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你们北京菜和客家菜的区别,可能比法国菜和德国菜之间的区别还大。为什么都算中餐呢?”
“什么意思?”
这算什么问题。北京人和客家人是一家呗。但他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个吃饭也要讨论哲理的老学究:“什么叫中餐呢?”
“我这么问吧,你说你想念中餐,最想的是什么呢?四川担担面?广东云吞面?”
我感谢戈德教授:“终于在美国吃到像样的中餐了。想煞我也。”
“老北京炸酱面。”
戈德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找到那家只有5张桌子的客家风味店。戈德在大学时,在台湾的一家客家寄宿家庭生活过。成为学者后,更是借讲学的机会吃遍了中国内地,很了解中国人的口味。这家小店里的梅菜扣肉和酿豆腐,比我在北京吃过的还地道。
“你不喜欢意大利面?”
正当我为饮食问题而困惑的时候,教中国历史的戈德教授请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吃饭。
“我刚来MC的时候很喜欢。但现在,发现它还是比不上炸酱面。”
朋友请我吃过一家以龙虾、鲍鱼闻名的高档粤菜店。但店内的装潢,不及北京的中档水平。服务员深谙中国人不爱多给小费的习惯,只肯围着老美客人转。我们俩吃饭不到30分钟,但点菜和买单,却等了一个小时。
“那并不能证明中餐比西餐好,而只能说明你更习惯小时候吃惯了的东西。何况,好吃并不是中餐的什么特点。有这么句话:爱国主义是从祖母的厨房里练出来的。我在北京的时候,也很喜欢炸酱面,可回了美国还是狂吃意面。我不觉得它们有好坏之分。是否喜欢,全在胃口,而胃口是从小培养的。”
纽约倒是热闹。法拉盛的唐人区,随便哪一条干道,两侧都有美食一条龙:油条、江南小笼包、东北大拉皮、西北大盘鸡,让人恍如隔世。不过,这里的就餐环境脏乱差,实在对不起那些菜肴。
我身旁的同学帮我助威道:“我们不光是喜欢自己的家乡菜而已。您看,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客家人,可都很喜欢今天的菜。中餐种类多,地域性强,但本质上一样。”
MC的小镇鲜有中餐。但美国大多数的中餐馆,最常见的,是不伦不类的杂烩菜:西兰花、荷兰豆之类的美国当家菜,再配上牛肉、虾肉、鸡肉、猪肉排列组合。就是想吃点土豆丝、白菜豆腐、稀粥咸菜,也是精品店才有。
“什么本质?”
进了城,我更是发现,不少位于市区的大U,连一个像样的食堂都没有,只有所谓的咖啡厅。咖啡厅卖的,基本都是垃圾食品。在大U,学生们要么自己下厨,要么靠外卖度日。
“色香味俱全。”
在美国同学家里吃过感恩节大餐。上了桌,才知道主菜只有烤火鸡和烤蔬菜,外加一个巨大的苹果派,哪有学校丰富。
“那不是中餐的本质。全世界的人对美食的评价都是这个标准。或者说,大家都觉得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是色香味俱全的。谁也不会说,我最爱吃臭豆腐,它外形难看,气味很臭,味道很恶心。”
到外面走了几次后,我更受打击了。自己若是抨击MC的食堂,也是无理取闹。
大家语塞。
也可以用那个饮食栏目的短片:小正太走进早餐店,点了培根煎蛋和奶酪卷。收银员算了算,笑吟吟地说:“谢谢您。一共1500卡。”
戈德刨根问底:“为什么今天吃的算中餐呢?这盘梅菜扣肉,是两个加入了美国籍的华人在美国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的梅菜扣肉不能算‘美餐’呢?如果说,梅菜扣肉登陆美国太晚,但假以时日,它也许会家喻户晓啊。”
可以用那个在美国备受争议的公益广告:小妹妹兴冲冲地捧着奶昔,吮着吸管,奶昔霎时变成了冒着泡沫的油脂粒,进了小妹妹的血管。
见我们都压着怒火,戈德说:“消消气。我开玩笑而已,才不偷你们的菜呢。世上没有‘美餐’(American food)之说,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我们也承认,自己吃的,是世界各地的杂烩。高档店里吃法餐,自己平时吃的面条是意餐,三明治是英国的,汉堡是德国的,沙拉是全球都有的。但世上有中餐这个说法。为什么呢?中餐哪里比‘美餐’好呢?”
