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居正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冯保愣了愣,说道:“走,到你的值房去,听老夫细说缘由。”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说着便来到张居正的值房,冯保也不寒暄,一坐下就讲了事情经过:
“你不知道?”冯保稍感吃惊。
却说今天中午,冯邦宁受人宴请,前往珠市口的一家酒楼吃饭,喝了半醉出来,乘了八人抬大轿回衙。这时,对面路上正好也有一顶八人大轿抬了过来。早在大明开国初期,就传下了避轿制度。凡官秩低的官员乘轿出行,在路上碰到官秩高的官员,一律得停下轿来避到路边,待官秩高的官员轿马过去,方可重新上道。比方说,六部衙门的堂官,在路上碰到内阁辅臣的轿马,除吏部尚书外,余下五部堂官一律回避。吏部尚书与阁臣可以互相掀开轿帘,伸出头来揖礼而过。下层官员若见了六部堂官,不但要避轿,还得走下轿来,跪在路边恭送。总之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如何避轿,有一整套完整的规定。正德、嘉靖两朝之后,避轿制度虽没有宣德年间之前那么严格,但大致规矩官员们还不敢不遵守。像冯邦宁这样的五品武官,见了王国光这位秩位隆重的正一品吏部尚书,老远就得把轿子抬到大街旁的小巷中回避,他自己还得来到大街边上迎着天官的大轿挺身长跪。但今天中午,一是因为冯邦宁多灌了几盅毛狗尿,脑子晕乎乎的;二是因为他自恃有伯父冯保这个大后台,任什么官员,他都不放在眼里。当轿役看到对面而来的瓜伞仪仗,认出是王国光的轿子,便连忙磨过轿杠,要把轿子抬进就近的小巷。冯邦宁一看轿子变了方向,连忙一跺轿板,吼道:
“啊,原来是冯将军,这是怎么了?”
“你们要干什么?”
一听这名字,张居正立马想起冯保是有这么一个侄儿,原住在涿州乡下老家,仗着叔叔的权势,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冯保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后,皇上为笼络他特恩荫其家族后人一个,冯保没有儿子,便荐了冯邦宁来京,在锦衣卫担任了一个六品的指挥佥事,三年后迁升一级,当上了五品的镇抚司副使。听说这个人虽然入了公门,但旧习不改,倚仗冯保狐假虎威,在京城里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没有几个人敢招惹他。张居正虽知道他的“大名”,但从未见过,这会儿见他这副模样,不知什么地方竟长得与冯公公有几分相像,便吃惊地问:
班役回答:“老爷,咱们避轿。”
“这是咱侄子冯邦宁。”
“避谁的?”
“这位是?”张居正一边还礼一边问道。
“吏部天官王国光大人。”
“张先生,老夫带着这孽畜前来负荆请罪。”
冯邦宁掀开轿帘儿引颈一望,果见对面有一乘大轿子排衙而来。放在平常,在路上遇到三品侍郎以下的轿子,冯邦宁从来都是当街呼啸而过,根本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但若是遇到大九卿的轿子,冯邦宁却还不敢造次,每次都是悄没声儿地踅到一边。但今天却又不同,盖因他昨晚到伯父家,听徐爵叽叽咕咕向他传说新闻,言辽东大捷原是杀降冒功,皇上赐给当事官员的奖赏都得收回来,这里头就有吏部尚书王国光。所以,当他一听说对面来的是王国光的轿子,心想这家伙恩荫的儿子还得退回去当平头百姓,还神气个啥,于是干脆把脑袋伸出轿窗嚷道:
他刚走到大门口,便见冯保神色严峻负手而来,背后跟了一个身着五品熊罴武官命服的中年汉子,身上被一根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张居正瞟了这位武官一眼,只见他大脑袋短脖子,两道眉毛浓黑杂乱,紧压在一双鼓突突的眼珠子上。此刻只见他噘着两片厚嘴唇,神情沮丧且还夹杂着怒气。张居正不认识这个人,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冯保已是瞧见他了。只见他快走几步,在台阶下面朝站在门口的张居正抱拳一揖,勉强笑着言道:
“你们这些毬攮的,把爷的轿抬回街上去。”
张居正回到内阁,第一件事就是派员通知吏兵两部和都察院三衙门的堂官前来会揖,商量选派前往辽东的调查人员。办完这件事,正说把几位阁臣找来传达一下皇上关于查处辽东大捷一事的旨意,忽听得院子里闹哄哄的。正要询问,却见书办姚旷飞快来报,说是冯公公坐轿到了,跟着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被五花大绑。张居正闻言大惊,立马提了官袍跑出门去看个究竟。
班役只当冯邦宁发酒疯,小声提醒道:“老爷,对面来的是正一品的大天官。”
“皇上所言极是,”张居正答道,“臣即刻派吏兵两部会同都察院衙门一起派员前往辽东。”
“毬,天官又怎么样!”冯邦宁眼睛瞪得像个兔卵儿,骂道,“老子今天偏要当街走一趟,正轿!”
