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我所喜欢的画终于也来到了我的作品中,这是我的幸福。
我一眼看中索尼娅的那幅画,主要原因可能是那种写实风格的插图我已经久违了。我一向就偏向于写实风格的插图。在有创意的画与有功底的画之间,我往往更看重有功底的画——那种既需要大量时间和足够耐心,又非常讲究艺术的画(准确的光影、细致入微的层次、极其逼真的细节、出人意料的角度等)。然而,如此插图已几乎消失,而在儿童文学这里更是难得一见。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插图大多为非写实的一路,颜色平涂,没有层次,圆圆滑滑,没有景深,立体感自然无从说起,只是一个一个的平面。当然,此类作品 中也有可以冠以“艺术”的作品,但大多数作品都很难称之为“艺术”。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往往都很短暂。当然,论作品之高低,是不能仅用完成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但毕竟那些写实的作品可能更见功夫。我只知道,写实的画家去干那些平涂的作品——一旦顺应了,是一定能够胜任的,而让平涂的画家去干写实的作品大概不一定都能够胜任,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连张人脸都画不像,岂能完成如此写实的任务?我的感觉很固执,就是觉得写实的插图显得更有分量,也更经得起反复欣赏。正是持有如此看法,所以在见到德国画家索尼娅的那样一种画风的作品时,我才会有那种感叹和冲动。
这些画的意义大概还不仅仅是它们对应地诠释了我的文字,还在于他们是外国画家,他们是在另样的文化情境中阅读了我的文字之后作出的画。与中国画家相比,他们面对我的文字一定少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可也一定多感受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是独特的,出人意料的。这就意味着,因为有这些插图与我文字的融合,从而有了新的《草房子》([德]索尼娅·达诺夫斯基绘)《青铜葵花》([西班牙]阿方索·卢阿诺绘)《细米》([俄]安娜斯塔西亚·阿卡普瓦绘)等。记得在和巴西画家米罗先生对话我们共同完成的绘本《羽毛》时,我指出了他的画中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元素,比如他对中国青花瓷的情有独钟。因为我们总是与青花瓷相遇,渐渐地感觉钝化了、无动于衷了;而对于他而言,青花瓷就是中国,感觉十分新鲜,因此他将他的画大量画在了一只一只青花瓷的瓷瓶上,从而出现了不在我们想象世界中的画面。这些画面十分精彩,并意味深长。它带给《羽毛》的价值,非同小可。我想,现在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等,也一定因为这些插画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而无意之中给它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光彩。
在此,我必须要说的是:中国并非没有如此水平的画家,但中国缺少如此水平的插画家;中国高水平的画家,大多没有走到插画这个领域来。也许他们对插画有着误解,做一个插画家好像矮化 了自己。他们不愿放低身段——怎么就是放低身段呢?这实在是一种糊涂的见解。
至于说这些著名的插画家为什么会认可我的作品,在报酬微薄的情况下愿意接这样的活儿,我想,还是因为他们看懂了我的作品。而能够被看懂,就是因为我数十年坚持的文学观奏效了。这个文学观简而言之就是:你写的是一部文学作品,艺术至上——必须至上;唯有如此,你的文字才具备穿越时空的力量。
于是,我们今天就有了这套名为“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的我的作品新系列。
感谢诸位外国插画家,感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促成了如此美好的中国文学与外国艺术的联姻。
但不久,中少社的编辑对我说,他们已经通过各种管道找到了一些著名的国外插画家。而且,他们很快将我的作品译成英语,送到了这些画家手上,看他们是否愿意为这样的作品做插图。很快就有了反馈:他们对我的文字不仅很感兴趣,而且十分欣赏,表示非常愿意为它们插图。事情的顺利远超预料。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曹文轩
那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闲逛,突然发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展台的插画墙上有一幅非同寻常的画,马上被它强烈地吸引了过去。欣赏了许久后,我问他们这幅画为何人所作。得到的回答是,它的作者是德国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他们说我的眼睛真毒,居然一眼就看出了它的非凡,它来路的不同。我再三端详了它,心中慢慢有了一种期望:如果我的作品也能有如此品质的图画作为插图,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但这个念头一直藏在心中,因为我知道做这样一件事并非易事。中国多年与世界隔绝,只是在很晚的后来,才慢慢打开国门,开始与世界对话交流,但依然还很生疏,存在许多障碍。尤其在沟通的管道方面,就那么稀少,并且不畅通,心中的那个念头也就放下了。
2016年1月4日凌晨于北京大学蓝旗营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