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最终我们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先入之见,去接纳笛福想要给予我们的一切。
什么都不存在,除了那一个大陶罐。
四、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又想到那些他亲手杀死的人,得把他们赶快埋了,因为“那些尸体被太阳曝晒,马上就要发臭了”。死亡在这里也不存在了。
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的开头:
他想起了自然,原野上“散发着清香,花草点缀,佳木茂密”,但是树林的作用仅在于那里栖息着许多的鹦鹉,可以驯养,可以教它们说话。大自然也并不存在。
“1632年,我生于约克市的一户体面人家。”
鲁滨逊想到上帝:“有时我会疑惑,为什么上帝会这样毁灭他的造物……但立马又会生出另一种想法,反过来审查这些念头。”上帝并不存在。
这一开头真是再直白清楚不过了。我们一下子就被带进去,冷静清醒地考虑井然有序、勤勉刻苦的中产阶级生活的种种好处。
我们在寻求有关上帝、人、自然这些视角的信息时,每一次的尝试都被常识冰冷地击退。
笛福让我们相信,再没有比出身在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更幸运的事了。富人值得同情,穷人也一样,这两类人都容易过得焦虑不安;介于富贵与贫贱之间的人则是最幸福的,中产阶级的种种美德,诸如节制、中庸、温和与健康,都是令人羡慕的品质。所以,一个中产阶级的青年在邪恶命运的蛊惑下,愚蠢地沉迷冒险,将会是一件多么让人遗憾的事。
我们得赶紧全盘调整自己的比例。大自然必须收起她秀丽的华服,她仅仅是干旱和水源的施与者。人不得不退居为在挣扎中求生的动物。上帝不过是个法官,他坚实的宝座就仅在地平线上方一点点。
在主人公的平铺直叙下,一幅他自己的画像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自己也会时刻记着他的精明、审慎,以及对秩序、舒适和体面的钟爱。
也就是说,书中说的只是:故事发生在1651年的9月1日,主人公叫鲁滨逊,他的父亲患有痛风。显然,我们是时候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了。因为现实、真相、实质将主宰后续的故事。
之后,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为何漂流在了海上,在风暴中,四下望去,我们目之所见恰和鲁滨逊看到的一样。海浪、天空、水手、船只——都在那双中产阶级精明又毫无想象力的眼睛中显现出来,无物可逃。
在我们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们可能事先早已模模糊糊地构想了它所能带给我们的某种乐趣。可读进去之后却发现,每一页文字都在狠狠地冲击着我们预先的期待。那里并没有日出日落,没有孤独,没有对灵魂的沉思。相反,除了孤零零一个大陶罐,我们面前空无一物。
一切都如那个天生审慎多虑、墨守成规且古板现实的脑筋所呈现的样子。他可不热情奔放,对于大自然的庄严崇高,竟带有些许的厌恶,他甚至怀疑上帝有夸大之嫌。他劳碌繁忙,时时瞅准时机,对于周遭的事务顶多只能留心到十分之一。他相信,只要他有空去理会,一切都能得到理性的解释。
如我们所知,这本书说的是一个人在历经了许多的冒险和奇遇之后,最终流落荒岛的故事。仅凭借这些暗示——冒险、孤独和荒岛——就足以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处在世界尽头遥远而陌生的岛屿,日出日落,一个人离群索居,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及各种奇怪的人类行为。
当一群“巨大的生物”夜间在他的船周围打转时,我们比他还要惊惧百倍。他却只是拿起枪朝它们射击,直到它们游开——至于这些家伙到底是不是狮子,他还真的说不上来。
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很大程度上在于笛福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己的视角,因此,我们总能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时时嘲弄和处处挫败。现在,我们就大概地看一下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也和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做个对比吧。