“张先生,朕忽然想到,光懋也是一家之言,作出决策之前,是否还是再派人前往辽东调查核实?”
班役不敢违抗,忙又招呼着把大轿正了回来。这时候,王国光的大轿与冯邦宁的大轿相距不过二十来丈远了。王国光此番出行是应张居正之托,前往都御史衙门拜揖左都御史陈瓒。在现任的大九卿中,就陈瓒的年纪最大,辽东大捷受赏,他也是有份儿的人。张居正担心一旦撤消封荫,陈瓒想不通会闹出事来,故委托王国光先去找他透个信儿做做安抚工作。现正走在半路上,却见对面抬过来一乘轿与他冲撞。除了张居正,偌大一座京城,还没有谁的轿子敢与他争顶。
话已谈完,张居正告辞出了平台,刚要跨院门而去,朱翊钧又走出来喊住他,言道:
“对面是什么人的轿子?”王国光问随轿的护卫小校。
“如此甚好。”
小校早看了对方的仪仗,回道:“启禀大人,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副使冯邦宁。”
“臣先让国子监立即将《劝学箴》刻碑,然后将拓片分赠全国所有学校,依样勒石。”
王国光一听,顿时拉下了脸。对于冯邦宁狗仗人势横行不法的事,王国光早有耳闻,他只是没想到,这家伙肆无忌惮,现在连他的轿都敢冲撞。思虑间,两乘大轿已是近在咫尺,都当街停了下来,王国光吩咐小校:
“先生夸奖了。”朱翊钧对自己的书法一直就很得意,所以一听表扬就兴奋起来,“《劝学箴》为的是训谕天下学人,所以不敢马虎。”
“叫他滚开!”
张居正仔细看过之后,赞道:“皇上写下的这篇《劝学箴》,单看笔墨,庄谐并重,可作为天下法书。以此勒石,莘莘学子看了,谁能不惕然深省!”
小校跑到冯邦宁的大轿跟前交涉,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只见冯邦宁也不下轿,只把头伸出来大声嚷道:
这篇《劝学箴》,是准备作为圣谕勒石刻碑安置在全国各地的官学中。却说武昌城因何心隐事件而引起学生骚乱后,张居正趁势让皇上下旨禁毁天下私立书院。但这仅仅只是行政措施,要想清除积弊端正学风,让全国数万廪膳生员戒除玄谈,重研经邦济世学问,还得有所提倡。此时,适有南海教谕肖梅东上本提议皇上写一篇《劝学箴》,以激励引导天下学人。朱翊钧觉得这主意不错,便让张居正替他草拟出这一篇四言偈颂。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订正之后,他再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
“王大人,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走一边。”
日月其迈,静言思之。
“放肆!”
百尔君子,迨其今兮。
王国光一声怒喝,这时候街边上已站了不少围观的人。冯邦宁一喝酒便是人来疯,听王国光骂开了,他也不甘示弱,嗞嗞朝地上吐了一口痰,盛气凌人地回道:
如珪如璋,邦家之光。
“王大人,你凭什么骂人?”
