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中国民间故事 > 第十八篇 大禹治水

第十八篇 大禹治水

禹站在堤坝上,看见滚滚的洪水向四面八方涌去,思绪万千。他想老办法只能暂时堵住洪水,时间一长,洪水积累的多了,力量变大,就会冲破堤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洪水引到其他的地方去。可是滔滔洪水又要引到哪里去呢?

第二天,禹就告别了妻子和年老母亲,开始了治理洪水的事业。

“引到大海里呀!”禹突然叫了起来,“对,大海,老百姓都说大海是最大的,肯定会装得下洪水的。”

禹听完对妻子说:“黄河的洪水已经夺去了很多老百姓的生命,如果再不治理,老百姓面临的灾难会更大。爹爹死于治水,我是他的儿子,我一定要把他没有完成的事业做完,如果我不把洪水治理好,我就绝不回家。”

古云:水往低处流。以这样的思想作指导,禹开始了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首先,禹率领百姓跋山涉水,将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粗略地考察一遍;其次,在考察的过程中,他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堆放了石块或者砍伐树木作下记号,以便于治水时参考用;最后,禹对各种水情都做了仔细认真的研究,制定出严密、完整的治水办法,即疏导法来治理黄河水患。

禹刚得到任命的消息,他的妻子就对禹说:“我不同意你去治水。爹爹就是因治水才被处死的,你不能再接收这样的任务了,黄河的洪水是止不住的,到时候,你也会和爹爹一样,被舜处死的。”

禹做完准备工作之后,就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治水工程。禹亲自带领百姓,拿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等工具,风餐露宿,在风风雨雨中治理水患。禹起早贪黑,腰累疼了,脚跑肿了,都从不敢懈怠,他常常因为过度疲劳而昏倒。老百姓被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都让自己的孩子跟着禹治水。由于老百姓积极参与治水,工程比预期的快了很多。

随后,在各部落首领的举荐下,舜任命鲧的儿子禹为治水官员。禹从小跟随鲧治水,他对黄河的地形、地势、泛滥周期了如指掌,九年的治水过程也让他积累了不少治水经验。禹无疑是最适合最好的治水人选。

在治水过程中,禹曾经有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没有进去。这就是传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做完了增高和加固工作之后,鲧信誓旦旦地对舜说:“无论多大的洪水也冲不垮我的堤坝了!”舜相信了鲧。可是没过多久,洪水依旧吞没田地,冲毁房屋,老百姓还是担惊受怕地躲在高山上。舜发怒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却一事无成,他定了鲧的罪名并处死了他。

第一次是禹经过自己的家门口时,听见了婴儿的哭声,他知道那是他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他多么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呀,可一想到老百姓还在受洪水危害,他便忍住眼泪匆匆离开了。

可鲧想了又想,“水来土掩”,这不就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治水办法吗?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了。于是,他率领百姓将所有的土堤继续增高和加固,他想,这样一来再大的洪水也会被制服的。

第二次是禹经过自己家门口时,他的妻子正抱着儿子站在家门口,妻子看见禹就赶紧让儿子喊爸爸。禹多想抱抱自己的儿子啊!可他只是对妻子和儿子挥挥手,很快就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了。

后来,尧死后舜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看到洪水滔滔,房屋倒塌,田地淹没,百姓流离失所,便亲自来到鲧治水的地方察看。他看鲧用的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老百姓都被围在一个小土城里生活。于是舜对鲧说:“你把洪水围在堤坝里面,就像把野兽圈在笼子里,它迟早都会出来祸害百姓的,你应该想想其他的办法。”

第三次是禹经过自己家门口时,儿子抱住禹的腿说:“爹爹,娘病了,她想你了,你进去看看她吧。”禹想起柔弱的妻子心中一阵酸楚,可他推开儿子忍住眼泪又离开了。

鲧来到洪水泛滥的黄河边,巡视了一番,便开始了治水工程。鲧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官员,他率领老百姓用泥土和石块筑堤,把洪水围住来制服洪水。这就是传统的“水来土掩”的治水方法。可是,随着洪水越来越猛烈,土堤是不能挡住来势凶猛的洪水的,洪水终究是会将土堤冲垮的。因此在鲧治水期间,洪水没有得到治理,反而更凶了。

在禹的指挥下,老百姓凿了一座又一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大公无私,把所有的心血都奉献在治理水患上了。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九条水渠全部开通了,堤坝的洪水开始流进大海,治水事业终于完成了。这就是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

于是,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如何治理洪水。他向四方部落首领征求意见,最后各部落首领们一致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鲧。尧对鲧并不信任,但是首领们都说:“现在已经没有比鲧更好的人才了,你就试试吧!”就这样,尧任命鲧为治水官员。

洪水得到治理后,禹并没有停下来,他又组织老百姓学习农耕技术,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种上桑麻,撒下谷种。几年下来,桑麻遍地,禾谷飘香,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老百姓为了感激他,便尊敬地称他为“大禹”。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洪水淹没了庄稼,毁掉了房屋,老百姓流离失所,只能躲到山上,靠野菜充饥。

舜死后,禹受禅让继承了帝位,大禹就成为了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他们都博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