场,领导不动筷子,那条小名叫“干部鱼”的安康鱼就平安地躺在盘子里。副镇长狠狠地瞪了服务员一眼,笑着说:“领导,当干部也辛苦啊,就像您,到我们这个穷旮旯来,就是来吃苦的呀!”领导点点头,说:“嗯,说得好,当干部就得吃苦,不能光吃老百姓。”

王三就总是拿着发票,让领导签字报销。当然,拿来的发票,不是酒店的,也不是歌厅的,更不是温泉的。而是修理厂的。先是干掉了两个车轮,后来又干掉了发动机,再后来就是想干哪儿就干哪儿。一台小轿车,干了一遍又一遍。

服务员最后几个字像蚊子哼哼一样,但领导还是听见了,皱着眉头说:“嗯,大嘴鱼,干部鱼,很形象,我们不少当干部的,确实嘴大啊……”

领导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目光不再茫然,神色不再坦然。吃喝玩乐的地方,全都知道了。也会吸烟了,也能喝酒了,也爱唱歌了,也更喜欢洗澡了。凡是能幸福的地方,领导都轻车熟路了。有时候,领导亲自开车出去,到想去的地方去搞幸福。领导独自开车出去的时候,王三就郁郁寡欢。王三就盼领导出事,盼领导人翻马仰。

女服务员轻声说:“你们刚才说了,安康鱼嘴大,所以,他们说,干部也是嘴大,到处吃……”

也不知是谁,打电话举报了温泉的公款消费。当天晚上,市纪委和电视台就去了人,拍了录像。停在温泉的车,都录下来了。车头车屁股的号码,一目了然。

“嗯?干部鱼?鱼里面也分干部和群众啊?新鲜。小丫头,接着说,这‘干部鱼’怎么个来历?”领导盯着服务员,兴趣很大。

电视台曝光后,领导把王三喊了过来:“王三,你看过录像没有?”

女服务员胆怯地瞅了瞅副镇长,小声说:“叫……叫干部鱼……”

王三说:“看了,有咱的车号。”

一边的副镇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打断了服务员:“去去去,瞎说什么,哪还有什么小名儿!”领导有些不满,对副镇长挥挥手,和蔼地对服务员说:“你说说看,安康鱼除了叫‘大嘴鱼’,还有个什么小名?”

领导问:“怎么办?”

领导来了兴趣,又把筷子从鱼头上收了回来:“哦?这安康鱼竟然有两个小名?有意思,有意思。小丫头,你说来听听。”

王三搓着手说:“当然是我做检讨,我不该开车去洗澡。”

这时候立在一边的女服务员哧哧笑了。领导说:“小丫头,你笑什么?”服务员又伸了伸舌头,说:“嘿嘿,这个鱼,还有个小名。”

领导说:“这就好。领导心里是有数的,不会让你吃亏。”

领导并不急于吃鱼,笑眯眯地问服务员:“这是什么鱼啊?”服务员立即报了菜名:“红烧安康鱼。”领导立刻眉开眼笑:“好,好名字,吃了这鱼,平安健康,好!”领导正要下筷子,忽然又问:“这安康鱼大概是大名吧,它应该也有个小名吧?”领导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挨着他坐的镇长。镇长说:“领导说对了,这安康鱼确实有个小名,我们习惯把它叫‘大嘴鱼’。”领导用筷子碰了碰安康鱼的嘴,笑了:“呵呵,太形象了,大嘴鱼,我还很少看到这样身子小、嘴巴大的鱼!”

王三说:“吃亏是福,我知道该怎么做。”王三说完,就去了纪委。

领导这么一笑,酒桌上的人都跟着笑了。因为说到小名,酒桌上就多了个话题,气氛也就热烈起来了。这时上来了一道鱼,大家等着领导先动筷子。

人们都知道了这件事。知道了这件事,总要议论议论。普遍的说法是,王三把领导带坏了,带着领导干坏事,甚至以领导的名义干坏事。领导的跟前,没有个好同志,也不行啊!

