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婚恋如戏全靠演技 > 第四节 学着尊敬把女儿嫁给你的老人

第四节 学着尊敬把女儿嫁给你的老人

“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他乡漂泊的游子们,回家吧!就算只是回去看看,就算两手空空,父母都不会介意,他们想要的无非是看到儿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罢了。回家吧!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不再望穿秋水地等待;为了可怜可怜这天下的父母心;也为了让我们自己的良知少一些愧疚与不安。

那年的记忆始终如昨,是那份牵挂让我放弃流浪,重新走向回家的路。转了一圈儿,起点又成了终点,我虽没什么成就,却可以让母亲少添几根白发,帮父亲展开额头的皱纹,这份快乐,千金不换。

回家吧!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这也是送给我们儿女的嘱托。

正因为有了天涯,所以有故土;正因为有了慈母,所以有游子;也因为有了漂泊,才有回家。流浪的日子,亲历过处处无家的落魄与凄凉,于是学会了,在每时每刻用最无助的笑,鼓励自己坚强。无视别人奇异的目光,却逃不出父母遥遥的牵挂,回转身,鼻子酸酸的。我是父母放飞的一只风筝,背起行囊,在风中漂曳的那一刻,才诠释了家的含义。天空再大,再美,也不要忘记,足下的土地,永远的家。

* 老来被啃,不一定比空巢有福

年迈而孤独的父母,看着别人家的儿孙承欢膝下,怎能不感慨万千呀。忆起妈妈曾抱着幼猫,如孩子般喂食的情景,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随着月光族、星光族、飞特族、本本族等等青年群体的层出不穷,老人们的腰包被洗劫了一次又一次。空巢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啃老的警笛就急急忙忙地吹响了。

假期结束,要离开家的时候,我变得非常不舍。明显比往常多了几分沉重,少了些许洒脱。望着院中光秃秃的梧桐树,又一次意识到了自己责任。翠绿的叶子,可以为树杆能够安全渡过寒冬,而使自己枯萎凋零,最终化为泥土。叶子的这种反哺,何尝不是对我们这些子女的一种警示呢!

空巢老人的悲哀在于没人理会,苦了累了,生病了,甚至是死了,尸体在家停了好几天,可能都没人知道。被啃老人的心疼有所不同,就算孩子不是天天呆在家里,也会隔三差五地来要钱,大半棺材本儿被掏空,子女还是无休无止,不肯罢手。

我赶忙安慰父亲两句,帮他披上外套,并拉了他的手,出来吃早点。在厨房的门口,我看到正忙着盛饭的母亲那红红的眼圈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人类做事情,有时还不如动物,难到不惭愧吗?

第二天上午,我还迷迷糊糊睡着,似乎有一只粗糙的大手,在轻轻地抚摸我的头发,很舒服的感觉。睁开朦胧的双眼,父亲正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孩子,你在外面吃苦了。”记忆中,一向不善于言表的父亲,此刻,竟然会有些哽咽。刹那间,我不经意地发现,父亲仿佛突然老了许多,久经沧桑的脸隐隐挂着一丝自责。

前些天,孙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父母把女儿告上法庭,只因女儿每日里无所是事,成天泡在电脑前玩网游,吃穿用度统统拿来主义,完全把父母当成提款机和救世主。这类报导我看过不少,也很觉得心寒。关键是新闻后面的评论,说现如今,家务事似乎越来越“有法可依”了,做儿女的,不常回家看看违法,啃老也违法云云。

记得之前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单位放假太晚了,没有能卖上回家的火车票。母亲在电话里很着急,咬牙假大方地说:“不然,花几百块钱打个的士吧。”当我辗转坐上长途大巴,颠簸七个多小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年三十的凌晨了。

