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朱门风流 > 第44章 何谓近朱者赤

第44章 何谓近朱者赤

三人在花厅中嘀嘀咕咕老半天,外头方才有仆人来报,说是杨士奇请张万两人留下用便饭,他不好撇下文会的那些人。听到这话,张越就势起身。说是打算去花园看看,杨稷就连忙上前陪了两人,一路走一路抱怨个不停。

杨稷唯恐张越在父亲面前戳穿自己这得意的小本生意,一听他非但不会惊动父亲,而且还夸赞这是好事,至而更是提出帮忙,他几乎是喜出望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上朝方便,皇上赏赐的几座宅子里头,爹硬是挑了这座上朝最方便,地方却最小的,那个花园也小的可怜,挤那么一堆人实在是难为了。而且,爹若是食三份俸禄,家里也能宽裕一些,可他硬是辞了兵部尚书的俸禄!正二品太子少傅和正五品华盖殿大学士的两份禄米加在一块折钞,也就是二十四石加上十石米,总共每月三十四石,一大家子哪里够……”

“杨世兄说笑了,这点事情我怎么会去惊动了杨阁老。杨世兄愿意自己做些事情。这是大大的好事。所以,我今天求你帮忙的就是和这两家小店有关。”

念叨了一通,杨稷又冷笑着加了一句:“我爹至少还是食双俸,俸禄还算高的,可即便这么着,折钞之后的那些宝钞也只能给家仆贴补贴补,什么都用不上。就好比万世兄,一个月十石米,够支什么用?一个县令一个月的本色俸禄才六石,就这样还有人要克扣!”

听到这拐弯抹角的关系,张越恨不得揪过万世节问他这些话为何不在路上说清楚,此前竟是只告诉自己,他和杨稷的关系如何铁,怎么带挈人家近朱者赤,那家店每日里的生意如何红红火火,半个字没提自己入了本钱,店主还和小五搭上了关系。不过,他也只是气恼某人的知情不报,并不觉得这桩生意有什么问题。因此,看到杨稷满脸紧张,他就笑了笑。

听到这抱怨,万世节忍不住对张越一摊手说:“所以,我那一丁点俸禄你都拿去生息了,我和杨世兄那笔买卖的本钱我也凑了半天,差点还得动用小五的私房。元节,我人是要走了,你如今既然已经是说话算话的部堂,这一茬可千万力挺岳父。每石米折钞减十贯,十石就是百贯,一百石就是千贯钞,别看这些宝钞只值两三千文钱,对于不少官员来说都是要命的。”

“没错。”万世节一收折扇,坦然承认了下来,“虽说你替我打点了一份产业。可那是你的好意,我总不能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杨世兄上回和我说无事可干,我转念一想就寻思出了这么一条门道。午饭只是小利,晚饭往往有人愿意买上几份回家给家里人捎带上,如此就不用开伙,所以一个月的利是里头,倒有三分之二是晚饭挣下的。不过你放心,我和杨世兄自然不会自个出面,那两家店明面上的东主受过小五的救命之恩,人可靠得很。”

杨稷只是替杨士奇鸣不平,而万世节则是想起朝中议论纷纷的薪俸变数,张越听着也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尽管清朝的官俸也不高,但相比明朝在明文制定的俸禄上头还要玩什么本色折色,每朝每代的皇帝还在折色的花样上头动足脑筋。也怪不得到后来是贪者益富,清者益贫。如今的官员操守还算好,甘于清贫的人不少,但到了后来吏治败坏的时候,这俸禄微薄就成了贪赃枉法的最好借口!

起初张越还只是含笑听着,可到后来他的脸色就僵住了,见万世节笑眯眯地打开了折扇,那得意劲就差没直说这是我的主意,他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不就是大明朝的盒饭快餐店,还附带免费外卖服务?因此,他便神色不善地对万世节问道:“老万,里头可是还有你的本钱?”

“爹他们已经出来了!”