女服务员话音一落,酒桌上的人都笑了。领导用筷子敲了几下桌子,点头说:“嗯,好,这个小名好,麻雀很可爱嘛。”领导意犹未尽,很亲切地说:“小丫头,叫这个名,是不是因为你小时候瘦啊?”女服务员说:“是的,我出生的时候又小又黑,我爸妈就叫我麻雀了……”领导宽慰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啊,看你现在哪像个麻雀?都赶上天鹅了,哈哈哈……”

人们议论这件事,并没有揪住不放。现在的事情,都这样,顶多议论三天。两天后,就会有新的话题发生。新的话题,会转移人们议论的焦点。

领导很关切地问:“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啊?”这一次,不等副镇长催促,服务员轻声回答:“我叫李秀梅。”领导说:“好名字,好名字。”领导想了想,忽然又问:“小丫头,你小名叫什么?”女服务员脸更红了,似乎有些犹豫。副镇长急忙催促道:“有就说,领导高兴才问你呢。”服务员伸了伸舌头,轻声说:“我的小名叫……麻雀……”

王三并不在乎人们的议论。他心里得意着呢,那个举报电话,就是他打的。

山珍海味很快就上了一大桌子。领导吃得高兴,两三杯酒下肚,红光满面。看到漂亮的女服务员跑前忙后倒茶敬酒,又勤又稳,领导表扬说:“小丫头,身手不错啊。”坐领导侧面负责张罗的副镇长忙对服务员递眼色:“还不快谢谢领导!”女服务员脸红了,鹦鹉学舌般说:“谢谢领导。”

“四不”干部

领导在一干人的陪同下,到某个乡镇检查工作。例行的检查过后,到镇上一家酒店坐下了。领导很随和,笑眯眯地对点菜的镇长说:“不要铺张,有啥吃啥,萝卜白菜最有营养。”镇长说:“请领导放心,到了我们这里,想铺张都不行,咱们今天点的,都是绿色食品,菜是山上种的,鱼是海里捞的,鸡是家里养的。”

韦名

魏永贵

“你不要这么客气。这年代,吃都吃出‘三高’了。再说,上班忙,一天到晚不着家,休息日也要陪陪家人,灭灭后院火。这饭我看就免了吧。”

小名就叫“干部鱼”

“上家来坐坐,那更要不得。我从不让人到家里谈工作,这是我的原则。有事请你在上班时间来办公室谈。”

客人真的掏出100元钱递给阿红,临走时还说了一声:谢谢!

县委张副书记是出名的“四不”干部——请吃不到,钱礼不收,女人不动,麻将不摸。张副书记拒绝人家有他的一手,既能推辞,又合情合理,客客气气。

那个人擦嘴、揉脸,点点头说:好,打得好。我会永远记住这10个耳光的!

张副书记从团市委刚下来时,很多人吃不透他的这种脾气,老吃闭门羹。开始,大家以为张副书记初来乍到,县里人事关系又比较复杂,他不想趟谁人的浑水。可他上任这么长时间了,求张副书记办事还是很难请到。慢慢地,就有了闲言碎语,有说张副书记老练,有说张副书记另类。

阿红说:怎么样,这回你的病好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张副书记廉政的清名在县里传开了。

阿红说着,突然用力朝他的脸上打去,左右开弓,一连打了10下,把自己的手都打麻了。再看那人,嘴角流血,面颊红肿起来。

乡镇党委换届前夕,很多人想找管干部的张副书记,可张副书记很难请得动。于是,很多乡镇党委书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托关系找张副书记。

阿红说:那好吧,那我今天就成全你!你知道我们老百姓是多么痛恨贪污腐败分子,多么盼望遍地都是好官呀!今天我也算是代表老百姓惩罚你了,你可坐稳了!

有些饭是不能不吃的,张副书记还是硬着头皮应酬了一些饭局。

客人说:我骗你干什么呢?

乡镇党委如期顺利换届,该上的上,该调整的调整,再正常不过。不正常的是张副书记在常委会上讨论乡镇党委书记人选时,否定了一位大家都知道的曾经请张副书记吃过饭的镇长,“这人业绩平平;换届期间,又违反组织纪律,玩弄吃请送手段。像这种靠吃请、靠跑、靠送的干部,腐蚀党的干部,败坏党的名声。我认为这种人坚决不能用!”

