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物传记 >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 后记 为什么我书写乔丹?

后记 为什么我书写乔丹?

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得分应当信手拈来----乔丹是。NBA常规赛场均得分历史第一,是他,30.12分(第二名威尔特·张伯伦,30.07分);NBA季后赛场均得分历史第一,是他,33.45分(第二名阿伦·艾弗森,29.73分);NBA季后赛单场得分最多的人,是他,63分;NBA总决赛单系列场均得分最多的人,是他,41.0分;NBA历史上当得分王次数最多的人,是他,10次;NBA历史上连续成为得分王次数最多的人,也是他,7次。如你所知,冠军球队必定好球员云集,得分容易分散,而乔丹在六个夺冠赛季里,年年将联盟得分王收入囊中,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做到。此一项,在NBA历史上,无人可出其右。

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应当是胜利和冠军的代名词----乔丹是。在NBA,他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六夺总冠军,两次三连冠。整个20世纪90年代,本质上只有他自己离开能阻挡他登上王座。他是六届冠军球队里无可争议的No.1,在NBA最高的舞台上,他从未落败过,六进总决赛,六次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且六次都当选为总决赛MVP。此一项,在NBA历史上,唯比尔·拉塞尔可出其右。

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应当功能全面----乔丹是。他自己能得分,也善于给队友创造机会,他在1988----1989赛季打出过场均32.5分、8.0个篮板、8.0次助攻、2.9次抢断的华丽数据,并在1989年3----4月创造过连续7场三双、连续11场有10场三双的奇迹;他进攻顶尖,防守也超强,在当联盟得分王的10个赛季,他有9个都同时入选了年度最佳防守阵容第一队,其中1987----1988赛季还被评为年度最佳防守球员。此一项,在NBA历史上,奥斯卡·罗伯特森、"魔术师"约翰逊、拉里·伯德、斯科蒂·皮蓬,与乔丹各擅胜场,或可并驾齐驱;待将来詹姆斯退役,应当可出其右。

以科比、詹姆斯、杜兰特之优秀,至今未有超越乔丹之必胜把握,理由很简单:乔丹是NBA前六十余年历史中万里挑一出来的绝顶人物,当然没那么容易被超越。乔丹拥有一个最伟大篮球运动员应有的一切,他是现存完美篮球运动员的标尺。

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应当球风优雅,观赏性强,举手投足堪比艺术----乔丹是。各花入各眼,不同位置、不同风格的球员,看在不同品位、不同喜好的观众眼里,会得到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不过,对于喜爱篮球运动的人来说,乔丹打球好看,应该是一种共识。他1.98米的身高刚刚好,不显笨拙,不觉粗壮,年轻时灵动迅捷,巅峰期舒展飘逸,后几年大气洗练。此一项,我个人观点,在NBA历史上,唯科比能与乔丹相提并论,两人难分高下,无人可出其右。

超越乔丹未必没有可能。乔丹自己说过,"会有一个比我更伟大的球员出现。"只是暂时,尚且没有。

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更应当在最重大的比赛里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由此书写具有传奇色彩的篮球史诗----乔丹是。他整个运动生涯的传奇时刻,是历代所有篮球明星乃至所有体育明星当中最多的,而这些传奇时刻,又九成发生在生死攸关的季后赛与总决赛。1982年的制胜跳投,发生在NCAA全美决赛;1986年的单场63分,发生在NBA季后赛;1989年的"The Shot",发生在季后赛首轮生死战的最后一秒;1991年的空中换手,发生在NBA总决赛;1992年的半场六记三分加一次耸肩,发生在NBA总决赛;1997年的带病38分加关键三分球,发生在NBA总决赛第五场"天王山之战";1998年的最后一投,发生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当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候,乔丹永远都在那里,完成理应由他来完成的事情,经常给人惊喜,很少令人失望。此一项,数量之多,含金量之高,在NBA历史上,无人可出其右。

这就是书写乔丹、阅读乔丹的意义。如果你不喜欢他,反对他,排斥他,至少你应该知道,你终日不喜欢、反对和排斥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会有人质疑:以上列出的这些,根本就是描着乔丹来的;你先设定了"乔丹是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这一前提,然后根据乔丹是什么样,再来制定"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标准,这不公平!

