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东野圭吾 > 超杀人事件 > 超长篇小说杀人事件

超长篇小说杀人事件

“你的意思是还让我添加不必要的水分?你饶了我吧。《砂之焦点》从八百页增加到近两千页,结果内容被稀释了两倍多。现在你又要我把原本只能写五百页的内容写成三千页,这可是六倍啊!这样的小说读者能喜欢吗?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太拖沓,情节的展开也太缓慢。”

小木重重地摇了摇头。“您不能还没开始写就给自己设定框框。如果您总想着只能写五百页,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控制在五百页之内。三千页,您就以三千页为目标吧。《砂之焦点》后来不是也增加了一千页吗?”

“您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您开口水分、闭口水分的,不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吗?叫描写细腻呀。”

“你这么说我当然高兴,但就这点内容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成不了长篇大作。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很少,范围也很窄,最多也就能写五百页吧。”

“细腻……是吗?”葛原心想用啰唆这个词或许更贴切。

“有点意思。这个可以,就写这个吧。”虽不清楚葛原对整个故事已设计了多少,小木仍兴致勃勃地连声说好。

“我还注意到最近的大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解释、说明的文字很多,甚至可以当成信息小说来看。也就是说,要把各行各业的背景情况写得尽可能详细,这样光是这些内容就可以占据相当多的页数。”

“不是职业队,是高中队,提纲是因为天才投手及其好友捕手的努力,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弱小球队一路打到了甲子园,却遭遇强劲对手而惜败。回来后不久,捕手惨遭杀害。刑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天才投手的一个秘密,然而该投手也不幸遇害——大概就是这些。”

葛原对世事漠不关心,对这一点却也有所察觉。“或许吧。但这个题材要加入此类元素非常困难,因为不涉及特殊行业。”

“哦,棒球队。Baseball吗?很好呀。”

“所谓行业背景只是举个例子。即使是描写高中生的棒球世界,应该也能找到很多背景元素,使其成为信息小说。”

“那我就说一说吧。这次我打算写棒球队的故事。”

“有吗?”葛原努力思索。

葛原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说出来。也许这个题材的作品不会给金潮社,但他相信小木不会告诉别人。

“不管怎样,“小木说,“您先写一部分给我看,然后咱们再商量好不好?”

“那可不一定,您先说说吧。”小木拿出记事本,摆出准备做笔记的姿态。

“行吧。”

“算了吧,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个题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到三千页,最多也就是五百页吧。”

三千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葛原这样想着,点了点头。

“哦,是吗?那您说说看。”

4

“既然这样,下一部作品的内容我要重新考虑一下。本来我对题目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今天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曲球》

如果是这样,我或许还算不上职业作家。葛原忍不住想。

牟 田高志站在甲子园的中央。

“处理这种事情不就是职业作家的工作吗?”

这天的甲子园天气晴好,天空好像抹上了一层蓝色油漆。盛夏的阳光照在赤褐色的泥土上,也照在绿油油的草坪上。

听到五千页、八千页,葛原惊住了。不久前,页数达到这些数字的十分之一就已算长篇小说了。对那些作家,葛原只剩下佩服二字。“可是,要设计一个能写满三千页稿纸的故事可不容易。”

对于站在土墩上的高志来说,这种太阳光是看不见的敌人。皮肤像被烤焦了,从地面折射而来的光线让他苦不堪言,全身汗水淋漓。本来对自己的体力信心十足的他,此时也感到非常疲乏,头脑昏昏沉沉,能站着已是不易。

“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您知道年轻的二月堂隼人先生吧,据说他已经着手在写总数超过五千页的作品了,一旦完成将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推理作品。还有女作家夏野桐子女士,听说也已着手在写分为四部、总计达八千页的作品。世界上那样的人很多,区区三千页就吓得往后缩怎么行?”

看台上的观众则是他看得见的敌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当地的南阳高中队。他们一定希望他这个来自外地、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棒球队主力投手早一点被打下去。

“三千页!这我无论如何做不到!”

最大的敌人还是在打击区内。

葛原闻言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第九局的后半场,二出局满垒,球数两好三坏。

“您也看到书店里摆的那些书了,现在超过两千页的书已经不能引起大家注意了,所以下一部作品我要请您再多写一千页。就这样我还觉得太少呢。我们还要继续挑战页数,下一部作品暂定三千页,这是最低限度。”

高志果断地投出了决定命运的一球。

“啊?”

