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雍容天下 > 第十章 真龙天女

第十章 真龙天女

杜任之返回桌边,放下碗,轻咳一声:“我们深知殿下幼时秉性,饮食不加节制,不耐饥火,若是腹中饥饿,定是觅食为头等要事。故而令姜太傅故意饿着殿下,入大理寺内堂后,殿下不负众望,将我们隐藏极深的糕点寻出,用时与路径均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寻常人难以做到,据闻这是殿下幼年在东宫磨砺出来的不自知的本领。而这糕点正是按着殿下幼时口味定做,故而真殿下才会对此口味回味无穷。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事先放了两块糕点,不只是检验两位的口味,更是检验殿下与人分食的胸怀。最后,殿下逻辑分明,遭遇绝境亦不糊涂。我们三人一致认为,戴黑幕离的殿下,才是真龙。”

在阿宝同我都惊呆的时候,大理寺卿解说道:“方才,侯爷、柳太医、我,就在那三张椅子上坐着,隔着这堵墙,清清楚楚地看到这边,从姜太傅带着真假两位太子殿下入门的一刻起,我们便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回京之前,太傅便传书京中,平阳县出现两位殿下。我们便约定回京后,于大理寺明辨殿下真身。”

条分缕析,听得我目瞪口呆。

药水弥漫墙面,北墙完全成了一张透明的虚设之物。墙后的房间布局更加简单,只有三张椅子。

阿宝依旧垂死挣扎:“人、人是会变的!”

大理寺卿恭敬起身,走到桌边倒了碗茶水,自袖内取出一个小瓶,拔了瓶塞,倾倒小瓶内的药液入碗,端起这碗诡异的药水走向北墙,扬手一泼,奇景顿现。

杜任之摇头:“不,对于殿下来说,这一点永远不变。你既要冒充殿下,怎会不知殿下憨厚贪吃的秉性?可见令你装扮冒充殿下的幕后指使者,并不真正了解太子殿下。布下三年之久的局,并非你们深谋远虑,恰恰相反,正是暴露了你们行事仓促,信心不足。不过是群浑水摸鱼的乌合之众。”

可是此时的太子殿下还被囚禁在晋阳侯厚重的怀抱里,一层僵硬加一层僵硬,完全不知如何是好:“请、请起……”

阿宝还欲狡辩,杜任之没给她出言的机会,步步紧逼:“你的筹码正是你的破绽。你被更改容貌与刺青的手法,均有迹可循。而你以为最大的胜算,珍宝项圈,却正是你最大的催命符。非真龙天子,如何承受得住真龙项圈的气运?”

只听轰的一声响,北面那堵墙自中间打开,一个身着红色官袍的青年男子从墙后走出,面容清秀,目光精湛,犀利的视线扫到我时,顿敛锋芒,缓缓下拜:“臣大理寺卿杜任之拜见太子殿下!”

阿宝哀鸣一声,跌倒地上,面如死灰。

“你当京师是什么地方,大理寺又是什么地方,任由你撒野?”晋阳侯侧头向北面的一堵墙,“杜正卿,出来吧。”

杜任之喝道:“来人,将这谋逆之徒押入大理寺天牢!”

阿宝顿时脸如白纸,筹码耗尽的绝望布满惨白的脸容,花容失色后的五官再无娇媚可言:“你有什么证据?!”

两名手持锁链的酷吏应声而入,阿宝陡然惊醒,转身抱住近旁的姜冕双腿,仰头苦苦哀求:“姜太傅,你救救我!”

晋阳侯扬手摘掉我头上的黑色帷帽摔去地上,仿佛有魔力的嗓音不高不低,带着疏远和不容违抗:“凭着一枚项圈和一张药物改变的脸,你就敢冒充当朝太子,黑白颠倒,行骗到京师大理寺?”

