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终宋 > 第154章 封笔诗

第154章 封笔诗

“孟会来了,让孟会点评……”

“偷的。”

刘辰翁已被拉到文士之中,神色却显得有些呆滞。

“诸君认为此诗如何?”

“孟会觉得如何?”

“如此造势,还以为是长调词,竟只是绝句?”

刘辰翁张了张嘴,开口,喃喃自语道:“不仅是这诗啊,该看他的志向。”

“这么短?”

“何意?”

……

“诗言志,诗言志,家国社稷风雨飘摇,刘声伯披肝万言;李非瑜……李非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孟会,继续说啊。”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还有何好说的。”

接着,一个婉转动人的声音唱了起来……

忽有人站起身来,神情疏落。

曲声响起。

“刘声伯敢为天下直谏,李非瑜则是务实之人,‘化作春泥更护花’,此中一腔报国之热血、百折不挠之坚韧……更胜一筹。”

“因在北地九死一生,李非瑜作诗词,喜用化名。今夜这诗,乃化名‘龚自珍’所作。”

“黄德夫言过其实矣!李瑕远不能比贤关六君子!”

刘辰翁快步穿过花木曲径,远远听台上有人在说话。

“言过其实?若我辈书生只知上疏、上疏,于国有何益处?!”

“孟会快来,马上要唱了……”

“李非瑜投机取巧之辈,绝难当此盛誉,我不信这诗是他作的!”

“刘孟会来了!”

“你信与不信又如何?他在乎吗?其人诗中洒脱之意,你有半分?”

脑子里想着这些,刘辰翁奔至风帘楼。

“黄德夫!你也依附奸党了!”

这让他感觉,贤关六君子在为国事奔走,自己却在歌舞升平。

“呵,我是否奸党不论。李非瑜已赴边陲,是忠是奸、是贤是庸,只怕还轮不到我等袖子空谈之辈评述。”

对此刘辰翁深有体会,整夜都在后悔不该把那首《水调歌头》拿出来。

黄孝迈说完,背过手,径直离席而去,只又甩下一句。

但今夜,再好的诗词也比不了贤关六君子泣血上疏、为国事抛弃前途的一腔忠义。

“哪怕为国做过半点实事,再来议论旁人忠奸!”

没见过对方,说不上是怎样的观感,只是觉得那人若不再作词了实在是可惜。

犹有许多人不服,纷纷看向刘辰翁。

他对李瑕很好奇。

“孟会,你怎么看?”

刘辰翁听到消息,立刻起身,从丰乐楼赶往风帘楼。

刘辰翁摆了摆手,苦笑一声,向外走去。

“什么?李非瑜之诗?封笔之作?”

“德夫兄所言不差。国事艰难,我这赋中秋词的,岂有颜面评述?”

~~

“孟会,孟会……”

主仆二人话音未落,有婢子跑来道:“唐行首,该登台了……”

“唉,孟会也走了。”

“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我依旧觉得这诗并非李非瑜所作,他若有此高才,何必封笔?”

唐安安忽然低声道:“这是决别诗,他向世人示意,从此与我再无瓜葛了。”

“不错,又偷一诗罢了。”

“是姑娘说的,他本就有些痴情。”

“据传,他分明早便说过是孤本上看来的……”

“好了好好,叽叽喳喳的。”

“你也想为李瑕说话?”

年儿道:“他这一首诗,显然是送给姑娘你的,就像你常说的,名气越大,才不用去接待那些不愿接待的客人,今夜这诗一出,满临安还有谁比得上你的名气?”

“非也,这……李非瑜奸党也!”

“胡说什么。”

“呵……”

“姑娘,他待你也太好了吧。”

一片议论声中,忽有人道:“唐行首哭了?”

台后,年儿正在给唐安安补妆。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唐安安又唱了一句。

~~

月光照在她清美的脸颊上,她通红着眼,两行清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

今晨,奴家为他送行,问其心志,一笑置之,唯留一诗相赠唐行首,称平生封笔之作。是高才八斗、是欺世盗名,且由诸君品鉴……”

……

“诸君有礼了,若论当今诗词一道,最声名鹊起者,李瑕李非瑜也,其人风评,毁誉半参……

年儿站在台子后面,抬头看着自家姑娘,也是鼻头一酸。

众人抬头看去,只见胡真已亲自登台。

她其实一直就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姑娘说的“我若担心他,只会害了我和他”是什么意思,但说不清楚。

“你说什么?”

唯有今夜这一首诗,将此中心意说得明明白白。

“唐行首要唱李非瑜新诗了!”

“他果然很有才华呢。”

几名文客谈到这里,忽听四下一片呼声。

下一刻,年儿又想到前夜李瑕说的那句“我赎你”,忽有些痴了。

“论遣词造句,或可胜过刘声伯、刘孟会。但论若意境,胜不过贤关六君子泣血上疏的披肝沥胆。”

年儿隐隐想到……李瑕这首诗是不是给自己的?

“我在想,若李非瑜在此,能拿出怎样的词作。”

因为他要去西南很危险的地方,所以最后才没赎自己?

“德夫兄想说什么?”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确立过功,确往西南艰苦之地赴任。我等未见其人,不必妄下定语。”

年儿想着想着,忽然惊醒过来,连忙抬手给了自己的脑瓜子一下。

“奸邪党羽,提之扫兴。”

“傻丫头,想什么呢?他那样的人哪会给你诗啊,当然是给姑娘的啊,姑娘都唱哭了。”

“谈到贤关六君子,我忽想到了李瑕李非瑜。”

对这一点,年儿十分笃定,又摇了摇头,心中叹道:“但姑娘说这是决别诗呢。”

不过,风帘楼诗会上还没拿出像样的诗词,与会诸人不免谈起些别的事。

她忽然觉得很想念李瑕,于是她抬起头,望向那一轮满月。

确实称得上“共中秋”。

~~

今夜临安大大小小的诗会恐有上百场,遇到好诗词便是四方传唱,比如丰乐楼诗会上,刘辰翁的词已传到了风帘楼。

“这么好的月光,我们连夜赶路如何?”

“不错,词魁该给刘芾刘声伯,该给贤关六君子……”

“好,难得没有追捕。”

“终是没太大意思,若要我说,中秋未必要赋月。今日刘声伯那一句‘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才是最触动我的。”

“哈哈,早一点到四川,让我们李县尉早日施展手脚!”

“‘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虽不能比东坡词,今年中秋,刘孟会已得词魁矣。”

月光下,西行的一群人纷纷朗笑。

“其实《水调歌头》已不可能有人能比肩东坡词了,刘孟会今夜不该拟这词牌的。”

“你刘金锁施展脚拳就行。”李瑕语气中带着些玩笑意味,眼睛却很笃定,道:“往后我是要学谋略的……”

风帘楼诗会。

喜欢终宋请大家收藏:()终宋360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