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四卷) > 第十四章 太子之争

第十四章 太子之争

“赵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只这一句话,就让汉武帝震怒不已。如此乱伦,国将不国。汉武帝这一次没有丝毫手软,立马派大军把赵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结果毫无悬念,一张逮捕令把刘丹带走了。

俗话说,斩草不除根,必留后患,这话一点都不假。江充一直向北跑,他跑啊跑,万米马拉松结束后,他跑进了长安,跑进了未央宫,然后向汉武帝揭发了赵太子丹的罪行。

后面就是走过场了。突审——严刑——招供,最后刘丹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江充跑了,他的家人却没能跑了。刘丹终于把这场精心准备的“毁灭门”上演得鲜血淋淋、惨不忍睹。

眼看宝贝儿子被判死刑,刘彭祖不出手不行了。他向汉武帝又是求爷爷又是告奶奶,甚至表示他可以倾尽赵国之力去对付匈奴。总之,如果刘丹死了,他也不想活了。

然而,行动前,刘丹的“情报局”因为保密工作没到位,结果泄了密,被敏锐的江充闻得了风声,连滚带爬地逃跑了。

最终,汉武帝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兄弟上演“喋血门”,只好免除了刘丹的死刑,废除其太子资格,永不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丹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的不安不是道德和仁义上的过不去,而是因为江充的存在。江充不除,总有一天会泄露出去的。与其被别人握着把柄不放(江充敲诈的胃口一天一天地增大),不如消灭于无形中。于是刘丹决定先下手为强,想对江充上演一场“毁灭门”。

处理完赵太子刘丹的事后,汉武帝召见了江充。

江充也不是吃素的,握着刘丹的把柄,马上就进行了赤裸裸的“敲诈”。今天向刘丹要这,明天要那,总之,不是要求升官晋爵就是黄金白银。刘丹也不在乎这些,什么要求和条件都一概答应。

江充知道机会就摆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完全在自己。为了让汉武帝对自己留下好印象,他别出心裁地把自己打扮一番,穿上他自己设计的纱袍,围着燕尾式的裙裾,戴上插着羽毛的步摇冠,加之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武帝一见就称奇,发出这样的感叹来:“燕赵之地果然多奇士。”

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刘丹乱伦之事,除了当事人,别人还是很少有知道的,但江充却是个例外。他因为妹妹的裙带关系,是赵王府上的“座上客”,对刘丹的家丑了如指掌。

面试过关后,江充接下来得过汉武帝的“笔试”关了。汉武帝以当时的“时政”相问,结果,夸夸其谈的江充对答如流。

刘丹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他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娶了江充貌美如花的妹妹、守着太子宫里花花绿绿的宫女还不满足,还经常跟他老爹刘彭祖抢女人。刘彭祖一大把年纪了,也不计较,但刘丹的胃口并没有因此就满足了,他拥有自己太子宫的宫女,淫乱赵王宫里的宫女,还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亲生姐姐和妹妹,结果姐妹双双遭到他的“毒手摧花”。非但如此,连他自己亲生的黄花闺女也不放过,成了他泄欲的工具。这样的乱伦真可谓大逆不道,闻所未闻。

汉武帝很满意,认为他是个人才,正考虑给他封个一官半职什么的时候,江充有话说了:“我想出使匈奴。”

刘彭祖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是个谦逊有加的老好人,做事谨慎而内敛,当了五十多年的赵王,其间什么七国之乱啊等什么都跟他牵不上什么关系,赵国在他的治理下呈欣欣向荣之势。然而,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刘彭祖把赵经营得直奔小康,而他的儿子刘丹却是个典型的败家子。

汉武帝很是惊讶,要知道当时使者并不好当,君不见苏武少壮出使老大归,十九年光阴漫漫年轻人熬成婆;君不见卫律出使匈奴,有辱使命投他乡,终客死他乡。

江充本名江齐,字次倩,西汉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他因其妹善操琴歌舞,嫁与赵太子丹,才得以成为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客。

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按理说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于是汉武帝问他,如果情况不妙时,该怎么应付匈奴啊。江充的回答简洁而明了,四个字:“因变制宜”,意思是事情不可完全预料,只要因变制宜即可。汉武帝于是命他为使者,出使匈奴。