我有旨蓄,何用不臧?
“骂?本官还要惩罚你,来人!”
被其之子,是用不集。
“到!”
每有良朋,俾汝多益。
小校率二十名护轿武士一刷儿站上前来,个个都握着腰间的开鞘大刀。
程门立雪,莫知其他。
一看这架势,冯邦宁的十几名护卫也都拔出刀来。按理冯邦宁一个五品官员,拨到他名下听差的衙役只有六名,但他所在的镇抚司衙门是“诏狱”所在地,衙门里要紧官员的护卫自然不能按等级来定,因此冯邦宁每次出行,前呼后拥威严直逼大九卿。这会儿见双方剑拔弩张,冯邦宁乐得把事情闹大,嚷道:
不稂不莠,如琢如磨。
“你不要以为你是天官,就可以仗势欺人。咱早就知道,皇上马上就要降旨惩罚你。”
灼灼其华,其实之食。
“惩罚我什么?”王国光稍稍一愣。
敷时绎思,每怀靡及。
“辽东大捷是杀降冒功,你贪领封赏,皇上要尽数追夺,你以为咱不知道?”
黾勉求之,日就月将。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不管是两家护卫班役还是街边上的老百姓,无不大惊失色。正月间的辽东大捷是件大事,京城里的老百姓没有谁不知道。这么一场举国欢庆的胜战,竟然是杀降冒功,而且连大名鼎鼎的老天官也被牵扯进去,谁听了这消息都会像猛听闷雷的婆娘,不打一阵寒噤那才叫怪。王国光此时也深感意外,这事儿尚属机密,这个二杆子怎么会知道?转而一想他是冯保的侄儿,一时间什么都明白了。他决心杀一杀这位“太岁”的气焰,便命小校:
皇父孔圣,示我周行。
“护轿前行,阻挡者,格杀勿论!”
于彼行潦,叹其乾矣。
小校得令,手一挥,八名健壮的轿夫吆喝一声迅速起轿,二十名护卫更是如猛虎出林。顿时,冯邦宁的轿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他的那些护卫平常虽然也都是五阎王不要六阎王不收的恶汉,但眼下毕竟是与天官的护卫对阵,心里头有些发怵,因此都不敢真的玩命。当然,也有几个憨头挡道胡闹,厮打中,双方都有人皮破血流负了轻伤。
爰有寒泉,惟其深矣。
看着王国光的轿队走远,冯邦宁再看看自己属下的残兵败将,蓝呢大轿也被戳了几个洞,自觉丢了颜面,顿时泼妇似的骂起大街来。骂了天官骂班头,骂了班头又骂轿夫,秽语满嘴脏话乱喷。折腾了一阵子,他的酒也醒了。思量一番觉得不妥,便赶紧跑到紫禁城来找他的伯父讨主意。
张居正打开四尺宣,只见上面亦楷亦行,墨气淋漓地写了一篇四言诗:
冯保听了,感到冯邦宁闯了大祸,一个五品的武官和一品天官争道儿,放到哪儿说都是败理儿的事。这官司如果打到皇上那里,弄不好,这愣头青的一身官皮还得扒掉。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王国光是何等人物!他不单是张居正最好的知己,还是皇上与太后深为依赖的股肱之臣。冯保将冯邦宁好一顿臭骂,直到骂酸了嘴,才让人找了一根绳子来,着两个太监帮忙把冯邦宁捆了,亲自押送到内阁来找张居正。
“光懋的折子,就依先生说的办。这张纸上,抄的是《劝学箴》,你看看这格式如何?”
