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四卷) > 第十二章 将求仙进行到底

第十二章 将求仙进行到底

李少翁故意左盼右顾,然后像是突然发现新大陆一样,对着那头牛左瞧瞧右看看上摸摸下拍拍,隔了半晌,这才有模有样地道:“借问天书何处有,牧童所牵山间牛。”

汉武帝一听来了精神,问道:“在哪里?”

李少翁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不过了,他说这头牛里有天书。汉武帝半信半疑,二话不说就命人把牛给宰了,以验真伪。

这件事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他首先用钱财买通了朝中掌管马等牲畜的“弼马温”,然后他把写了字的绢帛拌到饲料里,让牛吞到肚子里。接下来的事很简单了,汉武帝到甘泉寺去求仙,这时,李少翁让那头吞了绢帛的牛出场了,他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摇头摆尾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皇上,我闻到了一股天书的味道。”

结果不用多说,从牛肚子里弄出一条绢帛来,汉武帝看着绢帛上密密麻麻的字,先是喜,然后是惊,最后是怒。最后二话不说就叫人直接把李少翁拿下。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一件他自认为很聪明的事。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件事,非但没能使他继续“青云直上”,反而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结局。

汉武帝虽然信神,但这种赤裸裸的江湖小伎俩他还是凭着一双慧眼,一眼就识破了李少翁的骗局。

光阴荏苒,如此逍遥快活地过了一两年后,李少翁决定做出一点“成绩”,一来报答汉武帝的知遇之恩,二来也是为了“前程”的需要。

接下就毫无悬念了,又是突审,又是严刑,又是逼供,李少翁哪里受过这样的皮肉之苦,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结果只有两个字:招了。

然而,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结果除了花掉国库里的银两外,什么也没折腾出来。长此以往,纸终究包不住火的,如何再继续行骗下去,李少翁风光的背后也有隐忧。

汉武帝给李少翁批的也只有两个字:砍了。一代天才李少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行骗生涯,同时也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接着汉武帝按照李少翁所说,在宫中到处雕龙画凤,布置太乙八卦、奇门遁甲,只为迎接仙归。这样一来,宫中顿时被一股“仙气”所笼罩。

栾大:求仙,在路上

就这样,李少翁凭着这一曲精心准备和设计的“借尸还魂”的超级大骗局,赢得了汉武帝的“芳心”,他不但得到了不少的金银珠宝,还被封为“文成将军”。

李少君“福大命不大”,李少翁“命大运不大”,汉武帝失去两仙后,马上就得了抑郁症,具体表现为:吃饭饭不香,干嘛嘛不爽,大有乌云掩日之意。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

都说时势造英雄,继李少君、李少翁之后,又一个活神仙出现在汉武帝面前。这个人的名字叫栾大。

“李美……”汉武帝的“人”还没出口,李少翁以手掩住汉武帝的口,做了个“嘘”的动作:“陛下,千万别吭声,莫要惊动了李夫人的魂魄。”汉武帝被李少翁这一唬,果然就不敢再造次了。只能远远地盯着李夫人的影子发呆,良久,直到影子消散开去,汉武帝才回过神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李少君当初得到汉武帝宠爱是因为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神仙是怎么样炼成的”强大论据令汉武帝臣服。而李少翁则来实际的了,他用“借尸还魂”的闹剧让汉武帝惊为天人。这个栾大知道要想得到汉武帝的重用,首先得露一手,他也许是吸取和结合了李少君和李少翁的经验,采取双管齐下的做法,既动手,也动嘴。

汉武帝定眼细看,但见后榻之中,出现一衣着飘飘体态盈盈的美女来,那妙曼的身影和朦胧的美态,却不是李夫人又是谁?

