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刘恒能放审食其一条活路,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的。然而,审食其不会想到,他还是不得善终。因为审食其除了欠刘邦的账外(戴绿帽子),还欠一个人的账,账的主人叫刘长。
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去世后,靠吃“青春饭”的审食其失去了生命中最大的依靠,随后随着吕氏家族的彻底毁灭,审食其只能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刘恒上任后,任诛吕功劳大的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直接把当年的“一把手”审食其踢回家了。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不是不还,时候未到。那么,这个刘长又是何许人物呢?各位读者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
老的不去,新的不来
淮南王刘长是高祖的第五个儿子,其母为赵姬。赵姬本来住在赵王张敖宫中,高祖刘邦当年从东垣到赵国,当时正讨伐“犯上作乱”的韩王韩信。张敖当时已被吕后钦点为“上门女婿”,而刘邦却对面相柔弱的他持“观望”态度。
至此,“吕氏春秋”时吕后钦定的三大丞相,陈平死了,周勃退休了,审食其被汉文帝“辞退”后又干吗去了呢?
张敖为了讨好“准岳父”,便让宫中最美的宫女赵姬前去“侍寝”,这正合风流成性刘邦的胃口,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一夜风流不必细表。
这件事就算这样摆平了,但有人在文帝身边咬耳朵,说这一切都是周勃当年的“誓言”惹的祸,汉文帝正感伤刘章兄弟,结果干脆让周勃“退休”回家抱孙子去了。周勃走后,灌婴捡了个大便宜,成了丞相。
第二天,刘邦挣脱美人的怀抱,提起裤子就走人。这有点类似于“一夜情”。双方你情我愿,完事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人,来去如风,留下一分快乐,不带走半分感情。
刘兴居听说兄长气死后,他不干了,愤而起义造反,但他手下那点军队对大汉王朝构不成什么威胁。汉文帝只派了柴武这一员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去,就把刘兴居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随后柴武乘胜追击,硬是活生生地把刘兴居给生擒了。可怜的刘兴居不忍回京受辱,在路上便咬舌自尽了。
“一夜情”对刘邦来说是吃快餐,是家常便饭,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但赵姬却因为这“一夜情”留下了永远的烙印。她的肚子里居然怀上了龙种。单从这一点来看,刘邦非但是“一夜情”的高手,“一夜情”的命中率也是相当的高。从戚姬到赵姬,“一夜情”的模式大同小异,都有龙子留下。看来刘邦真的可以当“射雕英雄”了。
非但如此,汉文帝随后又下的一道圣旨,把刚刚去城阳上任的刘章给活活气死了。圣旨内容如下:任命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刘参和刘揖都是刘恒的儿子)。刘章觊觎这两个地方的王已经很久,直到这时,终于绝望,结果来了个死不瞑目。
张敖虽然还年少,但听说赵姬怀上了刘邦的龙种,心里那个美啊。对于他来说,赵姬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宝。为了把“准岳父”的“把柄”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想尽了办法。单是轮流照看赵姬的宫女就安排了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全方位不停歇服务,而且为了给她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还从私房钱里拨出巨款修筑一座宫殿,可谓动了老本了。
城阳和济北都是隶属于齐地。现在的分封实际上是把齐地一分为三了,齐地本来就小,现在一分为三,你说这样小小的王,刘章和刘兴居会满意、会高兴吗?