听清了事情原委,张居正很是生气:一气冯邦宁无法无天,竟敢冲撞吏部尚书的轿马仪仗;二气这浑小子居然口无遮拦,当街乱嚷,捅出了尚未公布的朝廷机密——这事儿冯公公也脱不了干系,不是他露了口风,冯邦宁又怎能知晓“杀降冒功”的事?如今,冯公公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架势,把冯邦宁五花大绑押进内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堵外廷官员们的口,不让他们借此攻击他骄纵家人横行无道。但如此一来反倒叫张居正为难:若是秉公执法,给冯邦宁严厉惩处,则有拂冯公公的面子,他虽然做了一个高姿态,你可不能当真,谁不知道这位大内主管是有名的笑面虎;若不处理把冯邦宁放了,各衙门官员就会骂他“硬处驮枪过,软处杀一枪”。
朱翊钧欲言又止,看着张居正诚恳的表情,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微微点了点头。正说要张居正退下,他忽然又记起一件事,便从御座旁的几案上拿了一张折叠的御品宣纸,让小内侍递给张居正,言道:
踌躇了好一会儿,张居正起了一个念头,想让书办去把张四维喊来,把这难题交由他去处理。转而一想又不妥,人家冯公公是冲自己来的,若交给张四维去办,冯公公肯定知道他这是推诿之举,心里头便不高兴。既搪塞不开,张居正便睃了一眼冯保,说道:
“张先生……”
“冯公公,令侄今日之举,的确太过孟浪。”
“不自请处分难以服众。”张居正坚持道,“请皇上降旨,给臣罚俸三月。”
“是啊,这畜牲只要喝了酒,佛脸上刮金,青楼上摆阔,什么样的浑事都做得出来。”冯保说着便连连叹气。
“自请处分?”朱翊钧摇摇头,说道,“这个就不必了。”
张居正从冯保的话中听出了“消息”,跟着就问:“怎么,冯将军喝了酒?”
“下臣说过,辽东大捷一事,下臣也犯了考虑不周的过错,因此要自请处分。”
“是呀!”
“讲!”
答话的是冯保而不是冯邦宁。打从一走进张居正的值房,冯邦宁就站在外头过厅里没有进到里屋,这会儿,冯保伸头朝过厅喊道:
“臣遵旨。”张居正说罢,稍稍犹豫,又道,“皇上,下臣还有一个请求。”
“畜牲,还不进来给首辅大人下跪,说个清楚。”
“这倒是。”朱翊钧觉得张居正处事缜密,把什么都想好了,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便道,“张先生,就按你方才所言,你替朕拟旨。”
冯邦宁闻言慌忙走了进来,因双手被绑没有支撑,故下跪时差点摔倒,书办赶紧过去扶了他一把。
“意见终会有的,但有李成梁一人在,就能保辽东一方平安,满朝文武,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冯将军,中午在哪儿喝的酒?”
“这样,其余的官员岂不有意见?”
“在珠市口。”
“同所有官员一样,收回奖赏即可。”
“冲撞吏部堂官王大人的轿子,你可知罪?”
“那究竟该如何惩处李成梁父子呢?”
“知罪……”
朱翊钧从这番话中,明显听出了张居正对李成梁父子的偏袒之意。这一点,朱翊钧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在君臣平常交谈中,张居正不止一次向他灌输这样的用人之道:对于能臣干吏和胸富韬略的专才,不但要大胆使用,而且要善加保护。特别像军事将领,不可轻易撤换。一旦立功即刻行赏,若有小错则善意训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因噎废食求全责备,势必会导致贤人在野庸官满朝的可怕局面。张居正方才所言正好体现了这种思想。朱翊钧同意师相的观点,于是问道:
此时的冯邦宁早收了嚣张气焰,他偷觑一眼,见首辅脸色铁青,身子竟吓得筛糠一般抖动。
“蓟镇戚继光、辽东李成梁,是当今两位最有军事才能的大帅。皇上登基六年,正是有这两人率部拱卫京师,三千里边境才平安无事。各路虏酋,一听到这两人的名字都闻风丧胆。古人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细数李成梁十几年来镇守辽东的功绩,则这次杀降冒功只是小过。下臣猜想,李成梁大概也想有一次大捷来庆贺皇上的大婚,他事虽做错了,但却是一番好心。”
“你这畜牲,死狗扶不上墙!”
“这是为何?”