姜冕叹息:“你所作所为,俱是谋逆之罪,若是配合大理寺交代幕后指使与同谋,或可免于一死。国法的事情,我做不得主。”

“仅凭你们说的,就能够作为证据么?项圈明明在我身上!我才是真的!”阿宝发着抖,几乎声嘶力竭。

杜任之挥手:“带下去。”

最后竟靠着阿宝打破了僵局。

两名酷吏扯开阿宝与姜冕,径自将她锁走。悲痛欲绝的哭声响过一路,几人听得很是动容。

堂内静了一静,待晋阳侯的拥抱拖延了片刻,太医令和姜冕便有些躁动不安。我立在晋阳侯的怀里,脑袋贴着他肩头,视线越过,见那两人的四道目光紧紧粘着我与晋阳侯,很不淡定。

杜任之瞧了瞧姜冕,询问:“姜太傅觉着她可免于一死?”

晋阳侯的怀抱宽阔而舒适,带着成熟男子独有的气息,陌生却又令人迷醉。因其陌生,我身体略僵硬。他感觉到了,迟疑着欲要放手,半途又改变主意,将我一身布衣的僵硬身躯牢牢拥在怀里。好像我真是一枚失而复得的珍宝,但对这一点的认知,我很迷惑。

姜冕看向我,叹着气:“她跟元宝儿长得一模一样,如此悲痛欲绝的样子,我实不忍。”

“元宝儿……”一声经越漫长光阴如同味觉一般恒久的呼唤。

柳太医亦唏嘘:“顶着元宝儿的模样,哭得这样悲伤,我也不忍看。”

晋阳侯起身向我走来,取出袖底项圈,金光灿灿中,他俯身将这枚金元宝扣在我项上,拥我入怀。

晋阳侯这才肯将我从怀中拎出,温柔问我:“元宝儿,你觉得如何处置她?”

阿宝彻底绝望了,却又那样不甘。

我怯怯反问他:“我真的是太子么?”

晋阳侯只看着我一瞬不瞬:“神机谷秘法非世间所能伪制,姜太傅已在平阳县辨过真伪。除去足上痕迹,尚有味觉可判断。心中记忆可遗失,味觉记忆却可经越漫长光阴而永久遗留。元宝儿口味偏重,最喜酸甜。”

他给我很肯定的问答:“当然!”

阿宝忍不住了:“我足上也有!”

我再反问:“太子可以干预司法?”

晋阳侯收了收笑意,娓娓道来:“你左足上的桃花,是三年前壬戌之乱时,我亲借神机谷晏谷主的秘法给你刺上,会随时间而成长盛开。为的便是三年前大乱中,你若走失,我便有法寻你。”

“……”晋阳侯被噎住。

那名太医令叹气:“好了,别逗她了。”

大理寺卿笑道:“在场众位,难道只有殿下一人知道这个道理?大理寺接手的案子,还请诸位勿要干预。”

谁知晋阳侯听得竟生了笑意,其余各人也是一本满足。

几人均被呛得无话可说。但晋阳侯不同常人,虽无权干预司法,却也要表明他的态度。从我跟前起身,终于将全部注意力从我身上撤离部分,令我大舒一口气。

此事非同小可,弄不好就是砍头的大罪,我对眼下的情势绝望了,不得不指出他们的逻辑漏洞,站到桌前鼓足勇气道:“我没有伪造胎记,虽然我没有了三年前的记忆,但三年来脚上一直都有一朵嫣红的桃花,以为是道疤痕。说它是胎记,且会随我成长而成长的,是姜巡按。现在你们又说不是胎记,明明是姜巡按造谣在先,不是我说的!你们不能治我的罪,这是诱导犯罪,欲加之罪,这是大理寺,你们不能不讲道理,无视法治!”说完都要哭了。

“杜大人所言极是,无论是身为晋阳侯还是身为皇叔,我均无权干预此事。”晋阳侯在堂内踱了几步,习武之人的威压顿时充斥整间屋子,“那么,作为护卫王庭的神策军大将军,我是否可追查假冒储君的不法之徒?”

