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宦海沉浮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杨陆顺刚到乡政府工作,事事都很新鲜,抱着从头开始学的想法,对同事们笑脸相向,对领导很尊敬。政府的工作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和决定,上面叫安排这期间搞农业生产,就下到村组里督促农业生产,上面安排那期间搞文卫工作,就到各村组搞文卫工作,没什么大事也得天天下村,就是没闲的时候。每次下村都是跟卫书记一组,几个人骑着自行车按事先的工作计划,到分配的村组,传达精神,检查执行情况。

杨陆顺激动得热血沸腾,他没有说话,他只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竭尽全里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杨陆顺跟着卫书记跑了几天村组,大体摸清楚了卫书记的工作方式:到村委会听听村干部们的情况汇报,然后根据村干部提供的基本情况,先慰问村里的五保孤寡户,嘘寒问暖,切实解决温饱问题;再走访村里的贫困户,找出贫困根由;接着去看村里的富裕户,强调要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最后随意地抽选农户了解情况。

卫书记看着杨陆顺那双澄清透亮的眼睛,里面充满了坚定地信念,心里暗暗高兴没看错人,语重心长地说:“小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八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十年动乱几乎让新中国倒退了几十年,农民缺衣少食,生产力非常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也十分清楚国家目前存在的大问题,那就是十亿人口吃饭的问题,要解决吃饭问题,就要首先解决农村生产力落后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乡镇干部目前首要的任务之一啊!我是农民子弟,你也出生农民家庭,我们都非常清楚我们面临的困难,你是国家培养的新时代人才,你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为民众排忧解难,你、我都任重道远啊!”

杨陆顺虽然出生农民家庭,对农业生产却是一窍不通,当然也与他是家中的幺儿有莫大的关系,当时他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里去了。通过几天深入农户挨家走访,大致也有了点了解。

那么好条件和环境,回贫瘠落后的乡镇来工作,这是许多知识分子做不到的,你看上去文文静静,可心里也确实有股豪气,象小胡说的那样,是性情中人,对劳动人民是有深厚情感的,所以我才一再要调你进政府,要当好乡镇干部,成为农民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领头人,第一就要具备对农民的深情厚意,再就是要有扎根农村的决心。”

当时的农村生产力极为落后,还一直是延承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耕种之法,生产资料也非常匮乏,基本上没有农用机械,全凭劳力。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田土是按照家中的男子数量来划分的,男性多分的田土也就多,田土多自然收获多,家庭情况也就相应好点,这也就是农村为什么要多生儿、重男轻女的主要原因了。家中劳力充足,发展农副业也就的基本条件就相对要好,男人管田土,女人在家养鸡喂猪,有头脑的还能搞点运输等行当,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就象杨陆顺家,虽然男劳力不足,但五姐妹齐心,到了农忙时集中几家的劳力,几个出工日就搞熨帖。反之,如果几亩责任田也没人手种好,吃饭米都成困难,还有什么精力搞其他呢,象杨小标家,只有一老一小没有劳力,分的责任田都只能请邻里代劳,日子自然的苦不堪言。村干部们也有自家的一摊子事,也没什么精力去扶贫帮困。

卫书记哈哈大笑着,说:“小杨,不管怎么样,你也是想学古人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主导思想还是好的,要搞好革命工作,首先就要抛开一切名利思想,轻装上阵,这样才能实心踏地的为农民老百姓谋福利。”说着他脸上的笑慢慢消失了,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严肃,浓眉下的眼睛里也隐隐透出股子威严,缓缓说:“小杨,我之所以几次三番要调你到政府工作,也是了解你这小同志虽然文化水平高,可不象有些人那样长了见识忘了老本,能主动放弃省城

从七九年分田到户到目前,农民渐渐也就有了贫富之分,穷的家徒四壁,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富裕的盖起了红砖瓦屋,甚至还有了点闲钱,但农民们还是放不开手脚,生怕政策有变,今天还好好的说不定明天就被扣上一顶帽子,今天还被树成模范典型说不定明天就成了反面教材。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了解得也实在不够,本就文化说破低素质差,加之通讯落后信息不畅,完全是靠公社领导村干部传达解释中央的精神,到了下面难免会残缺不齐,不少干部本身素质也不过硬,还承袭了文革作风,诸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等等,也让农民们不是很信任。

