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摇摇头:“我从前可谓庸常,到了河西之后,武人们最爱说文士萎弱无能,我不想受他们讥嘲,是以专心习练了很久。”
狸奴说完,自己也有点羞赧,咳了一声,道:“你骑得很好,想来从小就爱骑马了。”
狸奴想起,在球场时曾听河西武士说他们有时很是害怕杨炎,大致可以猜到他的行事,笑道:“武人粗莽,你又何必当真?”
他当然也忘记了脸上发热的感觉,所以,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杨炎瞥她一眼:“若是当初我不当真,不曾刻意习练骑马,今日便不能与你并辔而行。可见,我应当感激他们才是。”
他“适世”已久,早就忘了太多事情的滋味。譬如枝底青梅微微的酸,少女脖颈莹莹的白,譬如十五岁时隐秘的梦,月下水边缥缈的歌。
狸奴嘻嘻笑了。
而这一切姿态,终究不过是为了“适世”。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白鹿原,一眼望去,见到不少坟冢。杨炎指着一处隆起的封土堆道:“那里是故京兆尹韩荆州的墓。”
要张扬,也要蛰伏。要从容,也要隐忍。
“就是那个——‘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狸奴虽然不学无术,但在长安住了两年,毕竟听了一耳朵的各种消息,知道这个韩荆州指的是曾经做过荆州长史的韩朝宗。
他少年登第,释褐入河西军幕,如今还不到三十岁,但涉世已深。他是有野心的人,而世间大部分的野心,不是被规则的力量轻轻碾碎,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渐渐稀薄。若要保有自己的野心——
“正是。”杨炎道,“韩荆州奖掖后进,拔擢才士,堪为朝臣楷模。当年李翰林曾经写信呈给韩荆州,说他‘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我若有一日得居高位,定要如他一般,举荐贤能。”他殊少与人言及自己的志向,此刻却不知不觉流露出对高位的渴望。[1]
“你……”杨炎愣住,脸上竟然闪过一抹浅浅的红色。
狸奴道:“那个李翰林我见过,他会击剑,很有趣。他给韩荆州写信,自然是想要做官。可是为甚么他后来又不做官了?”
狸奴未及思索,脱口道:“不是尘土迷了我的眼,是你。”
杨炎道:“我读过他的诗文,但不曾见过他。以我所见,他不通人情世理,可做诗家,而不可做朝臣;可登仙途,而不可登宦途。圣人召他为翰林待诏,却又赐金放还,可见圣人亦作此想。”
“尘土迷了眼么?”杨炎见了她的动作,不由微微皱眉,催马走了两步,到她近前。
狸奴歪头,一脸困惑不解。
狸奴揉了揉眼睛。她并不知道甚么是乌衣子弟,她只知道,在北地,鞍马娴熟的儿郎有很多很多,但这些人里,从来没有哪一个生得这么好看,笑得这么温柔,姿态这么清雅。
杨炎想了想,试着解释道:“我试举一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绝句,你是否听伶人唱过?”
杨炎端坐在紫骝马上,意态和雅,笑容温文,鬓发不乱,衣襟平整,毫无纵马狂奔后的狼狈,反而仿佛坐在花树下,正在谈玄论道、弈棋赏画的乌衣子弟。
狸奴连连点头:“听过好多回!连我都知道这是李翰林写的。”
狸奴一愕转头:“你……”
杨炎被她的“连我都知道”逗笑了:“李翰林在长江边的黄鹤楼送别一个人,这个人叫孟浩然,要去扬州,因此写了这首诗,但是……孟浩然并不曾回赠他甚么诗,可见孟浩然未必高兴。”
直跑了快两刻钟,她才勒住了马,心道:“我自顾跑,可不知将他甩了多远。”却忽听左后方有人笑道:“何六娘怎地不走了?”
