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原著小说 > 杜拉拉2:华年似水 > 04捍卫个人和职能尊严的经典

04捍卫个人和职能尊严的经典

拉拉事后找到陈丰,把施南生想招漂亮美眉的事情一说,完了问陈丰:“她说的是实情吗?”

施南生发扬哄死人不偿命的一贯作风道:“怪我怪我,回头您赏脸,给我个机会请您吃顿便饭,叫上海伦她们一起。”

陈丰笑了:“哦,这和她负责的产品有关。有些客户是有那个特点,适当招两个外表好一点的女销售进来也对,倒不是说要多漂亮,顺眼的就行。光长得好不够,还得善于和客户搞好关系,最好还是个酒量好的。”

拉拉翻了翻眼睛道:“不早说,我都给你找好人了,你又搞这么多花样。”

拉拉担心地说:“但是南生想招的那个艾艾,漂亮是漂亮,性格却很自我,你看她面试的时候和咱们说的那话,‘工资达不到我要求的数字我是不会来的!’希望收入高一点是人之常情,可一般人哪有要工资的时候口气那么冲的?好像我们求着她来似的。就她那个脾气,能和客户搞好关系吗?”

施南生发现和做HR的没法沟通,她转了转眼珠,凑近拉拉开始撒娇:“哎呀,姐姐,您说好的,我哪能说不好嘛!只是你也知道,我组里现在尽是些大小伙子,招个漂亮美眉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陈丰明白拉拉关于艾艾的评价有一定道理,事实上,他曾单独和施南生就同样的顾虑沟通过一次,但是施南生也有施南生的考虑:艾艾是DB的竞争对手的销售,火力挺猛,DB和她同区域的两任销售代表都拼不过她,所以施南生急红了眼,这次决心要直接挖墙脚。

“你那都什么客户呀,还非得要我们的销售是小靓妹!南生你也是,想让你的销售去施美人计呀!”拉拉不以为然,使劲儿说服施南生,“这三十五岁的多好!生过孩子了,以后不会跟你要产假。我要真给你招个漂亮美眉来,保不准过俩月她就怀孕,你还担风险呢。”

陈丰把这个情况向拉拉介绍了一下,又解释说:“拉拉,南生做过背景调查,客户对艾艾的评价还不错—有的人在公司内部和同事相处脾气大一点,和客户相处却没啥问题。艾艾责任心不错,而且酒量很好,是个杀手型的销售,这样的人还是可以考虑用的。现在行业扩张迅猛,找个好的销售代表并不容易。”

施南生一摊手:“拉拉,实不相瞒,我的客户就喜欢小靓妹!我也没辙,只好招小靓妹。我跟你说拉拉,只要客户喜欢,到时候啥事儿都好沟通!”

拉拉没再表示反对,她把陈丰的话暗暗记在心里。

拉拉劝说道:“人家还不到三十五岁,大什么大呀!三十到三十五岁年龄段的销售代表,可是平均业绩最好的一组。我有数据依据的。”

事后,拉拉想起李文华说过,招聘中要特别注意直线上下级之间的匹配,她灵机一动,马上发了个邮件给所有的小区经理,约定每次招聘前都先沟通一下本次招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通过这个办法,她果然搜集到了想要的信息,比如王海涛负责的产品技术优势不明显,可替代性强,竞争对手多,销售代表要是不勤快,产品就很容易被人家踢出局,所以给王海涛的区域招人,勤快就成了首要要求。再比如田野负责的产品专业度高,她就会特别强调销售代表的专业知识,否则和客户都说不上话。

施南生解释道:“那个年纪太大。”

诸如此类的沟通显得很合理,也够体面。拉拉的努力陈丰看在眼里—拉拉通过询问用人经理的期望,获取其下属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陈丰觉得她的办法很机灵也很有效,既捍卫了杜拉拉个人和HR职能的尊严,又帮助她获得了有效信息。

拉拉找施南生交涉:“哎,南生,给你招的那个,不是挺好的吗?又勤快,又聪明,销售经验也足,你干吗不肯要?”

