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逐王 > 第三卷 跬步千里 第69章

第三卷 跬步千里 第69章

燕思空叹道:“可累死我了,此人不好对付。”

封野神情有些复杂地看着燕思空。

“当真?我却是听你一直牵着他走,此人聪明不假,但终究不比你聪明。”

燕思空正给自己倒了杯水,狠狠灌了两大口。

燕思空摇摇头:“人心难测,决不可低估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敌人。”

封野正站在门口,尽责地当着侍卫,见杨畏期走了,才转身进屋,掩上了门。

封野凝视着燕思空,似是欲言又止。

杨畏期定定地看了燕思空半晌,转身走了。

燕思空道:“怎么了?”他言笑道,“堂堂靖远王世子为我们守门,那杨畏期真是祖上冒烟了。”

“我有胆子给,先生可有胆子收?”燕思空深深地望着杨畏期,“先生与鲍将军不同,先生是朝廷可用之才,切莫辜负了大好前程。”

封野却没笑,只是轻叹道:“空儿,你有时候聪明得让我觉得……”

杨畏期挑了挑眉:“你好大的胆子。”

“觉得什么?”

燕思空也跟着起身,朝杨畏期躬了躬身,然后指向床位的一口大木箱子:“那一项财宝,不是给鲍将军的,是给先生的。”

封野顿了顿,又摇摇头,笑道:“你确实长大了,我怎么也琢磨不透你了。”

杨畏期腾地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背后,直勾勾地瞪着燕思空。

“难道你小时候就能琢磨透我了?”

燕思空压低声音,循循诱导:“若先生是梁王,会拿夔州做饵,拖住我军,然后顺流之下,一路招兵买马,剑指金陵,只要拿下金陵,坐拥金山肥水,小小夔州可还放在眼中?”

封野拉着他的手,在他额上亲了一口,低笑道:“那倒没有,我是长大了才开始‘琢磨’你的,将你里里外外都‘琢磨’了个够,发现滋味极美。”

杨畏期依旧沉默。

燕思空也乐了:“又不正经了。”

“梁王兵力不过三万,其优势在于占据荆州这个兵家要塞,一旦离开荆州,优势不在,很可能被我军一击荡平,若先生是梁王,你会来救吗?”

封野进而搂住他的腰,细细亲吻着他的发迹、眉眼:“若非军情紧急,真想在这里多待几日,与你在一起,总嫌时间不够。”

杨畏期没有说话。

燕思空轻抚封野的鬓角:“若时时腻在一起,滋味反倒不美了,我觉得现在很好。”

“好,他日围城,先生觉得,梁王会不会如他所说,施以援手?”

封野将唇落到了燕思空的唇上,温柔浅吻着,含糊言道:“可我就想时时腻在一起……”

杨畏期沉声道:“说下去。”

燕思空搂住他的脖子,动情回应,同时不忘调笑:“你说得对,你爹见了你这样,定要赏你军仗。”

燕思空笑道:“我一小小翰林,随军文书,杀了我有何好处?我是真心敬佩先生、爱惜先生才华,才泄露军情,先生若是不领情,我便不说了。”

“我也说了,为你,挨刀子也值。”封野旋身抱起燕思空,压在了塌上……

杨畏期瞪直了眼睛:“你竟敢与我说这话?就不怕你有来无返?”

——

“暂时确是如此,但朝廷还在不断往两湖调集兵马粮草,夔州一座孤城,能抗多久呢?不瞒先生,若我此次无功而返,赵将军和狄将军就要合并围城了。”

第二日,杨畏期命人来把一箱金银取走了,但人并未现身。

杨畏期冷道:“现在怕是赵将军比我们更加困窘吧。”

燕思空知道任务快要完成了,若夔州旧部能够顺利接到他的消息,他们就可以返程了,到时合并围城,杨畏期自会劝鲍云勇投降。

燕思空淡笑道:“先生应该明白,夔州非久安之地,梁王也非可托之人,先生如此睿智,切莫让自己变成涸辙之鲋(读付)。”

等待的时间异常难熬,时事波谲云诡,变数无处不在。

杨畏期抿了抿唇,眉毛拧了起来。

俩人再商议梁王动向时,封野道:“若我们当真围城,梁王就算有一百个理由弃夔州不顾,也还是有来援的可能,毕竟,这里有五六万可用之兵马。”

燕思空突然话锋一转:“现在,先生是打算继续困守夔州,还是打算跟着梁王谋反呢?”

燕思空点点头:“没错,我虽那样劝杨畏期,但梁王仍是有至少三成可能来援,我们绝不能让梁王来夔州。”

杨畏期被捧得极为受用,但他头脑还清醒,也未完全放松警惕,只道:“在其位谋其事罢了。”

“稳妥起见,回去之后,我向赵将军请命,带一支骑兵去荆州往夔州的路上设伏,也不知梁王会走陆路还是水路,他若走陆路,定叫他过不了我这关。”

“如此要事,自然要议论,当然,不能当着陛下的面儿。”燕思空摇头叹息,“有先生在,吾等暂且只能望夔州兴叹。”

“我看你一门儿心思向上战场啊。”燕思空无奈说道。

杨畏期眨了眨眼睛:“京中都在议论此事?”

