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蚁贼 > 第四十九章 偕亡

第四十九章 偕亡

“大人请看,城西王国毅军营的方向,似有火头。说不得,也许元军已经先对他展开了攻势。”

“这个时候,还去谈论什么战局大势?你带上本官的亲卫,速去垛口,协助防守。不管怎样,要坚持到王国毅反应过来,抑或是罗大人遣了预备队过来为止。”

“大人!城北亦遭到了鞑子的猛烈攻击。罗大人腾不出手来救援城西。”

“益都的第二、第三批援军最多两日内就可到达。就算鞑子倾尽全力攻下了我城,城池残破,估计他们也是定然难以守住的。却是奇怪,为何他们竟如此不惜代价、孤注一掷?莫非是巨野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

姬宗周如遭重创,面色惨白,退了几步,摇摇欲倒。随从慌忙上前扶住,他勉力站稳身形,再去看向城下,元军的先锋已近在咫尺。

“王国毅部就驻扎在城西外边,他是怎么搞的?便就任由鞑子集合了万人之众,居然没有发现?……,啊呀,王国毅误我。”

“本以为这两天鞑子的攻势已够凶猛,万没料到,他们却还保留了实力。在截击王国毅部的同时,竟然还可以对我两处城墙发起猛攻!嘿嘿,嘿嘿。”

姬宗周匆匆赶上城头,放眼看去,清晨的阳光下,鞑子攻城的部队一眼望不到边际,至少万人。他顿时明白:“中了鞑子之计。快派人去城北,请罗大人速遣军马过来支援。”城西现有的守卒不到五百人,加上助战的百姓,也才只有一千出头。无论如何,是挡不住万人进攻的。

“大人?”

“啊!”

说是不让别人在这个时候去讨论战局大势,但是姬宗周却也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既然元军有此余力,为何直到现在才突然发起总攻?真的是因为巨野战场发生了变化?

“看其动静,这一回,鞑子怕是真攻!”

……

“守御就是。”

长枪刺来,正中奔马的脖颈。

“大人!鞑子来了。”

鲜血如泉涌出,马鸣哀声,往前继续跑了几步,轰然倒地。马上的骑士也随之摔落,还没有来得及爬起,七八个敌人围拢上来,戈矛横七竖八地扎下。连声惨叫也无,那骑士就已惨死。随从姬冲的战士又少一个。

元军的这次拂晓攻击无声无息,等到被守卒发现,为时已晚。第一波的元军几乎已快把云梯抬过了护城河。姬宗周忙了大半夜的布防,快到天亮的时候才刚眯了会儿眼,没有睡熟,就被将校叫醒了。

“将军,城外援军受袭;城西、城北也受到敌袭。咱们该何去何从?”

棣州城西。

在元军的第二重营垒中,姬冲等找到了一处还算坚固的壁垒,冲入其中,暂作休整。环顾身边,只剩下了八九人,还有两个失去了战马。

……

“何去何从?你们说呢?你们想咱们该怎么办?去哪儿?”

若说他头一次的进退两难是因为该不该“尽忠职守”,那么这一次的两难便是缘由该如何“为父尽孝”。

“去城西王国毅营肯定不行。回去城中,还得过一重多的鞑子营垒,现如今城北、城西也受到敌袭,城内定然无力帮助咱。咱们就只有这几个人了,要想凭借单独的力量杀过去,恐会不易。”

从出城到现在,只不过短短的大半个时辰,姬冲就已第二次面临两难。

壁垒外,脚步阵阵,是元卒围拢了上来。

若是他现在听从了姬宗周的命令,转身逃走,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姬宗周要求的“孝”,和他该做的“孝”,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他该按照姬宗周的要求去“尽孝”?还是该按照他本心的驱使去“尽孝”?