“咦?”看到这里,小木抬起了头,“这就投出去了?”

“内容是没定,但页数已经定了。”

“啊?什么意思?”葛原问。

“下一步计划不是还没定吗?”

此刻,他正坐在金潮社的编辑部。新作《曲球》写了近一百页,他决定拿来让小木看一看。

“您说什么呀。”小木敲了敲桌子,“考虑到接下来的计划,我觉得现在就动笔都有点晚了。”

“这个球是这部小说最关键的地方,对不对?可稿纸才写了一页而已,这么快就投出去可不行。这部分必须想办法多写一些,尽可能拖延投出去的时间。”

“你真是个急性子。今年不是刚开始吗?”葛原苦笑道。

“话是这么说,可是……”葛原挠挠头,“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你让我往后拖,但我没东西可写呀。”

“您可不能这样优哉游哉,葛原先生,咱们来商量下一步的计划吧。刚写完一部就想放松自己,这万万要不得。我们必须马上开始下一步写作计划,否则就赶不上明年出版了。”

“葛原先生,您这样可不行。”小木表情严肃地说,“您绝对不能受从前的模式和节奏的束缚。上一次我就告诉过您,现在的小说更接近于信息小说,要加入大量信息。说得不客气点,就我现在看到的,您根本就没把我的意见当回事。”

“哦。按照刚才在书店看到的情形,好像是这样。”葛原深深地吸了一口烟。

“不不!我没有不当回事。只是到目前为止,没有需要添加信息的地方。我完全想不出可以加什么信息。”

“葛原先生,您这样想就太天真了。”小木断然说道,“一部作品好与不好,不看是不知道的。可要让读者去看,就必须是大长篇,而且一定要厚要重,否则就不行。”

小木顿时抬手用手指按住双眼,轻轻摇了摇头。

“哦,是吗?”葛原事不关己般拿出烟,“我原以为只要写出好的东西,迟早总能出名。”

“我知道了。信息资料就由我替您找吧,但到时候您一定要把我提供的东西加到小说中去。我相信在主人公投出决定命运的这一球之前,至少可以写满一百页稿纸。”

“都是因为现在书不好卖,大家才设法让自己的东西比别人的更醒目。而且目前还有一种倾向,就是给人超长作品印象的书似乎更容易进入文学奖候选名单。”

“啊?”葛原大吃一惊,“把只需一页的情节写成一百页?”

“真不好办哪。我也知道现在流行大长篇,但没想到会这么厉害。”

“瞧您,不要听到一百页就吓成这样。还有两千九百页要写呢。”小木提醒道。

葛 原和小木回到那家咖啡店。他们约好今天在这里商量下一部作品的计划。

第二天,葛原就收到了小木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都是资料,应该就是他说的必须加进小说的所谓信息。

3

葛原粗粗一翻,吃惊不小,马上往编辑部打去电话。

“现在您明白了吧?您的《砂之焦点》如果按最初的页数印制出版,销售肯定还不如现在呢。”

“喂,这样的内容未免太离谱了吧?”

“竟然会……”

“一点都不离谱,其他作家的做法大体相同。总之有了足够的页数我们才能取胜。”

“是的,这是按页数进行的分类。如果不足一千页,即使是最新出版的书,也不会摆在店门口。”

“是吗?”

“难道这是……”

“是的。葛原先生,请您一定要相信我。您就写吧!不停地写!拼命地写吧!”小木兴奋地说。如果不是通电话而是面对面说话,估计唾沫星子都要飞过来了。

“那当然。对书店而言,将滞销的书放在醒目的位置上也没有意义。那儿有一块告示牌,上面的内容原来是按作家来分类,现在已被数字取代,比如‘500以下’、‘500~750’、‘750~1000’。”

葛原坐到电脑前,再次翻开资料,一边想着“这种东西真的可以用吗”,一边开始敲击键盘。

“放在不太显眼的位置上了。”

《曲球》(改后)

葛原顺着小木的手指看过去,陈列在那里的书的确比刚才看到的大长篇小说要薄许多。其实这在过去应该都很正常。

从大阪的阪神梅田车站搭乘特快列车,行驶大约十二分钟后有一个叫甲子园的车站。在这里下车,步行两三分钟就可以到达甲子园棒球场。

“也不是完全没有,您看那边。”小木向里面的书架走去,“那些应该都是五六百页的书。”

所谓棒球场,正如字面所言,就是打棒球的场所。

“这叫什么事啊。”葛原嘟囔道,“难道五六百页的作品就没人写了吗?”

