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起身来搓搓手,自责身为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爱惜。不知爱惜那清晨迷蒙于江面的浓雾,不知爱惜那傍晚摇曳于秋风的芦苇。
约旦也是沙漠之国,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有时,我们在路边见到一丛绿草便会疼惜万分地停步俯下身去,争论着它属于哪个种类,却没有人敢拔下一根来细看,因为它活得很不容易。
沿约旦河东岸南行,开始一段还能看到河谷地区的一些农村,不久就盘上了高山。但那些山全是沙山、石山,看不到什么泥土。当地人仍然想方设法,见缝插针,种了不少容易存活的树。偶尔也见到一些小镇和村落,看起来好像比埃及和巴勒斯坦看到的稍稍整齐一点。
约旦一方的关口,也干干净净,却没有一个垃圾箱,丢垃圾要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在众目睽睽之下塞进一个口子很小的金属筒里,也是在提防定时炸弹。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这个原则不适合沿途各国的景象。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贫困都大同小异,一踏进富庶则五花八门。这不奇怪,贫困因为失去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才真正变得不幸,所以必然单调划一;而所谓幸福也就是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各有不同。
过关很慢,六个小时,这是预料中的。以色列一方的关口,干干净净地设置了很多垃圾箱,每隔二十分钟,便有几个女警察出来,逡巡在垃圾箱间,以极快的速度逐一翻看一遍,她们是在提防定时炸弹。
我想,约旦是没有多少选择权利的,一切自然条件明摆着。世间太多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而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与几千年前文明初创时完全是同一个主题,只不过那个时候河水远比现在旺盛,争夺也没有现在这么激烈。现在,逼视着它的枪眼背后,还躲藏着全世界的眼睛。
但是,这番思考很快就停止了,因为眼前的景象越来越让人吃惊。
今天我们离开以色列去约旦,先是在约旦河西岸向北行进,过关后则在约旦河东岸向南行进,把整个河谷看了个遍。那么多岗楼的枪眼,逼视着几乎干涸的河水,想想人类也真是可怜。
应该是快靠近安曼了吧,房屋渐渐多起来,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干净。这种干净猛一看是指街上没有垃圾,墙壁尚未破残,实际上远远不止,应该包括全部景物的色调和谐,沿路建筑的节奏勻称。大到整体布局,小到装饰细节,仿佛有一双见过世面的大手打理过,而且,这个过程看来已重复了一段时间。
我说的是约旦河。
我敢肯定,一切初来安曼的旅行者都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不管他们从空中来还是从陆路来,谁也逃不过大片令人绝望的荒漠,怎么一下子会变得那么入眼?
它带给大地的绿色太狭窄了,因此,对它的争夺一定远远超过它能提供的能量。
我想,一个政治家最令人羡慕的所在,是这种让所有的外来人大吃一惊的瞬间。我看到了墙上刚刚去世不久的侯赛因国王的照片,皱纹细密的眼角中流露出幽默的笑意。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静静的街道在注释。
一条大河居然能从沙漠穿过,这无疑是一个壮举,但也迟早会带来麻烦。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日,约旦安曼,夜宿Arwad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