杨陆顺脸腾地就红了,连忙检讨说:“卫书记,您看我真的糊涂,糊涂已极,我这就取下来。”说着手忙脚乱地取下字幅,准备折叠好藏,转念一想又三下两下把字幅扯得稀烂,丢在书桌上。

不过农民天生对领导干部有种说不清楚的敬畏,不论对公社的小干部还是县里的大干部都一律恭敬已极,微红着脸憨厚地笑着说些他们认为最尊敬领导的话,手忙脚乱地抽椅子拿板凳热情过分的招待,这些都让杨陆顺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他活这么大何曾受到过如此的尊敬呢,看着那些比自己父亲还要苍老的农民满脸虔诚一口一个杨干部地叫着,让他心里有种非常神圣的感觉,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一心为农的决心:他绝对不能让尊敬他的老人孩子再受穷受苦!

卫书记笑着:“小杨啊,我文化水平不高,高中只读一年就参军入伍了,但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了二十二年,也学了不少知识,你写的这篇大字,我虽然不记得是古代那个文化人写的,可我还是知道诗词的意思,大概也就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落魄文人表明心志的吧,他那不贪图富贵,不与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你看这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在现在就很是不妥,我们当乡镇干部的,往来接触的全是农民老百姓,都是些被读过书没文化的白丁,你不与农民老百姓接触,就是脱离群众,离开了群众,我们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就蹦达不了几天了!”

天天下村走户是辛苦的,有时候一天骑自行车要跑上七、八十里地走上好几十户人家,屁股磨痛了,大腿酸得站都站不稳,但看到卫书记和其他同志年龄比他大得多也毫无怨言,咬咬牙也就忍了过去,但奇怪的是,杨陆顺的脸好象永远晒不黑,反倒脸上红酡酡的格外好看,搞得卫书记半玩笑半当真地说:“小杨这同志太帅气了,不怎么适合走村串户的,太招惹人。”杨陆顺莫名其妙,还是同行的老张一语道破了天机:“卫书记的意思很明白不过了,你这样帅气的小伙子天天往人家屋里跑,不把人家屋里的小媳妇大姑娘看得眼睛冒绿光啊!”

那天刚把房间收拾妥当,卫书记就进了门,把房里布置好好打量了番,见了贴在墙上的“陋室铭”,先是夸赞杨陆顺的大字写得好,不愧是读书人,杨陆顺非常客气地请卫书记坐下,倒了杯水。

一星期之后,卫书记交待杨陆顺把一周来走访农户的情况写份调查报告,只要求言简意劾。杨陆顺知道这是卫书记考察他能力的时候,便把几日所见所闻写了出来,加上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存在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第二天就呈交给卫书记。

两人有过一次长谈,是杨陆顺刚住进他隔壁,在杨陆顺眼里,卫书记这人说话豪爽直率,作风刚硬,也许是在部队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言行举止还带着浓厚的军人味,比如平常他都是穿曾经在部队留下的旧军装,风纪扣总扣得严严实实;腰板笔直,走路也是大步流星;说话嗓门挺大,习惯边说边挥舞着右手,左手学毛主席一样爱叉在腰眼上;不喜欢规规矩矩坐在食堂的饭桌上吃饭,喜欢捧着饭碗蹲在食堂外的坪里吃,跟人边吃边说话,一般是谈工作,也有一些干部没事喜欢凑热闹,渐渐成了乡政府的一景。总之卫书记平易近人,虽然到新平乡不久,但跟干部们很快打成一片。

卫书记仔细批阅后非常满意,看来这杨陆顺还真是搞乡镇工作的料,才一星期就显得有门有路,见解很独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还有点幼稚,但不假时日一定会成熟,他很庆幸发掘了个真正的人才,事前还真担心杨陆顺光会说不会练!