江充的传奇经历

江充的运气很好,顺利地到匈奴旅游参观回来后,汉武帝对他又是另眼相看,就封他做直指绣衣使者。直指绣衣使者,是西汉侍御史的一种,正所谓“衣以绣者,尊崇之也”。这是皇帝派出的专使,出使时持节仗,衣绣衣,可以调动郡国军队,独行赏罚甚至可以诛杀地方官员。这是汉武帝为惩治地方奸猾、办理大案而设置的监察官。

“小人帮”这次非但没有“小人得志”,反而是“小人得治”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带头大哥苏文化悲痛为力量,决定再请一人来助阵。这个人同样是“小人物”,他的名字叫江充。

江充由一个亡命徒一下获得如此尊崇,真可谓祖坟冒青烟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切尽在不言中,真相已一目了然。结果汉武帝二话不说就把常融砍了头,罪名是:挑拨离间。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江充当上直指绣衣使者后,马上就烧了三把火。三把朝中上上下下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火。

“太子好像是说什么‘老的不去,新的不来’,臣不太明白。”常融的话一出口,汉武帝脸上青筋暴鼓,正要发作时,却看见太子刘据早已泪眼婆娑地站在眼前了。

第一把火:今天你罚了款吗?

“嘀咕什么……”汉武帝原本病恹恹的脸顿时惨白如纸。

汉武帝交与江充的具体任务,是督察贵戚近臣们这类奢侈逾制的事和在纠劾驰道(专供皇帝驰行的道路)上犯禁的事(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交警”)。

“太子听说陛下病了,面有喜色,嘴里嘀咕……”常融说到这里突然打住了。

江充知道汉武帝是个极好虚荣的人,非常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便向汉武帝奏请,今后若有在驰道上犯禁的,便要将车马没收,把人送往征伐匈奴的军队去。在得到汉武帝的同意后,他便在驰道上布下了一张黑网,大肆捕捉驾车驶入驰道的车马。

话说汉武帝这一天病了,派贴身宦官常融前去请太子过来。常融早就被苏文拉下了“小人帮”。小人帮的口号是“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本着这样的宗旨,常融认为这件小事应该“为之”。于是他没有进太子府,而是去找到“帮主”苏文。结果两人一阵交头接耳后,常融马上回来向病榻上的汉武帝打了个小报告。

汉武帝的姑母、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也因“误入驰道”被江充逮了个正着,结果江充要馆陶长公主交“罚款”,馆陶长公主杏眼圆瞪,气冲冲地回答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江充毫不手软,以硬制硬,最终以没收馆陶长公主的护卫车马了事。

都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苏文小试牛刀,得到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眼看刘据知道这件事后,也只能哑巴吃了黄连亏,有苦不敢说,他胆子也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结果这件事后,江充便对“罚款”上了瘾,凡是在“高速公路”上“违章”的人和车都严惩不贷。许多贵戚子弟因违犯了这条律令,马上就被江充“拘留”在宫门内,最后只有交不菲的“赎罪金”才能保释出来。

小动作二:继续诬陷。

连年征战,汉武帝正愁府库空虚,眼看江充敲到滚滚而来的银子!汉武帝连连称赞江充。有汉武帝的支持,此后江充更加不可一世,驰道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上,从清早至晚上,都能看见他这位绣衣使者的翩翩身影。相传贵戚子弟见面的招呼不再是:你吃饭了吗,而是:今天你罚了款吗?

刘据平白无故得到汉武帝赏给的二百佳丽,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无功不受禄。他派人去打听,结果才知道是苏文的小报告所致。刘据对苏文自然恨之入骨了。

第二把火:秉公执法为哪般?

宫中偷情的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汉武帝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没有奖赏举报人苏文,而是对“偷情者”刘据进行了奖赏:增调二百名貌美如花的宫女到太子宫。

江充在甘泉驰道上又发现皇太子刘据的使者驶入道中,江充即遣吏扣下车马,并准备交付有关部门审判。太子知道后赶紧派人向江充赔不是,说:“太子并非是爱车马,而是不想让皇上知道这件事,落得管束左右不严的名声,还请江大人多多海涵啊!”