栾大首先上演的是动手,他见了汉武帝,什么也不多说,手底下见真章,挽起袖就干上了。他表演的是“百变棋子”。他先挂一幅大棋盘,然后把早就精心准备好的用鸡血、铁屑、磁石掺和而成的棋子放在上面。接下来,他双目微闭,双手合十,口里叽里咕噜地念念有词,神奇马上就上演了。棋子随着他的舞动而变动着,但见他指南走北,指东走西,指上走下,指左走右,静如脱兔,动如灵蛇,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接下来李少翁开始神奇的魔幻表演了。只见他拿起一把扇子,左舞右摇,顿时寒气逼人,阴风习习。接下来,嘴里念念有词,叽里吧啦念个不停,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汉武帝已被他折磨得睡眼惺忪,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正在这时,只听见李少翁轻声说了句“来了”。

汉武帝也是赫赫称赞:“见过神奇的,没见过这么神奇的。”

那李少翁果然快,他马上布置了一间密室,室里布有前后两个白纱帐子罩着的榻,帐前明烛酒食一应俱全。到了晚上就开始了,他首先把“大驾光临”的汉武帝匿藏在前榻的纱帐中,并且做了嘘的手势:不可轻举妄动,切记,切记。

栾大不愧是有备而来的“名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眼看动手的效果很成功,接下来该动嘴的时候了。

“真的吗?”汉武帝一听大喜过望,立马便叫李少翁快快施法。

“我的仙人师傅曾说过。沙丹是可以轻而易举地炼成的,既然沙丹可以炼成,黄金也是可以炼成的;黄金炼成了,黄河之水就可以轻易堵塞;黄金炼成了,长生不老之术唾手可得;得到长生不老之术,修炼成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应该说栾大在李少君的“神仙是怎样炼成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添姿加色,理论更加成熟了,论据更加精辟了,特别是增加了可以补黄河之水这一新理论后,大有炉火纯青之势。

“臣可以施一种法术,叫死去的李夫人显灵,见皇上一面,以解皇上相思之苦。”李少翁说。

当然,栾大之所以加上可以补黄河之水一说,是特定条件的特定产物。因为当时黄河决口了,造成了黄河周边洪水泛滥成灾。但因为缺口很大,补缺工程一直无法实现,这也算是令汉武帝头疼的一件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栾大提到“利用黄金,补黄河之水易如反掌”时,眼睛一亮,如果黄金真能堵住黄河决口,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李夫人不但长得美,更是集温柔、善良、贤淑于一身的奇女子,因此,她死后,汉武帝对她总是难于忘怀,夜里常常流泪到天亮。这个少翁眼看机会就摆在面前,自然不会放弃,马上来了个“借尸还魂”的精彩表演。

栾大的“行”征服了汉武帝,“言”又打动了汉武帝。结果高兴之下的汉武帝给了栾大四顶高帽子:五利将军、地士将军、天士将军、大通将军。真可谓连升四级,一时间风光无限。

汉武帝喜欢美女,前面已经说过,从最早宠爱卫子夫开始,卫子夫年老色衰后,他宠爱的便是李夫人。李夫人的哥哥就是李广利,但无奈李夫人天生红颜命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却是个短命鬼。

成为“四冠王”的栾大没有一点骄傲和满足,他的脸上甚至连一丝笑容都没有。每次见汉武帝也是不冷不热,令人琢磨不透。后来汉武帝就想啊想啊,怎样才能让这位“神仙的使者”高兴起来。

因为来头不小,所以这个李少翁出现后,汉武帝对他也是宠信有加。都说事实胜于雄辩,接下来且看这个李少翁的精彩表演了。

神仙使者一高兴,就会把十八般法术都使出来。那样什么长生不老,什么黄河补决,什么上天入地就不再是遥远的梦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李少君走后,另一个叫李少翁的人又出现了。这个李少翁只是一个绰号而已。我们只要知道这个李少翁只是一个少年,乃是齐地方士,绰号叫二百五。绰号的来源据说李少翁自称已活了二百五十岁了。

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汉武帝想明白了这点,把亲生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栾大,想以女儿来套这位神仙的使者。与此同时,又给栾大加封了一顶帽子——乐通侯(顾名思义,乐通侯,乐于通往神仙),还给他建了一座长安城里最大的“豪宅”,真可谓用尽了本钱,花尽了心思,掏空了腰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者,比如说投靠匈奴的卫律、李陵等叛国分子。后者,比如说我们可爱可敬的李少君同志。用汉武帝的话来说就是,李少君并没有死,阎王只是掠去了他的肉体,他的灵魂依旧在。

