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 译后记

译后记

在《羽毛枕》中,一对新婚夫妇度完蜜月后不久,丈夫便发现妻子患了一种怪病,致使她面黄肌瘦,大夫看了却说不清病因,怎么治疗也无济于事,直到妻子死后仆人才在枕头上发现了问题:原来是吸血虫藏在枕头里,白天黑夜偷偷吸她的血,导致她死亡。《漂流》中的那个农民在回家的路上被毒蛇咬伤,疼痛迅速扩散全身,他赶紧爬上独木舟,向一个镇子漂去,好求人给予治疗。但是未等到达目的地他就昏迷,最后死去了。

有许多文学批评家和评论家指出,在小说创作上,基罗加深受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正如他在《尽善尽美的短篇小说家十诫》中所说的,爱伦·坡是指引他的上帝,譬如,爱伦·坡的影响就明显地表现在《被砍头的母鸡》中。在这篇小说中,马基尼·费拉斯夫妇的四个傻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八岁)一天到晚坐在院子里的一条长板凳上,他们伸着舌头,目光呆滞,嘴流口水,被母亲留在家里,只是望着黄昏降临,等待母亲回家。他们浑身污秽不堪,没人照料,看得出他们一点儿都没有得到母亲的关心。在接二连三生了这四个白痴之后,夫妇二人很不甘心,于是又生了一个女孩,很幸运,这个孩子一切正常,夫妻二人如获至宝,对她溺爱有加,却忘记了那四个傻孩子,他们完全得不到爱抚。一天,他们看见女仆在厨房里杀鸡:砍下鸡头,放血。又一天,当他们的小妹妹爬墙头向外观望的时候,四个哥哥便冲上去,把她拉下来,拖进了厨房,活活地把她杀死了。夫妻二人生了一个白痴,不罢休,又接连生了三个,自然是不理智,是发疯。四个小白痴把小妹妹像宰母鸡那样杀死,更是发疯。

基罗加在其作品中写了一个个人物之死,正如爱伦·坡在其作品中描写的一样。而在基罗加的一生中,死者也是一个接一个:其中有他的父亲、他的继父,他的兄弟们、他的好朋友、他的妻子等。可以说,正是他的亲朋们的不幸死亡激发了他对人生和人的死亡的思考,表现死亡就成了他的小说创作的使命:人都是怎样死的,人死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遇死亡的厄运等,都在他的短篇小说的故事中得到了展现。

如上所述,爱情、疯狂和死亡是《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一书的三大主题:爱情,既有男女之间的爱,也有父爱;疯狂,有人类的疯狂,也有动物的疯狂;死亡是人类的死亡,是人类的一大灾难。在基罗加的短篇小说中,死亡往往扮演着主要角色。和爱情、疯狂相比,基罗加对死亡更加关注,是其创作的永恒主题。它和爱情与疯狂一起,从其文学生涯一开始,就是基罗加文学创作注意的重点。它和疾病、幻觉一道,总是在基罗加的作品中左右着人物,折磨着人物,主宰着人物的命运。当然,并不是说死亡不可避免。而是说,这种死亡往往在人物生活或活动的环境中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然置人物于死地。它就像一个恶魔,作恶多端,杀人不眨眼,让人防不胜防,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命呜呼了。

阿根廷东北部的米西翁内斯丛林地区为基罗加的短篇小说创作带来了灵感。他的这些小说反映了丛林人的生活、不幸、痛苦和死亡,反映了丛林地区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和对人类的无情折磨。跟哥伦比亚作家何塞·欧斯塔西奥·里韦拉在《旋涡》中描写的残酷的热带丛林一样,基罗加的短篇小说中的大自然也是残酷的。《漂流》中的河流是美洲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被毒蛇咬伤致死,既有其偶然性也与其必然性,因为那样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存在着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因素。

总之,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总是以冷静的笔调描述人物的爱情故事、发疯或死亡的情景。通过人物的悲剧,或表现人的愚昧无知、丧失理智,或暴露社会弊病,或揭示大自然的冷酷无情。

然而,无论大自然多么严酷,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人类还是得生活在其中,不能脱离它,而必须与之共存,适应它。只是在基罗加的小说中,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软弱无力,任大自然左右。一旦受到大自然袭击(比如被毒蛇咬伤),便无力抗拒,挣扎一番死去。