封野眼中闪动着狂野的斗志:“好男儿自当披靡沙场,上阵杀敌,痛快得很。”

燕思空叹道:“先生是奇才啊,孔明在世,怕也不过如此,京中最近都在偷偷议论,说鲍将军背后定有高人,果不其然,果不其然啊!”

燕思空面色有一丝黯然:“封野,你总叫我不准以身涉险,可知你若去冲锋陷阵,我又当如何不安?”

杨畏期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封野顿时有些局促:“空儿……我、我过过嘴瘾罢了,从小到大,我爹耳提命面,教我为将者当如何如何,我是将帅,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境的。”

“先生。”燕思空低声道,“实不相瞒,我随为晟臣,但私底下也佩服先生的谋略,退蜀军,夺夔州,广纳士,鲍将军一路能走到这里,恐怕都是先生的功劳吧。”

燕思空斜睨着他:“当真?”

杨畏期轻咳一声:“燕大人太抬举在下了,天下读书人,哪个没有报国报民的志向呢,只是……”

“当真。”封野深情说道,“我怎么忍心让你不安。”

可燕思空是不同的,他生于小富之家,长于小官之府,十年流浪,要过饭、打过杂、种过地,给地主儿子做书童,在茶歇酒肆做账房,去耆(读齐)老缙绅府上做食客,还参了几个月的起义军,后来养马医马,倒卖海货,最后贩起私盐,险被砍了脑袋,再摇身一变,一路高歌猛进地中了两榜进士,入翰林,讲经筵,侍太子。他这小半辈子,踏过大半个大晟江山,上拜九五至尊,下识赤脚贱民,什么人也都见过,活得比寻常人几辈子都丰富,要拿捏一个人,太容易了。

“封野,你脾性狂放不羁,又易冲动,你答应我,以后凡事三思而后行。”

这样的能力在燕思空这个年纪的人身上极为罕见。因为上至皇族、中至贵胄、下至平民,千百年来阶层早已完全固化,除了通过科考寒门选士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横跨阶层,而天下人以农耕为本,绝大多数的人,都被绑缚在土地之上,一生所接触的,都是与他同一地方、同一阶层之人,这一点无论贵贱,大都如此。

封野无奈一笑:“看你,还没过门儿,就开始像我爹一样训斥我了。”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燕思空九岁寄人篱下,十三岁流离转徙,二十出头的年纪,却见识过无数的人,将人心琢磨得恰到好处,一个人想要什么、想听什么,他有时看上一眼便知。

燕思空失笑:“又胡说八道,我可是认真的。”

杨畏期眼里跳动着几分得色,但面上还要极力掩饰,这一番话,显然说到他心尖尖儿上了。

“放心,我明白。”

“先生此言又差矣。”燕思空一脸真诚地说道,“科举之弊,在于独尊孔孟、八股取士,束缚了很多真正有思有识、学问广博的才子,在下当年为了中举,狠钻八股,若不是年纪尚轻,时刻醒己,怕是早晚也变成那些腐儒。先生之才学,哪里都不逊色于我们,若先生以功名妄自菲薄,在下绝无法苟同。”

燕思空凝视着封野年轻俊美的脸,完全可以感受到封剑平看着自己仅剩的儿子,恨不能倾一生所学,教其远离险恶的心情。

“仕途,呵呵。”杨畏期冷笑两声,“在下才疏学浅,屡试不中,恐怕是没有那‘求志达道’的本事。”

——

“先生此言差矣,无论是梁王还是鲍将军,先生当真相信他们能称王称帝吗?先生寒窗苦读数十年,若真的心系百姓,当知这求志达道之路,不能绕过堂堂正正的仕途,这才是不负苍生不负己啊。”

太阳将将要落山,俩人都在等待侍卫送来今天的晚饭,若是顺利,夔州旧部也该有消息了。

杨畏期眯起了眼睛:“我本布衣,如今能为苦难乡亲搏条出路,已求不负活这一遭,何敢言埋没。”

可事情往往并不会“顺利”,他们没有等来晚饭,驿馆的门被大力踹开,一帮侍卫鱼贯而入,不由分说将俩人拿下。

“正因如此,才更需先生助力啊。”燕思空低声道,“先生才学过人,绝非池中之物,难道想将自己埋没在这区区夔州?”