栾大的发迹和风光,一时间长安城唯他独尊,他当真过起了快乐似神仙的生活。光阴如流水,时间在一天天地过,这位活神仙却在脂粉堆里乐此不疲,温柔帐里醉生梦死,早就把汉武帝求仙的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李少君没有给汉武帝炼成长生不老丹,这位神仙也因为疲劳过度而仙逝,由此可见长生不老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连神仙都有老去了的一天,更别说凡人了。按理说汉武帝应该从对神仙的眷恋中走出来,然而,汉武帝对李少君的死作的解释如下:

汉武帝花了这么多代价,只为求仙,自然不想让自己所有的投资都打水漂,于是今天派人去问,明天派人去催,后天派人去看,总之一句话,你一定要尽快把神仙请来。

李少翁:天堂里有没有仙来仙往

栾大开始还可以借“时机不到”来搪塞,后来这话说得嘴巴都起了茧了,没办法了,便决定到外面“潇洒走一回”,并美其名曰:去东海求神仙。

也许是炼丹过于劳累,也许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中了某种化学物质的毒,也许是命里注定。总之,李少君在黄金尚未炼成,就一命呜呼了。什么长生不老,统统见鬼去吧。

汉武帝听说栾大要行动了,高兴得连夜来送行。栾大的娇妻卫夫人泪眼婆娑地道:“此去东海路途遥远,小心啊。”

3.提炼黄金。李少君从此以后长住宫中,变成了生物学家,进行化验工作,利用化丹砂等药物,提炼黄金。一句话:任重而道远。

“嗯。”栾大点了点头,别了汉武帝,别了娇妻,挥一挥衣袖,只带了一个包裹,连一个随从都不曾带,就屁颠屁颠的上路了。他一路直朝海边走去,心想,一辈子没到过海边,去海边吹吹风也不错。事实上,他果然看到了海,蔚蓝的海,翻涌的浪,艳阳的天,驿动的心。栾大叹道:“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海的那边是否住着神仙?”

2.寻址觅踪。汉武帝派遣道士到海上寻找蓬莱山的所在地和安期生的芳踪。这样无影又无踪的事,比大海捞针还要难,上了贼船,道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可谓赶鸭子上架,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总之,仙踪还未寻到,道士仍须努力。

发完了感慨,栾大完成了任务,他可以回长安了。于是乎,他在海边转了圈,就向汉武帝进行了工作汇报:“我在东海见到了神仙,神仙说陛下诚心不够,只要陛下诚心够了,神仙自然会降临长安的。”

1.祭祀灶君。为了显示他诚心诚意的求神,全心全意成仙,汉武帝亲自祭祀各地灶君。据说汉武帝为此膝盖肿得比包子还厚。

“是吗?”栾大说完,这才发现汉武帝的脸色不太对,平日对他总是笑容可掬,此时却冷冰冰的如同三月里的雪。

李少君越是说得神乎其神,汉武帝就越是神往。于是他决定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为了修炼成功,他严格按照李少君的话办事,他采取了三步同时走战略:

“朕的诚心是够了,不够的是你的诚心吧?”

李少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臣全心全意求神,真心真意为陛下。”栾大毕竟做贼心虚,脸上开始冒汗,豆大的汗直往下淌。

面对李少君的“忽悠”,汉武帝发出了第二问:“如果我想见一见这位千岁神仙安期生该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我派人一直跟着你,把你这一趟看得一目了然,又怎么会知道你只是在海边吹了吹风就回来了呢?”汉武帝拍了拍手,出来了个内侍。两人当场一对质,那内侍把栾大的一言一行说得一清二楚,栾大心里叹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顿时瘫倒在地。

李少君心道:这个问题就好比我想问你的一样,皇帝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嘴里却装腔作势地道:“神仙自有神仙的生活,一句话乐逍遥。不说别的,单是他们吃的就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当年我在海上遨游时,见过古代神仙安期生,他给了我一个大红枣,那大红枣除了红彤彤的之外,还一个特点就是大,有甜瓜那么大,我吃了好几年都没有吃完哩。”

