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不是,”她以自己特有的机敏指出,“你以为自己不用道歉她就会原谅你。你以为约翰·达德利输了,而你却能赢。你以为自己公开了信仰,大家都会为此崇拜你,就像导师罗杰·阿斯卡姆那样[8],还有那个在瑞士的荒唐家伙。”
“我的心神全在天堂。”我坚定地说。
这话说到了我的痛处,她侮辱了我的精神导师亨利·布林格[9],这让我暴怒不已。“你这是嫉妒!”我朝她啐了一口,“你提到了那些伟人,但永远不理解他们的教诲!”
她紧张地绞着自己的手,我试着握住它们,但她突然跳起来,走向门口。“你疯了!”她说,“要么就是在自寻死路。”
“我嫉妒什么?”她也提高了自己的声音,“嫉妒这个?”她做了个手势,把这几间相连的矮顶房间都包括了进去,从这里望去可以看见围起来的花园,塔如高墙般立在远处。“你被关着,判了死刑,这里真没有什么值得我嫉妒的!我想活着!我想结婚生子,我想穿着漂亮的长裙翩翩起舞!我渴望生活,你肯定也是。在英格兰,没人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想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在王位上的是你的表姨,她会原谅你的!她已经原谅了父亲,只要求她网开一面,等回到布拉德盖特的家里,我们就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想想看你的卧室,你的书,想想我们骑马的地方流过的那条小溪。”
“这是我写的一首诗。”
我转过身去,好像她的话能诱惑我似的。如果我能将其视作世俗的诱惑,并且认定那句话是长着一副石像鬼面孔的东西说的,而非出自我那个漂亮的金发小妹妹之口,也没有她单纯的喜好和愚蠢的希冀,那倒是好处理得多。“不,”我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10]。”
她尖叫一声。“你在说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她转向门,我听见她的抽泣声,然后在门上猛捶了一下发泄自己的情绪。她对辩论这事不像我那样,从小就有人教导如何据理力争。她虽然受过教育,可并非学者,我的傻妹妹几乎不可能说服我,但我被她的眼泪打动了。如果可以,我会好好安慰她,只是我被上帝所召,所以没有转向她,反倒提醒她说:“耶稣前来是叫儿子与父亲生疏,女儿与婆婆生疏[11]。”
时运虽不济,风水仍轮转。切莫觉蹊跷,好运终降临。
“母亲。”她止不住地流着泪说,被袖子盖住的声音听着朦朦胧胧的。
“快向女王请求原谅!”她突然冒出这句话,“别人都这么做了。你不需要再次声明自己的信仰,只要说你对反叛的行为感到悔过。她看过你的信,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你再写一封给她,告诉她你知道自己错了,会终止自己的婚约,出席弥撒,这样你就可以安静地在布拉德盖特生活,我也会和你快乐地在一起。”
我吃了一惊,抓着她的肩膀,让她转身面对我。“怎么了?”
我把她带到窗边,坐在我身旁。“我准备好了,”我告诉她,“我不会失败的。”
“是母亲,”她重复道,“应该是儿子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不是和婆婆,因为你恨达德利夫人所以说错了,这暴露了你,简[12]。这不是上帝的话,你在试着与达德利一家撇清关系。你希望女王在你不改变自己信仰的前提下原谅你,而像约翰·达德利这种死前改变了信仰的人会被世人当做胆小鬼和异教徒,你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比他更勇敢。”
“什么?”她激动地问,“你在说什么呢?”
她的愚蠢令我勃然大怒。“你的愚蠢真是让我受够了!你什么都不懂,我倒是惊讶你还知道些《圣经》里的东西,但你用它来动摇我的信念却真是用错地方了。现在就给我走,永远都别回来!”
“我并不害怕,因为我知道生命不过是我们穿行的一条泪谷,”我用威严的语气说道,“靠你有力量心中向往此处的,这人便为有福。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7]
她面对着我,蓝色的双眼燃着都铎家的怒火,她和我一样骄傲。“你配不上我对你的爱,”她用自己愚蠢的逻辑说,“可你虽然配不上,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爱着你,因为我看见了你所处的困境;而你虽然聪明,却无所察觉。”
她的手用力扯着自己的裙子,在膝盖上形成了个布兜,里面装满了水果,摇摇晃晃的,好像装的是个婴孩,那个我永远无法生出的孩子,我握着她的手。
[1]《圣经》中的四大先知之一。——编者注
“那你就是疯了!”