棒球是一项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运动,英文名叫Baseball。传到日本后,于一八九四年翻译成棒球。球队由九个人组成,分别为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和右外场手。比赛规则为参赛的两支队交替到达攻防位置争夺得分,进攻方击打对方投手投出的球后,依次跑向一垒、二垒、三垒,最后回到本垒就算得分。各队可以分别进攻九次,得分多的一方获胜。

类似的广告词还有很多,几乎所有书都争相炫耀其页数之多。的确,所有陈列在这个架子上的书都在千页以上,其中不乏超过两千页的。

这项运动在日本深受欢迎。职业球队在全国有十二支之多,各队分别拥有主场。阪神老虎队的主场就是甲子园球场。

真正的本格!真正的推理!惊天动地大阴谋!高屋敷秀麿 两千八百页

但是,甲子园球场并非是为阪神老虎队而建。当初之所以在这里建棒球场,是因为朝日新闻社主办的全国中学棒球大赛要在这里举行。第一届中学棒球大赛于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八月举办,当时的比赛场地是丰中球场和鸣尾球场。随着棒球运动越来越普及,要求有更大的球场。甲子园球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决定建造的。这个球场最初叫甲子园大运动场,建成于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阪神老虎队的前身为大阪棒球俱乐部,俗称大阪老虎俱乐部,诞生于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

探险小说巅峰杰作 两千五百页 出船俊郎

甲子园球场历经多次改建,现在总面积达三万九千六百平方米,其中场地面积为一万四千七百平方米,观众席占二万四千九百平方米。全垒打距离在左右外场各为九十六米,中外场为一百二十米。整个球场可容纳五万五千人。看台的高度是十五米,内场区设四十八级台阶,三垒内场区为五十四级,外野区为四十九级。

骇人的惊悚小说诞生 道场秀一 全新力作 一千五百页!

昭和三十一年(一九五六年)又增加了夜场设施。照明灯共有六座,其中内场用的高度为二十五米,外场用的达三十五米。照明设施的具体情况为一千五百瓦的白炽灯五十二盏,一千瓦的水银灯四百七十二盏,四百瓦的钠蒸气灯一百八十盏。这些照明设施可保证投手和捕手之间的亮度约为二千五百勒克司,内场二千二百勒克司,外场一千四百勒克司。

直逼人类黑暗面的超级大作 片村光 怒涛两千三百页

按照最初的规划,随着甲子园球场建成,全国中学棒球大赛开始在此地举行。大正十三年四月,由每日新闻社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在名古屋八事球场举行,后来这一赛事也转到甲子园举行。两项大赛成了棒球迷们一年一度的盛事。在战争年代这些赛事一度中断。到了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得以恢复,同年夏天,全国中学棒球大赛也恢复了。次年,由于学制改革,全国中学棒球大赛更名为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全国中学棒球选拔赛更名为全国高中棒球选拔赛。

葛原不得不点头认同。那些腰封上的文字是这样的:

牟田高志此刻就站在甲子园的中央。

“怎么样?出版界现在是什么情形,这下您明白了吧?”小木得意地鼓起鼻孔。

这天,正在甲子园球场进行的是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这是大赛的第四天,来自都道府县各地的代表队连日来一直鏖战不休。这次大赛的代表队共有四十九支。全国四十五个府县加上一都一道总计四十七个行政区域,因为东京都和北海道各出了两支队,所以总数为四十九。比赛采用淘汰制,有三十四支队参加第一轮比赛,胜出的十七支队,和未参加第一轮比赛的十五支队加起来共三十二支。第二轮比赛就在这三十二支队之间进行,比赛对阵由抽签决定。

葛原将视线投向每一本书的腰封,随即下意识地轻轻“啊”了一声。

大赛的第四天还在进行第一轮比赛。这天的甲子园天气晴好,天空像抹上了一层蓝色油漆。盛夏的阳光正照在赤褐色的泥土上,也照在绿油油的草坪上。顺便提一句,甲子园铺草坪是在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

“您仔细看,看腰封。”

对于站在土墩上的高志来说,太阳光是看不见的敌人。

“那又怎样?”