在基罗加笔下的人物中,因意外事故造成死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漂流》中的保利诺是个农民,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蛇咬伤。到家后他口渴难忍,灌了一肚子酒。但是对他来说,烈酒已淡如白水,因为毒汁已向全身扩散。趁着头脑清醒,他赶紧跳上一只独木舟,驶向一个镇子去求救。他一面顺水漂流,一面想着将在镇上找到的人。他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想着,停止了呼吸。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一个与世无争的善良人,无法防备大自然的侵袭、毒蛇的危害,就这样抛弃了他所热爱的一切,撒手人寰。《羽毛枕》的故事则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阿利西亚一天比一天消瘦,神情恍惚,面无血色,精神萎靡,大夫说她患了贫血症。几天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女佣发现她的枕头上有血迹。一拿枕头,枕头沉甸甸的。打开枕头,大家不禁大吃一惊:里头有一种圆球状的吸血虫,五天五夜把阿利西亚的血吸干了。一个活生生的大人,居然被一些区区小虫杀死了。吸血虫能杀人,蚂蚁亦然。《野蜜》中的会计员上山闲逛,发现一个蜜蜂窝,他把蜜蜂赶走,饱食了一顿野蜜。但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周身发痒,以为是野蜜的毒素所致。不,原来是食肉蚁,像一条黑河似的食肉蚁正顺着他的双腿向上爬,地上还有黑压压的一片。两天后,有人找到了他:骨架上只裹着他的衣服,浑身的肌肉早被蚂蚁吞噬了。这种蚂蚁凶猛异常,虽然又黑又小,却势不可当,无论蜘蛛、蟋蟀、蝎子、蟾蜍、毒蛇、家禽……无论多大多强,都逃脱不掉。它们如果闯入谁家,狗呀牛呀,一切家禽都得吼叫着逃走。

毋庸置疑,《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基罗加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中的不朽经典,历来受到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推崇,自然也是历代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但愿它也能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青睐。译者深信,凡是读过这部作品的人士,肯定获益匪浅。

基罗加笔下的人物,有的原来就精神不正常,悲剧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在《被砍头的母鸡》中,四个小白痴竟然像杀鸡一样把身心健全的小妹妹杀死:马基尼夫妇属于中产阶级,经济还算富裕,并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他们仍然愚昧无知,全然不相信科学。第一个孩子变成白痴后,医生判断是隔代遗传的梅毒所致,不宜再生。但是这对夫妻的侥幸心理压倒了对科学的认识,又连着生了三个白痴。最小的女儿倒是免遭痴呆的厄运,但还是被无人看管的四个哥哥杀死。小说表现了不相信科学而导致的灾难:没有科学知识就会陷入愚昧、落后状态,灾难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The End

《钻石饰针》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写的是一个首饰匠的家庭悲剧。这出悲剧是由人的虚荣心和资本主义的铜臭酿成的。首饰匠卡希姆身材矮小,虚弱多病,自己不开首饰店,只在家里为有钱人加工首饰。他有一个容貌出众却感情用事的老婆。这个本来出身贫寒的女人,想凭借自己的姿容攀上一门上等的亲事。她总是以自己的身姿挑逗男人,刺激她的女邻居们。直到二十岁才横下一条心,同卡希姆成了亲。但是她那些享受人间荣华富贵的美梦也随之破灭。在丈夫加工首饰时,她总是盯着看,还不时地拿起一枚首饰戴一戴,然后舍不得地放下。她年轻貌美,爱慕虚荣,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枚贵重的首饰。有一次,卡希姆发现一枚胸针不翼而飞,后来看到首饰戴在妻子胸前,他要她摘下,她气急败坏地闹了一场。第二天,卡希姆加工了一枚更昂贵的胸针,妻子爱不释手,恳求丈夫带着这枚首饰跟她逃走。丈夫苦苦解释、劝慰,才让她平静下来。第二天凌晨,卡希姆拿着这枚胸针轻轻地走进卧室,卧室灯光暗淡,他把胸针立在妻子的胸前,如同铁钉,猛地一按,将整个胸针刺进她的心脏。这出悲剧显然源于不幸的爱情,源于女人的贪心和虚荣。勤劳朴实的丈夫忍受不了矫情的妻子的纠缠,无法满足她的虚荣心,忍无可忍,不得不把她杀死。一个爱首饰爱得发疯,一个无所顾忌地把妻子刺死,也丧失了理智。疯狂,或精神失常,是基罗加喜欢表现的主题。人的精神失常,原因有多种,表现各不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难免干出异乎寻常的蠢事来。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http://www.bookdna.cn新浪微博:@BookDNA本唐在线出版 微信公众号:本唐在线出版

