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梗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笑笑,反问道:“你以花礼佛,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无德禅师说:“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也是这样啊,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瓶中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气质,不断地忏悔、检讨,改正缺点,才能不断汲取来自大自然的新的养分啊!”
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被洗涤一样的清凉。但一回到家中,琐屑的事情太多,实在令人心烦。禅师,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如何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呢?”
信徒听后,欢喜地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美丽。”
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中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上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鲜花供佛,根据佛典记载,常以鲜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无德禅师说道:“世间最美皆由心生,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面对这样看似无解的困境,我们是否连“困兽犹斗”的信心都没了呢?别急,佛门有一则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无德禅师的话仿佛一泓清新的山泉,无声无息地浸润着我们的心田。的确,就算这个世界有再多的纷扰与尘埃,只要我们珍视自己——这簇茂盛的花蕊,时时除污、改过、修剪、忏悔,终能于滚滚红尘里常开不败。
而幸福,从来不会光顾一颗落满尘埃、一片荒芜的心。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注意力从外界的纷扰转向内心的修行时,我们自然会慢慢看见一片更广袤的天地:原来,这里——我们的内心,才是一切答案的源头活水,不管是尘世的幸福快乐,还是佛门的般若菩提,都只生长于我们的心底!
对此,再高明的解释和宽慰都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毕竟,美丽的言语虽然有洗涤人心的效果,但生活的尘垢却纷纷扰扰,无穷无尽……渐渐地,我们就在这样混沌而无望的时光里,一点点耗尽了心底所有的热情和光明,最终对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彻底失去信心。
是啊,为什么蜗居就无法享受半日惬意的闲暇呢?为什么车水马龙声里就没有清澈的安宁呢?为什么我们要给那些简单的快乐附加那么多条件呢?看清一本书上的字并不需要满满一落地窗的光亮,听清一段动人的旋律也不需要整个世界的安静。通往幸福的那条长路,虽然有现实的绊脚石,但真正挡住我们去路的,却是自己心头的障碍!
仔细想来,这样的梦想可能并不是“小资”的专利,曾经的我们也幻想枕着海浪与涛声入睡,在风语和鸟鸣里悠然醒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明净透亮的生活呢?没有丝毫杂质,只有如水般淡然的清澈温暖。可如今,令人讨厌的现实却是:我们枕着嘈杂的车水马龙声入睡,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烦躁而无奈地醒来。我们喊累,可生活千钧,我们略一松手就可能被它压垮;我们想逃,可红尘万丈,我们又能往哪逃……
克里希那穆提在演讲时曾有一个女孩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为什么希望有伴侣?你能否在世上独立生活而没有丈夫或妻子、没有孩子、没有朋友?”他的回答是:“单独生活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我们大部分人只把我们的信心放在一件事情上面,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离开了我们的伴侣,生活就不再丰富,离开了家庭,我们就失去了作用。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丰富的,那么伴侣关系就变成次要的事了。”其实,我们并非真要舍弃伴侣和其他亲密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除此之外,还能让自己在这个红尘俗世,安身立命的东西。
曾几何时,在“小资”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段话:“我有一个愿望:一个不大不小的家,一扇大大的落地窗,闲暇时斟一盏清茶,枕一床摇椅,随手翻几页旧书,无思无想无欲无念地慢慢消磨半日时光……”可惜,现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家”都要上百万,更不用说带落地窗的了,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怡然自得呢?
而这种东西,就埋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中国)王珣
就像王珣在《遇见懂爱的自己》里说的:“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这样的女人,即便独自跳着芭蕾,相信天地也会为之倾倒。”其实,不仅是女人,任何看得见自己心头的清澈明朗的人,都能将自己周遭的世界,变成一个不一定很大,却刚好适合自己的舞台,任自己在其中轻灵曼舞、兀自翩跹。
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这样的女人,即便独自跳着芭蕾,相信天地也会为之倾倒。
最后,让我们将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一起洗洗干净,重新审视一下周遭的世界。也许你会蓦然发现:原来,一本书就是一个恬然的午后,一首歌就是一个静谧的夜晚,一颗晴朗的心,就是一整个妩媚的人间!
自心晴朗,则世间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