阿宝惨白着脸看向他,我亦满头雾水。

大理寺卿无奈道:“大将军自然有权追查此案,但既然姜太傅决意将此案交由大理寺,便请大将军让于大理寺主审。”

姜冕见我们吓得够呛,忍不住坦白:“胎记一事,是我杜撰的。”

大理寺卿机智地将祸水东引,被祸水东引的姜冕顿时警觉,如法炮制,皱着眉头看向我:“元宝儿,少傅不是告诉过你么,侯爷是你族叔,你的事就是他的事,这件事交给侯爷去办就好了,你非要交给大理寺。”

旁侧站立的那名带着药草香的男子亦出声:“我是宫廷御医,现下的太医令,殿下自幼由我照看,可以证明殿下未有胎记。”

全部祸水都推到了我头上,几道灼灼的视线汇聚到我脑门,好像我脑门贴着冤大头三个醒目大字。

老公公经过一轮惊吓后恢复了正常:“没错,老奴可以证明,殿下初生时玉体通身未有丝毫瑕疵,绝无胎记之说。”

我无辜地望了望他们一个个:“不是我爹说,交给大理寺就好了嘛?”

没有胎记?难道我们两人都是假的?那我们两人足上的桃花作何解释?姜冕明明说……

我若是太子,我爹是谁?

阿宝彻底僵了。我也僵了。

众人:“……”

“胎记?”晋阳侯笑了,笑得那样好看,却在人心泼上一瓢冰水,“元宝儿根本就没有胎记。”

一场针尖麦芒终于消弭于无形。从这天起,我学会了祸水东引。

阿宝笑容僵住:“那还有胎记!”

看不过去的柳太医凭借自己的站位优势,一把牵了我的手,淡淡草药清香霸占了我的嗅觉:“元宝儿还没吃早饭吧,走,太医哥哥带你吃好吃的。”

“嗯。”晋阳侯睁开眼,又是一派清浅,将项圈压在袖底,“举世无双,自然是真的。”阿宝笑容初绽时,又听他淡淡补充:“物是真,人真否?”

梨花香挡住去路,姜冕眼疾脚快,倚门遮光:“元宝儿的早饭,我早已经安排好了,元宝儿别乱跑。”

阿宝怯怯问:“所以,这是真的吧?”

晋阳侯踱步过来,抬手拍了我的头,再出手在我腰上一带,力道方位都无比精准,准确地将我从太医和太傅之间带走。在两人错愕中,晋阳侯已领着我出了门:“元宝儿陪族叔用饭可好?”

良久后,他慨叹:“世人皆传她衔宝而生,不知此物乃是我入昆仑深山拾得的一枚金石,交由国匠打造出一只元宝,绕以金龙祥云,预祝她此生安康祥和,贵比金龙,重若珍宝。”

外间阳光倾洒,我迷茫着抬头,晋阳侯俯首间鬓发飞舞,修眉俊目,一帧水墨画便在一寸咫尺的阳光里鲜活动人。

晋阳侯把玩着项圈上的一只肥肥金元宝,阳光在其上激出灿烂的光芒,耀得满室生辉,众人睁不开眼。晋阳侯手指摩挲着元宝上的纹路,他自有他怀念的方式,便是闭上眼,不言不语。

身后钱公公顿足:“你们是不准备让她回宫了么……”

阿宝握着项上的元宝,因一直以来的看重,从而有些不舍,不禁迟疑了一下。姜冕伸手过去,她才缓缓卸下递过去。姜冕接了项圈,很是怀念,也很不舍地送呈晋阳侯。

出了大理寺官衙,沿着街巷徒步而行,我并不觉得如何轻松。骤然相认的一位晋阳侯,也就是当朝皇叔,竟然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头子模样。不知是天生看不出年龄还是保养得好,怎么瞧都不像是差点做了我爹的年纪。

晋阳侯点了下头:“可否卸下予我一观?”

