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光阴童话 > 第68章

第68章

到2000年年底,公司的生产线已经生产了五百万个汽车铅酸蓄电池。

因为季时禹每一次杀伐果决的决定,槐荫一路披荆斩棘,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时一半以上的汽车,都放弃了外企的电池,转投入槐荫的怀抱。

季时禹是搞技术出身的,他极其鼓励技术创新,在槐荫汽车做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科研奖金”。只要能成功拿下一个专利知识产权,就能得到上万的奖金,在当时的森城,这也是挺高的奖金了。

中国的民族工业真正开始走入国际视线。

槐荫电池以极其可怕的速度占据着国内铅酸电池的市场,厂区也跟着扩张了好几次。

这一年,季时禹在更好的地段买了房,也换了车,只是夫妻俩依然住在厂里。

季时禹也以短短一年的时间,将槐荫电池的净利润,从做电动自行车时的500万元,推到了4000万元。远远超过了当年长河电池的发展速度。

周末没有回家,周一调出了休息时间,赶着回了一次家。

什么以旧换新、回收电池的策略,一时横扫了整个市场。那一年,森城刮起了回收热。

池怀音太累,躺在副驾上闭目养神。

吉祥汽车的订单,肯定了槐荫汽车的能力。绿色闭合生产链的生产方式开始被很多国内铅酸电池厂商效仿。

“爸妈这周又给我打电话了。”

*******

季时禹专心开着车:“你爸妈还是我爸妈?”

所以,他总是能成为团队的凝聚力。

“你爸妈。”

做得永远比说得多。

季时禹笑:“不是让你别接了吗?”

这是季时禹,不服输,不放弃。

池怀音睁开了眼睛,白了季时禹一眼:“要不是每次你都不接,他们不会每次都打我的。”

那一笑,好像能渡过一切劫难,让她有了满满的安全感。

“每次都在问有了没,也是不知道烦。”季时禹意味深长地扫了池怀音一眼:“只有你能证明,我是很努力想有的。”

一双亮若星辰的眼睛就那么看着她,随后,轻轻勾起了嘴角……

池怀音:“……”

大约是听见了池怀音的脚步声,他直起身子,目光缓缓转向池怀音的方向。

开入主干道,路上堵得一塌糊涂,车停在马路上,像个停车场似的。

人群中,他的气质与旁人都不一样,认真而专注。他的手背在背后,视线一直落在别人干活的手上,悉心指导。

“怎么周一也堵车?”

站在不远的位置,就那么看着他。

季时禹看了看远处,只看到浓烟滚滚:“好像是发了火灾?我下车看看。”

手上握着给他泡好的胖大海,还带着温度。

季时禹解开了安全带,跟着堵在路上不能动的暴躁司机们一起往前走。

他低着头,指导着别人拼装和焊接。同样的动作,教一遍、两遍、三遍……

远处的浓烟越来越烈,不时还伴随着爆炸声。

他没有放弃,也没有休息,还在继续指导着那些除了农活没有干过其他事情的农民。

马路上的秩序彻底乱掉了,声音嘈嘈切切,人流越来越多。

走了许久,终于找到季时禹。

交警过来疏通交通,让消防车可以开进来。

池怀音为季时禹也泡了一杯胖大海,下楼去找他。

季时禹没一会儿就回来了。

“刚还看他在楼下。”

“什么情况?”

“季时禹呢?”

季时禹系上了安全带,看了看后视镜,按照交警的指示开始倒车。

池怀音其实也有些担心,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做出的决定,也不能说什么,只能默默给大家一人泡了一杯胖大海。

一边开着车,一边随口回答:“微型汽车自燃。”

何冬累得话都不想说,摊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池怀音有些奇怪:“这天气还没开始热,也能自燃?”

周继云说:“照这个速度,要培训一年吧?”

“宏诚的微型汽车,半年,第三起了。”

“我真觉得这事没法搞。”

池怀音听见宏诚汽车四个字,皱了皱眉。

周继云和赵一洋忍不住对这个解决方式开始质疑了。

……

周继云、赵一洋和何冬连续三天都在教同样的操作步骤,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做得一塌糊涂。

回到池家吃饭。

就像他们一开始分析的那样,四五十岁的中年农民,从来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在培训的难度上,超过那些有一定学习经历、又年轻的工人。

池母做好了菜,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池父一个一个摆着盘,分着碗筷,还把大家的杯子里倒上了饮料。

……

自从池怀音的父母复了婚,池父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当我没说。”

一下子从丈夫中的恶魔,变成了丈夫中的楷模。

“那你去!”

这让季时禹都忍不住小声感慨:“咱妈真是驭夫有术。”

何冬跳出来解围:“多教几次就会了。”

池怀音笑着去盛饭:“回头我要好好跟我妈取取经。”

“我还觉得你们夫妻档最合适呢!”

“老婆……”

“要不,还加上季时禹?”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电视的新闻频道播报了突发新闻。

赵一洋、周继云:“你什么意思?难道就我们俩来培训?”