葛原以这种节奏继续着他的写作。关于甲子园和高中棒球的说明用了近五页稿纸。但这还不算完。他还借助小木提供的资料,描写了甲子园的土墩是如何炙热、被酷暑打败的名选手有多少,以及投手处于危急境地时的心理如何等,当然,有关投球技术的渊博知识也不能放过。总之能写的他都写上了。

“您看这边。”小木指着一个书架,那里整整齐齐地陈列着最近出版的精装书。葛原的书不在最醒目的位置,却也勉强挤进了这个架子。

这样,正如小木所要求的,在写到投手牟田高志投出决定命运的一球之前,刚好写满一百页稿纸。

小木把葛原带到市内首屈一指的大型书店内。据说只要能进入这里畅销排行榜的书,销量都可以突破十万部。

5

“行了。”小木站了起来,“如果您不信,我带您去看看证据。请跟我来吧。”

“恭 喜您,干得太漂亮了!我数过了,稿件一共是三千零五十三页,我们的目标达成了!”小木的声音在电话中听上去异常兴奋。

“是吗?”

葛原每写完几百页就给小木发去,分了好几次终于在昨晚把小说《曲球》的最后一部分用电子邮件发送完毕。

“您这是误会了。”小木加强了语气,“我的看法是如果不增加页数,会卖得更不好。”

三千零五十三页——这是一个令人眩晕的数字。然而他的确写了这么多。只是他丝毫没有完成一部大作后的成就感,却像完成了一部五百页的小说,不同的只是身体感觉异常疲惫。

“可这书也没见卖得好呀!页数可是增加了上千页呢。”

“写成这样真的没问题吗?”他有点惴惴不安。

“您说什么呀!读者根本不在乎内容是否紧凑,重要的始终是页数。只要每一页都有文字就可以了。”

“您说什么呢?难道您不觉得这是一部再优秀不过的作品吗?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棒球推理小说!我正考虑把这句话作为广告词,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呢。放心吧,这部作品一定会成为热门话题。”

“怎么看都觉得啰唆。页数是增加了,可内容显得太单薄。”

葛原心想,要醒目倒是不成问题。

“啊,为什么?”小木很意外,瞪圆了镜片后面的眼睛。

“但我们也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小木的声音忽然低沉下去。

“别开玩笑了。我正后悔不该那么做。”

“什么?”

“哎呀,对不起,我迟到了。哟,是《砂之焦点》啊。看着自己的力作,沉浸在感慨中了吧?”

“您知道油壶俊彦先生吗?”

刚想到这里,小木来了。

“油壶?哦,我知道。是那个凭借运动推理小说脱颖而出的年轻作家吧?”

如果因为掺水分而提高了销量也就罢了,现实情况却……

“对。那位先生也在写有关棒球的推理小说,据说也快完成了。”

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作品后,葛原觉得掺了水分的东西毕竟不行。以最后一个情节为例,主人公和贺逼得凶手佐分利英子无路可走的场面,写在稿纸上,竟然比原来多了两页半。内容几乎没有改变,页数足足增加了一倍多,所以光看这个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啰唆。而且增加了没有任何意义的啰唆描写和台词,节奏显得非常拖沓,真是差到了极点。单是为了表现“微笑”,竟然还提到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真是莫名其妙。他真想破口大骂自己一顿。

“哦。”

然而此时,葛原似乎有点明白了,也许不是那样。真正需要写那么多页的作品固然是有,但本可短小精悍却故意写得冗长的作品大概也不在少数。就像小木所言,把一行字即可表达的意思写成两行,总页数就会翻倍。如果又厚又沉的书会给人大作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那么出现许多有意识地增加页数的作家也就无可厚非了。

葛原并不太震惊。题材相同的作品在同一时期出版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经历他已有过多次。

首先,他感慨自己竟然做到了。以前他总觉得自己写不了大长篇。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才能类型的问题。他觉得自己能想到的创意和情节最多只能写成几百页,上千页甚至两千页绝无可能。一直以来他都坚信,那些一部接一部发表超长篇作品的作家,一定是最初想到的故事构架足够大,随便一写就能达到那么多页。

“那又怎么啦?也没什么呀。”

重新看了一遍已变成铅字的稿件,葛原很是感慨。

“不。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的作品也在三千页左右,而且他的责编也已准备用‘世界最长棒球推理小说’作为广告词。”

这部小说按稿纸计算的确有两千页,确切地说是一千八百八十三页。小木希望他想办法再增加一些,但他感觉已经力不从心。毕竟故事篇幅最初只有八百余页,现在增加到了近两千页,这意味着仅掺水的部分就占了上千页。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啊!那不是很糟糕吗?”