见我步子有意无意跟他拉开距离,很有些局促难安,他便缓下步伐,给我留下转寰空间。既没有迫不及待灌输给我什么,也没有横加干预我的行为举止。他只行在一段距离外的侧前方,不时给我指点沿路风物,漫漫谈些京中俗情,引我融入这帝都上京的风情民俗。

阿宝迅速掏出脖颈上的项圈,清脆道:“此物可需鉴别?”

他嗓音低柔和缓,娓娓道来颇为动听,平易近人的气质与讲述语调都令人如沐春风。不自觉地,我就加快了步子,与他靠近了些许。他稍一侧身,见我追来,眉目便蕴了笑意,袖中伸出手掌示意,我想也未想,抓了上去。

气氛诡异莫名,晋阳侯清浅的目光再将我与阿宝望定,开言:“两个元宝儿,必有一假。但在无法甄别假的那方时,不如来看看真的凭证。”

晋阳侯合拢手心,攥了我手指,落在他熨帖的掌中,牵了我款款行在浓荫斑驳的巷陌。我的粗布衣裳蹭着他绸缎的衣摆,如同世间两个并行的轨迹,风牛马不相及。

惊恐的老公公以神情表示现在根本就不是喝茶的时候好么。

拐过行人稀少的街角,穿进一条窄巷,一道酒旗飘入眼帘。

姜冕闻言对老人家道:“钱公公,您先坐着喝喝茶。”

竟是一户藏于深巷的酒家。

“哎呀,我的殿下您可回……”一个老太监急忙跨入门槛,在见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家伙时,狠狠地哽住了。抬手揉了揉老花眼,定睛一看,还是两只!

楼前无车马喧哗,只有疏竹两排,雅客二三。

这时门前光线又一暗,有第三人到。

晋阳侯熟客一般,径自带我上到二楼隔间。此地略稀奇,大堂内桌椅稀疏,并无多少食客,倒是二楼一圈皆是雅室,以竹帘隔开,几乎客满。

阿宝不知要如何上前,我当然更不知道,虽然一见这人就觉容易亲近,但也隐隐有些惧怕,还是让阿宝先上,我留守后方再观察观察。

腹中饥火太旺,我倒不大在意环境如何,奈何晋阳侯生活得太有品位太过优雅,待我坐定后,他叫小二送来温水于我擦洗手脸,我以极大的忍耐力克制着才没有当场将这碗水灌下肚。

晋阳侯对姜冕一笑:“太傅辛苦了。”随后,他那双沉湛的眸子便将我和阿宝一视同仁地扫过,再缓步行到阿宝那张椅前,转身坐定。言辞举止端雅和煦,无贵人势,无凌人意。

草草擦洗了事,我热切望向跑堂小二。晋阳侯见状无奈,转头吩咐了小二几道菜肴主食,便将我重新拖至脸盆前,蘸了湿毛巾给我抬了脸擦洗,从额头到鼻尖,从两颊到下颌。其过程耗时之久,动作之细致,仿佛我是个黑炭球。

阿宝眼内闪动光芒,这父女相见一幕太令人感动。

他极有耐心地给我一点点擦完脸,再将我的两只爪子摁进水盆,又一阵细细擦拭。见他那样认真,好像在擦拭珍宝,我也就不好意思想象他是在洗炭球。

我和阿宝深深震惊。这便是晋阳侯,当朝皇叔,阿宝她爹?可是久等了,是几个意思?

终于待他洗完,小二也上了菜。

姜冕浅浅施礼:“侯爷久等了。”

几道清淡小点就罢了,关键是,没!有!肉!

从随意的衣着无法断其身份,但从太傅姜冕的反应可推度,此人定是极为贵重。

晋阳侯将呆呆的我扯到身边,夹了一筷子青菜送到我嘴边,我继续呆呆的,就是不张嘴。

由是,他便带来了和煦的风雨,如一条规范而永不泛滥的河流,只见其奔流不息,而不见其激荡肆意。

这世道太令人悲哀了!