俩人对视一眼,都很冷静,封野甚至用嘴型对燕思空说了句“别怕”,燕思空会心一笑,若是别人处处将他若女子般呵护,他定会深感受辱,可封野这样待他,他只觉得窝心。

杨畏期避重就轻道,“梁王镇守荆州,把持水路要塞,手下已有三万精兵,易守难攻啊。”

燕思空沉着地说道:“我们好歹是大晟使臣,无论是何事,总该让我们正一正衣冠吧。”

燕思空心里骂这逆贼好不要脸,想要封地封侯,真是狮子大开口,表面上却笑道:“在下以为,这不是问题,陛下现在更焦心梁王谋反,只要鲍将军和先生愿为陛下效力,共讨梁王,介时为朝廷立下大功,封赏自然不在话下。”

领头的人想了想,暂时将他们放开了。

“陛下皇恩浩荡,还愿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与主公感激涕零,若陛下就地封侯,予我们一方安居乐业的土地,谁想造反啊。”

燕思空和封野分别戴冠披甲,燕思空看了领头的人一眼,道:“阁下是夔州旧部吧。”

“在下理解。”

那人愣了愣,看着燕思空,没有回话。

“燕大人言之有理啊,只是,我家主公就招安之事,曾经反复过一次……”杨畏期观察着燕思空的表情,“我们底下那么多张嘴要吃饭,实属被逼无奈啊。”

燕思空微微一笑,整了整衣襟,抚了抚袖:“请。”

“正是,尽管梁大人来使时,彼此间有些误会,但赵将军依旧希望能与鲍将军和谈。”燕思空语重心长地说道,“打仗嘛,要死人的,止戈为武,哈哈。”

俩人从容地跟着侍卫们离开了驿馆。

杨畏期道:“燕大人此行,赵将军怕是寄予厚望了。”

果不其然,是他们私通夔州旧部的事被发现了,俩人被带到了鲍云勇和杨畏期的面前。

俩人相视一笑。

鲍云勇一脸怒意,杨畏期更是眼神直冒寒意,显然是觉得被燕思空戏弄了,表面上招抚笼络于他,私底下又使坏,意图策反夔州旧部。

“这驿馆有檐有墙,怎地都比行军帐舒服,哪还有什么不便之处。”

便是闭着眼睛,俩人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杀气。

杨畏期对燕思空的态度很是受用,反倒端起了架子,往太师椅上一座:“燕大人这几日住得可还习惯?有不便之处,尽管与我说。”

鲍云勇狠狠一拍案:“燕思空,你这贼人,前来招抚是假,策反夔州旧部是真,我真该在你一入城的时候就杀了你!”

燕思空好歹是个翰林,天下读书人第一神往的殿堂、未来可期的大学士、朝廷重臣,却对着杨畏期这个叛军军师恭恭敬敬地来了一句:“哎呀,在下等待先生多日了。”

燕思空不慌不忙地躬身:“在下绝无策反离间之意,不知鲍将军何出此言?”

太阳落山之后,杨畏期突然出现在了驿馆。

“你还敢狡辩?”鲍云勇叫道,“来人,带上来!”

晌午侍卫来送饭,燕思空朝他使了个颜色,将那字条和银子再次埋入残羹之中。

很快地,一个形容狼狈之人被押了进来,燕思空瞥了一眼,正是收了他银钱的那个送饭侍卫。

“值得冒险一试,若真是计,更可将计就计,推到梁王身上。”燕思空拿起笔,写了一张字条,待墨迹干透,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进了袖中。

鲍云勇将一张字条甩给了燕思空:“这难道不是你写的?!”

封野拿过字条:“我恐怕中计。”

“确是再下所写。”燕思空看也没看那字条。

如此环境之下,指望最底层的侍卫胥吏忠正廉洁,更是不可能,因此这些人极易收买,薄施小恩小惠足矣。

鲍云勇气得嘴都歪了:“那你还狡辩个屁!”

朝廷俸禄不高,哪怕位极人臣,若仅仅只靠俸禄,要养活一家老小,还得维持体面的生活,不免拮据。比如以燕思空的俸禄,就合该是马车也养不起的,因此贪墨聚敛之事已成宦场“陋规”——尽管避陋,却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从上至下,人人难以自清,他刚升为太子侍读时,也收了几分贺礼。

燕思空拱手道:“将军可看了我上面写的是什么?”

燕思空朝封野晃了晃那字条,笑道:“鱼咬钩了。”

鲍云勇面色一沉,额头青筋直蹦。

到了第三日,燕思空在饭里吃出了一张小小的纸条,摊开来一看,上书四个字:有何吩咐。

燕思空做出一副恍然的表情:“定是有人已经告诉将军了的。”

不过,他们也并非全无动作,每一日,燕思空都会在残羹之中埋上几块碎银,一两日之后,送饭的侍卫看他们的眼神就有些闪烁。

鲍云勇不识字,燕思空此一问,看似无心,却令鲍云勇吃了个哑巴亏,还无从发火,但燕思空意不在此,他眼角余光一扫,果然瞥见杨畏期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这三天他们识相的并未出门,除了送饭的,也难以接触到外人,倒是趁此机会偷偷甜蜜了一番。

“在下确有联系夔州旧部,还请将军听在下解释。”燕思空不慌不忙地说道。

不出意料,杨畏期晾了他们足足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