不了解所招聘岗位的薪酬市场行情,是当时拉拉面临的另一个尴尬。

这么凑合干了一阵子,拉拉就发现,有些用人要求在JD上根本看不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非常重要。有一回,拉拉和陈丰都看中了一个应聘者,陈丰手下用人的小区经理施南生却一个劲儿推三阻四,明显不愿意要。

薪酬经理王宏对薪酬信息控制得很严,他和大区经理们都打了招呼,拉拉只负责面试,若她和大区经理都认为应聘者合用,大区经理们应和王宏而不是杜拉拉讨论该出人家啥价钱,说定后再由大区经理出面去和应聘者沟通薪资。这个规矩的实质是:定工资这个环节没杜拉拉什么事儿。

没奈何,拉拉只得把公司过往放在“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上的招聘启事拿来研究,上面列着岗位基本职责,以及最初级的任职能力要求。这么着她算是初步实现了自我扫盲,硬着头皮上阵了。

一个人在关键问题上没有话语权,他想建立个人威望的难度可就大了不少。你说了不算,谁理你?这个道理拉拉明白。招聘过程中,定工资,对应聘者和用人主管都很重要,在这个关键环节上被排除在外,还不得不让大区销售经理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的狼狈,拉拉心里有点不是个味儿。

假如拉拉脸皮足够厚,她或许说得出口她不了解考核指标没法做招聘。不过,拉拉倒是记得列宁说过,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回答不了。所以,什么问题可以问,什么问题不可以问,拉拉还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的—自己削尖了脑袋要做招聘,哪里敢说对基本岗位的能力要求都不了解呀。

拉拉决定去找李斯特尝试一下扳回的可能性。王宏料到“倔驴”不会那么容易放弃,早半道上给她下好了套,他先和李斯特打招呼说:“老板,薪资这个东西很敏感,给高了不合适,给低了销售部有意见。拉拉刚开始做招聘,对薪资的了解掌握还需要一个学习过程,所以我建议,开始还是由我们C&B(薪酬福利部)来定工资吧,这样比较安全。”

李文华眨了眨眼睛说:“哎呀,要经理以上级别的岗位才有详细的JD,像销售代表这样普通的级别,目前咱们公司还没有现成的JD。”

王宏说得有理有据,又上升到“安全”的高度,等拉拉找来,她发现李斯特完全没有反对王宏的意思。

一个不确定考核标准的人,却要来负责考核。拉拉对此本来就没有底气,又担心销售部的人发现她的无知,闹得她就像以前做学生的时候,答不出考题,偏偏老师又站在背后看她做题,急得不行。掂量了半天,拉拉只得去找李文华,要销售代表这个岗位的JD(岗位说明书)。

不过,为了安抚拉拉,李斯特做了一个小小的调停动作。他规定:出offer(录用通知书,上面列有工资等信息)的时候,王宏应将offer先传真给杜拉拉,再由杜拉拉转给大区经理。于是这一轮,杜拉拉基本上算是输了,只是在形式上保持了一个战败者的体面。

拉拉刚开始做招聘的时候,主要任务是和大区经理一起面试销售代表。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到底需要综合考察应聘者哪些方面的能力,她心里没底。就算知道了要考察的内容,面试中应该通过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判断出这些能力是否达标,她也摸不着门道。

猜到几分内情的陈丰,往往很体贴地尽量淡化定工资这个环节,并且,关于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在他的小区经理们面前只字不提。

私人感受和工作需求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算是职场中的一种福气了。

杜拉拉有时候想起这一切,总是唏嘘不已,十分感念陈丰对自己的好。

抛开工作需求不提,从纯私人感受的角度看,当时拉拉已经在上海历练了一年,让组织经理朱启东来评判的话,拉拉至少还得再练两年。可是如果肯把要求适当放松,比如以广州式的现实主义和平民风格为比对基准,那么拉拉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事已算出落得颇为大气,足以支持她博得陈丰的私人好感。

当然,拉拉也正如陈丰所料,并不轻易就此罢手。当时,拉拉完全看不到薪酬福利的市场调研数据,她对王宏的分享已经不抱任何指望了,思来想去,拉拉最后竟把算盘打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她要向人家的HR偷师。

直到拉拉升为经理,开始负责外围区域的招聘,因为工作需要,两人的过从才密集起来。这一来,杜拉拉的好处,陈丰就体会到了:脑子好使,人又勤快,干起活来绝对是一把好手。陈丰起了欣赏之意。