“时间不多,必须速做决议!”姬冲解开铠甲,按了按臂膀上的伤处。这是旧伤了,还是上次回棣州时留下的,这会儿又开了口,血流不止。有从者把披风撕开,帮他重新绑好。活动了一下,觉得好受一点。重又穿好铠甲,他丢下断枪,抽出马刀,做出了决定,说道,“先不直接向东回城。这鞑子的第二重营很空虚,咱们打他个措手不及,改往北走,待横穿过营,绕过前头的第一重营垒,然后再折往东行,回城里去!”

只是因为父子身份的不同,故此出发点不同罢了。现如今,在这样一个城外援军受袭、城西也受攻击的时刻,姬冲看着手中的纸条,茫然失神。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死在战场,正得其所!”

虽说姬宗周从来没给姬冲过一个好脸色;尽管姬冲也很少有不顶撞姬宗周的时候,到底父子情深。两人有过多次姬冲是否该出城的争执,每次的争执都是围绕“忠”与“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想让对方听自己的,都认为对方是错的。为什么?其实他们都是对的。

“岂有眼见同袍浴血,而勇士们却掉头逃跑的?”

因为自出城后,一直交战不断,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功夫去看,甚至差点都忘掉了。这会儿想起,从怀中取出,打开观看。锦囊里只有一个纸条,上边写道:“你如孝顺,出城见到王国毅后,就不要再回来了。”

“你们要不想跟俺回城,也行。等过了鞑子的这道营,想走的,尽管走。”

他想起了昨天晚上,那个老家人转交给他的锦囊。

“不管如何,总得先从这营里冲出去。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姬冲心中“咯噔”一跳,他想的已不止是城西危险,他想的更是他的父亲姬宗周。棣州城西,乃姬宗周负责防御的位置。真是没有想到,一次出城,却竟然看到了元军“围城阻援”与“调虎离山”整个过程的实行。

诸人皆以为然,短暂的战场议论结束,人人打起勇气,再上坐骑,催马奔出,诈往东行,行不及远,猛地转过方向,一溜烟奔朝北去。

“城西的驻军多数都已被罗大人调去了城北。……,将军,城西危矣。”

元卒果然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刚摆好的阵势再度宣告瓦解。气得任亮哇哇大叫。敌人只有四五十人,现如今更只有存了不到十人,区区些许的残兵败将,还是客场作战,却竟被他们来去自如,实在奇耻大辱。

又有人叫道:“哎哟不好!必是鞑子兵分两路,一路阻击扎营在城西的益都援军;一路趁机猛攻西城墙。”

奔驰在营垒中,早晨的空气清爽干净,扑在面上,令人精神振奋。绕过营房,避开支柱,自壕沟上跳跃而过,从拒马的缝隙中飞快穿行。前边有零零散散的元卒匆忙围堵,后头是任亮带领数百人大呼小叫地追赶。

城西火起。

透过重重的营垒,在高高跃起的那一刻,有从者扭头朝棣州城头上看了一眼,立刻带着惊讶,高声地叫了声:“你们看!”

唱词稍停,从者有人高叫:“将军!看城西!”

罗国器的大旗不知何时竖在了城西,与姬宗周的旗帜并肩而立。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妇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便在这两面招展的大旗旁边,迎着阳光,有一人盘坐在望楼上,似乎正在抚琴;边儿上还有一人,手里大约是拿了柄小旗,正在指挥军卒杀敌。

箭矢如雨,刀枪碰撞。有人在惨叫,有人在流血。姬冲的眼半睁半闭,他像是看到了,又像是没有看到,低回的音调渐入高昂,他接着唱道:

从者认不出来,姬冲却认得分明。那弹琴之人正是姬宗周;而指挥士卒的那人不必说,定是罗国器。

对酒当歌,人生苦短。

罗国器身为主将,不在城北御敌,跑到城西作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城西遭遇到了超乎想象的攻击,而且城北已无援军可派。四个字浮现在姬冲的心头:“城池将破。”

可是又有谁,会理解他呢?

“父亲大人!”