他看着浅蓝色的封面。一条黑色的腰封上印着小木说过的“葛原万太郎巨献两千页大作!”的字样。

“太糟糕了!弄得不好,您的书和油壶先生的会同时出现在书店的架子上,腰封上又都写着世界最长推理小说。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读者不知究竟哪本是真正的世界之最,该无法取舍了。”

他的心情不是很好,应该说很郁闷。

“是啊。喂,你不会让我接着写吧?”

葛原坐在咖啡店里看完了《砂之焦点》,合上书,喝了一口已有些凉的咖啡。

“本来我是这样希望的,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如果我们不抓紧,就会被他们抢先出版。这样就算我们页数再多,也会缺乏冲击力,只能按现在的模样出版了。”

(完)

得知不用再写,葛原松了一口气。

浑身被血浸润的她就像一片红色的花瓣。

“只是,”小木说,“有一点希望得到您的理解。我想增加行数,这样页数自然会多出许多。”

佐分利英子倒在数十米之下的岩石堆上,双臂张开,从上面看下去呈“大”字状。和贺见过京都的大文字烧,佐分利此刻的姿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只是这个“大”字满是鲜血,可以推断她出了很多血。和贺想,看情形她已经当场死亡,没救了。

“哦,这个,稍微增加一些当然没问题,不过……你打算增加多少?”

不知她现在会是什么情形。他想探头望向悬崖下面,却觉得身体僵硬,动弹不得。她会怎样无需再看。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完全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他很害怕看到她摔下去的样子,因此身体僵硬。然而他很清楚不可能永远躲避这个现实,总有一天必须要去面对。他下定决心,战战兢兢地往下看去。

“我想原则上逢句号就换行。根据情况,逗号也可能会换行。”葛原一听差点背过气去。

和贺大叫一声,声音撕扯得他的喉咙阵阵发痛。然而风声淹没了他的叫声。佐分利英子的身影已经不在了。他跑上前,站到几秒钟前她站过的位置上。

“这样做的话,每一页的下半部分会显得太空。”

“英子!”

“没关系。这样读起来会更轻松,读者应该不会有意见。”

和贺又向前迈出一步,遗憾的是为时已晚。佐分利英子带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像宇航员遨游太空,又像蹦极似的,纵身跃向空中。

是吗?葛原拿着话筒陷入沉思。

“我很高兴。第一次……这是您第一次直呼我的名字。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但这样做还不够安全,油壶先生那边可能也会这样做。所以最后在装订上我们也要下一些功夫。”

好像要撕碎风声似的,和贺拼命叫喊,声音在风中回响。听到他的叫声,佐分利英子神情平静地露出了笑容——恰似列奥纳多·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般。

“你打算怎么做?”

“等等,您千万不要做傻事,您这样做毫无意义。别傻了,佐分利夫人……英子!”

“是这样,我们只能打出超长篇的招牌,我想这在视觉效果上是最有效的。”

说完她慢慢向后退去,离悬崖边仅有咫尺之遥了。下面的日本海波涛汹涌,像等待猎物的猛兽似的正张开大嘴。很明显,她打算成为那只猛兽的食物。

“视觉效果?”

“谢谢您,和贺先生,都这种时候了还在为我着想。对不起,我做不到。我不可能去自首。请您原谅。”

“就是书的厚度,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把这本书做厚做大。总之绝不能输给油壶先生。”

“佐分利夫人,”和贺向她靠近一步,说,“现在还不晚,人生还可以重来。请您……请您去自首吧。”

“具体要怎么做呢?原稿的页数是不会变的。”

“我一直认为能找出真相的人非和贺先生您莫属。第一次见到您,我就有这种预感,当时我就强烈地预感到,这个人一定是我命中注定的人。现在看来我的感觉是对的。”

“首先是排版。三千页左右的大长篇通常每页都是排成上下两段,这次我们准备彻底颠覆这个常识,排成一段。同时加大字号,字距和行距也要尽可能加大,这样页数就会大幅增加。此外,每十页再加一页插图。我们已经找画家在画了。”