阿红说:你说的可是真的?

张副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客人说:我已经这么做了,可是没有用。我先是跟我一个最好的朋友说了,他说这算什么事呀,你可千万别犯傻。我又跟我的秘书说了,我的秘书说,你就当没这回事吧,你要出了问题,我也跟着你倒霉啊。我接着跟我老婆说了,我老婆先是哭得死去活来,随后她又原谅了我,她说下不为例吧,她也没有惩罚我。最后我找到了我的一个上级领导,他可是管纪律监察的啊,我老老实实向他承认了错误,要求组织上处分我,可是我的领导却说:算了,不能因为这点儿事就毁了你的前程,再说这种事都是民不举报官不究的,哪有自己告自己的,你以后注意就是了。你看看,我想找个人教训我一下都做不到,我的心里能不痛苦吗!

县委办小梁把张副书记的事迹写成《“四不”干部张政文》发表到了市日报上。市纪委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廉政典型,于是把张副书记树立为廉政模范广为宣传。

阿红说:这有什么难的?你应该去坦白交代才是啊!

张副书记廉政的清名越传越远越传越响。

客人就发起急来:连你也这么说,可是我真的是想惩罚一下我自己啊!我怎么就做不到呢。

县里准备换届。张副书记和县长竞争县委书记的位子。张副书记虽然素有廉政美名,但比起县长,他资历浅,经验少,又不懂经济。二取一,张副书记明显处于劣势。

阿红冷笑了一声:这算什么错误,你们这些当官的,谁还不知道你们?你用不着假正经,得了便宜又卖乖。我不能打你。

那段时间,张副书记很忙,常常一个人奔跑于市里,和市里的老朋友聚聚。

这还用说嘛!我醒来的时候,看见有个小姐光着身子躺在我的身边。我知道糟了,穿起衣服就跑,可还有什么用呢。

有天,张副书记约请到了昔日的一位老领导。这老领导如今可是市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犯了什么错误?

酒过三巡。老领导调侃张副书记:“你小子在县里可是廉政模范,不受吃请。你今天拉我下水,拿我开涮?”

我一上任,每天都有许多人围着我转。我下了决心,一定要当个好官、清官,决不搞贪污腐化那一套。我都坚持一年多了。可是前几天,我一不小心让他们灌醉了,被他们弄到夜总会,稀里糊涂就犯了错误。

“老领导,我哪敢?我那个所谓的模范,不过是拿叶遮眼,还能瞒得了您老人家?再说,不吃饭,不聚一聚,怎么联络感情,建立关系?”

客人叹了口气:那好吧。我呢,是个新提拔的干部,我的手里有点儿权力。

“你小子可是一面立贞节牌坊,一面当婊子啊”老领导戏弄张副书记,“你就不怕我和你一样,把你耍一回?”

阿红说:你不说清楚,我怎么敢随便打人啊!

老领导显然知道张副书记把请他吃饭的人给耍了一回的事。

客人说:让你打你就打吧,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老领导说笑话了。我又不像那个镇长,不顾场合乱请客。”张副书记得意地望着包厢——偌大的包厢就他们俩在吃饭,“再说,那镇长的竞争对手可是您老人家的本家,我不使那一招,保不准那镇长就上了。”

阿红问:那你能跟我说说你得的是什么病吗?

“你这小子是越学越精,越学越鬼了。”

啊,没有。不对,我有!我的心里真是太痛苦了。你打完了我,我就好了。

“那都是老领导教育有方。”

阿红睁大眼睛看着这个干部模样的人,她问:先生,你没病吧?

酒继续喝,话越说越随意。

可是那人却只是坐在按摩床上,他看着阿红说:请你帮帮忙吧。按摩费我照掏,然后你每打我一下,我就给你10元钱,怎么样?

“老领导,您可知道现在哪几样事被说成扯淡?”