“太子昨天一天都在皇后宫中逗留,是谁留住了他的脚步呢?想必是那些花枝招展的宫女吧。”

按理说太子都这般低三下四向你求情了,你江充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放太子刘据一条生路吧。但这个江充却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他不但没有领太子的情,反而向汉武帝进行了汇报。

报告的内容提要是“偷情”。这样的标题很吸引人,汉武帝一看这个标题就忍不住问:偷什么情,是谁偷情,偷情是谁,谁偷谁的情?好在苏文后面马上就揭晓了答案。

汉武帝对他这么忠心耿耿大加赞赏,说:“做臣子就是要这样啊。”(人臣当如是矣)结果武帝马上就升他为二千石的水衡都尉(职掌上林离宫禁苑农田、水池、禽兽的肥缺)。

按理说,人家这是叙叙亲情,不关别人什么事儿。但苏文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头脑一转,就向汉武帝打了个小报告。

江充前两把火一烧之后,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八个字:大见信用,威震京师。

一次,刘据进宫探望母后卫子夫,母子两人因同病相怜(失宠)相谈甚欢,结果是日出而来,日落而归。

江充的第三把火,是和苏文一起烧的,这把火不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准备来“实”的了——目标直指太子刘据。

小动作一:诬陷。

识时务者为俊杰

苏文见霍去病和卫青双双早逝,卫子夫又因年老色衰而失宠,一时间豪情万丈,马上就对太子刘据进行了几个小动作。

那么,江充为什么敢和太子刘据公然做对呢,原因有三:

苏文的小动作

1.头把交椅的诱惑。

吹响和领衔反击太子战的不是朝中的“大人物”,而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黄门苏文。然而正是这些小人物给了温文尔雅的刘据当头一棒。

江充原本就是江湖小混混出身,后来虽然因为机遇把握得好,当了“高速公路交警队”的队长。但其江湖流氓的本质非但没有变,反而随着权力的增加而增加了。苏文建的“小人帮”正符合他的胃口。苏文诬陷不成,为了彻底扳倒太子刘据,不惜让出帮主的位置请“大哥”江充出山。一个有情,一个有义,结果一锤子下去:成交。

刘据因为政治观点和汉武帝大相径庭,被他主张打击的酷吏们随着卫氏家族两大顶梁柱的倒塌而浮出了水面,他们对太子忍得太久了,站出来纷纷对太子表示不服,个别大胆的还进行了反击。

“小人帮”的建立目的就是对付太子刘据,江充做了“总舵主”后,自然要替帮里人办事了,太子刘据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元狩五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早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踏青而去。卫家两个顶梁柱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等待刘据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2.得罪了太子刘据。

2.以和为贵。汉武帝一生主张以武力解决问题,属于典型的“武力派”选手,但刘据却是个“和平派”代表。因此,每次汉武帝要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刘据都要进行劝说,什么冲动是魔鬼,什么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劳民伤财。还是与民休养生息的好,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汉武帝同样只是笑笑,不答。结果汉武帝对刘据“愈恶之”。

江充上任后,烧了两把大火,其中就有一把直烧到太子刘据的身上来了,烧的时候江充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一手打出自己的名气和声望来。结果事情果然如他所愿,“黑”了长公主又“白”了皇太子,他名声大震,到了如雷贯耳的地步。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直到这时,江充才后怕起来,他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刘据将来要是登了基,自己还有好果子吃吗?

这样的结果是,汉武帝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对太子却“恶之”。

与其日后遭太子刘据的“报复”,不如一条道上走到“黑”,一不干二不休,和太子刘据火拼到底。

头脑不开窍的太子刘据见了汉武帝的面,就力劝父皇应施以仁政,不要重用酷吏,以免误人子弟。

3.汉武帝的移情别恋。

1.施行仁政德教。汉武帝执行酷吏严刑,这从张汤等最高司法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端倪来。这样的好处是很好地打击了那些“贪官污吏”和“罪有应得”之人,但负面作用是牵连的人很多,比如说当年陈阿娇巫毒一事,结果牵扯受罪的人达到浩浩荡荡数千人,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沾上边了就活该倒霉。

江山代有美人出,各领风骚数几年。汉武帝继陈阿娇之后是卫子夫,卫子夫色衰之后是王夫人,王夫人早逝之后是李夫人,而李夫人早逝之后,又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出现了。这个女子名叫赵钩弋。