“克星?我吗?请您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小木热情洋溢地侃侃而谈。葛原只觉云山雾罩,完全想象不出这本书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您竟然看穿了我的杀人计划。不愧是我的克星啊。”

“会不会太难为读者了?这样做的话,读者要想把上、下卷一起随身携带可就不方便了。”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想必并不长,但对和贺来说却如此漫长。过了许久,夫人张开精心涂了一层淡淡口红的双唇。

听了葛原的话,小木沉默了,让人猜不透是怎么回事。片刻之后,他开口了:“这也正是我要和您商量的事情。我也在考虑上下卷的问题。”

身穿捻线绸和服的夫人依然低垂着眼睛。和贺看见她长长的睫毛上闪着泪光。二人陷入凝重的沉默。风声和日本海上传来的波浪声不断撞击着他的心。他想,如果就这样迎来世界末日该多好啊。

“难道不是上下卷,而是打算分上中下三卷吗?”

他再次盯着佐分利夫人。

“不,不是。的确不分上下卷,我的意思是出成一本书。”

长长的推理结束了,和贺低沉的声音还在周围萦绕。他已很久没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了,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在学生时代参加辩论大会的时候。他觉得此时比那时累很多,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内心疲惫至极。

“一本书?原稿为三千页的小说做成一本书?”葛原忍不住提高了嗓门,“那会变成什么样啊?”

“以 上就是我的推理。”

“根据目前的计划,我大致计算了一下。到最后,书的页数是两千多页,厚度约十五厘米。再加上封面和封底,这本书将无比巨大。嘻嘻,大家都会大吃一惊的。”

《砂之焦点》尾声(改后)

“十五厘米!”葛原张开手看了看,“这么厚的书,一只手怎么拿得住?”

2

“没关系。现在这个社会,不这样做不行啊,必须把事情做到极致。既然要做,我们就要做彻底。主编已将这本书交给我全权处理了。葛原先生,您也放心地交给我吧,我一定会把它做成畅销书。”

“您这是什么话?”小木说话的分贝忽然提高了许多,“最近一千页的书已经不算大长篇了。老师,您的目标应该是两千页。‘葛原万太郎,巨献两千页’——这就是我们的广告词。”

对方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葛原再无言以对,只说了句“那就麻烦你了”,便挂断电话。

“哦,是吗?”葛原开始表示认同,“那么,你看需要加多少页?是想放到千页书的大架子上吗?”

6

“没关系。最近读者已经习惯了看冗长的小说。即使有点啰唆,他们也会坚持看下去。其实说到底,读者与其说是喜欢看大部头,不如说更在乎书的价量比。定价同为两千元的书,他们会认为买厚一些的更划算。”

以 前,每当一部长篇小说脱稿,葛原都会自我调整一段时间,什么工作都不做。现在他却没有了这种闲情逸致,因为有一家出版社邀请他去做新人奖的评委。原先的评委中有一人忽然提出不做,所以需要补缺。他一直非常希望有一天能当上评委,但由于成绩不够好,从未得到过这样的机会。这次应邀虽说是补缺,却让他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

“可是这样一来,这部小说会变得太拖沓吧?”

但看到寄来的候选作品时,他大吃一惊。虽然需要他评审的只有五部作品,然而这些作品一部比一部厚,少于两千页稿纸的一部也没有。

也就是说,通篇添加水分。

“哇,这种情况,有人不愿再做评委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具体做法是,”小木再次压低声音说,“内容像现在这样没问题,不需要修改。只是如果把现在的两行写成三行,三行写成四行,每一句话都增加一点的话,页数就会大大增加。这就叫积少成多。”

面对高高的一摞稿子,葛原不知所措,心想这个世界一定是疯了。

“这我就不明白了,你能说具体点吗?”

尽管如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看了起来。正如他所料,里面净是些无用的描写。生拉硬拽的信息泛滥成灾,与故事情节毫不相干。还有很多人物完全没有必要,一看便知作者只是为了把故事弄得更复杂些。他忽然想到自己最近看过一部非常类似的作品。无疑,那就是《曲球》。

“您误会了。我不是请您往下写,而是建议您设法增加页数。”

头痛阵阵袭来,葛原正想休息一会儿,电话铃响了。接起来一听,是小木。

“话虽如此,事情总归要讲究合理性。《砂之焦点》到那里就结束了,不可能再续写。”

“我们得到了有关油壶先生的作品的信息。我猜得没错,他们正在谋划非常极端的做法。”小木恨恨地说。

对于小木说的这种情况,葛原其实早有察觉。他注意到对新人奖应征作品的页数要求已大大增加。

“他们在做什么?”