接下来的事交给廷尉去办了,廷尉都不是吃素的,很快,栾大就把自己的犯罪事实招了。结果栾大自然没有好下场了,他被汉武帝处以极刑中的极刑——腰斩(受刑者被拦腰斩断后,并没有一命呜呼,只有在痛苦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应该说李少君的话很是精妙,以至于汉武帝听后也是大为赞赏,同时也悠然神往。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他发出了第一问:“不知道海上神仙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考虑到栾大一个人走太孤单太寂寞,推荐栾大的乐成侯丁义也被一同送上路,可谓一网打尽了。

李少君接下来开始他的神奇演说了,他说黄帝成仙是这样炼成的:“祭祀灶君,可以驱使鬼神;驱使鬼神,可以得到丹砂;烧炼丹砂,可以化成黄金;使用黄金器皿,可以延年益寿;延年益寿,可以上蓬莱;上了蓬莱,可以见到神仙;见到神仙,可以去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后,就能长生不老。”

公孙卿:我和神仙有个约会

汉武帝摇了摇头。

汉武帝连上几次当,但求仙之心依然不减。他一直认为海的那边住着活神仙,只是那些方士的道行不够才请不来。于是,他选择了在求仙、求长生不老这一条道上走到底。

“陛下知道黄帝是怎样成仙的吗?”李少君问。

就在汉武帝忧愁的时候,一记祥瑞的上报让汉武帝眉头舒展,烦恼尽抛。

只一句,就把汉武帝的气势唬住了,心想,这铜器陈列于宫中多年,我都不知道他的来龙去脉,只是胡诌了一个想为难为难李少君,却不想李少君竟答得如此畅快,看来这李少君果真非等闲之辈啊。

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山西汾阴挖出了一只古鼎。这原本是一件普通的考古挖掘事件,可一个叫公孙卿的山东人跑来对汉武帝说:“那是一个冬天,黄帝得到了宝鼎;这是一个冬天,圣上也得到了宝鼎。这不是偶然,这是必然。这是冥冥当中的天意,黄帝早就功德圆满成仙升天了,皇上也应该赴他的后尘成仙才对啊。乘着宝鼎出炉的时候,皇上快快去封禅,禅能通神,神能通天,天能通仙。通仙便能通一切,世上万物于脚下而乐逍遥。”

他在宫中找了件旧铜器,然后问他铜器的来龙去脉。李少君虽然不是活神仙,但头脑转得一点也不比别人慢,他知道什么事说得越神乎其神就越好,于是,想也不想便接口道:“这乃是齐桓公当年陈列于柏寝台那件铜器。”

汉武帝一听,大喜。原来这鼎还有如此作用,不仅能召唤神灵,而且能让帝王升天。于是他直接询问公孙卿该怎么办才能升天成仙。

他钓的鱼便是堂堂的一国之君汉武帝。雍城一见之后,汉武帝对这位仙风道骨的活神仙很是景仰,为了试试看他的“能量”,他把李少君请到宫中,不是叫他喝茶吃饭,也不是神聊,而是对他进行“考古”。

公孙卿只回答了八个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李少君名气大振的结果是:腰包鼓了,胆子也更大了。他不满足在江湖上行骗,也不满足穿梭于名门望族,他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只这八个字,便打动了汉武帝求仙的心。于是,汉武帝忘乎所以地说:“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展耳。”说完,他任命公孙卿为郎官,负责去嵩山太室山等候迎接自己升天的神仙下降。

结果可想而知,李少君因拍马屁拍得精妙绝伦,又因“忽悠”忽悠得惊世骇俗而一举成名。

公孙卿走了,汉武帝开始做长生不老、升天做神仙的白日梦。

白发老寿星点了点头,喃喃地道:“我还是穿着开裆裤的时候,的确跟祖父去南山打过猎。”(有点没弄明白,李少君是怎么知道这样的八卦事的。)

这个梦一直做到冬天,公孙卿没带来神仙,却带来了一个对汉武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说他在河南的缑氏(河南省偃师南缑氏镇)城墙上见到了“仙人迹”(即神仙脚印)。

这位白发老寿星都是九旬有余的人了,这个李少君才多大,居然跟他祖父打过猎?不是天方夜谭,就是夸夸其谈。于是,众人疑惑的眼神齐刷刷聚集在白发老人的身上,似乎在等待他的答案。

