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先说了两个现象:一是前不久天空出现百年难遇的彗星,二是天下蝗虫四起。大凡懂历史的都知道,凡是天下将发生大事,都会出现一些不祥的征兆。刘卬自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万万不可啊,身为人臣,怎么能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来呢?”事实证明刘卬别的本事没有,但作秀的本事却和刘邦有的一拼。他明明早已“心动”,但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一来可以试探吴王的可靠性,二来成与不成都使自己有台阶可下。
眼见刘卬还是“隐而不发”,应高使出了撒手锏:“御史大夫晁错蛊惑天子,削藩夺地,天下诸侯都有反叛之意。现在吴王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大王一句话,吴王便可立即发兵直取函谷关,守住荥阳这个军事要地占领敖仓的粮道。等大王兵马一到,共同进军长安,天下唾手可得,那时大王与楚王共分天下,岂不美哉?”
应高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当即脸色一板,义正词严地说道:“俗话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与其这样坐以待毙,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吴王此番叫我来就是请大王一起出兵。”应高终于亮出了底牌。
话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刘卬等的就是这样一句承诺。应高已经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下来就看刘卬的表现了。
“知我心者谓我何忧,不知我心者谓我何求。吴王真是我的知己啊!”刘卬长叹一声,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事实证明刘卬办事雷厉风行毫不含糊,他定下来的事是铁板钉钉,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不顾手下重臣的坚决反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汉的道路,他不但自己上了贼船,还主动去联系齐、菑川、胶东等国。
“吴王身体一向不好,不能朝见天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常常害怕受到朝廷的猜疑,却又不能把这个中缘由解释清楚。为此他只能寒衣缩食小心做事,唯恐做出半分出轨行为来。”应高说着,顿了顿,话锋一转接着道,“当今的天子宠爱庸臣晁错,听从他的谗言擅改法律,侵削各诸侯王的领地,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你们胶西国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却被平白无故地削了封地,今天是削地明天说不定就‘削头’了。不知道大王有没有这样的顾虑呢?”
果然,就在吴王刘濞和胶西王刘卬各自忙碌准备起义的时候,削吴国会稽、豫章郡的“削藩书”如期到达了。恭喜刘濞,不用再等什么了,也不用再找什么借口了,一万个理由太多,只要这份“削藩书”就足够了。
“洗耳恭听。”刘卬道。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共七国,率二十万大军,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口号,高举反汉大旗,从广陵(今江苏扬州)首先向梁国刘武出发。
接下来就看应高的表现了。到了胶西,必要的客套过后,应高马上来了个单刀直入:“吴王贵为一个诸侯王,却心事重重,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吴王特派我来向你说说他的心事。”
为什么刘濞的首选是梁国刘武呢?因为这个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汉文帝当年虽然生了好几个儿子,但存活下来的只有汉景帝和梁王刘武。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景帝和刘武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据说,汉景帝甚至在一次“兄弟聚会”上还当面表示他将来“百岁”之后,将皇位传给刘武。
于是中大夫应高承担了这次去胶西说服刘卬的光荣任务。
那段插曲是这样的。在晁错削藩期间,刘武入朝来觐见,汉景帝特为他来了个接风宴。一母两儿,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总之酒上心头、情浓义更浓时,汉景帝拍着刘武的肩膀说了一句话:“朕千秋万岁之后,皇位由你来坐。”