阿红说:这位先生,我打你干什么?我们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的。你躺下来吧,我给你按摩。

“说来听听。”

这个客人也是个中年人,他相貌堂堂,穿西服,打领带,气度不凡。可他一进来就说:小姐,我不是来按摩的,我想让你狠狠打我几个耳光。

“靠工资收入养情人是扯淡,靠老婆满足性生活是扯淡,靠工作业绩升迁也是扯淡……”

又是一个变态狂!阿红想,她感到自己真的是很倒霉。阿红毕业于一所按摩学校,她所在的这个发廊也搞的是正规按摩。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客人,以为按摩小姐都是干那事的,所以他们一进来总要动手动脚。他们不但千方百计在阿红等女孩身上找便宜,还有一些人更离谱,有个老头非要舔阿红的脚,有个中年人非要花高价买阿红的内裤……

张副书记说得老领导哈哈大笑。

按摩小姐阿红这天遇上了一个怪客:他要她打他耳光。

县里换届后,张副书记如愿去掉了“副”字。当上了县委书记的张副书记在县里还是公认的“四不”干部,名声很好。

申平

当上书记不久,老领导来县里考察工作。那天,说到张副书记——哦,不,是张书记——的“四不”,老领导兴致很高,当着县委领导班子的面为张书记当场挥毫——“四不”干部张政文。

谁能打我耳光

张书记如获至宝,派人把这几个字装裱后挂到他办公室的显眼处,一进门就能看到。

现在回想,我依然感到自豪,绿化四五亩地,我只花了三四千块钱,也就是高档酒桌上一瓶酒钱,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财政开支。喷漆工人五个人干了两天,一天工资五十。五个人干两天就是五百块钱,五百块钱我一分钱都没有拖欠,这在乡财政支出的历史上算是开了一个了不起的先河。

感冒是这样流行的

我承认漆喷得水平有限,喷漆工人是临时拉来的民工,没经过专业的培训,颜色没调好,喷的层次感不强,与周围的环境看上去不那么协调。但是谁能够担保自己能够喷得更加协调,毕竟只有两天的时间,出不了细活儿。

秦俑

没什么好说的,城里人没见过世面,搬不上台面的东西也要大惊小怪一下,浅薄。

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机关里,秘书李四只能算一个平凡人物。与所有的平凡人物一样,李四也有一些隐秘的愿望,譬如现在,李四就特别希望自己能患上感冒。

问题出在后面,县长自己视察也就算了,居然带上了一大班随从,随从里面有官员也有记者。谁拍的照我搞不清楚,我只知道拍照的人把他弄上了互联网,让全国人民见识了我的创意。

现在是4月5日上午,阳光明媚,李四站在顶头上司刘爱国主任的办公桌前,听刘爱国主任跟他说:“刚才小宋打电话来请假,说是染上了流感,这段时间大家都要悠着点儿。”

五个人喷了两天,刚好完工,一点都没有耽误时间,赶上了县长视察,没出纰漏。县长的车从它前面绕一下就过去了,只花了五秒钟。

李四知道小宋没病,小宋这小子一定是憋慌了,周末跑省城去见女朋友,这会儿赶不回来了。不过李四早过了那种想什么说什么的年纪,李四一声不吭地回到办公室,拿出科室出勤记录本,很认真地记下:“4月5日,宋鹏患流行性感冒,休病假一天。”接着李四很随意地将本子往前翻,就翻到了这样一些记录:

两天之内,怎么披绿装,林业部门的人设计了几套方案,结果都被推翻了,要么时间紧,要么人手紧,要么财政的银根紧。喷绿漆的主意是我想的,我在否决了诸多方案以后忽然就想到了这个点子。当时我就觉得,我真是太有才了。

2月14日,梁思思严重感冒,请病假一天。

那是几个月前,接到一个通知。说县长过两天要来乡里视察,视察的内容就是山区那片联合国无息贷款培育的次生林生长情况。这种接待要说也不算什么问题,问题就出在视察的路上刚好有一片山体滑坡了。说来也巧,这个滑坡的地段也就是我指挥人砍伐苗木垫付工资的地方。一片山林应该抽着砍,当时图省事就成片端了,结果,四五亩的地皮一下子暴露了出来。后来又碰上一阵子大雨,居然滑了坡,山体一滑坡,黄白相间的土石就裸露出来。和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乡长特意叮嘱了这件事,说两天之内一定要让山体披上绿装,要把它当成一场攻坚战来打,县长来视察什么?视察山林。不是视察山体滑坡。乡长很紧张。