冯保还在喋喋不休地骂着,张居正劝道:“冯公公,事情既然已经出了,光骂也解决不了问题。”
朱翊钧这下子问到了关键之处。好在张居正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立刻答道:“启禀皇上,对这父子二人,既要惩罚,又不能太重,终要网开一面。”
“那你说怎么办?”冯公公问。
朱翊钧频频点头,他听进了这番道理,稍一思忖,又问:“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呢,该如何惩处?”
“我正要请教冯公公,这类事儿按朝廷规矩,应该如何惩处?”
“他们一时肯定想不通,但维护朝廷纲常,本来就讲不得半点情面。”张居正说到这里,见朱翊钧仍在犹豫,又补充道,“皇上九五之尊,赏罚之事,尤当谨慎。赏当其功,则赏一人而天下知所劝;罚当其罚,则罚一人而天下知所惩。若赏罚不当而不及时纠正,则会给好大喜功、虚报邀赏者,留下一个可乘之机。”
张居正的问话看似不经意,实际上是把这难题又还了回去。冯保知道张居正这是和他斗心眼儿,此时却又不得不觍着脸回答:
“这……”朱翊钧面有难色,说道,“这样一来,该有多少官员是竹篮打水,一场欢喜一场空。远的不说,就说内阁里的吕调阳、张四维两位辅臣,晋秩一级要作废,已经荫了功名的儿子又要退回去,他们该作何想?”
“这种事惩罚起来也没个定规。永乐皇帝时,一个六品主事也是喝醉了酒不肯给礼部尚书让道,礼部尚书告到皇上那里,皇上一生气,竟下令将主事廷杖八十,活活给打死了,这是最重的。也有轻的,被罚俸三月了事。”
“皇上颁赠给当事官员的所有奖赏,一律收回。”
“既不太轻也不太重的呢?”
“你是说……”
“也有。”冯保眯着眼,数落着说,“嘉靖四十年就发生过一回,五品御史冲了内阁辅臣的轿马,被嘉靖皇帝弄到午门前罚跪,整跪了三天。”
“依臣之见,皇上应收回成命。”
“这个好。”张居正紧接着冯保的话说道,“冯公公,令侄今日所做之事,想完全不加处罚恐怕行不通。处罚太轻,人家会说你冯公公袒护;处罚太重,人家又会嚼舌头骂我张居正落井下石。干脆,让令侄现在就到午门前罚跪去。”
“张先生,如果光懋所言凿实,朕该怎么办?”
“现在就去罚跪?”冯保有些惊诧。
张居正一番表白,朱翊钧听了心里略微好受一点。但这种事究竟该如何处理,他心中没有底,于是问道:
“对,现在!”张居正的回答一点也不含糊,“我已约了吏部、兵部、都察院三衙门堂官前来议事,过不了一会儿都会到。王国光肯定憋了一肚子怒火要来告状,若是他见令侄跪在午门,心里头就要好得多了。”
“当初,辽东戎政总督张学颜六百里加急传来团山堡一役的捷报时,本身就有疑窦。其一,每年正月,都是三九天最冷的时候,北京尚且鹅毛大雪寒气逼人,何况山海关外的辽东。那里更是冰天雪地。这季节鞑靼部落全都缩在毡篷里煮茶过冬,按常理绝不可能出外寻衅犯边。鞑靼人都是骑马作战,正月里路上都结了冰,光溜溜的马蹄打滑,行路尚且困难,更莫说打仗。所谓三冬无战事,几乎成了铁例。其二,退一万步讲,鞑靼人真的要破例袭侵团山堡,一定经过精心谋划有备而来。李如松所部只有三千人,为何能一仗割取八百余颗首级?这是最不可思议之处。须知鞑靼武士是以勇猛善战著称于世。常言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李如松部竟无一人战死,这事奇怪不奇怪?这样的两点疑窦,本不难看出,但下臣当时一是因为父丧而心志颓唐思路不清,二来一心想着皇上大婚,一读捷报,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天降吉兆为皇上贺喜,根本就没往他处想。因此,当皇上提出要犒劳参战将士奖赏当事臣工时,下臣不但没有制止,反而一味怂恿,这样才铸成大错。”
尽管张居正是一番“好意”,冯保仍不免感到失望,但一想也只有如此,便道:
“唔?”