孙大爷合上报纸,长叹一口气,想起自己的女儿孙文文。孙文文以前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孩子,虽然长相平平,却身材很好,又天真善良。孙大爷家住在北京郊区,家庭条件一般,孙文文从小喜欢跳舞,本来想报考艺术学校的舞蹈系,但高二那年她妈妈生了一场病,家里经济立刻变得捉襟见肘。懂事的孙文文放弃理想,改读经济管理专业。因为长期占用时间练舞蹈,她的文化课不太好,所以只考上一所三本院校。自此,孙大爷老两口总觉得欠了女儿什么似的,如果不是父母没能力,女儿完全可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相信许多在外漂泊的人,也会像曾经的我一样,脆弱且容易感伤。反正,我是一听到类似忧郁的曲调或者歌词,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家,以至于现在听到都会感慨万千。

毕业后孙文文去找工作,由于文凭不过硬,碰了不少钉子。终于,在一家私企当上文员。后来,爱上一个外地男孩,结了婚。孙大爷虽然对姑爷人选不太满意,但女儿喜欢的很执着,身为父母无力给孩子更棒的人生,也只能祝她幸福。

“不想说心里的滋味,只在乎感觉对不对,出门的人需要一点安慰,我说想家怕你流泪……”在那个压抑的黄昏,我于异乡的街头,听到了这首触动流浪一族心弦的歌。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便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结婚半年多,女儿女婿称要攒钱买房子,为缩减开支都搬到家里来住。刚好,那时候地铁终点站离孙大爷家很近,见他们上班还算方便,孙大爷跟老伴也没说什么。反正他们二老退休了,多两个人无非是多两张嘴,又吃不穷,家里房子也是现成的三居室,住得开。只不过,这时间一长,就总觉得心里别扭。

如果你还不曾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过,那么从现在开始,努力去做吧。时间过得飞快,我感觉自己二十岁仿佛还是昨天,而明天就是三十岁,四十岁,女人的青春很快就过去了。做了母亲,数着皱纹,会不会良心发现,想想我们的母亲。终有一天,我们老去,满头白发,可有儿女在远方时时牵挂?

孙大爷发现自从女儿结婚后,变了很多,不仅好吃懒做,还很喜欢攀比,对孙大爷和老伴也没以前那么孝顺了。

* 请住记,我们有一天也会老

一天,老伴买菜回来,正巧遇上女儿。她满脸堆笑地说:“妈妈,明天买点儿大炸蟹吧。我们同事带的午餐可丰富了,只有我的饭盒里是最普通的两混一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老伴听着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请加倍对彼此的父母好,不要介意他们动不动就耍小孩子脾气,尊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原则,一笑泯恩仇吧。怕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痛苦,善良如你我,经受不起的。

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知道疼人呢?“炒三个菜,已经不错了,叫我说,就应该让她自己去买,自己来做。”孙大爷很气不过,冲老伴嚷嚷着。妈妈为给孙文文准备中午要带的饭,每天提前两个小时起床,无论冬夏,跑早市买新鲜便宜的菜回来。奔六十岁的老人,还要帮他们小两口洗衣服,连周末休息日都没有,任凭女儿女婿睡到日上三杆,什么时候睁开眼睛就有饭吃。

人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而父母之爱却似滔滔江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享受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在我们生存的时光里,面对自己的家人,爱一定不要吝惜。放开爱的闸门吧,让它如滚滚江水无尽地流。生命不息,对家的爱,也就不止。

孙大爷几次想跟女儿女婿谈谈,都被老伴制止了。“他们能住多久呀!等咱们老了,走不动了,想让女儿来烦,想为他们做点事儿,怕是都力不从心呢!算啦,孩子们‘老妈,老妈,’叫得这么亲,咱就不能喊冤,趁身子骨硬朗多给他们当几年老马吧。呵呵。”

从此,商场上受挫本就有些拮据的他,专程请了保姆照顾孩子和老娘,谁敢对老太太高声,他就大嘴巴抽过去,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柱子和妻子更加努力地做生意攒钱,还时常买些好东西回家,他要让老娘真正享享清福。妻子发现柱子变了,不仅对婆婆好,对岳父岳母说话也轻声慢语起来,还嘱咐她常回去看看,给二老买些补品送些钱过去。

孙文文夫妻在娘家住了两年多,孙大爷和老伴整整当了两年的老奴隶。他们满口说买房子,而工资几乎是月月光,女婿多应酬,常泡吧,女儿的名牌衣服、鞋子和皮包,从来没有断过,有时候还约她妈妈一起逛街,结果买回来的都是她自己的东西。为了钱的问题,小两口还经常吵架,孙大爷被夹在中间也不知道如何劝。