2.刘卬素来勇猛,敢作敢为,是个典型的“武力派”选手,找到他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刘武一听喜笑颜开,窦太后也颜开喜笑。但正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儿上,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出现了,他的一句话让刘武和窦太后的满心欢喜顿时掉入冰窟窿里去了。
1.刘卬刚刚被削了封地,一口怨气正没处发,此时正好可以火上浇油。
他是这样说的:“天下乃高祖传下来的天下,父传子,已是我汉朝的定例,皇上怎么能把皇位传给梁王呢?”说着他端了一杯酒到汉景帝面前,喃喃地道,“陛下喝高了吧,酒后失言,当罚这杯酒。”
当然,要造反,就得联合众王。思来想去,刘濞把首选的目标停留在了胶西王刘卬身上。原因如下:
汉景帝被窦婴一说,顿时清醒过来,顺势接酒就喝了,算是对自己“酒后失言”的掩盖了。对于窦婴的搅局,气极了的窦太后来了个“拂衣而去”,最后这接风宴自然以不欢而散收场。
就在晁错得意初战告捷时,作为诸侯王的代表人物刘濞不干了,与其这样坐以待毙,倒不如……豁出去了,他心一横,便决定造反。
单从这段小插曲来看,无论汉景帝是否真心“禅让”皇位于刘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此时刘濞联合楚王刘戊率先向刘武发难,应该说很有“打狗看主人”的味道。
晁错初试牛刀,刘戊便光荣地成了第一个被削藩的奠基石。首战告捷后,他没有小富即安,他再接再厉,找了点芝麻大的“曾罪过”的小事,鼓动汉景帝削去赵王刘遂的常山郡,再然后又以“卖爵罪”削去胶西王刘卬的六个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齐王刘将闾,他本来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革命到底”,但到了真正要举事时,却因为“害怕”决定按兵不动。这样一来,胶西王刘卬联合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把怒火洒在齐王刘将闾的身上了。四王呼啦啦地向齐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淄进发。而赵王刘遂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边派兵“西出阳关”,随时准备和吴楚联军进行会师;一边派使者“北上雁门”,请求匈奴的“国际主义援助”。
汉景帝接到报告后却很为难,这通奸一罪,说大则大,说小则小,怎么处置刘戊令他十分头疼。权衡利弊,念是手足之情,汉景帝免了他的死罪,只削夺了他楚国的东海郡作为惩罚。
总之,一场“七国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晁错当机立断,马上向汉景帝打了一个小报告:薄太后丧葬期间,刘戊与人通奸,依律当斩。
议和风波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戊的一举一动,没有逃过晁错的“火眼金睛”。此时刘戊千里迢迢来上朝,正是晁错表现的大好时机。
汉景帝听说七国叛乱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招来“罪魁祸首”晁错询问对敌良策。晁错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他自信满满地说了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没了三老的约束,刘戊变得更加放荡起来。汉景帝刚继位不久,薄太后便一命呜呼了,全国顿时陷入一片哀悼之声中,但刘戊竟然充耳不闻,依然过着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汉景帝问:“那派谁去出征呢?”
刘戊是景帝的堂弟,他的祖父是元王刘交。刘交在楚地称王二十多年,重用名士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一时间国泰民安。刘交死后,儿子刘郢继承了他的王位,仍然重用这三位名士,依然国泰民安。刘郢去世后,儿子刘戊继位。刘戊却是贪酒好色、胸无大志之辈,一上任便不把三位“老古董”放在眼里。穆生、白生、申公三人在相劝无效的情况下,先后以“告老还乡”为由离开了他。
晁错答:“天子如亲率大军去平乱,叛军一定闻风丧胆,不战自溃。”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凌烈的寒风,来京觐见天子。每年按时入京觐见皇上,这是每位诸侯王必须交的“家庭作业”,然而,刘戊不会知道,他的这次入京,竟会点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国叛乱”的导火线。
如果是在平时,晁错这样拍汉景帝的马屁,汉景帝自然会很受用,但此时的汉景帝被七国叛乱的声势所吓倒,岂是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蒙混住的?于是他反问道:“我如果去亲征,京城由谁来把守?”
