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渐多起来的学生们的身影,我心一阵愀然——他们的书包看上去特别的沉重。
风太大,那一天没摆摊的人。除了风声,外面也再没别的声音。学生们成了最早出现于小街的人,他们的身影悄悄而来,悄悄而去。连摆摊的人也可以因为风大不出门,学生们却不可以据同样的理由不去上学啊……
我家的门发出了开关之声,我知道儿子也去上学了……
接着是第三个身影、第四个身影,都是初中生或高中生的身影……
一般来说,从六点到九点多,是小街声音最嘈杂的时候,而八点多钟的小街,可用“人满为患”一词形容。那时小贩们的叫卖声最响亮,有的还手持话筒。他们不仅来自京郊,也来自中国的各个省份——能听到东西南北各种口音。他们似乎都在心照不宣地比赛他们的叫卖声,仿佛那直接显示着他们的生存本领,就像汽车的发动声直接显示汽车的性能……
她从我视线里消失之后不一会儿,我又看见了一个像她那样吃力地蹬着自行车的身影——还是一名学生的身影。还是一名女学生的身影。
车流照例堵塞在小街的街口,那时候。
我竟看见街上有一个骑自行车的身影。那身影很单薄,哽着风,猫着腰,缩着头,蹬得吃力的样子。我看出那是一名女学生,她一手扶把,一手拿着什么,边骑边吃。
如果只在小街上走,你会觉得人生其实是多么的单纯。各个摊位摆的大抵是吃的东西,菜蔬、粮食、鱼肉、水果以及早点等,少数摊位也摆穿的用的。穿的都很便宜,用的都是居家过日子的杂物……
一月里的一天,北京正处在寒冷之中。我由于失眠,偶尔起早了,站在窗前吸烟。我从窗帘拉不严的地方向外看,天还黑着呢,路灯还亮着呢,大风从对面山坡上的树梢啸过,其声如哨……
望着街两旁的摊位,你会觉得,仅就“生活”二字而言,那早市满足一个人的需求已绰绰有余……
首先穿过早市的,是骑着自行车身着校服的男女初中生、高中生。在冬季,六点钟左右,天刚刚亮,初中生高中生们,往往是他们的家里最先迈出家门的人。
但是你若走到街口,去望那堵塞的车流,你往往会觉得眼乱心慌,仿佛人类的生活也堵塞在那儿了。十年前,那一条大马路上过往车辆并不多,后来车辆一天比一天多。最新款式的国产车和最高级的进口车全在那条大马路上亮相,缓缓前驶,两旁是骑自行车的人,车流中夹挤着出租车。各种车辆的尾气,使马路上空如罩青雾……
渐渐的,说话声多了,终于形成一片——“早市”六点钟左右开始“营业”了。
坐在那些车里的城市人,是有地位的高低之分的。这是与早市上的市民之间不言自明的区别。
便会有贪早觉的男人或女人大喝一声:“消停点儿,讨厌!”大抵是诸如此类的话,但城里人还想睡也睡不成多一会儿了。
汽车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后一种声音是城市的晨曲,前一种声音是城市的“主旋律”。坐在车里的某一个人,很可能决定着早市在街上的取消或存在,很可能决定着股市风云,也很可能决定着早市上某些人的命运……
有那嗓门儿大的,说话声就会搅了我们这些城里人的清梦。大多数人家都是仅仅一扇纱窗隔着楼里楼外,其声聒耳。何况,楼外的露宿者们还每每争吵嬉闹……
到了中午,小街上彻底安静下来了,只有承包了那一条小街卫生状况的外地民工,持帚清扫着早市垃圾……那一种安静一直维持到傍晚。傍晚大马路上的车流又堵塞了。傍晚学生们的身影络绎出现在小街上,互相不太说话,也很少有结伴而驶的,都匆匆地往家里骑……
如果是夏天,听到的便是小贩们的说话声。夏天他们常睡在路边,怕的是别人占住他们的摊位。他们最怕的是蹬着平板车来时,摊位却被别人抢先占去了。
到了晚上九点多钟,一辆辆小车开入小街。小街的街头,有一家歌厅,那一辆辆小车是奔歌厅来的。在夏季,歌厅传出的打击乐,小街另一头的人也听得到。
农民是大地的一部分。在城市里,一天的声音也首先是从底层发出的。“嚓、嚓、嚓……”这是今天我听到的第一种声音。斯时我虽然醒了,却懒得起来。我一向如此,醒得很早,起得较晚。也许是老的预兆吧?我扭头向窗子望去——在窗帘拉不严的地方,一条玻璃是蓝色的,如同用浸了蓝墨水的抹布擦过似的。于是我知道,大约五点钟了。其实,不必看窗子,仅听那“嚓嚓”声,我也能对时间做出挺准确的判断——春节前北京下了一场大雪,被铲到路边的积雪至今没化尽。而我家楼前那一条小街是早市,积雪占了摆摊人们的摊位。自那以后,几乎每天五点钟左右,都能听到“嚓嚓”的铲雪声……
十点多钟,小车泊满了小街两侧,我家楼前小街的一天,也就开始向第二天过渡了……倘第二天无风、无雨、无雪,倘或有,并不多么大,那一天的起初的声音,依然是摆摊的人所带动起来的。底层的声音,是直接为了生存而发出的声音,也是最容易被其他声音压住的声音。
一天的声音,确乎首先是从底层发出的。在农村自不必说了,黎明鸡啼,静夜犬吠,一天的过程中牛哞马嘶,或农机作响,都伴随着农民的起息劳作。除了他们的身影,除了那一些声音,农村也不太常见别人的身影,听见另外一些声音。
一天由底层的声音开始,由歌厅里传出的打击乐结束。在我家楼前那条小街上,一天又一天,几乎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