别人看到的,只是他锦衣玉食却不奋发向上。别人看到的,只是他日日夜夜寻欢青楼。别人看到的,只是他甘与市井为伍,博戏斗赌。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豪爽游侠姬大郎,别人看到的,只是益都有名“姬衙内”。

他心中喊道,泪水流下面颊。马刀敲打盾牌,继续方才的高歌,他接着唱道:“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别人看到的,只是他有“大根脚”。

盾牌扬起,挡住敌人的枪刺;马刀回击,将之拦腰斩断。

有时候,恍惚里,午夜梦回,他甚至会觉得这曲子简直就是对他的量身定做。他深深地理解关汉卿,可是又有谁,会理解他呢?

西边十数里外,王国毅拼力突围;东边数里外,上万元军蚁附登城。战鼓和号角齐鸣,杀声与呼声振地。旗帜代表了荣耀,城池是攻防的要塞。

姬冲所唱,仍旧是关汉卿的名曲《一枝花·不伏老》。这曲子,在他临去大都的黎明,辞别诸弟后曾经唱过。对这首曲子,他确实是非常的喜欢。既放荡不羁,又粗犷有力;明为写烟花青楼,实则代表了桀骜不驯。

……

一个清朗、明澈的嗓音,在残酷的战场上冲天而起:“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马蹄的的,不是归人。

火铳冒出白烟,箭矢激射望楼。姬宗周的手在颤抖,但他还在坚持弹琴。虽然琴声已经走调,但姬冲慷慨有力的话语声仿佛还回荡在他的耳边:“人皆称父亲为‘今日冯道’。父亲岂不知,遇明主,当以死效之?”

迎着初起的朝阳,姬冲仰头眯眼,把断枪当作鼓槌,把盾牌当作鼓面,随着马蹄奔驰的节奏,一下下敲出响声。这响声开始时并不甚大,像是在寻找感觉;慢慢地,越来越响。到最后,慷慨有力。和马蹄声混在一处,简直令人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是鼓响、又抑或哪一个是马蹄在响。

……

存下的十数骑从者,闻令而动,先是分为两队,一左一右,把姬冲护在其间;继而两队合一,首尾相顾,姬冲处在正中,摆出个蛇形阵。这种阵势较为灵活,能软能硬,如果遇到敌人的弱处,可以像个锥子似的,狠狠穿透;而若是遇到敌人的强处,也可变幻如一条走蛇,灵巧地绕过。

臂膀上的创口,鲜血顺着淌下,流出铠甲外,染红了姬冲的手,又顺着刀柄往下淌,和刀刃上的血混合。哪一个是敌人的血,哪一个是本人的血?再也分不清楚。高高扬起,狠狠劈落。在阳光下带起一道血痕。

若是假以时日,肯定也会和柳三一样,全军皆知。

姬冲心怀激荡,叫道:“我恨!”

海东军中,要讲风雅,第一当数柳三郎。一支横笛吹起,管教三军落泪。就连邓舍听后也是惊为绝技,赞不绝口。柳三郎之后,便得说姬大郎。他虽然从军的时间较短,但毕竟有多年浪荡公子、眠花宿柳的底子在,且为人又豪爽,好交际,所以一腔小曲的唱词儿也早就是闻名棣州了。

“将军恨什么?”

“出城转了这半晌,千军万马阵中,咱们如入无人之境,连踏两重鞑子的营垒,且与鞑子军中所谓的悍将‘银牌’任亮交手多刻,稳占上风,杀敌不下百人。弟兄们!鞑子的精锐也就是这样了。”他睥睨任亮,嘲笑地说道,“这就是‘精锐’?‘悍将’也!”哈哈一笑,又与诸人说道,“读书不可无酒,杀贼不可无曲。你们且往前,俺给你们唱首曲子助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杀贼怎会觉累!不累,不累!”

八九人的从者,有两骑是一人两马,速度稍慢,落在后边。先后被任亮赶上,举刀砍落。剩下的四个人紧随姬冲,又高声问道:“将军恨什么?”