打那以后,每次面试,不管应聘者合用不合用,她都要仔细问人家的现有薪酬福利情况,尤其是遇到大公司出身的应聘者。面试后,她再把这些数据仔细分析归类,从中揣摩人家的HR是怎么给这些人定工资的。

那时候,陈丰已经开帕萨特了,随便一条领带就得上千元;杜拉拉则为了每月四千元的房贷每天灰头土脸地挤公车,扣了个税和房贷,再把每年三个月的年终奖金都加进去,当时拉拉手上能支配的现金平均每月也就三千来元,还得多少存点以备不时之需。每到年底,取出住房公积金账户上的一万二千元时,拉拉总喜滋滋地觉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让她舒缓两个月。而陈丰,几年也想不起去查查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他的公积金存折随随便便地扔在抽屉的一角快被主人遗忘了。拉拉没有思考过陈丰对自己的看法,陈丰也没有闲工夫留意杜拉拉其人。

陈丰是个细心的人,拉拉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他发现了。陈丰一方面很能理解她的难处,另一方面又被她的挖空心思削尖脑袋逗得直想笑:杜拉拉还真是善于广开财路,利用资源都利用到竞争对手头上去了!

陈丰和拉拉差不多是同期加入DB的。那时候杜拉拉是一个小小的销售助理,轮不到她和商业客户部南大区经理陈丰搭话。即使到了杜拉拉被升为广州办行政主管的那两年,两人也不过限于见面点点头,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八辈子扯不到一处去。

其实,这种思路算不上杜拉拉的发明创造。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有首广为传唱的《游击队之歌》,就指出了在得不到内部资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寻找资源:“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什么叫经典?抗战胜利都快七十年了,可那时候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可以沿用到今天,并且估计再过七百年仍旧管用,这就叫经典。

于是事情变得很古怪,在拉拉初学招聘的那半年,教她最多的既不是HR总监李斯特,也不是招聘经理李文华,而是商业客户部南区的大区经理陈丰。

渐渐地,从销售助理到销售代表再到销售小区经理,凡是拉拉在招聘工作中会涉及的级别,DB主要竞争对手的薪酬福利数据被她收集得八九不离十,什么样资历的销售代表在市场上能值多少钱,她已熟稔于胸。每次面试完毕,拉拉就会和陈丰讨论该给应聘者多少工资,两人基本都能达成一致。

李斯特倒是指派了另两个HR经理李文华和王宏带一带拉拉。可是什么叫“带一带”?这个定义很含糊,至少不能等同于“系统培训”。况且,这两人内心都很清楚:教导新经理是总监李斯特的事儿,他们俩的职责里却没有这条,顶多也就是帮帮忙,方便的时候顺带指点指点。李斯特自己当然更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只是客气地跟这两人打打招呼,并不较真他们是否真有对新经理的培训计划。既然没有“责任”,就全凭“热心”了,人家能教多少是多少,一点儿不教拉拉也没办法,谁也不欠她什么。

拉拉觉得自己很有把握了,她开始时不时地在李斯特面前谈谈自己对薪资的见解,一次两次,渐渐地,老李感到可以放心拉拉在这方面的见识了。

按说,教导拉拉是她当时的老板李斯特的责任,可李斯特不是操心具体事宜的人。杜拉拉你有问题尽管问,他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要让老李系统全面地教,那你别想。

日子在心照不宣中流逝,拉拉负责区域HR一年后,李斯特终于重新定了规矩,拉拉算是名正言顺地负责给新人定工资了。而杜拉拉和陈丰的友谊虽说尚未经受过考验,也总算得上是与日俱增。

拉拉接触HR是从招聘开始的,那时候对她来说,苦恼的不是招聘本身有多难学,而是不知道去哪儿学,没人管她。

后来,拉拉经过正规理念的培训,方领悟到,原来这种“友谊”,它的学名叫作“信任”,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比如,信任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心情。倘若两人互相“信得过”,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能很纯粹地讨论谁的观点更正确,因为你首先假设对方至少不会害你。相反,要是你总担心对方给你下绊子,就不得不在压力已经够大的情况下,还不时分心接他的招,谁愿意过那样的日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世上大部分事情都像魔术,在你不了解它的时候,它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你怎么做似乎都不对,这让你吃尽苦头、无所适从。但是一旦有人指点你窥破门道,一切便迎刃而解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