就在张敖全心全意为“准岳父”留下这个得之不易的儿子时,就在赵姬快要临产时,就在大功告成之际……命运却和张敖及赵姬开了个玩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贯高等人谋反,东窗事发了。张敖被捉拿入京。张氏家眷也被拘禁在河内狱中,赵姬自然也逃不了干系,也被囚禁起来了。
按理说,刘章和刘兴居终于由侯爷变成王爷,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可喜可贺啊!但“加冕”后的刘章和刘兴居脸上并无半分喜色。原因很简单,这城阳王和济北王其实都是名存实亡的王。
由于是在狱中分娩,惊动的人不多,但狱官却是个例外。那狱官看了几十年的铁门,也是第一次见有人在这种狗不拉屎的地方生小孩,也许是出于人性的本能,也许是出于猎奇的心理,总之,他居然成了接生婆,赵姬在难产的过程中,也顾不得羞愧了,把孩子的身世原原本本告诉了狱官,随即,随着一声洪亮的啼叫,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生下了。
是种子总会发芽的。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过了两年,文帝才想起刘章和刘兴居从来没有受封过。于是一旨下去,任命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
狱官因为工作的独特性,多年来,他只负责报忧不报喜(送到这里来的人有忧无喜)。此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摆在面前,他便马上到郡守那里报喜去了,郡守又马上向朝廷报喜,但朝廷的结果却是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可言。
周勃当时曾私下对刘章和刘兴居有这样的口头约定:奏请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然而,汉文帝继位后,他超过了陈平坐上了丞相的头把交椅,却把自己的诺言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就这样,刘章和刘兴居对周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关键时刻还得看赵姬的弟弟赵兼的表现了。赵兼亲自上京,他知道以他的身份直接去见刘邦,只怕是太阳从西边出来——没门。于是他找到了他一个朋友——审食其。
吕氏家族被诛,刘章作为青年俊杰,忙里忙外,可谓功不可没。而他的弟弟刘兴居清宫迎驾,也算是一大功劳。
审食其念其旧情,便把这“刘邦微服私访生私生子”的事告诉了吕后,他以为只要吕后出面,一切就OK了。但他忘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女人和女人之间最大的特点是嫉妒。
第二个恨周勃的人是刘章。
张爱玲曾说过:“所有的同行都是敌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所以所有的女人都是敌人。”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有自己一个女人呢?虽然身在那种社会,那种皇朝,是没办法的事,但吕后还是打心眼里抵触刘邦纳妾。结果可想而知,审食其被吕后罚每晚多交“家庭作业”N次,让你没精力去管这些闲事。
汉文帝于是改封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一个天才般的人才从此流落诸王之手,甚为可惜。可贾谊当时乃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无可奈何,只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审食其为每天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发愁,赵兼又为总是见不到审食其发愁。眼看再这样一天一天下去,春去秋来,只怕愁白了少年头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赵兼只好又回到了赵地。
汉朝的“三公九卿”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要进入这里的人,自然得问问“国务院总理”周勃,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了。周勃给汉文帝的答复很简单明了:贾谊意在专权,心怀不正,不宜重用。
这期间,赵姬在狱中只盼望刘邦蒙赦大恩,把自己接进宫去,从此荣华富贵。然而,她盼星星盼月亮,盼回的却是弟弟刘兼一张绝望而忧伤的脸,赵姬的心一下子坠落到了万丈深渊,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天长地久,那只不过是自己一相情愿的一个梦而已。
吴公上任后,自然不会忘了他的得意门生贾谊了。因为他的推荐,小小年纪的贾谊一下子升为博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久,才华横溢的贾谊又被汉文帝提升为中大夫。再后来汉文帝又想升他为公卿(即九卿,是汉朝第二等的官阶,相当于现在的各部部长)。