卫书记嫌一个人住没意思,就叫杨陆顺也住在招待所里,挨着他的房间,说是闷了也有个人聊天,不过说是这么说,还真没找杨陆顺聊天,晚上老是关着房门不知道干什么,不到十二点后从没黑过灯。

乡政府的领导们和同事们似乎也很好相处,大家脸上都挂着微微的笑容,领导们见了他会很亲切地拍拍肩膀,鼓励似地说:“小杨同志,不错不错,好好干。”同事们会亲昵地说:“杨陆顺,你是前途无量啊!卫书记亲自调你来的哟。”每每听了这些,他心里都会很高兴也很感激,觉得自己进了政府就好象弃暗投明了一样。

说是招待所,其实就是一排新簇点的平房,离乡政府的食堂很近,里面按照县招待所房间的布置,有两间只搁了一张床,摆了点家具什么的,县里来了领导要过夜就住一宿,其他几间都是搁了两张床,放两小柜,条件很简陋,哪会有什么县里的领导来住呢?倒是不少乡政府的干部家里来了客没地睡,出点钱当旅社住,卫生就归食堂总务的爱人打扫,浆洗被窝铺盖,送送开水什么的。

特别是家里人知道后,都兴高采烈,他爹说话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微驼了的背又比从前挺得更直了,几个姐夫也都隔三差五到乡招待所去找他,明明知道他白天肯定是不在招待所的,可他们还是会去,故意大声对招待所的门房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杨陆顺的姐夫。

刚进乡政府,杨陆顺是单身,本来是没地方住的,政府里不少干部包括副书记、副乡长的住房都比较紧张,老旧的家属房子早就住得满满当当,很多干部还是住在下面村里的,卫书记刚来,家属都还在马坡子的,就临时安排住在乡政府的招待所里。

七一建党日,杨陆顺在卫书记和党政办主任丘丰年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研究入党对象时也遭到乡长王道德等人的非议,但卫书记解释道:“杨陆顺同志其实在新平中学是已经被作为入党对象考察了的,到今年七月差不多刚好一年,该同志出生贫农家庭,在大学里品学兼优,不但入了团,还是学校团委的干部,该同志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春江市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生养他的家乡,投身农村、扎根农村,调进乡政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机关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该同志虽然到政府时间不长,但可以从他日常的工作中看出他非常有事业心,也积极要求进步。现在中央一再强调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该同志完全具备以上几个条件。我个人认为这样优秀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大力培养的。”

杨陆顺是贫农家庭出身,又有高学历,完全符合新形式干部的四个标准,一进乡政府立即就作为梯队干部培养,就给他添加了信心。

有了乡党委书记如此高的评价,王乡长没有再坚持反对,就这样,二十三岁的杨陆顺就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和他一批入党的都是些年纪较大的乡干部,都是经过多年苦苦地申请才如愿已尝,看着比他们年轻十几岁的杨陆顺,心里甭提是什么滋味了。

,当时的干部队伍素质在总体上是不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虽然有部分干部有工农兵大学文凭,但都知道那种文凭是不含文化水平的,顶多也只能叫政治文凭。不少乡镇干部本就是社员抽调进公社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些社员干部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自家的责任田,甚至有的直接就辞掉公社的工作,专心务农,刚开始的政策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是要勤快肯做,会经营副业,农民的收入比当干部的还要多得多。

杨陆顺这一入党让侯勇羡慕死了,他虽然也被派出所列为了考察对象,但考察期不到一年,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就要杨陆顺请客,杨陆顺当然不得拒绝,便买了好菜好酒,就在侯勇处庆祝。

文革时期的基层公社机构是很不完善的,基本是革命委员会(革委会)担负起全部的日常工作,也就是党管一切,政府部门形同虚设,公社的干部队伍也就规模很小,一般也就是二、三十名正式脱产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新成立的乡政府要搞政社分开,乡人民政府建立后,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行使职权,领导本乡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建设,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当前,应着重抓好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发动群众制订乡规民约,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促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这就需要大量的干部来维持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切实完善各部门的机构,乡政府大量扩充干部队伍。基层领导班子也日益完善,党委设立书记和三名副书记;政府设立乡长和三名副乡长。而且还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也让刘霞暗自伤神:早知道杨陆顺会进乡政府当干部,当初就应该死跟着他的,倒让侯勇这家伙捡了个便宜!益发瞅着侯勇那张丑脸不舒服。这女人就是爱虚荣,当初侯家操办了那么热闹的婚礼让她十分满足,这会又在嫌弃男人长得难看。在厨房嗟蹉了半晌,还是在侯勇几番催促下,才不情不愿地弄了几个下酒菜!

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杨陆顺这一进步,文化站结识的那群朋友也不会放过他,没奈何晚上买了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在活动室开了个茶话会。叶祝同也参加了,但没说什么,只是用含有深意的目光看着杨他。杨陆顺也察觉到叶站长神情异常,等散了茶话会,他就借口去叶站长家学手风琴,和叶祝同一起离开了活动室。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