于是,我们也只能目瞪口呆了。如果这些是由一个想象力丰富又爱侃侃而谈的旅行家讲述的,我们可能还不敢相信,但我们会对这个壮实的中产阶级男人的话深信不疑。
《鲁滨逊漂流记》,极有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明证。
他总是盘点他的木桶,明智地筹划着水源补给,在细节上,我们甚至没见他出过什么岔子。我们怀疑,他是不是忘了他的船上还有一大块蜂蜡?不可能忘的!不过,既然他拿去做了些蜡烛,那这块蜡在第三十八页(编者注:伍尔芙所读英文版页码)也就没有第二十三页那么大了。
三、《鲁滨逊漂流记》为什么伟大
即使有时候他留下了一些自相矛盾的破绽——为什么不光野猫温温顺顺,甚至连山羊都羞羞怯怯的?——我们也不会觉得多么忐忑不安,因为我们相信只要他有工夫,自会给出一个理由,一番充分合理的解释。
在那些视角清晰、秩序井然的伟大作品中,作者通常将自己的视角强加给我们,以至于我们总会面临痛苦挣扎。我们的自负受到了挑战,因为内在秩序已经被打乱了。我们害怕,因为曾经的支柱被抽空;我们烦扰,因为已有的快乐和逗趣被一个崭新的观念连根拔起。然而,在这气闷、害怕和烦扰之中,有时一种罕见且持久的愉悦将会就此建立起来。
不过,孤身生存在荒岛上的压力也着实不是件可笑的事,哭也于事无补,一个人必须独自经营这一切。
这位绅士和这位小姐都试图去掌控小说家的视角,以便使之类似于或是强化自身的看法。不过,像哈代或普鲁斯特这样的大家,依旧坚持自己的道路,可理会不了什么私有权的事儿,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从混乱中创造着秩序。他在那里种下自己的树,也安插下了自己的人,神的形象也随自己的想法时远时近。
当你的火药可能被闪电飞光引爆时,哪还有空为大自然的雄浑壮观兴高采烈,这时得赶紧把火药转移到安全之所。
因为对于世界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视角,这是由自身的经验和偏见形成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我们的自负与喜好。一旦被一些小把戏搅乱了内在的协调性,我们就会觉得受伤,觉得被冒犯。因此,当《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问世,或是普鲁斯特新的合集出来的时候,报纸上大量的反对声就会潮涌而来。如果生活真如哈代所描绘,那切尔滕纳姆的吉布斯少校第二天就会饮弹自尽,汉普斯特德的威格小姐也必定会抗议说,虽然普鲁斯特的作品很精彩,但感谢上帝,真实的世界与一个着了魔的法国人的曲解没有一丁点儿相似。
因此,作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他之所以要放弃此道而另觅他方,就是为了展现他最重要的才能——真实感。始终如一地讲述他所看到的实情。最终在他的笔下,寻常的行为彰显出尊严与高贵,平凡的事物也变得妙不可言。开采土地,烘烤食物,种植庄稼,搭建房屋——这些简单的劳作显得如此的庄重;短斧,剪刀,圆木,长斧——这些寻常的物件又是多么的美妙。
但难题恰恰也出在这里。
五、描述真实的天才
尽管司各特、简·奥斯汀以及皮科克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看到同一个世界,后来还被写进了同一段文学史,但他们各自的视角却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坚定地抓住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这场搏斗的赢家。在确保了和作者之间的这一层密切联系之后,我们才能安心地回过头来,慢慢咀嚼评论家和传记家们慷慨贡献的各种乐趣。
不管评论怎么说,这个故事自始至终在以一种宏大而又简率的方式进行着。
因此,不管教科书上怎么说,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作家,也有可能在看待事物的尺度上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司各特,和他若隐若现的雄伟山峦相对应的,是他按照相同比例描绘的人物;简·奥斯汀则通过描写茶杯上细微的玫瑰花纹,来配合她人物对话的风趣;皮科克用一面神奇的哈哈镜使他的天地都变了形,一只茶杯可能成了维苏威火山,而维苏威火山也许就是一只小小的茶杯。
然而,评论如何才能让它更加生动深刻?