与你相逢其实就像一个梦,梦醒无影又无踪,总是看了不能忘,总是过了不能想,总让我为你痴狂,让我爱上你,其实没什么道理,明明知道不可以,让我痛苦为了你,让我快乐为了你,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
贾谊,洛阳人士,少年出名,曾被河南太守吴公招到门下,备受重用。吴公声名远扬,据说很有治国安邦之道。汉文帝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便召他为廷尉(最高司法)。
赵姬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那个可怜的婴儿让狱吏犯愁。毕竟这个婴儿是“龙子”,狱吏内心里,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道德战胜了伦理。在狱吏的积极努力下,这个婴儿最终保全了性命。
第一个恨周勃的人是贾谊。
日月如梭,时来运转,后来张敖“无罪释放”,郡守派人连同奶妈和赵姬所生的儿子一起送上京城直接找他爸爸刘邦去了。
陈平去了后,文帝一时找不到最佳丞相人选,于是又请周勃出山。周勃又岂是能闲着的主儿,欣然领命。然而,令周勃始料未及的是,他“二进宫”后马上就招来两个人的痛恨。
刘邦要不是见了这个长得像极了自己的婴儿,几乎忘了那“一夜情”了,于是直接便认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儿子”,还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刘长——长长久久,天长地久。
然而,高处不胜寒。对于已是苍暮之年的陈平来说,又岂能吃得消?不到半年,他就一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
刘长后来便成了淮南王。再后来从舅舅赵兼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赵姬冤死在狱中,赵兼充分发挥其“老鼠偷油”般的口才,添油加醋地把审食其如何如何不肯相救才导致悲剧的发生说了出来。
汉文帝正想摆脱这些老一辈功臣的制约和束缚,于是在一阵“轻叹”声中批准了周勃的辞呈。从此,朝中丞相一职又合二为一,陈平独坐丞相一位,他自从“弃暗投明”跟随刘邦以来,六出奇计,诛吕有功,经过一生的奔跑和奋斗后,终于站在了人生的最高峰。
“审食其杀死了我母亲,我一定要血债血还。”刘长从此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里,杀死审食其成了他的终极目标。
2.功高震主。这个就很好理解了,韩信就是前车之鉴。
然而,那时吕氏一手遮天,审食其被吕后宠着,正当红,谁也拿他没办法,更别说他刘长这个小小的淮南王了。然而,人生的潮起潮落谁又能预料,汉文帝上台后,审食其下台了,正印证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汉文帝把同样的问题又问陈平。陈平道:“陛下想知道牢狱之事,可问廷尉;谷物出入之事,可问治粟内史。”汉文帝一听就很生气了:“照此说来,你主管什么事呢?”陈平道:“身为丞相,理应上佐天子,下抚万民,外镇蛮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其职,责任重大,不可不查也。”汉文帝这才转怒为喜。事后周勃就责备陈平为什么不提前教教他。陈平笑着反问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你现在身在相位,便要知道自己的职责。假如天子问你现在长安城有多少18岁以下的美貌少女,你该如何回答呢?周勃无言以答。通过这件事,周勃知道自己的才华不如陈平,遂萌生退意。
汉文帝接任后的第三年,刘长来了趟长安,理由是“朝拜”皇兄。汉文帝只剩下这么一个兄弟了,再加上身世等方面的“同病相怜”,两人见面后如胶似漆,再也不忍别离,于是刘长便在长安“长住”下来。
1.才能不如陈平。自从诛吕有功,周勃当上一把手后,四个字可以来形容他:骄傲自大。这样一来,汉文帝就不高兴了。有一次,他就问周勃:天下一年发生多少起刑事案件?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大,周勃自然答不上来了。汉文帝又问周勃:每年的谷子收入是多少?周勃还是答不上来。
其实刘长长住下来是有目的的,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干掉审食其,但明着叫他的皇兄干掉这姓审的,仁德憨厚的皇兄肯定不同意。于是他决定来暗的。
周勃为什么要辞职呢?原因有二:
为了试探“暗”的可行性,他先对皇兄刘恒进行了一次考察。一次去皇城郊区的上苑打猎,他不但毫不谦让地和皇兄同乘一辆马车,说话时也不顾名分,直呼汉文帝为兄长,大有入乡随俗之势。试探的结果是汉文帝对他的“无礼”毫不介意。
话说周勃因为平定吕氏功劳最大,陈平充分发挥谦让的风格,主动让出“右丞相”的位置给周勃,自己甘愿居“左”(古代“右”主“左”次),但周勃并没有买陈平的账,没过多久便以“年老多病,身体有恙”向汉文帝提交了辞职书。
通过这次试探,刘长心里有底了,他的“暗招子”可以付诸行动了,他没有去外面雇用“杀手”、“刺客”之类的,而是拿了一把铁锤藏在身上,然后带着一番人马直奔审食其的住处。
当丞相的烦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已是“明日黄花”的审食其听说淮南王屈驾他的寒舍来了,赶紧出来相迎。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什么风,把淮南王吹来了,有失远迎,罪过罪……”