“老师您知道最近出版界的趋势吗?您了解什么样的作品受欢迎吗?是那些像饭盒一样厚的书。按稿纸计算,现在超过一千页的多的是,八百页左右的书完全没有超级巨作的感觉,和那些书放在一起实在太不起眼了。目前推理小说多如牛毛,不管用什么手段,我们都必须想办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再说了,评论家不可能看所有出版的书,会优先挑选那些看上去似乎下了很大功夫的,于是伸手先拿厚书也就无可厚非了,您说对不对?”

“和我们一样,做成一整本书,排版也是排成一段段的。但插图的数量比我们多出许多。他们每五页加一页插图。真是太过分了!简直成图画书了嘛。”

但这和作品的页数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小木对此言之凿凿地说了句“页数非常重要”。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葛原控制住自己,没说出这句话。

小木的语气充满激情。他想说的话葛原都明白。自从出道以来,葛原这十来年间主要都是和金潮社合作,而金潮社也在各方面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一直认为他迟早会成为畅销书作家。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一美好愿望仍未变成现实。读者并不买葛原的账。他的书多数能卖完首印数就已算不错,若能有少量加印就非常好了。所以葛原对《砂之焦点》可能面临的命运早有心理准备,尽管他已很久不曾出长篇小说了。

“但您放心,我们有秘密武器对付他们。我们把纸张换了。”

“老师,我们非常希望把《砂之焦点》做成今年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希望通过它使您的人气得到进一步提升。”

“纸?换了……什么意思?”

“增加?为什么?”

“当然是换成厚纸了,这样整本书应该可以厚出两三厘米。忠实书店的那些家伙一定会大吃一惊。嘿嘿。”

“不不不,”小木打断了葛原的话,“不是这样。我们的意见正相反,不是页数太多。我打电话就是想和您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办法增加页数。”

忠实书店就是准备出版油壶俊彦作品的出版社。

“想办法……你的意思是压缩字数吗?这……八百页或许是多了些,但要完整叙述这个故事,无论如何都需要这个数——”

“他们也可以增加纸张厚度呀。”

“就是这件事。呃,我们编辑部讨论了一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

“您放心,现在他们就是想换也来不及了。这次我们赢定了。”小木大笑着挂断了电话。

“嗯,差不多吧。”

然而三天后,小木又打来电话。

“对。按四百字一张的稿纸计算,我数了一下,《砂之焦点》一共是八百页多一点。”

“那帮家伙实在太卑鄙!他们好像发现在纸张厚度上落后了,于是把封面用纸加厚了。听说封面和封底加起来厚度近一厘米。”

“页数?”

这意味着一张封面厚达五毫米。

“哦不,问题倒没有。对于《砂之焦点》的内容,主编非常满意,只是在页数上提了一点小小的意见……”

“不过请您放心,我们绝不会认输。我们也把封面加厚了,请纸厂特别定做了封面纸,这样应该可以再多出几毫米。”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这样的电话隔几天就会有一个,葛原完全想象不出自己的书最后会成什么样。

“这个,事实上,关于这件事……”小木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

《曲球》摆进书店的日子到了。

然而,就在这时,情形有了转变。

葛原正在工作室看新人奖的候选作品,好不容易看到第三部了。这意味着他已经看了超过五千页原稿。在此期间,他完全顾不上其他工作。

“那么我等着校样就可以了,对吧?下一步有什么新计划?”葛原情绪高涨地问。

休息的时候,他给小木打了个电话。大约从两周前,他忽然失去了来自小木的任何消息。

溢美之词从小木口中源源不断传来。葛原虽表现得谦虚,也忍不住随声附和。

“您好,这里是金潮社。”

“特别是最后一个场景,简直太让人感动了。哎呀,真的让人很伤感啊!”

“喂,是小木君吗?是我,葛原。”

小木嘴巴很甜,能说会道,他的话也许不太可信,但经他这么一夸,相信没有人会觉得不舒服。葛原坐在电脑前,向后一仰。

“啊,您好您好。好久没联系了。”小木的语气客气得像在对陌生人说话。

“哦,是吗?那太好了。”

“《曲球》应该今天发行吧?我还没收到样书,是怎么回事?”