3月8日,刘爱国主任感冒,休假一天。

如果不是好事的人把它放上互联网,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件事情处理得相当有创意。

3月19日,高岗主任病假(感冒)。

现在还是来交代一下我给荒山喷绿漆的事吧。

翻着翻着,一个愿望就偷偷地在李四心里滋长起来:现在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小宋是刚分到机关的大学生,他都能感冒,为什么我不能感冒一回啊?李四骨子里是那种把日子过得小心谨慎的人,李四这么想着的时候就有了些小小的兴奋。这天上班的时候,李四满脑子都在暗暗嘀咕着:选择哪一天感冒呀?感冒那天又做点儿什么呢?

还有一种擦屁股是专门针对上面来人的。上面来人招呼好吃喝必不可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上面下来的人眼睛添堵。他视察农田水利,你就要带他看农田水利,他视察山林苗木你就要带他看山林苗木。视察内容的设计一般都是由我来安排,让眼睛添堵的东西必须屏蔽,即便它存在,也要从视野里拿走,这个擦也要有技巧,毕竟上面人下来一次不容易,如果不制造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要乡长有什么用。乡长没有用,我这个乡长秘书就是狗屎。

时间最后定格到了4月8日。这一天对李四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前年的这一天,李四认识了一个叫张英的漂亮女孩;去年的这一天,这个叫张英的女孩成了李四的妻子;今年的这一天呢?李四想着要给张英一个浪漫的惊喜。当然,制造浪漫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李四决定:4月8日患感冒。

当然,乡下工作,擦屁股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下面人往上面闹事多是为钱。这些事情乡长是不会出面的,乡长说找秘书吧,然后我就出面,该搪塞的就搪塞,该推诿就推诿,该恐吓就恐吓,视情况而定。乡政府新办公大楼建成后拖欠农民工工资,欠了一段时间,事情闹得有点儿大,后来我做主,砍了一片山林,用木材款付了一部分工资,虽然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但是现金一出手,沸腾的局面就控制下来了。人民群众其实都有觉悟,能理解政府工作的难处。逼什么也不能逼政府。政府欠账盖个楼是应该的,你总不能把政府办公大楼拆了,让乡长跑到瓦窑里去办公吧?乡长也觉得我这事办得不错,处理得有水平,我也就很高兴。擦屁股要的就是这些技巧,讲究智慧。

一晃就到了4月7日,一场及时的春雨将天气浇得透凉。这一天李四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表现他的状态低迷,他时不时做出要咳嗽但又咳不出来的非常难受的样子来。果然有人来问:“李四,感冒了吧?穿这么少……”李四就很在意地用手去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然后露出一脸的无所谓:“没什么,过一天就好了。”话没说完,李四就用手掩住嘴巴,打出来一个闷响的喷嚏……

其实,这些道理都是乡长教我的。乡长说:操,我在这个狗不拉屎的破山区待着有意思么?我去趟城里,人家县长宴客开瓶酒就是3000元,我们是多少?喝瓶五粮液,财政就在那边大叫吃紧。人家城里搬上台面的酒席都是鲍参翅肚,我们有什么?最好的就是到山上打两只麂子。但你不能这样想,有些东西不能比,一比心里就不平衡。乡长是个开明的人。

这本来就是一个容易感冒的季节。说感冒,李四还真感冒了。4月7日半夜,李四开始流鼻涕,打喷嚏,说胡话。张英让李四吵得不安宁了,冷不丁一摸李四的额头——烫手!才慌里慌张地将李四送到就近的医院,结果出来,是流行性感冒引发的急性肺炎,需住院治疗。

人不能向上看,得向下看,向上看心里不平衡,向下看心里就熨帖。

4月8日,李四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个人挺无聊,就“一、二、三、四”地数起了吊瓶内不停往下滴着的药水。当数到一千零二十四的时候,办公室的领导和同事都颠儿颠儿跑医院来看他。刘爱国主任代表科室做了简短的安慰讲话,然后大家将几袋水果丢到床头柜上,又颠儿颠儿离开了医院。

