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水浒后传 > 第四十回 荐故观灯同宴乐 赋诗演戏大团圆

第四十回 荐故观灯同宴乐 赋诗演戏大团圆

瀛海澄波无疾风,洞庭秋月一般同。

乐和道:“燕少师要扁舟五湖,有卢小姐作西施了。只是国主是可同安乐的。”蒋敬手里像打算子一般,停了片时,也做一首道:

笙歌鼎沸琼筵盛,映彻银花绿酒中。

知己君臣难拂袖,且酣烟月五湖中。

燕青道:“‘洞庭秋月’是潇湘八景之一,可知是潭州人哩!”宋安平矢口成章道:

少年浪迹似飘风,曾记东京此夜同。

物华天宝动和风,一派箫韶仙苑同。

闻焕章道:“好个‘杯酒君臣一气中’!真是盛世明良!”燕青作言志诗道:

宣到玉堂传草诏,金莲两炬落梅中。

万花明月元宵夜,杯酒君臣一气中。

裴宣道:“宋学士此诗自是翰苑仙班,移动不得。”花逢春不假思索,把锦笺起稿道:

太史由来采国风,赓歌又与舜廷同。

玉街十里飐香风,长喜元宵佳节同。

柴进道:“足征国丈教胄子育人材雅化。”萧让把酒吟成一首:

圭马夜深金埒上,丝鞭遥指凤楼中。

圣世必须兴礼乐,薰陶养育辟雍中。

众人尽赞道:“驸马应诏之作,古来甚少,花公子此诗称绝唱了。”燕青又问柴进道:“柴丞相,你是做过方腊驸马的,那时曾做诗么?”合席拍手大笑。公孙胜道:“贫道不晓得吟诗,唱个道情罢。”敲着渔鼓简板,唱《西江月》道:

柳梢残雪拂东风,灯月交辉瑞霭同。

回首风尘自远,息机万虑俱忘。功名富贵霎时忙,走马灯边一样。

国主、众人看了,称赞道:“台阁气象,燕许手笔,可卜将来相业。”闻焕章吟道:

美酒三杯沉醉,白云一枕清凉。蓬莱阆苑可翱翔,早渡洪波弱浪。

冰轮涌出金鳌背,万载千秋一照中。

国主大喜,合席斟上大觥。阮小七道:“国主的令,不能诗者罚三大杯,我连字也不认得,该吃六大杯。”众人皆笑起来。梨园子弟呈上院本。柴进与李俊翻了几页,原要点一本《邯郸梦传》,却见戏目上有个《定海记》,问是什么故事。那副末禀道:“此是虬髯公下海在扶余国封王故事,是周美成学士填词。”国主道:“我们所做的事,正有些与虬髯公相似,就演他罢。”优人开了场,演出虬髯公路见不平,救了被难的父女两个,李俊道:“这虬髯公便是与我们一般的义气,只是出身却比我们正气些。”又演到宇文智及设计陷害,李俊道:“这奸贼便是与高俅、黄文炳一般的。”演到虬髯公越狱逃走,路上遇见尉迟南、尉迟北落草,请上山去结为兄弟,李俊道:“这便与宋公明在江州、与李户部在济州一样的事。”演到李靖在华山大王庙一出,柴进道:“这李靖敢是国主的一族,不然如何这等英雄气概!”演到李靖见杨素,红拂妓夜奔,乐和道:“这杨素比蔡京还好些,只是国主却没有遇见这红拂妓。”国主笑道:“若是我,决不收留她。”大家笑了。演到虬髯公遇见徐神客,燕青道:“这道士好像公孙先生,也姓徐,莫非就是前日的徐神翁么?”大家又笑。演到刘文静下棋,虬髯公会小秦王,燕青道:“前日牡蛎滩救驾,也是遇着真命天子了。”演到尉迟弟兄两个在罗艺标下为官,虬髯公招他二人同往登、莱泛海,李应道:“也是从登、莱泛海,好奇怪!”燕青道:“罗艺是幽州总管,从幽州到登、莱是便路,自然该是从这里来。”演到扶余国大将弑主自立,裴宣道:“这便与共涛一类,只是没有萨头陀。”演到虬髯公兵伐扶余国,杀贼为王,李俊道:“这却比我们直捷许多,不像我们费了许多周踅。”众人大笑。团过圆,国主道:“这一本戏竟像是与我们写照一般,如何这等相像得紧,也是奇事!”大家又饮了几杯,正是欢娱嫌夜短,已是鸡鸣四野,重赏优人,撤席归宫。一连欢乐了三日,谢恩而散,各守职业去了。

