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许三观卖血记 > 外文版评论摘要

外文版评论摘要

余华是在意大利十分知名的中国作家......在《许三观卖血记》里,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用简洁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描述他们的苦辣酸甜......正是这些平常的生活和重要的历史交织在一起:那些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余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和充满智慧和讽刺意味的笔锋描绘了那一特殊年代的场景。(意大利《新报》1999年9月27日)

《许三观卖血记》回顾了一位工人悲喜交加的一生,通过阅读余华的这部小说,人们可以大致浏览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一直到邓小平时代,人们通过奋斗得到了今天的日子。作者用讽刺而又荒诞的笔法讲述了中国社会的状况以及它的兴衰变化。(意大利《阿迪杰报》1999年2月22日)

许三观是蚕丝厂的送茧工,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他不得不卖血......余华被认为是中国新一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他以一种"令人不安"的幽默手法讲述了许家曲曲折折的故事。(意大利《印刷品报》1999年4月16日)

中国作家余华的优秀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这段不可泯灭的历史的象征性意义的机会和可能性......余华的文风有一种使沉重主题变得轻松简单的力量,他有能力通过增强对社会呼喊的力度,来使语言文字从压力和繁复的感情中抽离出来。如果在西方语言中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对应的话,我们也可以把这叫做"最低纲领派"。(意大利《联合报》1999年4月12日)

余华运用高明的写作手法,在情节的把握中把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凝聚在人活着最最基本的要求里:吃、穿、住、繁衍后代。在个人、集体的故事骨架都精简的情况下,余华用一种必不可少的写作手法将其风格深深烙印在字里行间之中:简洁的词句、生动的想象和令人牢记在心的人物形象......在这部构思精妙、笔锋成熟、堪称完美的小说中,人们对于人类有能力适应生活中种种困难的信心,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信仰。(意大利《Tuttolibri》1999年5月6日)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精彩情节,就像是给无味的白米饭中增添了新奇的调料。(意大利《晚邮报》1999年4月15日)

作者运用充满智慧的平衡手法叙事,笔锋一转,创造出一个充满悬念的"生活魔术",不断重复一些情节和词句,好像在讲述一个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一样。这部优秀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并不完美的人生图景,但是却有趣而熟悉。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一位贵客,是为了赎回抵押了的物件,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意大利《GAZZETTADIPARMA》1999年4月25日)

《许三观卖血记》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其内容的典型性,和它发人深省的主题思想,这部小说不同于普通的喜剧或悲剧,它是一出悲喜剧,全书充满了精巧的讽刺手法的运用,使人悲喜交加。(意大利《日报》1999年3月25日)

即使在现如今充斥着过度消费风气的中国,卖血仍然是一个真切存在的事实。然而在余华壮烈而又富有喜剧性的小说中,卖血成为了许三观家陷入窘境时一种极端的解决办法。(意大利《GRAZIA》杂志1999年5月11日)

余华的作品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种充满活力而又诙谐幽默,同时兼有激情澎湃与别出心裁的写作风格。他的文字极其优雅,他能将这些文字玩转于笔下,做到将"小人物"的对话描写得活灵活现。这些文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的激情,向我们展示了作者丰富的词汇,同时还使得作者避免了在现实主义作品中通常具有的沉重感,成功地将读者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法国《中部周日报》1997年12月28日)

是男性的观点吗?这在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有所讲述。主人公许三观在困难时期,已在蚕丝厂推车送蚕茧维持生计......有时迫不得已去卖血。他有一个脾气反复无常的妻子,也因为有三个儿子而自豪不已。故事的背景是共和国成立初期,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今天那混乱的社会状态,文章以喜剧的笔法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会哑然失笑。(意大利《ANNA》杂志1999年7月5日)

英国NR杂志评论:该作家凭借着经典小说《活着》已经名噪一时。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延续了以往风格,描写了有着狂热的生活欲望,在生死关头能够坚守尊严,团结一致的小人物。作者用生动感人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纯朴与人道主义的真谛。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它必将在文坛上熠熠生辉。(法国《中西部共和国报》1997年12月11日)

《许三观卖血记》情节清晰,易于理解;所有故事都以一种明确的节奏到来;情节片段全部铺展开来,水到渠成,人物关系、矛盾顺理成章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丝毫没有拐弯抹角、矫情的感觉......我们发现,余华和他的作品,都是满溢着智慧的宝石。(意大利《庸俗》杂志1999年4月)