汉武帝一听欣喜若狂,求仙心切的他亲自跑到缑氏城墙上查看,果然有几个大脚印。他半信半疑地威胁公孙卿:“难道你想效法少翁、栾大吗?”公孙卿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说:“皇上,现在不是神仙有求于您、急着来见您,而是您有求于神仙。您也看到了,神仙的脚印这么大,但是凡间的道路这么小,神仙根本就落不下脚啊,还怎么来呢?”汉武帝觉得这话有道理,大笔一挥,下令全国郡县都修整道路,缮治宫观及名山祠所,迎接神仙的到来。

李少君没有理会众人的表情,继续他的表演,第五句话再度上演,他对着白发老寿星说:“我曾和你祖父在南山打过猎。”

三年后的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海上,继续求仙访神。他一到山东,就被山东各地数以万计言神怪奇方的上书给淹没了。汉武帝很快招募了庞大的求仙队伍,派出数千人乘船出海寻找蓬莱神人。除了在东莱山(今山东烟台)候神的公孙卿声称夜里见到“大人”外,其他人一无所获。公孙卿“见”到的神仙身长数丈,一旦靠近就消失不见,只留下类似禽兽脚印的大脚印。

原来如此!众人一听,提着的心这才放下,称赞之余,不禁叹道:见过拍马屁的,就没有见过如此会拍马屁的。

汉武帝接到报告后心有戚戚然。大臣们看到汉武帝皱着眉头的样子,怕他继续没完没了地寻仙求仙,于是集体撒谎说:“我们看见一个老人牵着一条狗,说他见到了身材巨大的神仙。”汉武帝忙问:“那他人呢?”大臣们说:“老人说完就忽然不见了。”汉武帝这才相信神仙真的出现过,大喜,留宿海上一宿后返回,因情绪高昂又爬上泰山封了禅,并大赦天下,向神仙表达自己的诚意。此后,方士求仙一事成了一件半制度化的工作,朝廷供给数以千计的江湖郎中在东海继续这项很有“前途”的科研工作。

田蚡的脸上接着上演七十二变,由晴转多云,多云转阴,阴转小雨,小雨转大雨,大雨转暴雨,暴雨……眼看暴风骤雨就要下了,李少君的第四句话终于出口了:“偷来仙桃献祖翁。”

仅仅6个月后的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正月,汉武帝再次跑去东莱,住了几个月还是没见到神仙。他刚回去,公孙卿声称发现了神仙,汉武帝又匆匆赶到东莱,但仍只见仙踪(几只粗大的大脚印)不见仙人。

这分明连田蚡也骂了嘛。众人一听,谴责之余,都觉得李少君这次定是“祸从口出,吃不了兜着走”了。

就在汉武帝脸色由晴转多云时,公孙卿说话了:“听,神仙的声音。”没有见到神仙的仙踪,如果能听到神仙的声音岂不是更好更妙,汉武帝问道:“神声在哪,朕为何听不见?”

原来如此!众人一听,这才舒了一口气,赫赫称赞,田蚡的脸色也马上由阴转晴。就在这时,李少君的第三句话新鲜出炉了:“儿孙个个是个贼。”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随即,公孙卿马上就带领汉武帝到山上去听神仙的声音。结果,这一次汉武帝没有再失望,因为他在山里听到了几句“万岁,万岁,万岁”的声音。如同天籁之声,伴随着潺潺流水,阵阵回音,显得神秘莫测。

田蚡也气得一张俊脸变成了猪肝色,正要发作时,李少君不慌不忙地说了第二句话:“九天仙人下凡尘。”

结果,汉武帝高兴之下封公孙卿为中大夫。此后,汉武帝多次往返于长安和东海之间,派船队下海寻仙,催问下落。公孙卿劝汉武帝说,不必跑来跑去,俗话说心诚则灵,只要皇上心中有神仙,神仙自然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皇上需要做的就是多建宫观楼台,等候神仙降临。汉武帝觉得有道理,开始在全国各地大建宫观祠坛,多次去名山大川进行祭神活动,还就近在长安修造了规模宏大的建章宫,并在长安北部开凿大池,取名太液池,在池中设蓬莱、方丈、瀛洲等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的小岛。