跟方才的青草云朵不同,这回的来人一身兵戈剑戟的沧桑,却经时光的积淀,凝成了一帧山长水远的水墨画。近午的阳光无法撄其锋芒,哪怕这锋芒已然消弭于山高水阔之中,再无处捉摸。

方才还觉着他和蔼可亲,一眨眼就给我吃小白菜。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原本一直坐着的姜冕这才起身,有些不情不愿恭迎的意味。

僵持片刻,他笑着叹气,只好收了那筷子青菜回碗碟里:“空着肚子不吃清淡的垫垫底,这就要吃荤腥,一点不懂养生之道。”

室内的一片阳光忽然黯淡,又一人的身影缓步而来,挡了光线。

我才没兴趣跟他一样养得看不出年纪。我默默想着,脸上继续呆滞。

他的目光先是笼罩在阿宝脸上,随即云淡风轻地移开,投向倚在桌边正手碰茶碗的我。那目光一触及,云淡风轻便被逐渐加深至浓墨重彩,眼里变幻极快,情绪仿佛要在瞬间崩塌。忽然,他闭了闭眼,深吸口气,侧身让到一边。

他耐心好,又给换了一道豆腐,再夹到我嘴边:“尝一尝,好不好?”

阿宝也是一惊,忙从椅中起身,惊奇地看向来人。阿宝坐处正与那扇门相对,是以那人进门后首先与阿宝打个照面。他一身光芒耀眼,浑身气息却令人感到舒适,就如青草上飘拂的云朵。

我不好再装呆滞,转开脸,避开豆腐,忧伤道:“我要太傅。”

巳时的阳光随着一扇门的洞开而倾洒,将来人塑在逆光中,只见他身形颀长不亚于姜冕,衣着清新洁净极为素雅,带着淡淡的草药香,不期然地推门而入,毫无预兆地翩跹登场。

他语调微沉:“太傅事情多,要太傅做什么。”

翻遍仅有的布置,再无多余的吃食,绝望得让人想哭。就在我决定要大哭一场以泄被饿一早上的心头之愤时,堂屋的门被人推开了。

我委屈地小声:“太傅给卤煮吃,还有肘子……”

这两人一个温柔以待,一个矜持倾谈,简直是一个温柔了岁月,一个惊艳了时光,这么矫情能饱肚子?瞧得我很生气,我还这么饿,他们谁也不问问我。气得我扭头再去翻检觅食。

他惊诧半晌:“他竟纵容你吃这些民间杂食?”

姜冕点了点头,嘴边露了一点笑,笑得含蓄而婉约,点缀出他一派温雅之态。阿宝对他简直看呆了。

我坚持宁可饿着,也绝不吃青菜豆腐。他拗不过我,只好吩咐小二撤下青菜豆腐,换上新的菜色。我兴冲冲一看,萝卜土豆。

阿宝首度面对待她如此温柔的姜冕,不禁吐露心声:“我喜欢清淡些,味道不是太重,也不是太复杂太浓烈的。又酸又甜混在一起,牙齿都要腻掉了。”

再度呆滞……

姜冕又柔声向她:“郡主不喜欢又甜又酸的东西?”

晋阳侯明明一身的和煦温柔,却在原则问题上绝不退让。他的原则就是,不给我吃肉!我还要抗争,他却是不再纵容,柔柔的嗓音透着不容置喙:“吃清淡,养胃养生,禁肉食,不能再胖。”

“一般尚可。”阿宝淡声。

我抬起不满的眼与他对视,他从从容容接了我抗争的目光,以柔克刚,将我的对视融入潺潺溪流,最后奔流入海,未溅起一朵浪花。

“甜甜的又酸酸的,好吃!”我痴痴回味道。

成王败寇,我屈辱地坐去他对面啃萝卜……

阿宝用完糕点,拿手绢擦了擦嘴角。姜冕微微一笑,向我们道:“味道如何?”