这些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之物,经由小说家的方式彼此关联在一起,就会变得千奇百怪,难以辨认。那些比邻而居,呼吸着同样空气的人,有截然不同的比例感,看来也确有其事。对一个人来说,人是大的,树是小的;对另一个人来说,树是大的,而人在背景中却无足轻重。
不得不说,笛福选择了一条和心理学家截然不同的路径——他描述的是情绪对身体而非对精神的影响。他说在痛苦的那一刻,他是如何攥紧双手,任何柔软的东西都会被捏碎,“我牙关紧咬,许久没办法张开”,这些描写产生的效果,足以和长篇大论的心理学分析一样深刻。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掌握笛福的视角,通常这点已经够难的了。在我们了解小说家是如何建构他的世界之前,有关那个世界的花边,那些评论家们硬塞给我们的东西,传记家提醒我们去注意的作者的冒险经历,都是多余之物。我们必须孤身爬到小说家的肩膀,借他之眼去观看,直到我们也明白了,他是如何建构那些小说家免不了要关注的宏大而普遍的对象的:人与人,其身后的自然,以及头顶为简便起见可称之为“上帝”的力量。与此同时,疑惑、误解、困境也都来了。
他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相当准确的直觉。他说:“这些事情留给博物学家们去解释吧,分析分析现象和原因。我所能做的就只是描述事实……”
二、小说家怎样建构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是笛福,诚然,描述事实也已足够了,因为他的事实都是凿凿之实。凭借在描述事实方面的天赋,笛福达到了除散文体大师外无人企及的成就。
这本书就在那里。无论怎么绕弯子、躲闪拖延,我们最终仍要面临一场孤独的战斗。在有所推进之前,读者和作者之间尚有一桩交易有待完成。如果在这场私人会晤的中途,有人提醒你说,笛福曾卖过袜子,一头棕发,还曾被枷刑示众,那都只会让你烦心劳神。
他只需借助“灰蒙蒙的清晨”这一两个词,就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风中拂晓的黎明。他用世上最平淡无奇的方式谈论着许多人的死亡,透露出荒凉凄寂之感:“我后来再也没有看到他们,或他们的任何迹象。我只看到了他们的三顶檐帽、一顶无檐帽和两只不成对的鞋子。” 最后他大声宣告:“再看看如孤独国王一样的我,是怎样在臣仆的侍奉下用餐的吧!”——和他的鹦鹉,他的狗和他的两只猫。
任何一个稍微懂一点儿英国文学的人都会知道,在追溯小说的发展史以及在考究小说家的尖下巴上,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生命。只是偶尔,当我们在理论和传记间辗转不定的时候,会生出一丝疑惑:即使我们准确地知道了笛福何时出生,他爱过谁,又为什么爱,即使我们把英国小说的源起、上升、发展、衰败以及没落的历史都熟记于心,(比方说)从它在埃及诞生,到在巴拉圭的荒原中消亡都弄得明明白白,我们就能从《鲁滨逊漂流记》中得到更多的愉悦,或者说读得更深入一点了吗?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所有的人类都深陷于孤岛之上——但是笛福马上又说,这两只猫还真不是从船上带来的,之前的早死光了。这两只都是新养的,另外,猫在没多久就成了一个大麻烦,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而狗,说来也怪,根本就不繁殖。
首先,无法确定笛福生于何时——是1660年还是1661年?再者,他的名字到底是连着的还是分开的?祖上是谁?据说他曾经是个袜子商,但一个十七世纪的袜子商又意味着什么呢?他成为一个撰写小册子的作者,还获得了威廉三世的信赖;甚至曾因一本小册子受了枷刑,被投进新门监狱。他先后受雇于哈利和戈多尔芬,他是最早的雇佣记者,写过无数的小册子和文章,写过《摩尔·弗兰德斯》和《鲁滨逊漂流记》。他有一个妻子和六个孩子。身型瘦削,长着鹰钩鼻、尖下巴、灰眼睛,嘴边还有颗大痣。
所以你看,笛福总是有办法给人泼冷水。
同样在这里,和一页一页地通读全书相比,我们也可以在作者生平传记这点上,消磨许多时间。
就这样,通过一再地重申那只平凡无奇的土陶罐的重要地位,笛福说服我们去注视遥远的岛屿和人类灵魂的孤独;通过坚定地相信陶罐的结实和朴素,他将其他一切要素都归入他的构想之下,将整个宇宙和谐地串联在了一起。
在千百支笔的耕耘下,散文体以自身的方式回应了这一需求。它比诗歌更能表达生活的事实本身。这无疑可以作为入手《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种方式——探讨小说的发展史。但我们马上又会想到另外一条途径——从作者的生平开始讲起。
因此,当合上这本书时,我们不禁这样问:
能否先这样说,自从西德尼留下未竟之作《阿卡迪亚》在祖特芬与世长辞之后,英国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小说也选择或者说不得不选择了新的路径呢?新兴的资产阶级有能力也迫切想要阅读有关他们自己,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故事,而不再仅限于王子与公主的浪漫爱情。
如果我们能够领会其中的含意,一个土陶罐呈现给我们的视角何尝不能令人满足,哪里又比不上一个人头顶漫天星光,以他全部的庄严与崇高,屹立于连绵起伏的高山峻岭与波涛翻滚的大海之间?
对于这么一本经典作品,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但我们应该从哪一种入手呢?
弗吉尼亚·伍尔芙
一、如何读一本经典作品
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