姬冲等人皆是轻骑兵,机动灵活,时而在空地上疾行,时而转入营垒的外侧转上一匝,借助地形和营寨的掩护,把任亮再度甩掉。对任亮的叫嚷,姬冲充耳不闻,笑与诸人说道:“弟兄们,累了么?”

“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任亮兜着马,还在后边紧赶,边追边叫道:“兀那贼子!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乡下茅厕么?休走,再吃俺一刀。”他披挂的是重铠,前半时马力充足,杀到眼下,若论后劲怕是已不如姬冲。

唱到此时,姬冲已不是在唱了,是在呐喊,是在嘶喊。他杀敌,他往前冲,他看向城头,元军的第一面旗已插在城西。

来时容易去时难。来的时候,因为趁敌不备,前两道营垒好过;但此时此刻,元军早有防备,要再想毫发无伤地快速通过,无异於难比登天。

……

“罢了!便按你所说。”

琴弦崩断,箭中胸前。

他转过脸,看了看左右随从,几乎每个人都是气喘吁吁,胯下坐骑也都是汗出如浆。无论人马,便就不说伤创,单只体力上就都已经坚持不住。

姬宗周低下头,像是奇怪,又像是稀罕,颤巍巍举起右手,也许是想将之拽出,还没握住,身形就往前栽倒。撞在了琴案上。那古琴跌落望楼。姬冲跪拜在堂上,烛影摇红,他说道:“父亲尽忠,孩儿尽孝。”

这还是在元军把主力悉数调走,只留下了数百步骑击杀的情况下,如若不然,怕是连半刻钟都坚持不了。姬冲无可奈何,叹了口气,闪身避开一支箭矢,侧耳细听,西边益都援军的营地里遥遥传来喊杀声不绝。

……

掐算时辰,他们已在乱军阵中冲杀了足有两刻多钟。

“你要是真的孝顺,出了城,见到王国毅后,就不要再回来了。”

姬冲转顾左右,到此时,从者已不到二十人。

……

受任亮的那一刀重击,让姬冲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不但没有恢复过来,伤势还越来越重。随从里有人叫道:“将军!鞑子已袭援军,咱们无力回天。只有生死各由天命,且回城去吧!先将此事报与罗大人。”

姬冲的歌声渐入尾声。

姬冲的努力终究还是无用,元军按照计划展开了对益都援军的突袭。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边任亮组织人拦截姬冲,那边元军的主力怕走漏消息、加快了行动。好一番厮杀!在人群与马堆中,姬冲等人拼力奋斗。夜色慢慢消褪,远远的东方有一轮红日跃出地面。当第一道阳光来临大地之时,在钢刀与鲜血的鸣奏曲之中,他们听见在十数里外蓦然间爆发出一阵呐喊!

“将军,你恨什么?”

任亮猜出了他的打算,叫道:“拦住他!营里帐篷、柴火太多,如果走了水,必然难以扑灭!待黑烟升起,肯定就会引起益都贼军的警戒。”只有火光还无所谓,因为军营中点篝火也是很正常的;但若是加上烟气,就截然不同了。好端端的营里怎么会有滚滚黑烟呢?那只能是失了火。

“我恨不在城头。”

五十骑,此时已只剩下四十人不到。

马蹄的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姬冲率领五十人横冲直突、游走阵外,虽然也点起了几堆火,但是毕竟火势太小,很快便被元军的士卒扑灭,没有起到给援军示警的作用。因此,他改变了计划,改而引领诸人重又向元军的第二重营垒中冲去。

看着那琴掉落望楼,滑翔在晨时的阳光下。姬冲睚眦欲裂。他仰天高喊,叫了一声:“父亲!请恕孩儿不孝。”不再向北行,拨马冲东,直往城去。

黎明前,正是人精神最为怠倦的时刻。元军选择在此时向益都援军发动突袭,可谓煞费苦心。却不料竟被姬冲发现,也算是阴差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