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到散布丛林中的那几所荒寺和散落博物馆里的那几件残雕,它们就是这个强大帝国与这个躁动民族留下的一切,这些伟大的高棉雕塑就会令人异常心酸。他们不再有力量,他们四散而去,成为挑水劈柴之流,他们杳无踪迹;而现在,他们剩下的人被征服者同化,他们的名字只存留于他们如此奢华地创造的艺术之中。
我在土伦花了一个上午参观藏有高棉雕塑的博物馆。读者可能还记得,我写到金边时,提到在那儿看到的一尊雕像,我奇怪地变得很有口才(就一位不太喜欢他人滔滔不绝而且羞于夸张之人来说)。那是一尊高棉雕像,我现在可以提醒读者(或是告诉像我一样的人,因为没来印度支那以前,我从来不知有高棉人或高棉雕塑),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他们是印度支那原住民与来自中亚高原的入侵种族之后裔,而后者曾经建立了一个辽阔而强大的帝国。来自东印度的移民将梵文、婆罗门教和本土文化带到这里;但是高棉人强健活泼,具有创造本能,能将外来文化为己所用。他们建造了宏伟的寺庙并饰以雕塑,当然是以印度艺术为范本,但却充满东方别处所没有的充沛活力、鲜明风格、丰富多彩与奇思妙想。金边的哈里哈腊[4]雕像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天赋。它是优雅的奇迹。它令人想起古希腊的雕像和墨西哥的玛雅雕塑;但是,它自成一格。希腊那些早期作品有着晨露般的清新,可它们的美略显空洞;玛雅雕像有些原始的东西,与其说令人赞叹,不如说叫人敬畏,因为它们依然还有早期人类在阴暗的洞穴凹壁作画的痕迹,他画有魔力的图画,为的是镇住他害怕或捕猎的野兽;但是,在哈里哈腊雕像之中,你看到的却是古老与精细奇特而神秘的结合。文明人的复杂使得原始人的率真焕发活力。高棉人将久远的思想遗产用于令他突然着迷的这一工艺。这好比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油画艺术出人意料陡然兴盛;画家心中装满莎士比亚戏剧、宗教改革时期的教派冲突和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用契马布埃[5]的双手来作画。金边那尊雕像的雕匠,必定也有类似心境。它简洁有力,线条优美,但也有着极其动人的精神特质。它不仅美,而且明慧。
[1] 即法国南部。
但是,有些地方,到达就是唯一目的;它们向你保证会有最美妙的精神奇遇,可给你的只是一日三餐和去年的电影。它们就像一张脸,满是令你好奇和激动的特征,但是稍微一熟,你发现那只是庸俗心灵的一副面具。土伦就是这样的地方。
[2] 顺化为阮氏王朝旧都(18021945)。一八八三年,法国人占领该城,将其变为法属安南的首都。一九四五年争取独立的八月革命,共产党人与民族主义者联手夺取顺化,迫使阮氏王朝末代皇帝退位。一九五四年,越南分为南北两个国家,顺化归属南越,但因靠近北方,成为双方激战之地。一九六八年,北越和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占领顺化达二十五日。在美军和南越军队夺回顺化的战役中,该城有一万人死于战火,城内有名的历史遗迹“紫禁城”(应该就是毛姆后文提到的皇宫)严重损毁。