就是方才他们堵在路上的那场事故,宏诚汽车的微型汽车自燃,司机汽车逃命,幸好扑救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池怀音挨个拍了拍赵一洋和周继云的肩膀:“辛苦了。”

主播以严肃的口吻播报着整个事故的过程,画面有些触目惊心,消防车的水柱不住冲在汽车上,黑烟滚滚的画面看上去让人有些揪心。

在这一点上,周继云也是赞同的:“这任务也未免太艰难了。”

虽然宏诚汽车的标志被打上了马赛克,但是他们设计的独特外形和颜色,烧过之后的残骸也能大概认出来。这已经是宏诚汽车半年内发生的第三起自燃事故了。

“好歹大多读了个小学初中,有一定学习能力。”赵一洋说:“这感觉就像要我去教我爸爸用电脑一样,也太难了。”

池家的父母都对汽车不熟悉,只是认真地评价道:“汽车这东西也太不安全了,这么冷也能自燃。你们以后还是少开车吧。”

“我们以前招的年轻人也一样没有技术,都是我们培训出来的。”

季时禹和池怀音互看了一眼,没有说话,闷声吃菜。

赵一洋被这个想法惊到了:“你也说了,他们大字不识,也没有技术,这难度也太高了吧?”

池怀音心里暗暗有种预感,宏诚汽车也许是要爆发大地震了。

池怀音大概听说了一些情况,缓缓说道:“听说是有一天,厂里来了几个农民,是下面村里的,四十几岁了,听说我们这里招工,问请不请他们,一下子给了人力资源部的人启发,这些农民大多大字不识,也没有技术,工资水平会低很多。”

池父吃饭慢,喜欢慢慢品,尤其是女儿女婿回家,最是爱与他们聊天。

“什么情况啊?”赵一洋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中老年农民,实在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品着小酒,表情虽然严肃,眼神中还是透露着惬意。

看着槐荫厂区车间内整齐坐在地上的农民们,周继云和赵一洋都被吓了一跳。只有出身比较草根的何冬,相对淡定一点。

“听说你一直在鼓励科技创新,是有转型的想法吗?”

这可愁坏了人力资源的人,他们绞尽脑汁,最后想了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办法,并且得到了季时禹的首肯。

季时禹手上的筷子顿了顿,然后认真回答:“电池的蛋糕就这么大,以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摸到这个行业的天花板。”

资金不足,请不起太多青年的工人,便宜的童工,槐荫也是绝不敢用的。

“那你打算做什么?”

……

“还没有,”季时禹对此也有些发愁:“家电做不了,现在已经产能过剩;手机这东西虽然热门,但是各地上马的公司实在太多了,而且手机牌照争夺又激烈;房地产,以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来说,确实是个很好的时机,但是我是搞技术,做工业的。我更希望,我能做的事是像我做电池一样,能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让中国的技术,真正站在世界舞台上和别人比拼。”

季时禹淡淡一笑:“因为三年后,槐荫电池一定会转型。”

季时禹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池父听完,微笑着点了点头。

周继云笑:“老季,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你总是会想那么长远的事?几十年内有市场就够了,至少我们槐荫电池得到了利益啊。现在人力问题不需要几十年,三年内就会暴露出来了。”

“不容易,在商场搞了这些年,还留有我们技术人的风骨。”

“我始终认为,未来,能源会有全新的发展趋势。铅酸电池也许不会迅速淘汰,但是未来的限制一定会变多。你我都知道,铅酸电池的污染摆在那里,我们的绿色闭合生产链,几十年内也许能满足整体的生产环保要求,但是长远来说,不可能延续几代。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去扩充铅酸电池的生产线,如果未来我们要转型,这笔投资是不划算的。”

季时禹笑。

季时禹坐在电脑前工作,听到周继云的话,探头出来,他先是思索了几秒,然后用笔戳了戳太阳穴。

池父说:“我倒是有一个转型方向,推荐给你。”

一贯不会质疑季时禹的周继云也忍不住提问:“如今都是科技打头,机器越来越升级,人力集约模式必然会被淘汰。尤其在森城这种飞速的城市,以后劳动力必然会越来越贵,我们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以后必然会被淘汰。”

池父是院士,也是领域内的大家,他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知名,能得到他的指导,那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森城这几年发展很快,人力费用变高,整体资金不太够,无法正常在人才市场请那么多工人,在如何扩张生产线这件事上,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

季时禹的表情很受教:“愿闻其详。”

他依旧选择了人力来替代机器,以降低成本。

池父放下筷子,很认真地回答。

开年后,因为吉祥汽车的订单量大,公司提出要引进新的机器,扩张生产线,被季时禹拒绝。

“转型当爸爸。”池父微微一笑,笑得很假:“让我们早点当上外公外婆。”

********

季时禹:“……”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作者有话要说:

这回答依旧很不浪漫。两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

【很多很多年后】

……

在池怀音怀上高冷儿子之前,有那么一年的时间,季时禹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噢。”

池父每次碰到他:还是要多锻炼身体啊。

池怀音笑。

池母:我这里有一帖偏方……

“喂,池怀音。”

季父季母从宜城坐车过来,给他送上补肾良方。

见池怀音不言不发,季时禹勾起她的下巴。

赵一洋夫妻到家里做客,临走留下治疗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

他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她,让她全身都微微发热。

搞得季时禹亚历山大,也开始自我怀疑了:要不,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季时禹的脸上。

池怀音:不用。

人群摩肩接踵,挤在之中,距离那么近,池怀音觉得旁边的人说话的声音,几乎都要冲破她的耳膜了。

季时禹:你放心,我很坚强,能扛得住。

北都冬天的夜晚有多冷呢?池怀音不记得天气预报播报的温度了,但是应该是很冷的吧?可是她为什么一点寒冷的感觉都没有了?

池怀音:……我还是把避孕停了吧,这一年多公司大变动,觉得人手不够,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