导火线
汉景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说他是堂堂一国之主,怎么能够亲自去出征冒险?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汉岂不是要亡国了。可惜当时的晁错对自己太过自信了,他连想都没有想,便接道:“陛下亲自去出征,微臣愿守京城。”
削藩的计划虽然暂时被搁浅,但想干一番大事业、轰轰烈烈过一生的晁错并没有灰心,相反,他时刻准备着。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也不假。不久,晁错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降临了。
汉景帝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他是多么希望晁错这样来说的:“微臣愿带兵出征,陛下在京城静候佳音便是。”我平时最信任你、最宠信你,况且这次七国叛乱又是因为你的“削藩策”引起的,关键时刻你应该主动站出来挑起大梁帮我来分忧才对啊。让我冒死去亲征,你留下来吃香的喝辣的,你什么意思嘛。结果可想而知,这次汉景帝非但第一次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反而对晁错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晁错虽然仗着汉景帝的宠爱早已目空一切,但面对背景条件非同一般的窦婴竟然不敢再据理力争。结果可想而知,因为窦婴的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削藩一事就此打住。
就在汉景帝伤感“遇人不淑”时,这时他突然想起了父皇的遗言:“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于是周亚夫终于有一展雄风的时候了,他被汉景帝直接提升为太尉,把“平叛大元帅”的头衔戴到了他头上。
说完这句话,窦婴的嘴巴又像是被膏药贴住了似的,众人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等待了半天,也不见下文。但就是这样“无厘头”的一句话,却告诉众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皇太后的亲侄子反对削藩。
具体布置如下:周亚夫率军攻打吴、楚这一路叛军主力部队;郦寄攻打赵国;栾布率兵攻打齐国;窦婴驻扎荥阳,一来为监军;二来哪方有难支援哪方。
窦婴是窦太后的亲侄子,虽说此时窦婴还是个詹事的小官(未列九卿)。但因为有“政治背景”,他的话自然很有分量了。众人凝神屏气,准备来听窦婴的“长篇大论”,但窦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臣认为这样削藩有所不妥。”
可以说汉景帝的布置还是相当精细的,有如当年汉文帝对匈奴人的入侵一样,开打的开打,接应的接应,总之层层有序,一点也不含糊。
良久,晁错正想说大家既然不反对那就是默认来“圆场”时,人群中站出一个人来,他英气逼人,名字叫窦婴。
就在汉景帝派出四路大军,准备静候他们的捷报时,这时朝中走出一个人,对汉景帝说了这样一句话:“臣有一计,不用一兵一卒一刀一枪,便可平定七国之乱。”
当时晁错地位摆在那里,因此,当汉景帝询问众臣的意见时,众人的嘴巴都像贴了块膏药似的,没有一人吭声,选择的是“沉默是金”,众臣的“冷场”让汉景帝有点难堪。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何尝不是汉景帝最想要的结果呢。汉景帝仔细打量来人,呃,却不是那个敢言敢谏的袁盎又是谁?
而晁错自然知道其中缘由了,于是很识时务地提出了“削藩”的建议。晁错的理由是:各诸侯国已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大有分裂国家的迹象。而汉景帝也早已对刘濞长年累月的“因病不能上京朝觐”的借口不满,此时晁错的提议正合他意。但因为削藩是大事,于是他召集朝中重臣来商议这件事。
袁盎因为作风过于“包青天”化,先被汉文帝调到陕西当都尉,后来又被调到齐国任国相,再后来又到了吴国做相国。就在吴国当国相期间,他还成功阻止了刘濞的一次“提前”的造反。前面已经说过,汉文帝时,刘濞曾派儿子刘贤入朝,但被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汉景帝刘启失手打死。从那时就生了二心,如不是袁盎从中劝说,依刘濞的牛脾气,早就要反了。此时因为晁错的削藩“逼”得刘濞等人造反后,袁盎自知仅凭个人之力再也劝不住野心勃勃的刘濞了,又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便主动炒了刘濞的鱿鱼,逃出吴国到长安来了。
汉景帝上任后,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冤有头债有主,刘濞心中的疙瘩便如蚕蛹吐丝般越结越多。
此时汉景帝已被造反的寒风吹得头疼心疼哪里都疼,此时见了袁盎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直问他有什么好办法能解七国之乱。
这件事发生后,刘濞便再也没有去过朝廷了,你想,他的宝贝儿子都能被人轻易打死,他又有几颗脑袋去京城“玩火”呢?
袁盎的回答只有六个字:斩晁错,可平乱。他的意思很明确,七国之乱是因为晁错的“削藩”惹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斩了晁错叛乱自然便会平息了。
对于儿子的死,刘濞有话要说了,他说本是同根生,为何皇帝的儿子打死我吴王的儿子便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呢?刘濞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了,从此吴国和汉王朝的关系马上进入长久的“冷战”时期。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七国之乱完全是因为晁错引起的,如果不是他主张这样赤裸裸地削藩,事情就不会弄到现在这种难以收拾的地步。说白了他们以前就算有“反心”也没有“反胆”,就算有“反胆”也没有“造反的理由”。
故事得追寻到汉文帝时,吴国的太子刘贤(以下简称吴太子)入京朝见,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以下简称刘太子)因为“赛棋”(一种智力游戏)发生争执,遗憾的是两位准太子并没有陶渊明“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胸襟,争执来争执去,争执到最后双方都骑虎难下了。恼怒之下,刘太子拿起棋盘对准吴太子的头颅就是一招“泰山压顶”,吴太子倒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刘太子终于有台阶可下了,但祸患也就此埋下。
然而,如果真要斩了晁错,汉景帝又有些不舍,毕竟这个晁错在他还是太子时就跟随自己,是恩师也是“智囊”。斩,有弑师之嫌;不斩,又怎么平民愤?