[2]他是第六十九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正是他宣布玛丽一世女王的母亲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亨利八世的婚姻无效。
“我不害怕。”我对凯瑟琳说。
[3]绵羊象征义人通往永生,山羊象征恶人通向永刑,见《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第31—46节。
我有信仰,我觉得他们会给我判决,但却迟迟未定。当大家都安静下来,把我们都忘了之后,就会放托马斯·克兰默、达德利家的男孩们还有我回家了。死刑判决不过是用来震慑他人,让他们闭嘴屈服的手段。这不是我的末日,我会继续等待、继续学习,不会感到害怕。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会释放我,我终究会回到布拉德盖特的家里,坐在敞开的窗下,在桌边听着林中鸟儿鸣啭,闻着夏日微风中干草的气味,和凯瑟琳、玛丽在树林里捉迷藏。
[4]该刑罚最初记载于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即1216年至1272年间,直到1870年废除之前一直是对叛国者的处刑方式,多数情况还会施以阉刑,遗骸会在市中心展示数日以儆效尤。不过这种刑罚只适用于男性,女性叛国者会被处以火刑。
而对我来说,情况不仅更糟,甚至还自相矛盾:他们判我死刑,要么像叛国者那样用巨斧斩首,要么像异教徒那样在绿塔处以火刑。我面无表情地听着他们嘴里的谎言,还有用来威胁我的死刑判决。安妮·阿斯科也不过是一介普通女子,也曾为我们的信仰在史密斯菲尔德的柴堆中被焚至死,他们难道真觉得一直在支持她的耶稣也会让我失望吗?他们难道觉得我不敢像她那样殉教吗?我敢,而他们又如何呢?
[5]古耶路撒冷附近的一髑髅形小山,即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之处。
和被告同样罪恶的法官判了所有人死刑,他们将被拖去行刑地,吊在绞架上,再砍断绞索放下来,掏出内脏,砍去四肢[4],这便是吊剖分尸刑,它和上十字架一样残忍。执刑地选在了塔山,他们倒是应该把那里改名叫做髑髅地的[5]。我听着法官的裁决,甚至都没有颤抖,因为我完全无法相信这点。凯瑟琳王后最亲近的朋友和导师居然会被宣为异教徒而被剖腹?给先王亨利涂敷圣油的正是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他写了《公祷书》[6],又怎么可能会是异教徒?他朋友的女儿又怎么会剖腹取出他的内脏?
[6]该书于1549年出版,圣公会的祈祷用书。
这个审判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场无味的朗诵,说的人心里明白,但却没有公开声明的勇气;听的人心里也明白,只是他们的未来全仰仗于有一天否认这一切。所有人都在撒谎,没人请我讲话,只是让我做告解,我没有机会去解释上帝言语的力量。
[7]简说的这句话出自杜埃—兰斯版的天主教《圣经·诗篇》第84章第5—6节,其他版本的《圣经》这处文字与其都不相同。不过杜埃—兰斯版《旧约》部分出版于1609年,《新约》部分出版于1582年,按理说简·格雷所在的时候该译本还未出现。
我穿着一身黑色长裙,头戴滚边的黑色兜帽,身披黑色的毛绒斗篷,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祈祷书,边走边读。小小的字母在我眼前跳动,说实话,我一个字都看不清,但这没关系,我对这些祷词非常熟悉。重点是我拿着这本书,看起来像在认真读它,每个看见我的人都能看到我仰赖着上帝的言语,这些话经由耶稣之口,写入圣约中,再被凯瑟琳王后和我翻译过来。我并不仰赖牧师喃喃的祷词,也不依靠即将在市政厅“迎接”我的冗长拉丁语礼拜。我依靠自己的信仰在世间获得救赎,而非在自己身上画十字架、嘴里还轻声念诵“阿门”,尽可能展示与新教有所不同的天主教:与真相相对的谎言,与神相违的异教,与绵羊相异的山羊[3],与我相悖的他者。
[8]于1548和1550年担任伊丽莎白公主(即伊丽莎白一世)的导师。
可不幸的是,紧跟在他身后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丈夫吉尔福德,他面色苍白,明显被吓坏了。接着是我,由两个侍女护送着,在我身后是达德利家的安布罗斯和亨利,他们看起来带着一副庄严的表情,态度甚至有些藐视。
[9]即海因里希·布林格(1504—1575),瑞士改革家,乌尔里希·茨温利的继任者。
从伦敦塔前往市政厅的道路两旁站着一排警卫,我所在的这队犯人跟在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2]身后,由一位刽子手举着斧头在前带路。是这位虔诚的牧师给了我们英文的祈祷书,也是他和我亲爱的王后凯瑟琳一起翻译了《诗篇》,现在却因为反对女王引入天主教弥撒而被关进伦敦塔。他和凯瑟琳王后一样都曾是我的导师,我对他很了解,如果他跟随那把斧子,那说明主就走在前面,我全心全意地相信这点。对于能跟从这么一位圣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并愿意跟着他直到天国的门口。
[10]《圣经·马太福音》第16章第25节。
我们这些拒绝她的异端邪说、选择追随复活的主的囚犯,要学着主曾经的样子在众人面前走过,这便是所谓仁慈的女王下的命令。但我知道在这场宫廷假面剧中感到羞愧的应该是她而不是我,我才不怕自己被宣为叛国者,反倒对此感到高兴。从码头开始的路程可以让我宣明自己的信仰,让我成为走向宣判路上的但以理[1]。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和几个剩下的囚犯一起在伦敦市政厅受审,她以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可以带给我屈辱的计划,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对我来讲倒是件神圣的事情:让我从伦敦塔走向市政厅并接受宣判于我而言是件荣誉,我与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一样丝毫不会感到羞耻。她觉得这能让我在众人面前感到羞愧,她错了,这是我殉教的机会,我对此心存喜悦。
[11]《圣经·马太福音》第10章第35节。
伦敦塔 伦敦
[12]《圣经》中是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媳妇与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