气象巍巍大国风,元宵乐事赏心同。

到了秋间,那高丽国王果然换了道妆,只带四名内监,两个行童,到丹霞宫投公孙胜出了家,钱粮他国中不时送来。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次年,国主生下世子,因徐神翁说“若要卸担,须待登来”,遂取名“登”。各公卿中大半生子,互结婚姻。公孙胜寿至八十余岁,无疾而去。高丽国王亦随羽化。国主七旬之后,传位与登,也到丹霞宫修道。李登英敏仁厚,守成令主,用宋安平为相,花逢春、呼延钰、徐晟为将,将相得人,国家安堵。各公卿之子皆行出仕。国主李俊直活到一百二十岁,无疾而终。李登生子,亦传数世。每隔数年,到临安贡献一次,直至宋朝变国,方才与中国断了往来。后贤有诗两首叹咏:

不觉腊尽春回,上元将到。国主传令,请金鳌四岛并清水澳将领都到国中,与国中文武大家庆贺元宵。搭三座鳌山,金銮殿前一座,朝京楼下一座,宫中一座,广放花灯,与民同乐。设三处大酒馆,户部给下钱粮,备办酒馔,自十三夜起至十五夜止,效唐朝时故事,大[3]三日,凡有职官员并羽林兵役,都挂牙牌,竟到馆中任意酒饭,不要会钞。公卿宅眷俱入宫陪侍国母宫中赏灯,闻妃为首,顾大嫂押班。笙歌细乐,烟火花炮,通宵彻夜不休。朝门前点兵护卫,国主同丞相柴进以下文武各官俱上朝京楼宴会。乐和把初出海时花逢春射死鲸鱼那两个鱼珠镂空了,点上蜡烛,如巴斗大两颗水晶丸,银光闪闪,人都猜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真是奇观。公孙胜等也到。国主正坐,其余四十二人,序爵安位。国主举杯道:“幸得皇天护佑,朝廷锡恩,众兄弟同心辅助,得成此大事业。思量在常州看灯,被吕太守拿了,乐兄弟用计救得出来,海外称尊,正所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遇上元佳节,不可不庆。只是不要荒淫,一年一次,与众兄弟畅叙欢情,却无不可。”饮到半酣,吩咐那奏乐的住了。国主道:“我虽粗鄙,雅好文墨。当年重阳赏菊,宋公明有《满江红》一阕,至今我还记在心中。今日胜会,不可无诗以记其盛。若只是大块肉大碗酒,依旧梁山泊上光景了。诸位中有能诗的,各自做来;如不能者,罚依金谷酒数。我先罚起。”唤内监斟上三大犀杯吃了,取文房四宝放在闲桌上。众人互相推让。丞相柴进拂拭花笺,吟成一首呈上:

其一:

殿上摆设得十分庄严。到启醮这日,公孙胜主坛,披锦襕鹤氅,星冠象简,一日三朝,焚符诵咒,道众讽经礼忏。国主与众文武斋戒沐浴,朝夕礼拜。到圆满这日,萧妃、闻妃、公主、花太夫人等都来朝礼。国主教纵百姓观仰。公孙胜虔心发表,专求显应。到了三更时分,一轮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微风不动。忽听得西北天门上一声响亮,推出万朵彩云,霞光绚烂,半空里仙乐铿锵,异香馥郁。国主同众人不胜骇异。云过处,闪出朱旛绛节,玉女金童,宋公明等俱立云端。后边又有一小队,却是旧国主马赛真。万目同见,一起下拜。逾时冉冉而去。众人尽道虔诚所感,道法高妙所致,无不欢喜皈依。高丽王见这般显应,次日唤内监备了贽仪,拜公孙胜为师。回到国中,谢别国主道:“承老弟不弃,得联宗谱,荣幸之至!今返小邦,看小儿综理国政,稍得就绪,明春即到丹霞宫来出家。”国主款留不住,又设宴饯别,命童威、童猛送至界口而还。自此无事。