当然,仅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想造反。刘濞铸钱和煮盐,他可以说是为了百姓生活需要。他诱天下亡人,可以说是为了“防身”的需要。要告他造反,就得找确切证据来。
斩还是不斩,这是个问题。
都说饱暖思淫欲,已富甲一方的刘濞不但思淫欲,而且还思“权欲”。他已不满足一方为王了,他有更高、更大、更远的目标和理想了,于是他招纳逃亡的人(诱天下亡人),训练军队,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军事力量也日益提高。
袁盎见汉景帝还有犹豫,再次劝道:“臣听说吴、楚等联谋是因为晁错擅作主张削减王侯的封地,危及整个刘氏江山,他们起兵无非是想诛杀晁错,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封地。如果陛下能将晁错斩首,再赦免吴、楚各国,让他们各归各国,他们必定罢兵谢罪,对陛下您感恩戴德,不敢再生反叛之心,如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陛下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而误了天下呢?”
这二十多个王国里,实力最大最强的就是吴国。这个吴王刘濞是刘邦的兄长刘仲的儿子。建国后,刘邦封刘仲为代王。想必大家还有印象,当年匈奴进攻代国,刘仲脚底抹油,闻风而逃。刘邦对其“懦夫”行为大为恼火,废其王位,降为合阳侯。后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带兵亲征,刘仲刚满二十岁的儿子刘濞为了给父亲立功赎罪,主动请缨随刘邦出征。平乱后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封地在江浙一带)。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的刘濞属于典型的三老:辈分老、资格老、土地老(大)。他共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矿厂资源和海域资源,正如晁错的削藩书里所言“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罢了,罢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袁盎的劝说下,汉景帝最终下定决心“大义灭亲”,斩杀晁错,以平七国之乱,免天下苍生再遭生灵涂炭。
自打当年刘邦分封诸侯王国开始,到汉景帝时,全国分封的诸侯王国共有二十多个:吴国刘濞、楚国刘戊、胶西国刘卬、胶东国刘雄渠、菑川国刘贤、济南国刘辟光、赵国刘遂、济北国刘志、齐国刘将闾、城阳国刘章、燕国刘嘉、淮南国刘安、梁国刘武、常山国刘舜、衡山国刘勃、庐江国刘赐、河间国刘德、临江国刘阏、淮阳国刘余、汝南国刘非、广川国刘彭祖、长沙国刘发。总之,此时的诸侯国非刘氏子孙不能为王。(高祖刘邦遗命:“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
当然,下定决心挥泪斩晁后,汉景帝并没有直接抓晁错斩首示众。聪明的汉景帝不会做这样有失仁义道德和被后人唾骂的事,他自有他的妙计除去晁错。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吴王吧。
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同样的道理,君要找臣的碴子,到处都是碴子。接下来就得看丞相陶青和廷尉张欧等人的表演了,他们也不是吃素的,接到汉景帝的“密令”后,马上联手上奏弹劾晁错,罪名无非是“误国误民”、“祸国殃民”之类的,并且都请求直接砍了晁错的头。有了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的出面,汉景帝最后不得已之下只能极为“痛苦”地批下两个字:准奏。
那么晁错这个《削藩策》里的吴王是谁?为何晁错的笔锋会直接指向他,说出“削也会反,不削也会反”这样的耸人听闻的话来呢?
可怜的晁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壮志未酬,落得个暴尸街头的下场(弃市)。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余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余城,兄子濞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汉书·荆燕吴传》)
汉景帝挥泪斩晁错后,马上封袁盎为“和平大使”,去吴国进行“议和”谈判。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刘濞的野心不仅仅是斩了晁错那么简单,他要的是整个天下。因此面对袁盎带来的“喜报”,刘濞表面上喜不自胜,但内心却有个声音在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话说晁错因为得到汉景帝的宠爱,各种计谋百出,十有八九汉景帝都会批复这样两个字:准奏。直到有一天,晁错上报的奏章上有“削藩策”三个大字时,汉景帝才警觉起来,原文摘录如下:
于是他把报喜的袁盎“软禁”起来。刘濞知道他是个人才,想任他为大将,但都遭到袁盎的拒绝。到后来,刘濞便决定斩了这个不识时务的袁盎,幸亏袁盎得贵人相助,连夜逃出来了,捡回了一条小命。
削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