老娘披着梭衣,戴着斗笠站在门口。是人,不是鬼。老太太生怕天气不好,体弱的孙子会生病,夜里睡不着,走了一宿又一天的路,专程送中药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份爱的牵连,她才能活着站在儿子和媳妇面前。柱子扑到娘怀里再一次失声痛哭,反而把老太太给吓坏了。

突然有一天,得知女儿怀孕了,孙大爷和老伴儿高兴的合不拢嘴。然而,孙文文仿佛不太想要这个孩子,她那会儿跟老公吵架吵的很凶。老两口就分头儿劝,说夫妻都是床头打架床尾和,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恩怨,男人只有当了爸爸才会变成熟,女人当娘时才最懂母爱。

柱子站在伴他长大的石桌前,平生第一次嚎啕大哭。他还曾跳进海里,想潜水找母亲,却被好心的司机阻止了。他淋得落汤鸡一样地回到城里的家,那神情把妻子吓坏了。柱子突然觉得,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娘,按村里人的说法,娘要是还生他的气做鬼也会来找他的,特别是在这样的雨夜。正说着,门铃响了,妻子哆哆嗦嗦去开门,然后就听见尖叫声。

女儿终于决定安心养胎,孙大爷和老伴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谁料,这人算不如天算,女婿本来就贪玩儿,趁着孙文文怀孕的几个月,他耐不住寂寞,居然在外面养了小三。

连日大雨,儿子生病了,在医院吊了两天水,也没退烧。他想起娘会配治疗感冒的中草药偏方,不得不租车赶回渔村。汽车刚拐进通往码头的石子路,他和司机全都傻眼儿,路尽头几十户人家的渔村不见了,只剩下一片废墟。不远处的海面上漂着浮木和塑料盆之类的东西,却看不到半个人影。听说,海啸是晚上发生的,老娘平时都睡得早,怕是……

最终,孩子没有出世,爸爸就被赶出家门。孙文文离婚后,心情一直不太好,工作辞了,也很少出门。孙大爷老两口儿全心全意地照顾女儿,基本上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完孩子,孙文文身体虚弱,一直没有奶水,老伴怕落下月子病,主动承担起照料孙子的任务,每晚起几次夜,喂牛奶,换尿布……

次日,柱子打电话给渔村的邻居,知道老娘已经回来,便没有再去联系。妻子自己带了一个月小孩,就腻烦的难受,经常跟他发脾气。他心情也不好,一笔大生意没谈成,还签回张亏本的单子,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在家里外面都不如意之时,夫妻俩终于想起点老娘的好,计划着该如何再去请老太太回来。

孩子都快两岁了,跟外婆比跟妈妈还亲。女儿也似乎习惯了被父母照顾,越来越不懂体贴人。老伴常说:“这孩子当初是我们坚持要留下,绝对不能让他因为没有爸爸而缺少爱。”总之是,唯恐委屈了他们的小外孙子,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终于有一天,在老太太做饭的时候,小孩从椅子上摔下来,磕伤了头,肿起个枣儿大的包,他和妻子对老娘采取了轮番轰炸,致使六十七岁的老人含泪离开了他们的家。

眼前孙子要上幼儿园了,孙大爷跟女儿谈了一次话。“文文呀,作为一个妈妈,你应该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三十岁不算年轻,但远不到退休的年纪,怎么能连份工作都没有呢?将来你要如何养活孩子?养活自己啊?”女儿看一眼爸爸,又看一眼妈妈,俏皮地笑笑,说:“没关系,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做后盾。”

儿子长到两三岁时,非常淘气,总是上窜下跳的,老太太上了年纪,有些力不从心,常常为了扶住孩子而使自己弄伤了手脚。妻子不喜欢老太太大呼小叫,柱子听到妈妈喊,总是先问儿子有没事,却顾不上老人。

这样的谈话持续了几次,孙文文也出去找过工作,只不过,简历没少发,有消息的公司却寥寥无几。毕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工作经验不多,再加上生孩子这段时间在家里呆了两年半,无事可做,成天宅着看电视,或上网聊天,基本上与社会脱轨,颓废了。

老母亲的到来,让整个家比往日更加温馨,也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在事业上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孙文文也很苦恼,孩子上幼儿园需要花钱,父母年龄渐渐大了,妈妈身体又不太好,也时不时需要住院看医生,全部都从他们的退休金里出。孙大爷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没有金矿,就算有,这样挖下去也迟早会被掏空。怎么办呢?