回味他那句“禁肉食”,便觉人生晦暗无光。原以为跟了巡按有肉吃,谁知到了京师反要吃素,那我这一路陪吃陪睡岂不亏到姥姥家了?

舔着嘴边的糕点渣渣,回味这糕点简直太美味了,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可奇怪的是,这味道又仿佛有那么点熟悉,好像在前世吃到过似的。

对面的晋阳侯不知我所想,犹自和蔼可亲地注视我的吃相,举箸布菜到我碗碟,不时拿手帕擦去我脸上的萝卜汁。

阿宝是个听劝的人,何况还是姜冕柔声替她着想,便从碗里拿走糕点,捧到嘴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看得我直咽口水。我三两口吞掉,一下子就没有了,她小口小口地吃,可以吃好久,好让人羡慕……

最初带着抗拒的潜意识啃,谁知啃着啃着,啃出了不一般的滋味,竟是一道蜜渍萝卜,又隐隐带有梅子酸。

姜冕见状道:“郡主先垫垫肚子吧,免得一会儿事情多,饿得头晕眼花可要误事了。”

晋阳侯见我啃出滋味来并啃得不亦乐乎,不禁唇角扬了扬,抬手抚了抚我的丸子头:“合不合心意,得试了才知。带着偏见不就轻易失了这道美味?”

阿宝没什么反应。但她没有反驳,想必也是饿着的,碍于身份才没有似我这般东翻西捡。我将茶碗里剩余的一块糕点端给她,她偏过头去,有些不吃嗟来之食的风骨。

我一面附和他点头,一面腾不出嘴。萝卜汁四溅,他拿手帕接应不及,直接以手指揩过嘴角,陡然间来的柔软触感令我吃惊地愣了一下。目光从萝卜上越过,投到晋阳侯认真专注的神情中,以及他轻轻抿着的唇畔间。

一块糕点根本无法熄灭我的饥火,正要解决掉第二块时,姜冕抬头:“阿宝郡主也未用早餐吧?”

以为他不曾察觉,不防被他目光一抬,逮个正着。我随即装呆愣,他凝视我半晌,瞳影重重,仿佛透过我瞧见了故人,乐而哀,喜而悲。

阿宝不屑地盯我一眼,我带着一脸糕点渣回看她,她便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旋即他将手帕垫在我颌下,收了干戈,坐回对面,举杯垂目,茶水似品非品。

大概他入了大理寺,便是正式恢复身份,就不怎么在意我一介乡野村姑了。这么想着有些哽得慌,我自斟了碗清茶灌下,这才哽得好受些。

好好的一个艳阳天,没了。

不过饥饿之人也不在意这个逻辑细节就是了。

原因竟是他多看了我一眼?

姜冕淡定喝茶,见我如此虎狼形状也不多说什么,甚至连我吃什么也不管了。这点比较奇怪。我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心想,他就不怕这糕点过期,我吃坏肚子?他不闻不问,这有点不合逻辑呀。

我竟有兴云布雨之能,忐忑得萝卜都不敢啃。

我翻遍茶壶茶盖茶碗,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的叫我翻到了隐藏很深的两块糕点,简直让人感动泪流。不多耽搁,我抓了一块就塞进了嘴里狼吞虎咽。

这厢落针可闻,隔壁那厢正传来议论之声。

阿宝很是狐疑,但见我们一个若无其事彷如家中闲坐,一个紧急觅食重过一切,便也被感染,渐渐放松下来,在一张椅子上款款坐了。

“苏兄,今岁恩科由礼部童尚书主持,你可去尚书府投卷过?”

姜冕择了把椅子坐定,斟茶,气定神闲:“休息的地方,我们就在这里等候大理寺卿杜大人的大驾吧。”

“孙兄,往尚书府呈送行卷的还会缺我一个么?近来京中行卷日盛,竟不怕诗文污了主考的眼。”

我忙着觅食的时候,阿宝则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这是什么地方?”