我对自己的工作没什么意见。这世界,有屁股就得有人擦。何况是给乡长擦屁股。我特殊的工作性质其实在乡村还是很受尊重。一般人见到我都是满脸笑意,争先恐后地朝我手里递香烟。乡长不在的时候,酒桌都是坐上位。

接受了两天的治疗,又观察了一天,周一的时候,李四又很早赶到单位上班了。当习惯性地打开科室出勤记录本,李四看到这么一行字:

我的职务是乡长秘书,这不是什么讨巧的工作。换句话说,我做的事就是给人擦屁股,给乡长擦屁股。

4月8日,李四因感冒导致肺炎住院。全体到医院看望李四,休假一天。

岱原

李四感觉怪怪的,就好像在自己精心料理的饭菜里吃出一只绿头苍蝇来。

我给荒山喷绿漆

这个时候宋鹏来了。宋鹏远远地瞪着李四,宋鹏说:“这么快就出院了?你的病是不是全好了?现在办公室里除了我,全都传染上感冒了哩……”宋鹏说着,就张大嘴巴,朝李四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每天,路局长都会拿着拖把拖地,很认真。谁抢拖把他和谁急!

拿去喂狗

路主任当上局长后,定了三条规矩:第一,不坐车上班。第二,因为经费紧张,电梯停用。第三,局长办公室由他自己打扫。

刘军

黄局长没能在医院里挨过几个月就去世了。医生惋惜地说,他太缺乏锻炼了,哪怕每天擦擦地,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姚县长是个“务实”的干部,这是政府大院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路主任还真把钱要来了。很快,电梯安装好了。

姚县长的务实是货真价实的,他不像一些前任县领导,谈起施政思路来一套一套的,却都是花架子,虚货,很少能落到实处。姚县长非常重视“落实”工作,比如县里出台了一些惠农措施,隔一段时间,姚县长就会敲打敲打有关部门,问那些措施到底落实了没有。部门领导们若说落实了,姚县长就会很高兴;若吞吞吐吐,姚县长就会骂他们个狗血淋头。

路主任说:“哎哟,领导,局领导的办公室都在五楼,每天上下班多不方便啊。你们走路都在想工作,万一有个闪失怎么了得?再说,上级领导来了,上五楼也不方便啊。安上电梯也可以提升局里的形象。钱的事您不用发愁,我的一个同学在厅里管这事,保准搞定。”

久而久之,“落实了没有”便成了姚县长的口头禅,各部门也将“落实”挂在嘴上,记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

黄局长不解:“安电梯?局里的办公楼只有七层,至于吗?”

一天夜里,姚县长加班,加到半夜时觉得饿了,便到县政府招待所里吃消夜。不知厨师是不是因为粗心,做姚县长最爱吃的京酱肉丝时,盐放多了,菜咸得没法吃。姚县长十分生气,冲着一边的办公室秘书小王说:“什么菜呀,给我拿去喂狗!”小王不敢怠慢,赶紧把菜端走了。后来小王作了难:姚县长指示把那菜喂狗,可招待所没有狗呀,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小王不知该怎么办,生怕县长责问,便赶紧向办公室马副主任请示。马副主任一想,这可是县长亲自交办的事情,县长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忙向汤主任汇报。汤主任对此也高度重视,立即指示:明天召开主任办公会,专门研究处理意见。

路主任回来后,如热锅里的蚂蚁,焦躁不安,连夜起草了在局办公楼安装电梯的请示报告。

第二天一大早,办公室召开主任办公会,汤主任主持会议,在家的两位副主任出席,小王列席会议,负责会议记录。会上,马副主任通报了姚县长的重要指示,汤主任简要分析了姚县长的重要指示在饮食卫生、加强环保、促进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刻意义。经慎重研究,会议决定:一、办公室全体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姚县长的指示精神;二、报请分管招待所工作的田副局长,责成招待所对厨师加强教育培训,坚决防止再次发生饭菜过咸之类的情况,确保县领导饮食安全卫生;三、立即向行政科打报告联系买狗事宜,安排专人“拿去喂狗”,切实抓好领导指示的贯彻落实工作。

路主任去一家公司办事,恰好赶上停电。路主任只好走楼梯,上了十层就气喘吁吁了。他靠着扶手,看到墙上贴着健康箴言:科学实验表明,每上一节台阶,人的生命就会延长七秒。为了您的长寿,攀登吧。

会后,小王赶紧向行政科起草了一份买狗报告,为怕行政科办事拖拉,汤主任专门给行政科孙科长打了电话。行政科接到报告,知道是姚县长指示,派人驱车去狗市买了一只狗,为报销方便,发票开成了办公文具。

黄局长说:“我就纳闷,怎么理到你这里就歪了?”