如果巴勒格《娟》的故事还离你非常遥远,那么中国青年许三观却是在城里一家丝厂的送茧工,这让你多少有些亲近的感觉吧......作者深邃透彻的写作将小说所具有的敏感度发挥到了极致。余华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所塑造的人物向世界展示了艰难时期人的尊严以及求生的欲望。(法国《尼斯晨报》1998年1月4日)

温柔地叙述不可思议的艰难故事。故事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一天丝厂工人许三观听说,通过卖血可以挣很多钱。事后只需要在餐馆要一份"庆祝胜利"的猪肝和热黄酒就能很快恢复力气......余华凭借个人的生活表现了中国人民感人的又有点令人震惊的情境下的命运。(德国《柏林日报》2000年2月13日)

一个在新中国的大历史事件背景下发生的家庭传奇故事;从文学角度讲,主人公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度过艰难时刻的。他到医院卖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牺牲,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是不可能接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许三观卖血记》向读者阐明了一个在一个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的观点。(法国《焦点》周刊1998年1月)

这部小说关系到1949年后几十年中国的生活,个人的故事总是同政治框架互相敌对;但作者的兴趣只在日常的事物,例如小人物的团结和争吵,他们的梦想,成功和失败......《许三观卖血记》属于我们现在能够接触的最使人激动的叙述作品之一,它和我们通过欧洲文学所能了解的完全相反。像倒叙,独白,心理化的叙述特点全部被忽略。(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2000年11月11日)

"身子骨结实的人都去卖血,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在地里干半年的活也还是挣那么多......"《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新出的法译小说。这部小说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奇迹这一主题似乎显得有些冷淡,但却经常能体会到其中的讽刺意味。(法国《德克尼卡》杂志1998年1月)

余华的小说是关于一个为了使自己和家人熬过艰难的时期,卖血到最后出卖力气和(也许并没有)自己灵魂的人的故事,余华首先当然是为中国读者写了一本中文小说。这意味着,他的小说的叙述方式同我们欧洲人熟悉的方式有根本的区别。这段故事中的词语构成比流传下来的词汇越发显得陌生。这部小说讲述的自然是使我们感到有异国色彩的生活情况,因此我们更难想象这种古老的朴素。对我们而言,这本书讲述的是长久以来只是存在于历史想象中的极大的苦难。(德国《纽伦堡日报》2000年7月15日)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通过卖血勉强维持生计的故事......在余华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绝境时,为求继续生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以及在过去中国社会体制中的错乱。在那种体制下,个体被完全泯灭了。(法国《世界报》1998年1月13日)

我们已经熟悉了奇特的故事:一个人卖影子,一个人卖笑。别停下沉思:那些人在那儿都卖了些什么?许三观作为一个丝厂送茧工给我们带来了沉思。许三观卖的只是他自己的血。是因为"猪肝"吗?是为了解救一个重病的年轻人的生命吗?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艰难时期的一点点自由吗......人物生动的,粗俗的语言说明了小说包含的内容,爱开玩笑的人能使人变得更理智,并细腻地表达心灵的感情冲动。显而易见的:这里描写的是一种新的自主权。我们见到的余华是一个有主见的时间证人。(《新德意志报》2000年6月3日)

余华选择了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阐释这个社会的荒谬。他成功地结合了正义与讽刺,细腻与遒劲有力的文风以及历史事件与一个小人物坚毅地生存、固执地活着的心路历程。《活着》正是该作者的前一部力作。《许三观卖血记》向人们许以相同的希望,并从同一个侧面审视了近代中国历史。(比利时《晚报》1997年12月24日)

《许三观卖血记》这一感人故事的作者使读者能同样感受到这个真实的事件......小说有娱乐性,因为作品的情节进行得快而紧张,小说让人喜欢,因为讲述者能够影响读者,但没有让人陷入同情。(德国《柏林画报》2000年3月19日)

同前一部小说《活着》一样,作者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描述了一个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可以说,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余华是游离于诙谐的格调、时代的批判及文学赖以生存的人道主义之间,做得最为游刃有余的一个。(比利时《前途报》1997年12月10日)

当年轻的工人许三观在那里看望他的亲戚时知道了这种说法:在农村只有卖血的人身体才好,才能讨到媳妇。在回城的路上他加入了两个正要去医院卖血的农民的队伍......余华自己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长大,他勾画了一幅那里生活的生动图景。他用幽默和热情描绘了耐心忍受类似饥饿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图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甚至处于邻居的监视中。(德国《宾德乐日报》2001年5月23日)