总而言之,窦氏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罪”到这里,他便真的醉了似的倒在了地上。刘长得意地收起铁锤,又叫手下割下他的头颅,然后扬长而去。
当然,为了避免重蹈“吕氏专政”的覆辙,汉文帝听取了陈平和周勃的建议,并没有直接给窦姬两个哥哥封官加侯,而是给以良田豪宅安其心。
罪未罪兮误终身
最后,天上掉馅饼。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刘恒突然就被众人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刘恒上任不久,窦姬所生的刘启就被众人一致推为太子,母凭子贵,窦姬自然就提升为皇后了。再后来,汉文帝封窦姬的女儿刘嫖为馆陶公主,刘武为淮阳王,追尊窦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面对刘长的先斩后奏,汉文帝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治刘长的罪,砍了他的人头,以敬老丞相在天之灵;二是不治刘长的罪,默认他的所作所为,以削高祖之绿帽。
更令人惊奇的是,不但代王妃不明不白地去了,她所生的四个儿子也都相继夭折了(个中原因令人费解,有待历史学家去研究其原因了)。总之,窦姬和她的儿子似乎在一夜之间都看到了“曙光”。
当然,刘长也没有闲着,他进行了“法庭辩述”,详细陈述了杀死审食其的三点理由。
窦姬貌压后宫,且又知书达理,虽然刘恒并没有马上把窦姬册封为新代王妃,但在他心里已非她莫属了。正如现在有的男女同居青年一样,虽然没有正式登记注册,但实际上已把对方当成老公老婆了。
1.他的生母以前居住在赵国,贯高等人谋反之事与她毫无瓜葛,审食其明明知道其中原委,却不肯入宫禀报,致使他的母亲含冤而死。审食其一缄其口,这是第一条罪。
其次,代王妃红颜薄命。作为“明媒正娶”元配代王妃在窦姬来了没有多久,也不知是受不了被抛弃被冷落的凄凉感还是怎的,总之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2.赵王刘如意母子枉遭毒害,审食其身为吕后身边的大红人,理应据理力争,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但他却眼睁睁看着赵王喋血和“人彘”事件上演。审食其二缄其口,这是第二条罪。
首先,一到代地,窦姬便得到了当时的代王刘恒的宠爱。男人宠爱女人的原因很简单,要么有钱、要么有才、要么有脸蛋。对于刘恒这样“独当一面”的王爷来说,钱和才已经不重要了,因此,排除这两点,只能说明一点,窦姬长的一定很漂亮。也正是因为刘恒的宠爱,窦姬马上就为他生下了一女两男,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3.吕后册封吕氏一族为王,危及刘氏,审食其却眼睁睁地看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吕刘进行火拼。审食其三缄其口,这是第三条罪。
可怜的窦姬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成了奢望,临行前她欲哭无泪,不怨天不怨地只怨那个断子绝孙的太监。然而,人的命运往往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变化无常,她不会想到,这一去,竟然彻底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随后就像撞大运一样,好运接二连三地不断上演。
最后总结:审食其前为辟阳侯后为右丞相,身受国恩,不思图报,于国家命运在水深火热之时,该出手时不出手,该说话时不说话,三缄其口,恶贯满盈,罪不可恕。
然而,她当时入宫还没有多久,拿不出更多的RMB来行贿,想牺牲色相,主管太监又无福消受,故太监对她很是不满:你这样是来打发要饭的吧。你想去赵国,我偏不让你去。太监手一挥:代国。
汉文帝本来就对审食其没有好感,现在见刘长陈述得头头是道,再加上疼爱这个唯一的弟弟,于是默认了他的行为,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不治刘长之罪。然而,有罪不治的后果是:刘长回到封地后日益骄恣,作福作威。
窦姬真名叫窦猗房,赵地观津人氏(河北清河),按照“落叶归根”的思想,她自然想去赵国了。于是她找到当时管分配的主管太监,表达了自己想去“赵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乎,各地的告状信如雪花般飞进了汉文帝的办公室,汉文帝没辙了,总得表示表示吧!他于是写了一封信对刘长进行了“忠告”:骄恣有害健康。
当时国家大权都集于吕后一身,鉴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原则,吕氏对这些新招来的美若天仙的宫女并不感冒,而当时的皇上刘盈又体弱多病,自身都难保,自然无福来享受这些美女了。吕后后来便决定把她们分配给各大封王,其用意是,用美女来拴住你们,不使你们有他心。