而MC的食堂呢?我要是做视频来表现它,可用的素材还真不少。
“中餐用料,新鲜营养别致。我们喜欢鲜肉活鱼,喜欢早市的蔬菜。我们不用那么多冷冻食品。”另一个同学助阵。
想起嘲弄中学食堂的短片,我有了怀旧情结。好歹,那是个吃不胖的食堂。
“长时间烹炒,较之冷冻,哪一个对食物营养的损害更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沙拉是最新鲜的吃法。”
我游走于四大派别之间,不是和沙拉派一起抢青菜,和煲汤派一起等微波炉,就是与早餐派同流,把水果当菜吃,与打包派同类,拿个三明治就跑。但食堂甜品和肉食的诱惑一直在考验着我的自制力,一边是对增肥长胖的恐惧,一边是口水暗流的无奈。
大家面面相觑,都在暗中鄙视沙拉。谁也没有说出来,因为戈德会回应:你没吃惯,不代表它不好。
早餐派任其发展,可能会变成打包派。打包派见什么带着方便,就拿食堂的一次性餐盒打包,然后或回宿舍或去图书馆。她们不会受邻座好友手中薯条的诱惑,自己一个人对着书本嚼芹菜。她们也不会闻着蛋糕飘香就心里痒痒,三秒钟夹个蔬菜三明治就逃离现场。打包派的名言,就是“三明治拿着方便,就是为了让人边看电脑边吃的。”但打包派也有麻烦,就是老也吃不饱,经常要自掏腰包买自动售货机里的M&M豆。
“中餐热量低,绿色健康。”有人说。
相比耗时耗力的煲汤派,早餐派更轻省。早餐派既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她们不论早中晚,总要以牛奶为饮料,全麦面包为主食,水果当菜吃。有时加个鸡蛋补充蛋白质,有时吃点谷物(cereal)当点心。早餐派的美眉们多数是甜食控,但只敢吃甜果子、甜面包,喝甜牛奶,不敢吃高脂甜食。而且,早餐派要么是素食主义者,要么对肉食自我设限。
“梅菜扣肉油脂少么?炸酱面减肥么?”
每个食堂只有一个微波炉,所以,要是赶上三四个中国妹接连煲汤,美国妹就别想用了。
大家又无言以对了。
今天,食堂依旧没有火炉,但有微波炉。对于煲汤派的中国妹,这些生鲜大有所用。她们追着变化的每日例汤而天天换食堂,因为她们要把菜放在汤里,然后在微波炉里热到菜熟为止。最好用的是日式味噌汤和鸡汤,其次是牛肉汤和罗宋汤,清汤也能凑合使。而要是赶上增肥大王奶油浓汤,执着的煲汤妹们会另辟蹊径:白水加点盐和胡椒面,再放菜煮。
“的确,中国人的日平均热量摄入,比美国人低不少。但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油脂、肉类和糖食经常是稀缺品,所以留下了用油少、吃肉少、甜食少的传统。可现在中国富了,胖人也越来越多了。所谓热量低,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中国人总体上比美国人苗条,是因为基因遗传,也是因为中国人对自己的形象更加注意,不是中餐本身的原因。”
中国同学大多只是抢沙拉中的西红柿。有学姐讲,好多年前,MC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来到食堂,见了满眼的生蔬,问师傅:“火炉在哪儿?”