按理说有了汉武帝的保证,刘据应该“明哲保身”才对,然而,他依然我行我素,居然还干涉汉武帝的事来了。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来看看。

赵钩弋的家乡在河间(河北省河间县)。相传汉武帝一次北巡过黄河时,看见河间青紫云气,氤氲缭绕,就向随行的方士询问:此主何征兆?方士们原本就是滥竽充数之人,便信口开河地说道:“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出现。”

汉武帝的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太子的地位是不会随便改动的。卫青是聪明人,自然听得懂汉武帝话中的意思,马上就向卫子夫转答汉武帝的“金口玉言”。这样双方消除了隔阂和误会。

对于风流成性的汉武帝来说,这无疑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他派人挨家挨户去寻找,在当时没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艰苦条件下,士兵们不负汉武帝期待,真的找到了一位奇女子。

“朕百年之后,这样文弱的人能管理好我大汉的江山吗?”汉武帝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对太子刘据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但当时卫青是国家的军事主席,国家的精锐部队都归他掌管。汉武帝并不敢对外面公开对卫氏母子的冷落。而且为了安抚卫氏母子的心,他还对卫青说了这样一句话:“朕四面兴师无非为了大汉的永世万代,朕打天下,贤明的太子刘据负责守天下,我和太子一内一外,是不改变的。”

汉武帝一看,又喜又惊。喜的是这果然是一位绝世美女,美的连花儿也会为之逊色;惊的是这位容貌超级美的奇女子竟是个残疾人,她的两只手紧握拳头打不开(可能因为小时患过小儿麻痹症)。

当年刘邦恨太子刘盈弱得像一根草,风一吹就会左右摇动。此时汉武帝恨太子刘据文弱得像一只风筝,缥缥缈缈没有一点安全感。

面对这样一位奇女子,汉武帝很是好奇,心想,这紧握着的定是天下最美的玉手了。汉武帝忍不住上前去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却慢慢展开,手中紧握着一个碧绿的玉钩。武帝大为惊异,连称“妙极,妙极”。

2.性格不像自己。汉武帝高大威武,登基后雄心勃勃的他用武力打得匈奴满地找牙。总之,汉武帝处处显示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而太子刘据仁厚谨慎,性格温柔得如女生。所以,他做中性人绰绰有余,但做堂堂一国之君就显得缺少了一样东西——霸气。

既然是仙苑奇葩,疾病又不治而愈,汉武帝便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为她特地在长安城建筑专门的宫室,名“钩弋宫”,封赵钩弋为夫人,称作钩弋夫人。老夫少妻,赵钩弋自然成了汉武帝的掌上明珠。

1.才能不如自己。汉武帝小时候就能说出“金屋藏娇”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来,从而使得自己在太子争据战中占据了制高点。而刘据每天只知道说“之乎者也”之类读书人的话,没有看出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才华。

赵钩弋也真争气,在当年就怀了孕。所有女人都是怀孕十月就生的,偏偏赵钩弋却怀了十四个月后才生下一个男孩,命名刘弗陵。汉武帝老年得子,乐不可支,说:“听说唐尧帝在娘胎中怀孕十四个月才生。而今赵钩弋的儿子,也是怀孕十四个月,简直太奇妙了。”借这个典故,题名赵钩弋的宫门为“尧母门”。

汉武帝认为刘据“不类己”的原因有二:

此消彼长,赵钩弋母子受宠的结果是,卫子夫母子更加失宠。江充是聪明人,自然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卫氏家族已经风光过头了,随着卫青、霍去病的逝去,已不可避免地是颓败之势了。现在既然汉武帝都把钩弋夫人比喻成尧母了,那么她的儿子就是尧了,而尧不是皇帝又是什么呢?种种迹象表明,汉武帝大有在太子问题上废长立幼的动态。

书接前文。随着时光的流逝,皇太子刘据一天一天爱恋,卫子夫一天一天失恋,汉武帝一天一天倦恋。汉武帝倦恋卫子夫的原因是她的容颜一天比一天苍老,倦恋太子刘据是因为他越来越“不类己”。

也正是因为这样,苏文把第三把火直往太子刘据身上烧,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这把火直接引出一个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巫蛊门”。

庸人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