狗买来后,一干人伺候着把剩菜喂给狗吃,可菜太咸,几天过去还有了一股子馊味儿,连狗也偏头不想吃,最后还是马副主任脑子快,让人将菜加水进行了稀释,好歹让狗吃了,众人才一下子放下心来。

路主任说:“哎哟,领导,您别听电视上报纸上瞎扯淡,弄得大家都不知道该吃啥了。我们村里一个老太太,九十多岁了,就爱吃肥肉,现在还硬朗朗的。”

事后,汤主任专门向姚县长汇报了喂狗之事。姚县长先是一脸愕然,待明白过来,才认真地说:“对,就是要抓好落实,你们办得很好。”姚县长极少表扬人,汤主任受宠若惊,沾沾自喜了半天。

黄局长说:“吃饭还是清淡些好,有益健康。”

几天后,邢副主任撰写了理论文章《由落实姚县长“喂狗”指示到牢固树立执政为公、执政为民观念的前沿思考》,发表在政府内参上。姚县长看了文章,觉得不错,指示办公室印发县里各单位认真学习。

路主任也十分关心黄局长的饮食,只要局长没有会议和应酬,路主任总要把黄局长拉到高档酒楼、特色小店,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大碗酒。

年底,县里评选狠抓落实工作的“先进部门”和“先进人物”,县政府办和那只吃剩菜的狗以全票当选。

黄局长被逗笑了,以后也就不再拿拖把扫把。

找个理由

“哎哟,领导,您哪儿不能锻炼啊,还差这么一点儿?您每天开会,那是不是锻炼?您讲话做报告,那也是锻炼啊,要练体力,还练肺活量。”

杨崇德

黄局长说:“我这也是活动活动,锻炼锻炼啊。”

新年上班第一天,大家逢人都说新年好。王鹏也不例外,王鹏看到局长就说,局长,新年好!局长没说话,只对王鹏笑了一下。

到单位,黄局长刚拿起拖把准备打扫办公室,路主任就抢过来:“哎哟,领导,您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王鹏觉得局长的笑很不正常,而且有问题。顺着这点疑惑,王鹏终于想到了:局长的笑可能与没给他拜年有关!

路主任悄悄叮咛司机:“一定要伺候好局座,否则,我就换掉你。”

去年春节王鹏给局长拜了年,虽是巧合,但毕竟算是拜了年。去年正月初三,王鹏的铁哥们儿要他过去喝酒。王鹏就带了两条烟两瓶好酒过去了。哥们儿住四楼,但王鹏却敲了三楼的门。门一开,王鹏就傻眼了:自己的局长正笑眯眯地迎着他,嘴里还说着:“快进来!快进来!你看看,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吗?”这种情况下,王鹏只好进去。王鹏刚坐下,局长又抱着他那不满周岁的孙子来到王鹏身边,说:“好乖乖!看谁来了,快叫伯伯!”王鹏礼节性地摸了摸那个嘴巴抿得像老太太似的婴儿。王鹏口袋里恰好备了个打算给哥们儿小孩的红包,就将这个红包塞到那个“小老太太”怀里。王鹏只在局长家坐了一小会儿,就离开了。出了门的王鹏狠狠扇了自己几耳光,自骂道:今天到底怎么了?全乱套了!

黄局长无奈,只得上了车。

王鹏一个上午都在想局长那副可怕的笑脸,越想越觉得大难临头。回到家,王鹏把这事跟老婆说了。王鹏说,趁现在还没过元宵节,给局长拜个年吧。老婆不高兴了,说,去年的事我还没跟你算账,你还想拜年!我问你,你那狗屁局长到底对你有什么好?单位就你一个搞电脑的本科生,人家高中生都当了科长处长,你混了五年还没混出个名堂,再想着给那个瞎了眼的人拜年,我跟你没完!