我最后一搏:“如果一个人在中国想吃得健康,他可以今天喝白菜汤,明天吃白灼芥蓝,后天吃红枣百合蒸南瓜。他可以今天吃米饭,明天绿豆汤,后天小米粥,大后天窝窝头。他要是吃肉,连鹿肉、兔肉,也有得吃。他要是奢侈,可以点燕窝、鱼翅,甚至熊掌、猴脑。他要是吃素,也不会馋,因为素鸡、素牛肉、熏干、花干,比肉还好吃。而想在美国吃这些,就得四处淘宝了。”
首先是沙拉派,以美国同学为主。学校的自助沙拉吧台,选择很多。只是,除了西红柿和生菜,其他菜都是咱中国人不生吃的:芹菜、青椒、圆白菜、胡萝卜、西兰花、蘑菇、西葫芦……消瘦的白人女生,常常是盛上一大盆生菜,再来上几勺其他生蔬,淋上一点无脂沙拉汁,捧着盆狂啃。她们啃这300卡的时间,够汉堡迷细嚼慢咽地吃下3个600卡。
戈德肯定道:“不错。中国的自然馈赠,不说别的,就是那么多蔬菜品种,就很让美国望尘莫及。而且,你们在食材上很大胆,也很有魄力。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都可能成为盘中餐。当年我在台湾的时候,经常是本来吃得挺香,但一问老太太这是什么,就不敢再吃了。久而久之,老太太也不告诉我吃的是什么了。以致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当时最喜欢的一种肉到底是什么。而‘美餐’,就算是汇集了欧洲那么多国家的元素,还是没有中餐丰富。”
把热量表学习了一遍,又观察着身边的人,我发现,不甘心落入肥胖陷阱的同学,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派别。
见大家眉头舒展,戈德又话锋一转:“中国地盘大,地区间的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可能比欧洲各国间的差异还大。就是因为同在一个国家,所以那么多地域菜,都能姑且称为中餐。但我还是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你们心中的中餐,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你小时候吃惯了的那几样东西么?最概括的说法,说中餐就是米饭加炒菜。可一辈子吃馍馍的陕北老农吃的就不是中国菜吗?”
天堂里,处处是肥胖陷阱。
见大家鸦雀无声,不动筷子,戈德说:“好了,先吃吧。请客是为了让大家开心的,我就别自讨没趣了。”
数据触目惊心。早上一分钟吃掉的玛芬蛋糕,500卡;开会时磨牙的两块迷你曲奇,400卡;晚上的那盘意面,1350卡。营养学家推荐的日平均摄入热量为2000卡。而我,除了上述三样,还吃了好多别的东西。
夹起最后一片扣肉时,我想到,自己是个从小就什么都吃得到的北京人,不会把梅菜扣肉当作外来菜。但对于一个不沾辣椒的广东人,第一次吃重庆辣子鸡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于只吃米饭的南方村民,见到新疆烤馕,会不会比比萨饼还陌生呢?
菜单网页的信息很齐全,不仅有每道菜的配料,而且还有它的营养信息和热量表。
中餐的丰富,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享受到的。
美国人块头大,我再怎么不济,也是落在人堆里不起眼。可我不能不回国啊。
中餐的特点,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感受到的。
要紧的是,不管我是热爱食堂也好,还是看透了食堂也罢,反正我是怎么吃怎么增肥。
从那节梅菜扣肉课里出来的几个中国学生,后来都没有想出什么是中餐,也无法和雄辩的戈德教授顶牛。
这些还不要紧。
不过,大家都学着去吃沙拉了。吃久了发现,这东西确实营养又健康。单调是有点儿,但是也省去了做饭的时间。
炭烧鸡肉和黑椒牛柳,用的是同一种烧烤酱。通心粉也好,细面条也罢,都撒了太厚的奶酪。炒饭也好,炒面也罢,都是一口酱油味。
梅菜扣肉课的中心思想,就是用不着盲目抬高中餐,也用不着一味贬低“美餐”。潜移默化的结果,是我在饮食上变成了国际主义者。