“我看了。和您以往的风格一样,故事展开得非常巧妙,我真是太佩服您了!本来我打算花两天时间,今天看完。可故事实在太精彩了,一拿起就舍不得放下,结果昨晚熬了一夜,一口气看完了。”

“哦,对不起。我尽快给您寄过去。”

“哦,已经收到了,你看了吗?”

“书店的情况怎么样?你去看了吗?每次新书一出版你不是都马上去侦察吗?”

“哦,葛原老师,我是金潮社的小木。《砂之焦点》的稿子我收到了,谢谢您。”

“这个……还没去。我正打算去呢。”

“你好,我是葛原。”

“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想看看这本书到底做成什么样了。”

他正准备点根烟,电话铃响了。

“啊?可您不是有工作……”

昨天已将稿件用电子邮件发给编辑部,责任编辑小木应该正在看。

“我偶尔也想放松放松。一直看超长篇小说,我的头都大了。五点钟还在那家咖啡店见面怎么样?”

葛原万太郎看着电脑屏幕,连连点头,觉得自己写得非常不错。这是他花了整整三年才写成的小说。他很高兴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

“哦,好,知道了。”小木直到最后仍犹犹豫豫。

(完)

葛原如约来到那家常去的咖啡店,小木已在那里等候。他的表情看上去非常奇怪。

佐分利英子浑身是血,双臂张开,倒在数十米之下的岩石堆上。就像一片红色的花瓣。

“怎么啦?什么事让你烦恼?”

和贺大叫着跑到近前,想探头往下看,身体却僵硬着动弹不得。过了片刻,他终于还是迟疑着朝下看去。

“葛原先生,去书店之前我有话要对您说。”

“英子!”

“哦,是什么?”

和贺往前踏出一步想拉住她,但为时已晚。佐分利英子嘴角带着微笑,腾空跃起。

“出版界最近有一点小改革,对原稿数量的计算规定作了修改。”

“这是您第一次……叫我的名字。”

“原稿数量?”

听到和贺的叫声,佐分利英子平静地笑了。

“您知道,以前标的页数是按四百字一张的原稿稿纸计算,但现在几乎所有作家都用文字处理机或电脑来写小说,这样就引起了诸多不便。而且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四百字一张的稿纸是什么东西,因为从没看到过。即使在书的腰封上写上诸如‘伟岸之作一千五百页’,他们也体会不到厚重的感觉。”

“佐分利夫人……英子!”

葛原抱起了胳膊,心想小木说的也许是对的,就连他本人也已很久没见到那种稿纸了。换算成日常生活中已不太常见的东西的确没有任何意义。

“对不起,我做不到。”她边说边慢慢向后退去,距离悬崖边已经只有寸步之遥了。

“哦,这么说这本书的腰封上没有夸耀稿纸的页数?像怒涛三千页呀、惊愕三千页之类的都没有,对吗?”

“佐分利夫人,”和贺向前迈了一步,说,“您去自首吧。”

“的确是这样。”小木低下头说,“但我们用了新的内容来代替页数,所以大作的意思还是充分表达出来了。”

“我早就知道能找出真相的人非您和贺先生莫属。我的预感一点没错。”

“新内容?”

“我……什么意思?”

“就是……”小木正要说,却忽然低下头去,吞吞吐吐起来,“我想您还是看看实物更好。”

“您什么都知道了。真不愧是您啊。”

看到他的态度,葛原无法再轻松自在地坐在这里喝咖啡,便什么也没点,起身向书店走去。

过了一会儿,夫人终于开口了。

到了书店,只见摆放新书的书架周围站了很多人,不时传来惊呼。葛原不明所以,惶恐不安地走了过去。

夫人依然低垂着眼帘。二人陷入沉默。

书架上的确有他的书。不,应该说有一个像书的东西。如果事先不知道它是书,绝对不会这么认为。书脊看上去让人还以为是封面,厚度几乎超过了书的宽度。

和贺轻声结束了推理,然后看向佐分利夫人。

旁边是油壶俊彦的书。那与其说是书,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色子。

“以 上就是我的推理。”

再一看自己的书的腰封,葛原顿时哑然。

《砂之焦点》尾声

葛原万太郎 世界最厚重之棒球推理小说诞生!!夺命8.7公斤!

1

小木不知何时已来到身边,在他耳边低语:“我想这个纪录短时间内不会被打破,因为我们在封面中加了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