“苏兄这话可要当心得罪士林了!人人投卷,独你不投,莫非真指望殿试高中?不是我信不过你的学识,是上头那位,据说自登基后便三天两头的因病不问朝政,一切朝事全由太上皇定夺。今岁能否主持殿试还未知,即便会因此恩科特意出面,也未必有那明辨一甲头等的本事。”

既然没有其他人,我便奔去了桌边翻检茶碗,看有没有东西可吃。没有早饭吃的人生简直比大理寺还可怕。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陛下品行才识我们不得而知,虽多有痴傻传闻,若真如此,即便被点为一甲,恐怕也非幸事,不如索性回家读书。”

姜冕叫我们掀起帽帘撩到脑后,坐下歇息。

“苏兄何必将前程全押在一个有名无实的痴儿君王之身,自谋前途才是正事。若要混迹上京官场,还需拜会多方公卿,投卷便是对于我等士子来说最清高的举措了。那些大人们未必稀罕应考举子们的敬献,但收揽门生,拔擢才俊,广布羽翼,却是当仁不让。你不投卷,如何施展诗文名声?”

几乎穿过了整个大理寺,他才停在一间后堂前。施承宣和王县令被他安排去了偏室等待,我同阿宝被他领入了堂内。这间后堂甚是奇怪,方方正正四面墙,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乎没有其他家具布置,连字画也未有一张。

“呵呵。”

姜冕唔了一声,带了我们穿过众人,进了大理寺的衙门。他轻车熟路另辟蹊径,也不用人领路,抄了一条近路,在官员书吏们让开的道上阔步前行。他选的这条道人少,树木花叶较多,容易隐蔽行迹。

“……”

另有人补充:“说来也巧,今日大理寺贵客盈门,在太傅之前,晋阳侯、柳太医、宫里的钱公公也都前前后后地赶了来。”

“孙兄好意,苏琯心领,但琯不喜诗墨张扬,投卷一事无需再提。”

有人立即回道:“在呢在呢,一清早就来了,大概正在看复查的案卷吧。”

那厢想必以为我这厢有个饕餮吃货,不足为虑,所以才无顾忌地议论士林风气。我原也不感兴趣,但那动听的少年嗓音伴着“苏琯”这个关键词传入耳中,我啃着一半的一块酸梅蜜渍萝卜咕咚一下掉落碗里。

姜冕简单应付几句,便问:“大理寺卿杜大人可在署内?”

昨日客栈一别,以为再无缘得见,谁知猝不及防就聆听了高论,是道始料未及的悦耳清音。顿时整个人都身心涤荡了,通体爽泰。

我想着,他们不搭理两名县令,大概是认为被巡按带回京的地方官,绝不会是来请功的,指不定便是等着被问罪的。将被问罪的七品县令,他们自然不稀得搭理。然而一同的还有两名神秘女子,面容不示人,他们虽存着好奇,不时投几眼过来打量,却也不好多问。

觉察我弃美食于不顾的反常举动,再辅以我脸上来不及掩饰的欣喜,对面的族叔观摩少许,循着蛛丝马迹将视线投向了竹帘之后。他虽心不在焉地品茶,但入耳的朝事风气议论想必也是忽略不过去的。

当然,姜冕不在此例。

我的小心思正在徜徉,忽闻晋阳侯陡然道:“何方士子,妄议今上!”

王县令艳羡地瞧着姜冕被一众大理寺上下行走官员簇拥相迎,而未有人搭理姜冕身后的两名地方芝麻官,虽然他们今日都特意穿了官服。来大理寺不穿官服,那是混同囚徒嫌犯,等着被弹劾撤职的节奏。

不大不小的嗓音里颇含斥责。

是以大理寺官员们见到他都上前寒暄:“姜太傅巡查地方回来了?这一路可辛苦吧?”