黄局长被说乐了:坐个车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王鹏感到非常为难,说,总得找个理由吧!

路主任说:“哎哟,领导,您可不能这么说。局领导都是坐车上班,您要是不坐车,局里同志会有想法的:是我们服务不到位呢还是局长故作姿态?这样就会和大家疏远。”

老婆说,我们又没欠他的,找什么理由?要找,你自己去找,懒得理你!

黄局长有徒步上班的习惯,十来分钟就可以走到单位。黄局长到任的第二天早上,路主任就带着车等候在黄局长的楼下了。黄局长说:“不用坐车。几步路嘛,正好锻炼锻炼身体。”

王鹏在老婆身边暗暗叹了口气。王鹏觉得自己有点儿鼻塞。就这点儿鼻塞,让王鹏顿时兴奋起来。王鹏想,要是自己感冒了该有多好,感冒住进了医院,自然就有理由不给局长拜年了。王鹏马上吸了吸他的鼻子,好像没什么问题。王鹏走进盥洗室,用冷水洗了个头。洗完头,王鹏就出去了。王鹏迎着冰冷的寒风来到小河边,呆呆地站了一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老婆已经把晚饭做好了,蜷在沙发上看那部长长的情感电视剧。吃罢晚饭,王鹏仍觉得自己很清醒,头和鼻子都没任何异常反应。王鹏于是想到了洗澡。王鹏很快将自己脱光,开始用冷水洗澡。水凉得让王鹏直打战。洗完澡,王鹏不烤火,不看电视,进了书房。王鹏坐在书房里看书。慢慢地,王鹏的鼻涕就出来了,脑袋也有点儿不对劲了。王鹏似乎很高兴,一头倒在了床上。老婆入睡时,发现王鹏烧得像个火人,嘴里不停地说胡话。

黄局长到局里上任前,都传说路主任要被提为局长。黄局长到任后,路主任提拔的事就没再提。原以为路主任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结果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相反,路主任比以前更认真更负责地工作,对黄局长,更是无微不至。

很快,王鹏被老婆弄进三医院。三医院的医生认为王鹏只是个小感冒,准备给他开点儿吃的药,王鹏坚决反对。王鹏说,我是来住院的,不是来开药的。医生被王鹏这一军将得很开心。很快,王鹏就睡在了三医院的病床上。

路主任回家了,黄局长感动的情绪还难以平复。

三医院离王鹏那个铁哥们儿家不远,当然也离局长家不远。王鹏在支走老婆后,马上给他的铁哥们儿打电话。铁哥们儿来了。王鹏要铁哥们儿回去后想办法把他住院的事散布给他局长。王鹏的铁哥们儿原来和王鹏同在一个局,他当然认识王鹏现在的局长。

路主任总是非常恭敬地说:“哎哟,领导,您为局里鞠躬尽瘁,累成这样,我不来照顾您,那不是昧良心吗?”

王鹏的哥们儿提着饭盒下楼时,在局长家门口重重地跺了几下脚。这时,局长家的门就开了,是局长。王鹏的铁哥们儿说,局长,新年好。局长见是他,而且手里提着一个饭盒,问:“大过年的,给谁送饭去?”王鹏的铁哥们儿说:“局长,你还不知道?王鹏生病住进了医院。”局长哦了一声,把门关了。

黄局长刚入院时,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当得知黄局长的病已无力回天了,探望的人就越来越少。办公室路主任每天不管多忙,总是要跑一趟医院看望黄局长。黄局长感动得泪水涟涟。

铁哥们儿把碰到局长的事说给王鹏听,王鹏很欣慰,自己终于将“不给局长拜年”的理由间接地告诉给了局长。

黄局长病重住院,跑前跑后的是办公室路主任。

就在王鹏住院的第四天,铁哥们儿带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局长已经被检察院盯住了,有人举报他受贿。

刘建超

王鹏感觉自己一下子没了病。他打算当天就出院,单位还等着他上班呢!

哎哟,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