而且,好多八竿子打不着的食品,吃着都觉得是一个味儿。早餐的玛芬蛋糕,不管是香草味、鲜橙味,还是杏仁味,除了多一颗杏仁,多一点橙色,口感如出一辙,甚至连面包房出品的曲奇和斯康饼,似乎也是玛芬蛋糕的味道。点开菜单的网页查配料,发现这些点心,用的都是一个牌子的混合烘烤粉,只在所用的添加剂上有细微之差。
去亲戚家,碰上不爱烤鸭却爱火鸡的华裔小孩,我没有理由叹惋。这不是品味问题,只是从小的习惯而已。
首先是菜单的问题。每个食堂虽说都有自己的拿手菜肴,让人感觉风格迥异,可所有食堂的菜品加起来,也就那么二三十种。不到几周,原先像是一本新书的菜单,就变成了一堆车轱辘话。
见到MC面包房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垃圾食品,我想起了北京的稻香村——我儿时的圣地。因为国内的鸡蛋、奶油更贵,生产成本更高,稻香村的糕点才没能进食堂。大部分人若不是有爱美之心,天生都不排斥增肥之物。哪个婴儿不是给糖吃就笑,喂苦药就撇嘴?美国增肥食品多,归结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低。
好景不长。蜜月期过去,问题就逐一浮现。
听国内来的学姐吐槽。她在洛杉矶刚工作一周,已经吃遍了单位附近的所有餐馆。而她妈妈单位的大食堂,吃得多丰盛啊。我问,那MC呢?她说,你好好珍惜吧。
最隆重的烛光晚餐,要数学校的开放日。因为学生会带家长来吃团圆饭,食堂会精心地装饰一番,一派祥和喜庆。门口管刷卡的阿姨,对谁都是那句欢快的“好好享受”(Enjoy!);分牛排的老大爷,也是满脸堆笑,从不厚此薄彼。这个时候,我一身便装,出没在西装革履的父辈之间,却没有任何尴尬。
美国人若是想办食堂,也是能办好的。而之所以大多数单位没食堂,是因为不会搞强迫消费或隐性福利。想少拿钱吃食堂,还是多挣点钱自己花呢?
每逢节日,食堂都会安排烛光晚餐。师傅侍者们个个穿礼服打领结,调暗餐厅里的灯光,铺上最好的桌布和餐巾,换上最漂亮的盘子和刀叉。烛光晚餐的菜品,因时而变:复活节,自然少不了蜜汁火腿;情人节,会有迷你巧克力喷泉;而到了9月收获季,则要用新采摘的苹果榨汁。
再到美国人家里做客,发现只有一道菜时,我也会感念美国人际交往的简单。不讲客套、不摆阔、不虚饰,也是好事。而且,美国人若是真想搞排场,也是毫不含糊的。我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招待会上,就吃过两个小时不断上菜、添饮料的午餐。
食堂最具特色的,是甜品。不论哪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烘焙师和特色糕点。点餐食堂的营业时间最长,从早7点到午夜,而它的面包房,则是每隔几小时,都有新出炉的东西上架:金黄耀眼的南瓜派,小巧质朴的巧克力饼,浓妆粉饰的草莓蛋糕,冰纯如雪的香草瑞士卷,松松脆脆的谷物棒,入口即化的焦糖布丁……每晚9点,面包房会把当天没卖完的糕点,送到各个宿舍楼,给学生们当夜宵。而学校的大小活动,轻松的如夜场电影,重要的如面试培训,都会在邮件通知上写一句:“我们给大家准备了甜甜圈和布朗宁。”这逻辑,似乎没有甜品,就没人捧场。
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一直在想,能不能从中提取信息回答戈德教授的问题呢?
温德尔食堂是犹太教的地盘,规矩比较多,但鸡汤和炖牛肉做得最香。保罗食堂是亚洲风,经常有泰式冬荫功、日式荞麦面和扬州炒饭。费尔顿食堂沿湖而建,半露天,可以坐在遮阳伞下看鸭子,享受口福的同时饱饱眼福。韦恩食堂位置最偏,但建筑很漂亮,有浮雕的拱门和古朴的半月窗,颇有宫殿之感。而教学区的点餐食堂,虽说汉堡、三明治居多,但每天一款特色菜,从意面到巴西烤肉,可说是一天一个国家。
我可以说,中餐有精挑细选的取材,有不怕辛劳的寻找。我可以请他看花几个小时找鱼的潜水员。
每个食堂,早餐的菜单都差不多,而午餐和晚餐,则是各具特色。学校的网上有食堂的菜单,读书烦了,我会看看菜单,研究一下去哪儿吃。
不过他渊博得很。他会说,这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法餐的那道名菜而进入深山采松露的法国人,不是也有同样的艰苦和辛劳?