顺化是安南的首都[2],我去那儿是要看皇宫举行的中国新年庆典。不过顺化靠河,往顺化的港口则为土伦[3]。就在那儿,凌晨两点,法国轮船公司的客轮把我放了下来——那是一艘洁净舒适的白色客轮,够宽敞,够通风,够冷饮,适合热带旅行。客轮泊在湾内,距码头七八公里,我上了一条舢板。船员包括两名女子、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海湾很平静,头上星光灿烂。我们的船划进黑夜,码头的灯火似乎很远。船进了很多水,其中一名划桨的女子不时停下来,用一个空煤油罐往外舀水。好像要起风了,不久,他们扯起一张竹编的大横帆,但是风太小,帮不了太多忙,这一程看来要走到拂晓。在我看来,它可能永无休止;我躺在竹席上,抽着烟斗,不时沉入假寐,当我醒来,重新点燃烟斗,火柴光短暂照亮蹲在桅杆旁的两名女子棕色的胖脸。掌舵的男人简短说了一句什么,一名女子搭着腔。然后,又是一片寂静,只有我躺的甲板下微弱的水声。这天晚上很暖和,我虽然只穿一件衬衣和一条卡其裤,却不觉得凉,空气柔和得如同花朵。我们抢风在黑夜中走了一大程,然后慢慢驶向河口。我们经过下锚停泊的渔船和悄悄出港的船只。河岸很黑,神秘莫测。男人一声吩咐,两名女子将笨重的船帆降下,又开始划起桨来。到了码头,水太浅,我不得不让一名苦力背我上岸。这类事情我总是觉得既害怕又不体面,我抱住苦力的脖子,非常清楚这副模样跟自己很不相称。酒店就在街对面,苦力扛着我的行李。但才凌晨五点,天仍然很黑,酒店的人还在睡觉。苦力捶着门,终于,一位睡眼惺忪的仆役开了门。其他仆役则躺在台球桌和地上酣睡。我要了一个房间和咖啡。面包刚刚烤好,经过跨越海湾的漫长之旅,我的咖啡加牛奶还有热呼呼的面包卷很是令人愉快,这样的一餐,我可不是常有好运吃到。我被带到一个肮脏的小房间,蚊帐又脏又破,我不知道床上的被单自从上次洗了之后,有多少商务客和法国政府的官员睡过。我不在乎。我觉得自己从未以这样浪漫的方式抵达任何地方,我不禁以为,这肯定是一段难忘经历的开端。
[3] 即今越南港市蚬港,距顺化很近。
西贡是个可以闲散几日的惬意之地;对于散漫的旅行者,生活在这里很是轻松;坐在大陆酒店露台的凉篷下,当头一顶吊扇,面前一杯清饮,读着本地报纸有关殖民地事务的激烈论争与邻近地区要闻,可谓非常愉快。能够安安稳稳将报纸广告读一遍,且无自己是在浪费时间的不自在,可谓非常有趣,而在这样的细读之中,不能随时找到骑着一匹木马畅游时空的机会,那你肯定是位无趣之人。但是,我只待到赶上往顺化的船即止。
[4] 毛姆原注:法国当局给这尊雕像代表的神祇所起的名字,令我有些困惑。我总觉得哈里和哈腊就是通常所说的湿婆与毗瑟拏,而把一位神祇唤做哈里哈腊(Harihara),很像把一位可敬之人叫做Crosseandblackwell。但是,因为我猜想专家比我知道得多,所以我始终用他们的命名来提及这尊雕像。
尽管法国人占领该国以来,这里成了一座中国人的城市,尽管土著在人行道上闲逛,或是头戴蜡烛熄灭器一般的宽草帽拉着人力车,西贡却完全具有法国南部一座乡下小城的氛围。它铺着宽阔的街道,并有漂亮的树木遮荫,街上熙来攘往,跟东方的英国殖民地城市那种熙攘大不相同。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小地方。有家歌剧院,面向一条林荫大道,白色光鲜,依照第三共和国的华丽风格而建;还有簇新的市政厅,非常宏伟,装饰华美。酒店外面是露台,喝餐前酒的钟点,那里挤满留着胡须比着手势的法国人,喝着他们在法国喝的甜腻饮料、苦艾黑醋栗酒、比赫和奎宁杜博尼酒,并用米迪[1]的卷舌口音说个不停。与当地戏院有点关系的快乐小妇人衣着时髦,涂脂描眉,给这个迢遥之地带来几分矫揉造作的欢快气氛。商店里有马赛来的巴黎时装和里尔来的伦敦帽子。两匹小马拉着维多利亚马车飞驰而过,汽车的喇叭嘟嘟叫。晴空艳阳高照,荫凉处又热又闷。
[5] 契马布埃(Giovanni Cimabue,1240?-1302?),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画家,其作品结合意国拜占廷与文艺复兴早期风格,估计他曾为乔托的老师。
在小河河口,我再度乘上平底汽船,越过又宽又浅的湖泊,改乘另一艘船去到另一条河。最后,我到了西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