儒者空谈礼乐深,宋朝气运属纯阴。

万法融时,任他刀山剑树,化为玉垒琼葩。

不因奸佞污青史,哪得雄姿起绿林。

一灵秉正,纵然铁额铜头,尽作忠臣孝子;

报国一身都是胆,交情千载只论心。

到了丹霞山,高丽王见山景清幽,不胜欣羡道:“敝邦只有浊浪顽山,哪里得此仙景!”公孙胜闻知,同朱武、樊瑞出来迎接。到大殿上,先拜了三清。公孙胜等要下拜,高丽王道:“正欲投在门下,岂敢当此!”行了稽首礼,接到秋涛轩献茶。各处游玩,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公孙胜备出素酒款待,国主道:“欲与先生计议,建一坛罗天大醮,报答神明,追荐宋公明等并阵亡将士,不识几时好起坛场?”公孙胜命朱武择了第三日良辰启醮。国主道:“敢屈王兄大驾宽住几日,与观胜会,何如?”高丽国王喜允。就命朱武开了科仪,国主即敕有司办理,选七七四十九员有道行高真做七日道场。三清殿前立起两挂长幡,幡上写道:

无端又 续英雄谱,醉墨淋漓不自禁。

高丽王道:“前日蒙道君皇帝差御医安道全疗愈我病,再生之德,未曾酬报。昨奉使到敝邦,为国事倥偬,不及请教,今欲再求诊视,不知在否?”李国主道:“安道全原是梁山泊聚义的,因钦差治长兄的病,回到金鳌岛,遇飓风翻了船,小弟救出,送到东京,被卢师越所谮,蔡京欲置重典,幸宿太尉救解,逃到登山云,得保性命。闻得宿太尉说,那卢师越投顺金朝,认错了病,被斡离不所杀。安道全这口气泄了。如今现在这里。”传令旨宣了安道全来到,拜见高丽王,致谢前日厚贶[2]。高丽王道:“承先生神术,重得延生,只是贱体尚弱,欲再求良方。”安道全凝神定虑,诊了高丽王太素脉,禀道:“殿下精神虽弱,脉气甚清,定享遐龄,兼有神仙之分,当斟酌一方呈上。”高丽王道:“寡人已传位世子,庶务一应不理,正欲息虑修真,闻得吾弟处有一公孙先生,欲求一见,可得瞻礼否?”国主道:“公孙先生在丹霞宫修道,小弟正要去候见他,可以同往。”高丽王大喜,二主并马而行,柴进、安道全随后。

其二:

一日,忽有报来:“高丽国王亲来聘问,已在青霓岛相近。”国主即差童威、童猛先去远接,再差孙新、蔡庆、宋清、杜兴到海岸伺候。过了一日,那边官员先赍高丽纸大红金帖,上面写道:“宗弟俣顿首拜。”这里探事官报道到了。国主唤排銮驾,同丞相柴进、少师燕青、参政乐和、吏部裴宣到皇华馆迎入。那高丽国王李俣,只带两员大臣,四员内监,五百名羽林军护驾。相见之时,各叙景仰之意。高丽王道:“僻处海隅,蕞尔[1]小国,久企老宗兄天纵之资,统理大邦,特视龙光,祗领清诲。”国主答道:“樗栎之材,承乏小国,屡欲恭诣阙庭,反蒙先顾,何以克当!”两位国王并辇而行。到金銮殿上,叙过礼,柴进等一同拜谒。高丽王连忙回礼道:“各位俱是伊、吕之材,大名如雷贯耳,宗兄得此良佐,自然光被四海。若某小邦,并无济时之才,深惧陨越。”国主道:“上国是箕子开基,文明礼乐,自汉唐以来,世多硕辅,弟这里这几人都是昔日盟友,相助分理,以匡不逮,怎敢望贵国世臣!”叙过话,光禄寺排设筵宴,水陆毕陈,笙簧迭奏。饮酒中间,高丽王道:“小邦始号朝鲜,颇以礼义自持,为大宋东藩。倭王自恃其强,常来侵犯。前承使臣颁令,约共提防。奈弟齿衰迈,又且善病,已传位小儿,恐他愚弱不能料理。宗兄威行海外,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建不世之业,欲结为兄弟,为唇齿之邦,想蒙宗兄不弃。”国主道:“前日三岛倡乱,革鹏借兵,倭王遣关白将万人来攻,已见只轮不返。若二国结连,如左右手,倭国击东,则弟从西救,击西则兄必从东应,自然不敢再肆荼毒。若得俯纳,为弟叨荷实多!”高丽王大喜。当夕酒散。次晨焚起一炉好香,高丽国王李俣、暹罗国王李俊共拜天地,然后交拜。高丽国王年长为兄,暹罗王为弟。两国大臣,各相交拜。对天设誓道:“李俣、李俊忝为同姓,二国相邻,结为兄弟。尽忠天朝,抚牧万姓,若有外侮,并力捍御,倘生内乱,亟为剿除,吉凶顾问,灾丰庆恤。自盟之后,永以为好,若有背违,天必厌之。”自此之后,兄弟称呼。