隔间瞬时静穆,竹帘声动,一个不足弱冠的少年身影自帘后走出,不卑不亢地穿了过来,素衣整洁不饰环佩,身量纤纤,眉目俊俏,如一缕春风吹入罗帷。

京中消息灵通,都知太傅领了巡按衔,巡查地方州县去了,但未必知道他去寻郡主的秘密任务。

我又是紧张又是欣喜地攥紧了筷子,扭头目不转瞬地注视过去。对我这道灼热的注视,他只如昨日客栈一般扫过便罢,不作丝毫停顿,便将清湛的目光落于晋阳侯身上,施了士林礼:“偏处小聚,口舌多无遮拦,妄议今上虽不是,但事关国事朝事民事,身为士子,岂可不闻不问?小生见阁下仪态尊贵,一望便知非正统官场之人,敢问可是皇族贵胄?”

大理寺门前进进出出忙碌的官员们皆是衣冠整齐,一丝不苟,京官的严谨不同于地方官的随意,京师处处都有御史监察,官场便是如履薄冰。姜冕今日虽是闲服,但弗一出现在大理寺前,那些奔忙的官员们何等眼力,立即将他认出。

晋阳侯看他片刻,略感意外,却也不太宣于脸面:“应考举子相议国事虽无可厚非,但事关今上的传闻即便再多,也非你们可私下编排。何况既是寄意头榜,彼时皆是天子门生,伦理国法可不容你诋毁国君。鄙人是否皇族贵胄,并不干系此事立场。”

我则战战兢兢鼓起勇气,抬头隔着幕纱望一眼“大理寺”的篆体匾额,那压迫人心的气势仿佛都要脱体而出。

苏琯低了一低头,露出一抹雪白后颈:“尊驾教训得是,小生以后自当谨勉。”

王县令眼放光芒,施承宣落落寡欢,阿宝气定神闲,姜冕神思莫测。

晋阳侯转瞥了我的痴态一眼,不见波澜的声音对他道:“后生可教自是令人欣慰,我见你机警聪敏,明思善断,你且抬头,可猜得出我身边这位的身份?”

地方县衙的规模,在今日大理寺磅礴恢弘的官署建筑群跟前,简直不堪一提。

被指引而来的少年目光,令我神思一震,顿觉羞涩,默默将碗里萝卜掩了掩。

施承宣心心念念的京师,如今他当真回到了这片王都,却反而不是那么高兴和期待。王县令则不同,他没有施承宣的尚书恩师后台,宦途全得靠自己取巧钻研,若能以功臣之身调任京师,此生便飞黄腾达了。

终于被美少年直视了,怎不叫人心慌意乱。

施承宣与王县令都是第二次到京师,第一次乃是进士及第后被外放为官,任期未满竟能重返京师,全归功于真假郡主案。

苏琯细细打量我,我扭头拿袖子抹了抹脸上萝卜汁,族叔真是行事果决,也不叫我擦擦脸再给人看。好不容易得人家一个正眼,竟是在这种情境下,实在是太羞涩了。

大理寺乃是全国最高司法,每日处理刑狱案件数不胜数,这样一个肃穆的官署,望一眼都让人没有勇气。

很快,苏琯低声道:“昨日傍晚于京师客栈初见,姑娘布衣荆钗璞玉未开,风尘仆仆且有高官为伴,今日小楼再遇,又是同尊驾相伴,自然身份不低,却又无骄矜气。小生斗胆猜测,非是公主便是郡主,自民间寻回的遗珠。”

一路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姜冕坐上马车,直奔大理寺。

我震惊,客栈他漫漫掠我的一眼,竟能入骨三分。

姜冕给我和阿宝一人一顶帷帽,颜色一黑一白,叫我们遮挡面容。我戴了黑色的那顶,将幕纱放下来,想着大概是为了被识破也不至太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