一听这话,杨稷顿时面如土色,忍不住瞪了万世节一眼,这才满脸堆笑地说:“张世兄千万行行好,若是让我爹知道了,那一顿家法可是难熬得紧。我也是听万世兄说了之后才知道,那些靠俸禄吃饭的京官都穷得很,常常连个家仆都没有,来回都得自己造饭,所以就开了这么一个小本生意。每份饭食也赚不了几个钱,官员们多半是让人装盒送上衙门。另一家店是专供小吏的,东西又要次一等,只是胜在便宜,六部都察院的皂隶书吏几乎都会光顾。两家店加一块,一个月也就是几十贯钱的收益,小打小闹而已。”

正在沉思的张越闻声抬头,就只见一行人正从那边花园的月亮门出来。为首的老者六十出头的年纪,身穿一件佛头青的茧布袍子,下头踏着一双半旧不新的平头黑履,瞧着瘦削,腰板却是挺得笔直,说话尽管没有刻意高声,但那平缓的声线还是随风飘了过来。

张越见花厅中没人,便轻咳一声说:“我听老万说,杨世兄你在詹事府旁边玉河中桥附近的一条巷子开了两家小饭庄,专做五府六部那些衙门的官吏生意?”

“落第也好,没能赶得上今科会试也好,你们都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者,科举上名扬天下,未来做官时默默无闻的也有的是。才名只是身外之物,学问扎实,治事有能,日后选官考评亦能占优。至于荐举之事,我可以明确地回复各位,为杜绝其中弊病,日后吏部用官会更遵循制度,这荐举之门应该不会开了。”

“张世兄万世兄莫不是说笑吧,我能帮你们什么忙?”

此话一出,张越就听到那边有人附和,有人称赞,但也有人满脸沮丧扼腕叹息。毕竟,布衣一跃而公卿的神话,向来是无数读书人最大的盼望。见杨士奇说话间已经朝这边看了过来,但只是冲他点了点头,并没有对他介绍这些人的打算,他也就停步没有过去。而那边的士子们瞧见作陪的是杨稷,张越万世节又都是一身平常布袍,于是都误以为是迟来的人,没有太在意,在甬道处和杨士奇拜别之后就各自离去了。

杨稷正想说都是些穷酸瞎卖弄,听见张越说他和万世节也是在这杨府文会上相识,于是到了嘴边的话立刻吞了回去。他虽没什么文采,但人却机敏,因此对那些口上称他大公子,心里却鄙薄他肚子里没墨水的所谓才子极其不感冒。而和张越打的寥寥几次交道,对方的态度却让他觉得如沐春风,而万世杰的不拘小节更是极对他的脾胃。于是,一听两人拜见父亲只是其一,另外还是来找他帮忙。他立时生出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见那些人出了前头那道门,杨士奇方才走了过来,见张越和万世节并肩而立,依稀又想起了当初红梅园中的光景。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初的少年已经长成,他不禁欣慰地捋了捋胡须,随即又扫了一眼杨稷。

“杨世兄不用着急,杨府的文会赫赫有名,我和世节当时也是在文会上相识,待会儿倒是想悄悄去瞧个热闹。再说,我俩今天拜见杨阁老是一,也想找你帮个忙。”

“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去房中读书?”

这会儿瞧见杨稷又惊又喜的模样,他就知道万世节比自个想的做得更好,上前相见之后。见杨稷急急忙忙把他俩往里头引,他忍不住对万世节竖起了大拇指,结果某人把头一扬,得意得很。被引入花厅之后,就有人奉上茶来,看到杨稷急令人去里头通报,他连忙开口阻止。

尽管杨士奇的言语并不十分严厉,却是透露出了一股冷峻的意味,杨稷也不敢多说什么,冲着张越使了个你且放心的眼色,就连忙蹑手蹑脚地退下了。他这一走,杨士奇便示意两人虽自己去书房,一路走一路说道:“十年了,你们两个都已经是国之栋梁。要是杨稷能够有你们一半能干,我也不用这般操心。早知道如此,早年就该把他接到京城,如今却来不及了。世节,有些事情你也不要一味瞒着我,他调戏民女你替他收拾首尾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当初杨家母子上京的时候,就是张越正好接了一回,之后也曾经和杨稷有过几次往来,就是两年多前离京的时候,他也没忘了和万世节打招呼,让其有闲的时候捎带上杨稷,至少别放任人在京师这个染缸染黑了。毕竟,尽管是寥寥几次相处,但他能够看得出来,杨稷的本性并不坏,那些坏习气也并不是不能改,只是在读书上头着实没多少天赋罢了。