李少君这句话一出口,唬得在座的人都个个脸色煞白。当时田蚡依靠他的姐姐王皇后的裙带关系,在朝中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后起之秀”了,谁见了他都得给三分面子。一介布衣李少君胆敢如此放肆,自然让人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惊得云里雾里。

遗憾的是,汉武帝大兴工程建设的同时,除了在全国各地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外,神灵并没有下凡来给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这位白发老人是田蚡家族最老的长辈,田蚡这次设宴就是为这位老寿星祝寿。因此,来客无不对这位老寿星左一句“福如东海”右一句“寿比南山”,而这位李少君却语出惊人,一张口便来了这样一句话:“这个老头不是人。”

汉武帝的一生,登高封禅做了,出海求仙做了,亭台、宫观更是勒紧裤腰带造了,可除了看到几个可疑的大脚印外,连神仙的影子也没见着,着实做了冤大头,得不偿失。但汉武帝却乐此不疲。人家乃是堂堂一国之君,想干啥就干啥,人家乐意,你怎么着?

据说武安侯田蚡也跟李少君有一腿。一次,田蚡在家中设宴,请的都是朝中的达官显贵,为了显示气派,田蚡特请来李少君作为特邀嘉宾。这位特邀嘉宾果然与众不同,只见他姗姗来迟,最后一个入席,慢腾腾地入座之后,眼睛就直瞄着座中一位九旬的白发老人。

而在求仙的过程中,汉武帝和公孙卿斗智斗勇,他们之间的对决笑料百出,除了上述的“忽悠与反忽悠”外,这里还略举一事来说说。

这位“侍奉王爷”也不是闲着的主儿,为了自己的行骗生涯,他开始包装自己,首先打出了“妙手回春总是春,长生不老永不老”的口号。人靠衣装马靠鞍,李少君这一包装后,效果那是“百里挑一,与众不同”。结果一些达官贵人都被他驱鬼辟邪、不老仙丹之类的伎俩所骗,大把大把银两往他的口袋里塞。

话说有一次,汉武帝巡视北方朔方郡,以向匈奴示威。途中经过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听说黄帝的陵墓在此,汉武帝便前去祭祀,祭祀完毕后,汉武帝这才突然觉得不太对劲。于是问公孙卿:“你不是说黄帝没有死成仙了么,怎么这里会有他的陵墓呢?”

之所以叫侍奉王爷,是因为他“吹遍天下无敌手,满天都是牛在飞”。自称拥有长生不老之秘方。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说得神乎其神,人家就越是对你景仰和追崇。

这对公孙卿来说就是在考“脑筋急转弯”,他头脑一转,便回答道:“黄帝骑神龙登天成仙后,他的群臣十分想念他,便把黄帝的衣帽等东西埋在这里,这只是皇帝的衣冠冢而已。”

皇帝看重的人,自然有他的非凡之处。先看看李少君的个人简历就可以知道他果然是非凡之人。李少君,生平不详,年龄不详,父母不详,家事不详,唯一详细的就是绰号叫侍奉王爷。

汉武帝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地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将来朕升天成仙后,群臣们恐怕也要把朕的衣冠埋在茂陵了。”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那是一个寒气逼人的冬天,当时即位才八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汉武帝来到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的五峙原祭祀上天,以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结果汉武帝邂逅了李少君。就是这惊鸿一瞥,汉武帝对这位“得道高仙”敬佩不已。

汉武帝竟对神仙痴迷到了如此地步,当真令人匪夷所思。

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少年时最大的爱好是狩猎。殊不知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那就是信仰鬼神。汉武帝之所以崇拜鬼神,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少君。

也正因为对求仙的执著,汉武帝在生命即将结束的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正月,心有不甘的他最后一次来到东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年迈的他发出了“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壮之声,然后选择了班师回朝。是年三月,汉武帝听从大臣田千秋的劝谏,停止求仙活动,罢黜全部方士。求仙活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汉武帝对外,迷恋武力,厉兵秣马,四海臣服。讲完了外事,现在到了该说点汉武帝私事的时候了。

有诗为证:“昔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哪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李少君:有多少神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