郓城小吏志翩翩,白骨封侯亦可怜。

次日孙立、乐和来谢国主并驸马。燕青、裴宣、柴进俱在殿上。称谢过了,国主道:“我还有几个人不曾赏得。”即传令旨唤熊胜、许义、唐牛儿、吉孚、和合儿、郓哥、花信、方明等到。方明在白石岛,不能即至。熊胜等俱来叩头。国主道:“熊胜有破龙角寨之功,许义有招降韭山门之力,吉孚、唐牛儿救出柴丞相,郓哥有救三位贤侄与还道村之功,和合儿内应破共涛,方明有攻白石岛之绩,花信三世忠勤,并为可嘉,各俱量授统制之职。”郓哥已有了共涛之女为妻,花信年老辞了续弦,其余六人,就在前日选出人家内,又选六家送熊胜等去招赘成婚。郓哥令随呼延钰,唐牛儿、吉孚拨在丞相府效用,花信做驸马府总管,方明自在白石岛,熊胜监守城门,许义领船巡海。发放已毕,各各谢恩而出。正是微功必录,恩泽遍普,无不称功颂德,感激欢呼。那时丹霞宫已经告竣,公孙胜等三人住在那里了。朝京楼亦已造完,造得高有三层,雕栏画栋,甚是壮丽。皇华馆驿也俱完备。前日颁行各款,渐次就绪,把一个海外蛮邦,化作声名文物之国了。

未到死生休遽信,漫夸富贵不相捐。

燕青去会孙立、乐和,茶罢闲谈。燕青道:“那杨林倒会使乖,娶方明的女儿,是扬州瘦马出身,好不在行!只是与屠崆浇残。”乐和道:“情之所钟,也不妨得。”燕青攒着眉说道:“国主又要我临安走一遭。”乐和道:“为着何事?”燕青道:“国主专为参政的大功未曾酬得,一例施行,心上不安,要我去京中聘一位千金小姐送做夫人,又要两个小星做陪嫁。只得要去。”乐和认着真道:“岂有此理!有人侍奉枕席已为过分,怎劳少师远涉!国主平日如骨肉一般,怎么正了位就客套起来,待我自去辞谢!”孙立道:“这不是军国大事,论起来何苦万里航海。”燕青道:“既然参政力辞,有一位现成夫人与两个美妾就送来了。”乐和道:“少师又来取笑,夫人哪有现成的?”正说间,只见花驸马引一乘大轿,又是两乘小轿,四个宫娥随着,后面抬千金嫁妆,大吹细乐,一行人到来。孙立、乐和见了愕然。花逢春道:“乐叔叔大恩未曾报得。公主身旁有一宫娥,名吴采仙,是潮州人,德容俱备。那两个女子亦是广东人,颇有几分姿色。国主特托燕少师致意送来,权作夫人与侧室,以表一点微忱。”孙立道:“方才少师说要到临安聘娶,万分使不得。若驸马盛意,乐舅就可拜领了。”燕青笑道:“我说是现成的。请夫人出轿。”吴采仙出轿,果然风姿绝世,那两个女子也下了轿。孙立请夫人接进去,就设酒款待燕青、花逢春。酒散之后,孙立料理花烛,与乐和结亲,分明韩夫人遇着于佑,乐不可言。