这没错,而且再正常不过。人总对将自己引入某个领域的人心存好感,也总把亲身经历的传奇捧得至高无上,谁都不希望自己错过了那个最好的,所以我理解。看到那些为科比沉迷、被詹姆斯征服、因杜兰特疯狂的孩子,听他们说着他们的偶像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乔丹,作为过来人,我明白他们的心情----尽管,我决不赞同。

没错,但,什么叫标尺,这就是标尺。标尺是某个领域内最高的那座山峰,标尺就是珠穆朗玛。其他高峰到了怎样的水准,和珠穆朗玛有多大的差距,就该站到珠穆朗玛面前来,比比才知道。难道"地球上最高山峰"的标准,不是描着珠穆朗玛峰来的吗?

新生代球迷不爱听这个。他们没经历过乔丹的时代,大多对乔丹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知道乔丹很好很伟大,却没有认同感和代入感。他们更乐于歌颂现在的英雄,活在当下。

事实上,在乔丹成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前,上面有些标准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至少曾经没这么重要。比如"得分应当信手拈来"一项。在1987、1988年前后,美国媒体曾认真讨论过:"魔术师"约翰逊是不是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魔术师从来不以得分见长,可他是个天生的领袖,也是20世纪80年代NBA最大的赢家。他当然能得分,但如果得分能力是"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标准的话,你不会优先考虑魔术师,他的队友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他的宿敌伯德,还有张伯伦,都比他更有资格。为什么美国媒体会就魔术师展开这场"最伟大"讨论?因为在魔术师的具体情况当中,得分没那么重要。同样,在比尔·拉塞尔的具体情况当中,得分也没那么重要。

时至今日,迈克尔·乔丹依然值得书写,是因为,时至今日,他依然是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芝加哥联合中心正东,4号门外,乔丹雕像的基座上写着:"The best there ever was.The best there ever will be."(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至今日,依然成立。

类似地,在乔丹成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前,防守能力根本不是顶级巨星的必要考量。整个职业生涯,魔术师和伯德都不是一流的防守球员----伯德的团队防守意识上佳,但其天生的身体素质,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个顶级防守球员;而魔术师甚至连二流的防守球员都算不上,在控卫位置上,他的速度经常成为对方的突破口----是乔丹的成功提升了顶级巨星防守能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乔丹之后,一个防守不好的超级明星是不可能参与到"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讨论中的,这也是为什么科比、詹姆斯、杜兰特在进入NBA两三个赛季以后,都会自觉自愿地在防守端下工夫。没有一定层次的防守,你就到不了最高的高度。

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到科比·布莱恩特临近黄昏、勒布朗·詹姆斯如日中天、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冉冉升起的时候,书写迈克尔·乔丹还有什么意义?他最后一次,彻底地、注定不会回头地从NBA退役,已是十年前的旧事,谁还在乎?

这便是标尺的榜样力量。当乔丹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后,整个篮球世界对于"最伟大"的评判标准就自然提升了。如果你够不上乔丹的标准,那你就追不上乔丹;如果追不上乔丹,就更别妄谈超越乔丹。

上述所有经历,为我最终写作这本乔丹传记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本书的完成,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它像一种情结的归宿,像所有一点一滴、一江一河汇聚而成的海洋。在这件事情上,满足自己,比满足其他任何人都要难得多。

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矛盾:要超越乔丹,你首先要够得上乔丹的标准,但,要超越乔丹,决定性的一步却不是达到他的每一条标准,而是创造出新的标准。如果仅仅沿袭乔丹的标准,模仿乔丹,即使你全部达到,那标尺依然是乔丹。只有创造和树立起自己的标准,你才能成为完美篮球运动员的新标尺,才能实现超越。