柱子家住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事业有了些起步的他,在一百公里外的城市买了房子,娶了妻子。妻子怀孕之后,他终于想起来,将年过六旬的老娘接出渔村享福,顺便帮忙照顾一下他的妻儿。

女儿又去找工作了,孙大爷拿着报纸跟老伴开玩笑。“老伴儿呀,咱家闺女也是典型的啃老一族。你看这新闻上说,现在啃老也违法,咱们可以拒绝的。”

老婆都做到这份儿上了,老公还好意思到岳母家假大爷吗?如果再假,你又怎能饶过他。这么好的路老婆已铺平,并做出了表率,你还不会走,就真要把猪八戒的奶奶气死了。顺便做个提醒,有样学样的男人才值得你付出。

老伴白他一眼,“那又怎么样,难不成把她赶出去?咱就这么一个孩子,说句不好听的,将来两腿一蹬,家里所有东西还不都是她的。再说了,这娘俩搬出去住,你放心吗?一天看不见孙子就跟少点什么似的,你闺女又不懂照顾小孩儿,有个病呀疼的,多让人纠心啊!”

不能。怎么办呢?很简单,捡着老人爱听的说,有矛盾回家去解决。还要时不时在老公听得到的范围内夸一夸他,顺便告诉婆婆她养了不错的儿子。“妈,谢谢您送个这么好的老公给我……”相信老人收到这样的话,就算骨子里再强势,心头也会暖暖的。

孙大爷无奈地叹口气。“是呀!啃吧,啃吧。这不啃爹妈,他们还能啃谁去?难不成真忍心看儿孙饿肚子不管……”

再说了,婆婆生个儿子容易嘛。好吃好喝好待着,总算大学毕业,有份工作,还没来得及孝顺爹妈呢,先去孝顺媳妇了。你不费吹灰之力,纤纤小手一招,老公就成你的了。为你洗衣做饭端茶送水不说,把原先给娘的工资卡,现在也让你收着了。能平衡吗?

老伴也笑了。“知足吧你,老有所啃也说明咱们还没到不中用的地步。现在孩子们在身边,总比那些空巢老人们来得幸福吧!”

聊点儿经验之谈,别对着老公的父母说他不好,那毕竟是人家含辛茹苦养了几十年的儿子,老太太老头儿看哪哪儿好,顺眼着呢。您上来就指一堆缺点,他们能高兴吗?

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不知道。我只想说,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多给他们买些喜欢吃,喜欢穿,又合心意的东西,让他们手里有足够的金钱,免得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总好过风光大葬,悔泪成河。

* 加倍对彼此的父母好

温馨提示:空巢与被啃虽有质的差别,其惨淡却带几分相似。空巢老人,基本上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人没了,钱还剩下许多没有花完;被啃老人,注定晚景凄凉,一两份退休金,三四个人吃喝玩,钱没了,人还在。悲催……

有些家庭本身没什么矛盾,争吵的根源在老人,那就更没必要了。你的父母是人,爱人的父母就是禽类啦?老人家岁数越大越爱唠叨,再正常不过,不信等你自己老了观察试试。别动不动跟老人耍大嗓儿,你会急,他(她)也会,您不尊重人家的父母,凭什么让人家尊重你的……

老人的心,伤不起。已经有很多觉醒的老人家体会到:养儿不能防老,存钱才能傍身的道理。愿越来越多的子女肯对至亲付出真心,也请父母们提高警惕吧。别赔了孩子招来狼。

请善待你的家人,爱人不是竞争对手,没必要针锋相对,恋人之间刺来刺去,也会变成敌人。养个宠物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呢,更何况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