万世节听到前头这话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自己和杨稷的小本买卖竟然被这位大佬知道了,听到后头这话,方才醒悟到是另外一件事纸里包不住火。说来也怪不得杨稷,小店开在那地方,一位豆腐西施瞧见杨稷出入了两次,以为那是有钱人的公子而投怀送抱,所以想借着春风一度飞上高枝。要不是杨稷还不算太傻,他又管得及时,这事情决计小不了。想到这里,他连忙打了个哈哈想要蒙混过去。

杨稷恼火地腹谤了自个的父亲一句,这才没好气地转身回来,待到了门前,看清了那两个一跃下马的人,他那紧绷的表情顿时一下子散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又惊又喜的笑脸。三两步出门下台阶迎了上去,他便笑道:“今天是什么风,竟是把万世兄和张世兄一块吹来了?”

张越倒是不知道这回事,因而就岔过话题说:“杨阁老也不用太过担心,有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世兄在学问上兴许进益缓慢,但其他方面未必就不成器,只看有心无心而已。对了,我今天来,除了是回京之后第一次拜见,也为了世节的辞行,还因为我正巧得知了一个消息。据称都察院顾都宪大人收受了皂隶的钱财,于是在农忙时分把人放回家了?”

这还有完没完,父亲好不容易才休息这么一天,就是不消停,折腾自个还折腾别人!

正背手悠然前行的杨士奇一下子停住了脚步,站了好一会儿方才回过头看着张越,神情是非同一般地凝重:“这事情你还告诉了谁?”

眼看快要正午时分,这第一拨算是接待齐全了。杨稷方才没好气地撇撇嘴,正预备回身走人,身后突然就传来了一个家仆的叫唤声:“大少爷,又有人来了。”

“只有世节。”张越说着又补充了一句,“岳父大人昨天晚上在内阁直房当值,所以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只对世节提了提。杨阁老,此前有都察院几位御史的上书触怒皇上,如今若是这桩事情再为人所用,恐怕都察院又得经历一场轩然大波。顾都宪毕竟是您举荐的,此事还望您多加留心。”

这一日正是难得的假日,一大清早,管家杨忠就带着几个老仆在前头忙活。登门的都是没有官身的学子,其中有富家出身,也有家境贫寒之辈,谈吐不一形象各异,有的结伴坐车过来,有的骑马,也有的只得一匹干瘦的小毛驴,安步当车走过来的也不在少数。杨稷原本是不喜欢和这些读书人打交道,可这天也硬是被父亲杨士奇派到门口,这别扭劲就甭提了。

杨士奇却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深深叹了一口气:“顾礼卿上任之后,便一口气罢黜了二十余名御史,不少谪到了辽东,他虽大刀阔斧,却未免被人讽为刚愎自用,那些他选任上来的御史偏还不体恤他,闹出了前几天那么大一场,若是此事再宣扬开来,他在都察院如何立足?皇上这些天的气性越来越大,戴纶林长懋的事竟是乾纲独断……如今这纷乱要是再持续下去,那是得出大事的!”

部堂及阁臣中,除了杨荣杜桢还年轻一些。杨士奇等人全都是年过六旬的老者,因此朱瞻基登基之后,为了彰显体恤老臣,便不同寻常官员每年岁末给假,而是让阁臣轮休。因杨士奇素来以举荐贤能提拔后辈著称,每到假日,杨府便是门庭若市。哪怕如今已经是大比已过,各地举子纷纷返乡,也丝毫无损杨府的热闹。

见杨士奇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张越便坦然说道:“我也虑着这一点,所以有几句话,我不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