虽然血液买卖是该死的贸易,等他已经不是真的需要钱时,许三观却因此获得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我发现这与土耳其作家亚沙尔·凯末尔和泰国作家皮拉·苏哈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许是巧合),苏哈也写了农民在生命和尊严遭到践踏时的挣扎与斗争,而且叙述方式也是像他们笔下那些率真的人一样直接。(《亚洲书评》2003年9月6日)

余华的小说以无法抑制的陌生性冲击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这是很好的现象。同时这些小说很容易阅读,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余华自己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表现得很理智。"我被你们选中完成这个作品,这次写作",他说。《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确实选择了一个优秀的作者。(北德电台2000年6月7日)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人生活的生动写照......余华的天赋就在于,他能用悲悯的幽默冲淡残酷的故事,能轻松地处理痛苦的处境而对笔下那些没有文化的普通的穷人不加丝毫的嘲弄。也正是这种幽默给人物带来了生命,赋予了他们立体感和尊严。(美国《亚太艺术》2004年4月6日)

余华诙谐的家庭小说有时就像中文写成的喜剧。自己也在这样一个"曾经没有自行车"的省城长大的作者以令人惊讶的粗俗和不加修饰的语言保证我们了解陌生的世界。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对普通人以及他们幽默的生存策略而言是熟悉的。(奥地利《标准报》2000年7月8日)

许三观一家充当了展示公共情感的舞台。他们哭闹,争吵,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情示爱。就像许三观的妻子拆了又织成线衣的手套那样,人物似乎也被拆了又装好,纹路和针脚丝丝可见。他们没有什么私人经验可言,不得不将内心以及他们的卑鄙、残忍乃至性变态都展示在人们面前。(美国《Slate》2003年10月24日)

余华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贫穷,他用消遣的方式表现罪恶、误解、性格缺陷包括解脱和互相尊重的时刻。这种方法让人联想到布莱希特。(德国《比勒菲尔德城市报》2000年2月24日)

虽然《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但《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更为复杂。许三观和许玉兰在贫乏之中结成了一种类似身份同盟的网络关系......许三观忍受着,几乎被生活抽干最后一滴血。(美国《西雅图时报》2003年11月28日)

余华是一个能够展现语言所能表达的对历史的理解力的作家。失败者让他体会到历史所忽略的小人物的损失。这是关于一个不放弃,始终抗争,失败后又重新站起来应对下一次失败的人的故事。(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报》2000年10月16日)

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在余华感人肺腑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没有绚烂的情节,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民间故事:一个中国家庭忍受贫穷、饥荒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这听起来似乎很严峻,或者很糟糕,但余华令人惊悚而滑稽的风格使小说避免了感伤主义的情调......小说看似普通,却结构巧妙、文字优美,让人难以拒绝,令读者一唱三叹、回味无穷。(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003年12月21日)

对知情人来说,在中国通过卖血赚点钱一直是受欢迎的。某些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可能性得以继续。工人许三观也无法拒绝这个提议,特别是他要用这些钱实现自己的结婚计划......余华完成了《活着》后证明,他仍然能够用精巧而便于理解的幽默写作。这是一部流浪小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存喜剧。(奥地利《维也纳信使报》2001年7月2日)

小说既感伤,又残忍,余华不断打磨尖利的笔锋,竭尽所能地构建他的故事......《许三观卖血记》首次出版后不久,中国媒体就广泛曝光大量卖血者感染上了艾滋病和肝炎病毒。事实证明,许三观和他的家人是幸运的。(美国《华盛顿邮报》2003年11月2日)

余华的这本书,德文译名叫做"那个卖血的男人"。本书缓慢地进行着农民式的思考,并在思考中解释着什么。或是想解释汗钱和血钱的区别,亦或是想解释血之力量与肉之力量间的差异。(奥地利电台2009年10月15日)

《活着》有时令人感觉仿佛是中国的贝克特,始终逃不了不幸牺牲的悲剧必然性,相比而言,《许三观卖血记》的内核有着更多希望的亮色......不过,余华并非要为主人公所经历的生活敲锣打鼓,他或许不会再想给笔下那些可怜的人物做毫无审美感的手术了,但他没有放弃给折磨人的社会历史拔牙。(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