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往往不是出自作家的主观意识,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像抗日战争中,没有“白毛女”也会出现别的戏,鼓励大家参军打鬼子去,因为当时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我觉得,应当研究一部重要作品到底是怎样产生作用的,产生了什么作用。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独特的,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我最近读了巴西总统写的一首诗,写的是渔民出海时亲人等他的心情。诗写得很好。我觉得他虽然是总统,但是写诗的时候不是总统,是诗人,是用诗人的眼睛看待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当总统时是总统,不当总统时是诗人,不能用当总统的责任感写诗,也不能用写诗的办法治理国家。两者不是一回事。作家的责任感是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而不应该游离于作品之外。你在写作时,所要考虑的就是把作品写好,不可能先想你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作品很难成功。我曾经问过一个空军飞行员,上天的时候是不是想到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他说我不能想,我一想就要被敌人打下来了。我只能想怎样瞄准对手,把他打下来。写小说也是一样,如写不好,就像飞机驾驶员就要被揍下来一样。
现在对于责任感的理解可能有两种,一种所谓的责任感就是古代的“代圣贤立言”,也就是说别人的话,说别人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替别人说话。这就是揣摩上意,发意称旨,就是皇上嘴里还没有出来呢,我就琢磨着他要说什么。还有一种责任感,是作家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感受,是出自自己真诚的思索。我赞成后一种责任感。
现在一些人主张文学应该更多反映社会问题,更多干预生活,这种看法值得探讨。最早提出“问题小说”的是赵树理,他也写过一些这类作品,像《地权》就是解决土地问题的。但是恰恰就是他自己的不少小说,也无法放到“问题小说”里面,比如《手》、比如《富贵》,而往往就是这样一些小说比所谓的“问题小说”的艺术生命力要强。过去不少作家包括老舍这样的作家都受到这种影响,总想在作品中直接反映社会变化,配合运动需要,以为这就是责任感。老舍《茶馆》的结尾原来不是这样,他打算把王利发写成当上了人民代表。后来焦菊隐对他说,你就是第一幕好,你就照着第一幕写吧。老舍说,那咱们就“配合”不上了。如果真“配合”上了,《茶馆》也就不是《茶馆》了。现在,一些人所说的社会责任感,和那时的“配合”其实是一样的。
一个作家的作品,一旦发表出来就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就会产生社会影响。你的作品写成后,锁在抽屉里是属于自己的,发表出来就成了社会现象,当然也就会对读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发表前你也许不能完全准确估计到,但是大体上还是有一个估计的。
作家想要更多地干预生活,从自己的能力来说也很难做到。道理很明显,一个作家所能表现的只能是他所感知的那部分世界,总是有局限的。如果整个世界都要表现,不就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了吗?好比一个大夫,不可能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都干,而且都干得很好。只能专攻一行。如果你只割瘤子,你就把那个瘤子割好了,不就行了?简单地说,这就是卖什么吆喝什么。搞文学的就把文学搞好。
比如阿城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满足自我,对这样一句话可以作各种引申,可以引申出他没有责任感,也可以引申出他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看他的作品到底反映了些什么。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人总愿意给文学作品赋予更多的功能,结果使你写的东西产生的社会效果和你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我写过一篇小说《皮凤三揎房子》,是讽刺性的。写的是故乡高邮一个叫高大头的人有办法,居然在九平方米的地皮上盖起了三十六平方米的房子。写的是这个过程。高大头确有一个原型,但我写的是小说,是因为对这个事情感兴趣,并没有想到会产生什么效果。没想到小说一发表,当地政府马上决定给这个“高大头”解决房子,说汪老在小说里都写了这件事了,而且“高大头”现在还成了我们县里的政协委员。他的女儿是模范个体户,介绍时就说她是汪老小说中那个高大头的女儿。这种效果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也是完全不希望的。实际上,我们老家的人把文学看成一种政治工具了。我不想让文学作品承担这样的功能。后来,这个“高大头”给我写来很长的一封信,还寄来了材料,希望我写小说的续篇,我说我写不了。因为我想不出还能写些什么。我希望,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
我觉得分析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主张,不应该以他在某一个会上说过某一句话作为标准,而应该看他全部作品。甚至即使他说自己不考虑社会责任感,照样可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不能从简单的一句话中看待一个作家的整个创作主张和整个人生态度。
一个作家如果真诚地反映出所了解的世界,他就实现了自己的责任。
作家当然应该有责任感,但是如何评判作家的责任感则值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