“黄鹤楼是甚么所在?好看吗?”狸奴插话。
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这是她熟悉的声音。狸奴在马上张开了手,似在迎接流入怀中的清风,似要拥抱扑面而来的青山和田野。离长安越远,她就越轻松,离原野越近,她就越欢悦。
杨炎噎了一下:“我也不曾去过,但想来……想来好看。”
杨炎见狸奴一副离笼鸟儿的快活模样,既觉好笑,又感怜惜,默默跟在旁边,一语不发。过了半晌,狸奴终于想起旁边还有个人,顽皮之心忽起,笑道:“我要走啦!”拍马向前疾奔,要将他甩在后面。
狸奴望着南方,喃喃道:“要是有朝一日,能和你一同去黄鹤楼,就可以听你讲黄鹤楼的故事了。”
咄陆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意,不待狸奴催动,便小跑起来,渐次将路边的草树和农田抛在身后。天穹之上白云流动,淡淡的风拂过脸庞,洗去夏日阳光的热意,也带走了在长安城中时时弥漫在她心里的焦灼。
杨炎心头微颤,忍不住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低声道:“总有那一日。”
杨炎朗声笑道:“自然还要请何六娘指点。”
两人静了片刻,杨炎继续说道:“你听伶人唱了好多回,想必明白,这首绝句写得极好。但李翰林还有一首诗,写道:‘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2]
城外的风景比棋局也似的长安城内阔落许多,远处山峦在望、风烟俱净,近处碧草绵绵、陇亩丰盈,狸奴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转过脸时,却见杨炎已坐在马背上了。她还没见过他骑马,笑吟吟道:“你这匹紫骝甚是神骏,倒似是碛南突厥马,只是不知你骑得如何。”
“这……好像……”狸奴不大确定:“有些相似?只有第一句和第二句颠倒了次序而已。”
长安城内寻常人不能走马,二人各自取了坐骑,牵着马走出城东的延兴门时,已经是午后了。
“正是。他将第二首诗作了改动,就拿来送给孟浩然,看似情深意切,实则……”杨炎性格并不十分宽和,但此刻天朗气清,白云舒卷,美人在侧,他心中欢喜,便咽下了刻薄的话。
狸奴眼睛一亮。
狸奴迟疑道:“可是……就算两首诗相似,又怎么样?为甚么孟浩然不高兴?”
“罢了罢了。”狸奴摆手打断,“那些甚么谋臣、国君的事,跟我没半点干系。我生来蠢钝,只会骑马射箭,喔,还会打人,别的事情,我听不懂。”杨炎听她话中满是疲倦,岔开话头道:“那我们去白鹿原上走马?”
杨炎无语,只好敲她的头:“如果我送你一盒口脂,又送另一个女子一盒一样的口脂,你难道高兴吗?”
杨炎一笑:“人心难测。入世之人,谁又能一生洁白光明?春秋时那些……”
“不高兴。”狸奴重重摇头。
狸奴听得似懂非懂,伸脚胡乱踢着地上的小石块:“好像都不是甚么光彩的手段。”
“所……”杨炎刚要总结,就听狸奴又认真道:“可是,你就算送她一盒不一样的口脂,我也不高兴啊。”
杨炎随口道:“无非威逼、利诱罢了。世上有的人,贫贱不能移之,但威武可以屈之。还有些人呢,贫贱不能移之,威武不能屈之,但是甘言可以诱之。”
“……”杨炎努力平静了一会儿,问道:“夕食你想吃甚么?”
狸奴奇道:“你说了甚么?”
“吃甚么都好,只是不要吃槐叶冷淘。”狸奴苦着脸,“一入夏,长安城里人人都吃这个,腻烦极了。”
杨炎擦掉她脸上沾的猫毛:“我跟那两个婢女说过了,她们不会做无谓的事。”
“那我们夕食就吃槐叶冷淘。”
狸奴暗道:“李起将契苾姊姊害成那样,他活下去,只怕要害更多人。但即使如此,难道就能不经推问,将人杀掉?所谓的国朝法度,这个时候又在哪里?”叹了口气,起身给咄陆的槽里添了些草和菽豆,嘴里嘟囔:“你还是休要来我家了,教那两个婢女瞧见,报与安家郎君知晓,到时我父亲又要……”
诶这章是日常,没有什么起伏,让大家可以调节一下心情(?),毕竟,这还是一篇装作自己是个言情小说的小说。
杨炎知道她心里记挂安家,无奈道:“你就算整日坐在家里,就能使杨右相不再搜求安将军的反状吗?就能使他放了安家的人吗?就能教李起活转来吗?”
昨天去了医院,然后……医生问我:“你做什么工作啊?”我:“现在嘛,无业状态。”医生(强行替我挽尊):“这叫休息,休息。不能叫无业。”我男票在旁边说:“她其实有写些文章什么的。”医生:“这叫自由职业者啊,我们这些上班的,都羡慕死了!”我男票:“但是她现在为止还没挣到什么钱。”我:“……呵呵。”
那日杨国忠命京兆尹围了安宅,抓了十余人,都关在了御史台狱,意在激怒安禄山,使其速反。除了狸奴常见的李起,还有两个叫安岱和李方来的门客,都没有经过推劾,就直接被缢杀——据说主持此事的那位侍御史名叫郑昂之,就是那年参与讯问狸奴的郑侍御。狸奴惴惴不安,又不敢去打探消息,这些事还是杨炎告诉她的。
注释:
狸奴抱着地黄粥,坐在窗前的胡床上死活不肯起来,却被他晃得眼花,索性低下头把脸埋在猫毛里,闷闷道:“我不想去。”
1唉,杨炎后来确实是很爱举荐人才的。
杨炎蹲在狸奴面前,伸出一只手在她眼前乱晃。
2关于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微妙情况,我相熟的一位友人写过一篇特别好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看下,名字是曾智安,题目应该是《李白赠孟浩然诗发微》,不知道有没有改过标题,反正初稿是叫这个。
“今朝风日绝好,何不出门游赏一番?你枯坐在家里,又有甚么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