过去十多年,我的确做过不少事情。上大学那会儿,我当上系刊《红枫》的主编,2001年正赶上乔丹在华盛顿奇才队复出,我牵头做了一份8个版的专题报纸,内容全是乔丹。后来2002年,我自写自编出一本"书",当然没有出版印刷,只用A4纸打印下来,拿文件夹装订好,前后30页,内容同样全是乔丹,封面上写着"完美公牛:我的Michael Jordan"。等大学毕业,告别了这些可爱到幼稚的自娱自乐,我真正进入到篮球专业纸媒,正式从事篮球文字报道工作。此时,乔丹已彻底退役,成为NBA的历史人物。于是在夏天休赛期,我在《篮球先锋报》和《体坛周报》先后写作编辑完成各种历史专题,2006年在《篮球先锋报》还参与制作了专刊《NBA王朝六十年》----这些历史题材,并不局限于乔丹,但我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做,私心仍是为了乔丹。2011年,我和腾讯体育合作,推出了视频节目《NBA档案解密》,前40期讲述的又都是乔丹的故事。

乔丹在其篮球生涯当中,一直在开创自己的新东西。他是第一个不必丢弃得分王就稳定赢得冠军、构筑一代王朝的球员,也是第一个不必依赖一流内线队友的王朝球队外线领袖,还是第一个长时间稳定在低位背身单打的外线巨星......最终,这些新东西帮助他成为了最伟大的球员,又伴随着他的成功,变成"最伟大篮球运动员"评判标准的一部分。

就是从那时起,我立志要从事如今正在从事的这份工作。考大学,我选择新闻专业,找工作,我以进入篮球专业纸媒为终极目标,一切追根溯源,都是出于对乔丹的热爱与崇拜。我希望作为一个追随者,我能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为乔丹做点什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乔丹走过的这条路,就是超越乔丹必须要走的路。讲述乔丹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探究一名No.1球员的成就之道。

1996年,乔丹重登巅峰,父亲节那天抱着篮球趴在地板上痛哭,当时我13岁。1997年,乔丹带病上场,拖着几乎脱水的身躯打出经典的"乔丹精神"代表战,当时我14岁。1998年,乔丹一断一投,为自己的伟大职业生涯画下完美句点,当时我15岁。接下来几年,乔丹退役又复出,而我过完高三,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可想而知,在那个人生阶段,乔丹对我的个性、喜好、习惯,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何其深远的影响。对我而言,乔丹是无可取代的。

本书定稿之前,我以为自己会"Now I Can Die in Peace",而定稿之后,我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我达成了一个目标,但它并非终极目标。我还会继续写下去。这本乔丹传记是我的第一本书,不会是最后一本,也不会是最好的一本。

我从1996年6月总决赛第六场开始看NBA,迈克尔·乔丹很快成为我的第一偶像,我的"神"。在正常的成年人世界里,将一个人捧成神是值得警惕的,往往夸张而可笑,但在十几岁的时候,在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大概人人都有过偶像,都有过"神",区别只在于你是否这样称呼他。在我的成长中,正是迈克尔·乔丹扮演了这一角色。

2009年,比尔·西蒙斯出了本The Book of Basketball(《篮球之书》),七百多页,像砖头那么厚,内容极为丰富,非常有阅读价值,那,才是他最好的著作。

写这样一本书,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不完成最想做的那件事情,你可能没法放开手脚去干别的。

我原以为,在这本迈克尔·乔丹的传记完成之后,我也会"Now I Can Die in Peace"。但是,并没有。

段旭

美国著名体育专栏作家比尔·西蒙斯(Bill Simmons)在2005年结集出版过一本名为Now I Can Die in Peace的书,翻译过来叫《现在我死也瞑目了》。这书名表达了一个波士顿红袜队死忠球迷的心情。西蒙斯在波士顿长大,热爱当地包括红袜和凯尔特人在内的每一支职业球队,可红袜队自1918年以来,长期与MLB(职棒大联盟)世界大赛冠军无缘,被认为中了魔咒,直至2004年重回冠军宝座,打破魔咒,西蒙斯才心满意足,于是有了"Now I Can Die in Peace"的感慨。

2013年12月1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