“张先生这就算开恩了。畜牲,还不谢恩!”
“这件事情不怪皇上,错在下臣。”
冯邦宁一听说要去午门罚跪,顿时脸色涨得像猪肝,小声嘟哝道:
“是啊!”朱翊钧叹道。
“还望首辅大人再轻饶一次,跪在午门,那多丢人呀!”
张居正回答:“臣猜测皇上的意思,是说当时的奖赏决定太过匆忙。”
冯保见冯邦宁这时候还二三得五地对不上数儿,气得起身上前踢了他一脚,骂道:
朱翊钧叹一口气,有些埋怨地说:“张先生,朕的意思不是说调查不对,而是当时……唉,不说了。”
“好你个不识好歹的东西,朝廷大法还容得你讨价还价么,给我滚,到午门跪着去!”
“皇上,下臣是在离京回乡葬父之前才听到一些关于李如松杀降冒功的传闻。此时冷静一想,才感到这里头疑窦甚多,遂决定派光懋前往调查。”
说话间,张居正早朝书办使了眼色。书办会意,出门去把内阁门口值勤的兵士喊了两个进来,从地上扯起冯邦宁,踉踉跄跄地向午门去了。
朱翊钧这个问题问得刁钻。张居正心下忖道:“若直言相告说是高拱提醒,皇上肯定因人废言,不但不会下旨纠处,甚至还会反其意而行之,将调查者光懋给予严惩。若隐去高拱一节,皇上又会在心里头责怪我严重渎职,因为辽东大捷传来之初,正值皇上大婚在即,这位新郎官一高兴,决定重赏当事臣工,我当时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如今该赏的赏了,该升的升了,却平地一声雷冒出个‘杀降冒功’的说法,岂不令皇上难堪?”思来想去,为了既照顾皇上颜面,又使问题能得到解决,张居正便主动承担责任,他清咳一声,答道:
冯保没有跟着去,听着走廊上的脚步声慢慢消失,他回过头来对张居正悻悻说道:
朱翊钧默然良久,方又蹙眉问道:“张先生是什么时候觉得这里头有诈?”
“越是不顺心,这畜牲越是给咱惹祸。”
“是的。”张居正坦诚以答。
张居正听出冯保话中充满怨气,便安慰道:“冯公公,你主动把令侄绑了送来内阁,众官员知道了,都会夸赞你深明大义,法不容私。”
“啊,这么说来,首先是你张先生对辽东大捷一事起了疑惑之心?”
“你以为咱是怕官员们胡吣?”冯保凄然一笑,摇着头说,“老夫才不怕他们呢!”
“是下臣差他前往辽东秘密查访。”
“那,你……”
“光懋怎么得知真相?”
“咱是怕皇上。”冯保说着,忽然把声音低下来,“张先生,自从皇上大婚,太后搬出乾清宫后,皇上少了管束,好像变了一个人。”
“应该是真的。”
“啊?”
“张先生,光懋奏折中所言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过去有个什么事儿,他吃不准,总会问问老夫。现在,凡事他都想自己拿主意,唉!”
收到光懋奏本的当天下午,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在平台紧急召见了张居正。当张居正行过陛见之礼刚刚落座,朱翊钧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冯保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张居正突然想到皇上执意要从太仓里划拨二十万两银锭到内廷供用的事儿,也不免忧心忡忡地说:
与王国光见面后的第三天,在张居正的授意下,兵科给事中光懋给皇上递了奏本,详述了辽东大捷的真相,揭露辽东总兵李成梁和戎政总督张学颜串通李如松杀降冒功的黑幕。南边武昌城的学潮风波刚刚平息,山海关外的北地边城又爆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丑闻,北京城中的大小臣工,有机会知晓这一消息的,顿时都产生了“多事之秋”的感觉。凡与此事有牵连的官员,心里头都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皇上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