MC的三年半,我换过四次宿舍,但住的楼里都附设食堂。每天早上,我是闻着煎鸡蛋的浓香和咖啡的醇香醒来的。没有早课的时候,我常常是穿着拖鞋睡衣,坐着电梯下楼,第一个去餐厅。四下无人,我可以挑出烤得最圆的一片煎饼,或是冰度最完美的一杯酸奶,盛上满满一碗草莓、葡萄和蓝莓,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吃完,再泡一杯茶,带回宿舍。
我可以说,中餐有慢功出细活的精神。我可以让他看老汤的熬制过程,看毛豆腐经过了怎样的修炼。
MC区区两千学生,却有七个食堂。六个自助食堂设置在六幢宿舍楼的一层,一个点餐食堂设置在教学区。即使是不设置食堂的几幢宿舍楼,也有自助早餐区。而且,不管你住在哪儿,都可以在任何一个食堂随便吃,随便外带。即使一顿饭吃两个食堂,也在许可之列。
不过他灵活得很。他会说,难道只有中餐这样?手工的比萨饼,面团也是在特定温度下慢慢发酵的。萨拉米的香肠,也是长期腌制风干的结果。即使在麦当劳占领市场的情况下,也有餐馆只卖自制汉堡,用的是有机牛肉,一块一块地切下来剁碎,和馅儿,做成汉堡坯子,再用文火烤。那要算是垃圾食品,中国的丸子不也是?
果不其然,初到MC,食堂就是我的天堂。
我可以说,中餐是亲情和友情的体现,是阖家团聚的纽带。我可以给他看那些餐桌上的团圆饭。
出国前,我就在想,MC的食堂,总比这强吧?
不过他狡猾得很。他会说,吃饭可以联络感情,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过,中国男人平时不回家吃饭的到底有多少?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又有多少是亲情和友情?
我在这样的食堂里熬了几年,总像是刚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放学就要买吃的。
戈德这个资深的怀疑论者,把《舌尖上的中国》全部看完,估计也只会有一句不着调的评价:“中餐,就是中国人口中的那盘菜。”
短片当然是胡编乱造,但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可见学校食堂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说白了,就是你们纵然有千万美食,我还是忘不了从小吃惯的意面和沙拉,天天吃也不腻。你嫌我单调,我还嫌你麻烦呢。
这个片子走红后,同学中有交不出作业的,改不了坏毛病的,总爱挑衅说:“老师,等咱们食堂的饭菜好吃了再说吧。”
戈德改不了美国胃,但这并不影响他当一个热爱中国的学者。他上一次来中国是10年前,但那么多中餐菜名却一直储备在脑海里。他研究历史,写出的是中国本土的历史学家都不怎么了解的史实。他对北京风物名胜的了解,更是让我这个老北京汗颜。
短片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后厨的苍蝇成灾,有前堂的集体呕吐。第二部分,是老虎凳受刑的场景,食堂师傅在拷打一个学生:“这么好吃的糖三角,你竟然一下拿了俩,还有王法吗?”第三部分,有武林高手亮剑决斗,原来是学生代表对战食堂管理员。第四部分,是校长在会上慷慨陈词,夸咱们中学的食堂好。短片落幕,打出一行大字:革命尚未成功,同学仍须努力。
和戈德改不了他的美国胃一样,我也改不了我的中国胃。不同的是,戈德在中国吃饭,没有一点问题。而我在美国吃饭,却是一堆问题。
中学的时候,班上的几位IT达人,给学校食堂做了个短片,放到校网上,立刻走红。短片由众多影片、广告和新闻的片断剪辑拼接而成。至于配音,则是达人们的吼叫。
我要是还和以前一样,说美国没有饮食文化,戈德一定会问:你的眼睛睁开了吗?
我游走于四大派别之间,不是和沙拉派一起抢青菜,和煲汤派一起等微波炉,就是与早餐派同流,把水果当菜吃,与打包派同类,拿个三明治就跑。但食堂甜品和肉食的诱惑一直在考验着我的自制力,一边是对增肥长胖的恐惧,一边是口水暗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