古来凡事多曾有,世上如君亦觉贤。

却说花逢春来禀国主道:“小侄蒙乐叔叔大恩,未曾报得,当初乐婶婶亡后,至今尚无夫人,晓得乐叔叔性格极雅致的,未必要娶这里人。公主身旁有一宫娥,原是潮州人,名吴采仙,姿容艳丽,德性端庄,公主待她如姐妹一般,年已二旬,意欲送与乐叔叔做夫人。又有当日杀了沙龙得来的两个蛮女,久在母亲处服侍,亦是广东人,一并送与乐叔叔做妾,特来禀知伯父。”国主道:“乐参政自从毗陵救我出狱,平定金鳌岛,结好暹罗国,多是他的大功。今一例相待,甚觉歉然。只是一时聘不出中国夫人,贤侄有此一举,可谓以德报德了。必要燕少师作合方妙。”就传燕青来说知此意。燕青道:“此是美事,待我去与他说知。驸马,你竟送到孙立府中便了。”

司马感怀成《史记》,一篇游侠最流传。

却说国中一个通事官的女儿许配了狄成,因清水澳隔远,不敢轻离汛地,自备船只送去。那白石岛关胜原有家眷,国主差人传杨林、高青回国完婚。高青欣然领命,杨林只管沉吟。关胜道:“这是国主美意,体悉人情,贤弟为何迟疑?”杨林道:“前日攻这白石岛,若无方明,不能成功。他的女儿虽被屠崆所辱,颇生得秀淑,方明几番要将女儿随我,我恐怕涉私,坚拒了他。今若另娶,辜负方明这片真心;不去又违国主的美意,故此事在两难。”关胜道:“这个不难。待我申文替你出辞婚表便是。”就唤方明到来,说道:“你有破白石岛之功,还要升擢。女儿可与杨将军做夫人,一同镇守。”方明道:“久有此心,只因杨将军坚辞,故此不敢。今承将军台旨,即刻送来。”关胜置酒与杨林结亲,申文回了国中,不题。

[1]蕞(zuì)尔——小的样子。

燕青、乐和出了晓谕。国中望族,家家愿得中华人物为婿。顾大嫂从中选择了数十家,造成年貌册籍,大家商议选配议定。国主每位赐聘金三百两,彩缎二十端,其钗环衣服各人另自制送。只有公孙胜、朱武、戴宗、樊瑞闻了晓谕,先来见国主道:“贫道等厌弃尘劳,皈依清静,既已修真,不应有室,伏祈原谅,心铭隆恩罢了。”国主不好十分相强,只得允辞。其余文武功臣,各人自去配合八字,娶亲的男家选不将吉日,入赘的女家看纳婿良辰。一国之中,大半是新郎新妇,真觉气象融和,君臣同鱼水之欢,男女有及时之乐,选遍天下,再没有这样快活世界了!

[2]贶(kuànɡ)——馈赠。

却说燕青要国主推恩与众功臣完娶,便道:“我们创业开基,国中旧日臣僚虽各供原职,精神到底未必十分融贯,莫若遍选名门望族,与中土来的文武各官,或量品级尊卑,或论年纪大小,一边求婚,一边择婿,务使门当户对,两相情愿,彼此一家,阴阳合德,自此再无隔碍,必然感恩尽力,子嗣蕃衍,可继宗祧,后来又好辅翼嗣君,真所谓一举而三善备也。就是军士中无妻小的,不妨与暹罗国民家互相婚配,将见兵民相安,主客相忘,人怀土著之思,军无逃伍之虑,所谓人伦始于夫妇,王化起于闺门。周家八百年太平之基,全在‘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八个字中做出。当今要务,莫急于此。”国主道:“贤弟既能定国安邦,又晓人情物理,实为可敬。就烦四位一行。”燕青道:“细微之事,何必丞相、吏部!只消同乐参政去。倒要顾大嫂来照察。”国主道:“何以必要用她?”燕青道:“我两个是大臣,怎好仔细端详那些女子?倘有暗疾,何从而知?必须顾大嫂来详察,庶几遴选务得真材。”国主道:“更说得有理。你们就是这般去料理罢。”

[3](b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