刘长对皇兄的“忠告”采取的办法很简单,三个字:耳边风。汉文帝见自己的弟弟不给面子,也不生气,又劝刘长的舅舅写了封信给刘长进行“劝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汉宫每年一次的选秀大赛开始了。窦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比赛。都说心态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窦姬凭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独特气质竟然从众佳丽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汉宫。
刘长对“准舅舅”的信采取的办法同样很简单,四个字:置之不理。只是后来给他写信的人多了,他才决定给皇兄一点颜色看看,谁叫你爱管闲事呢?于是,他派人秘密入关中,勾结蒲侯柴武的儿子柴奇同谋造反。并且立下约定:在长安北方的谷口行事。
窦姬最初选择入宫的原因很简单,四个字可以形容:生活所迫。生活所迫到了哪种地步呢?窦姬从小就丧父母,生活依靠两个哥哥窦建和窦广国,可三人毕竟都小,三个人每天的共同语言就是一个字:饿。
柴武已好多年没有打仗了,正手痒痒,名将一出手就是非同小可,他给刘长制订了一个“四面合围”长安的铁笼计划:南联闽赵、北通匈奴、东边有我,西边有你,如此大计可成也。
薄姬成了皇太后之后,那么朝中的皇后又有谁来当呢?这个自然得问问汉文帝了。汉文帝想也不想,答曰:窦姬。
刘长很是高兴,马上就对柴武的信史开章进行了很高的奖赏,封妻荫子不在话下。那信史一高兴之下,也许是喝多了,便把谋反的事给暴露出来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马上传到朝廷去了。
——孟子《孺子歌》
直到这时,汉文帝还是对自己的弟弟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于是只派人去抓开章。刘长听到风声,马上就来了个“杀人灭口”,可怜开章才刚开始享受荣华富贵,便一命呜呼了。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开章死后,已是死无对证。汉文帝没辙了,只好召刘长入宫去“解释”这件事。刘长当时还在谋反的筹备阶段,为了不打草惊蛇,只好硬着头皮进京了。一到京城,最高人民法院就对刘长进行了“突审”,猝不及防下,刘长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犯罪未遂的全部事实。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大汉帝国刑法第××条规定,判处刘长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窦氏的发迹史
对于这样的结果,汉文帝大为不满,他驳回法院的判决,重新派人进行复审。复审的结果还是一样,这下,汉文帝没辙了,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直接进行了改判:撤去刘长淮南王的爵位,贬为蜀郡严道县邛邮去当平民,其余参与谋反的人一律斩首示众。
汉文帝只好任命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罢免了原来的“情圣丞相”审食其,提升灌婴为太尉。汉文帝还封自己的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封张武为郎中令,巡行殿中,首次把长安城里的军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他依靠与生俱来的“老练和稳重”,把握住了汉室江山的政权。
按汉文帝的意思,让他这个超级可爱的弟弟去汉中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锻炼锻炼,如果他能迷途知返,真心悔改,再让他重新做他的王爷。
搞定刘氏内部的分封后,朝廷大小官员除了微调外,大致未动,陈平和周勃依然是诛吕复汉的首要功臣,丞相的位置非他们两个莫属了。只是以前是陈平居右丞相,周勃居左丞相。而这一次,陈平也认为周勃在诛吕的过程中比自己功劳大些,所以主动提出和周勃左右掉换一下。
由上可知,汉文帝对这个弟弟可谓仁至义尽,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汉文帝单方面“一相情愿”的想法,刘长已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对策,在去蜀中的路上,他就进行了绝食表示对皇兄的严重抗议。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便去高庙祭拜。礼毕回朝,汉文帝下达了他上任后的“皇帝一号令”。内容是:尊母后薄氏为皇太后;追谥刘友为幽王、刘恢为共王、刘建为灵王;刘遂(刘友的儿子)为赵王,改封琅邪王刘泽为燕王。
刘长虽然沦为布衣,但却认为去蜀中吃这些东西就是“嗟来之食”,于是他拒绝饮食,最终被活活饿死。刘长死后的连动效应是,从此民间谣言四起: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文帝一号令
对此,已深感“后悔”的汉文帝为了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其仁德的荣誉,追谥刘长为厉王,封刘长的大儿子刘安为淮南王(袭承刘长爵位),封刘长的二儿子刘勃为衡王,封刘长的三儿子刘赐为庐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