《脑膜炎和它的影子》所写的爱情近乎离奇。出身豪门的小姐玛丽亚·艾尔维拉在社交场合遇到年轻工程师杜兰,一见倾心。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没有勇气向杜兰吐露衷情。她患了脑膜炎,发高烧,说胡话,不料道出了心中的秘密。为了让她早日康复,家人写信请杜兰来抚慰她。在陪伴期间,杜兰深深地爱上了她,两人双双柔情蜜意,坠入爱河。但艾尔维拉病愈后慑于封建礼教和人言,强迫自己忘掉病中的一切,对杜兰摆出一副冷漠的面孔。杜兰不胜恼恨,决定远走他乡。在分别的关键时刻,艾尔维拉才向杜兰表露了真情,挽留下了杜兰。故事一波三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表现了婚姻自由的新思想与封建主义的旧意识之间的尖锐矛盾,作者认为只要勇于同旧传统、旧礼教、旧思想作斗争、决裂,就能赢得婚姻的幸福、人生的幸福。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发送邮件至 cb@bookdna.cn 指正。

《爱情的季节》写的是青年学生内维尔的爱情故事。内维尔在异国完成学业回国省亲,途中巧遇同乡少女莉迪亚,二人一见钟情。四个月后,内维尔登门拜访,从此约定每星期在莉迪亚家相会两次。这一对恋人的感情日深一日,终于决定结为连理。但是内维尔的父亲反对这门亲事,因为他认为莉迪亚的母亲玛丽亚早就和一位博士关系暧昧。而莉迪亚的母亲非要内维尔的父亲主婚不可,双方僵持不下。莉迪亚遂与母亲不辞而别,不知去向。十一年后的一天,内维尔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街上偶然遇到伯母玛丽亚,她身患严重的肾病,由女儿莉迪亚陪同,到内维尔的乡间别墅养病。莉迪亚虽未出嫁,但内维尔已经结婚,故二人难修旧好。玛丽亚病情恶化,打吗啡也无济于事,不久便不治而死。这时内维尔的妻子即将从巴黎度假归来,内维尔只得把莉迪亚送走,了却一段旧情。这一对青年男女本来一见倾心,情深意长,但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是有情人,最终也未能成眷属。小说以春夏秋冬四季作为爱情故事发展变化的顺序和象征,颇为耐人寻味:春,意味着初恋;夏,意味着热恋;秋,意味着爱情的突变;冬,意味着爱情的冰霜。总之,四季概括了爱情从产生到结束的全过程,也是作品构建的巧妙形式。

成为作者,只需一步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被认为是基罗加全部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作品,包括《爱情的季节》《脑膜炎和它的影子》《钻石饰针》《被砍头的母鸡》《羽毛枕》《漂流》《合同工》等十五个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综合了基罗加全部短篇小说创作的三大题材:爱情、疯狂和死亡。这三大题材在他的作品中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现了基罗加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生悲剧、命运的无常、社会上和家庭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与非现实的交替描写,病态的人物总是把他的幻觉和他的艰难困苦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既有对真实事件的描写,也有对虚幻事物的描述;既有对人物外部形象的刻画,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既有有趣的故事,也有悲惨的戏剧……

To be an author, just one click.

基罗加以写短篇小说著称,享有“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他先后出版了《别人的罪行》(1904)、《受迫害的人们》(1905)、《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1917)、《大森林的故事》(1918)、《野蛮人》(1920)、《荒漠》(1924)、《被放逐的人们》(1926)等许多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浑浊的爱情故事》(1908)、《过去的爱情》(1929),剧本《牺牲者》(1921),诗文集《珊瑚礁》(1901)等。他的作品主要表现爱情、死亡、精神失常、灾祸、痛苦、不平和反抗,具有地方色彩、自然主义描写和现实主义风格。

奥拉西奥·基罗加(1878—1937),乌拉圭杰出小说家,兼写诗歌和剧本。他生于萨尔托城,卒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几乎在阿根廷度过一生,在那里写出了他的最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