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只要确定核电站的面试官里没有在近期见过他的人,张恒就能用Lv2的化妆术对付过去,而且因为他的身份是真实存在的,即便核能中央理事会打电话去他之前工作的地方核实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并没有用自己的身份,而是直接找了个和自己体型身材比较接近的候选人,借用了后者的身份,核电站的应聘者来自SL各地,本来在普里皮亚季就人生地不熟,这年头又没有指纹采集系统,真正递交到上面的时候也只是一份简历和照片而已,还是挺好冒充的。
所以现在他其实代替了伊万来核电站面试。而从简历上来说,伊万其实并不怎么出色,和叶甫根尼这种曾经就有过核电站工作经验的人不同,伊万之前只是在热电站工作,叶甫根尼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才会觉得自己已经干掉了一个竞争对手。
可以看出,最终的招聘名单算是核电站和理事会一起商定出来的,其中核能中央理事会还会负责背景调查的工作,但是这问题倒是难不倒张恒这个黑户。
然而张恒之所以选择伊万当然并不只是因为伊万和他的体型身材最像,否则他挑一个肯定会被淘汰的人顶替也没什么意义,实际上张恒之所以最终选择了伊万,和伊万的工作经历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核电站的招聘一般走的是推举模式,先有各方推荐,之后核电站的招聘部门会将候选人名单汇总送到核能中央理事会,由理事会进行审核,等到通过后再由核电站组织面试,确定下最终名单,再上报核能中央理事会批准,整个招聘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叶甫根尼并没有和张恒聊太久,虽然后者给他接了水喝,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一些,但叶甫根尼可没忘记两人还是竞争对手,聊天也很谨慎,都是讲的工作之外的事情。
张恒知道叶甫根尼为什么会放松,因为现在在走廊里坐着的八个人严格来说都是竞争对手,他们一起竞争四个工作名额,通过比率正好是一半一半,放在后世算是高的了,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种互联网海投,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惨烈情况。
又过了一会儿,随着前面的应聘者一个个进入会议室,终于也轮到叶甫根尼了,张恒预祝了叶甫根尼面试顺利,而叶甫根尼也礼节性的表示了感谢,之后他就整了整领带,走了进去。
听到张恒的话,男人似乎是偷偷松了口气,脸上的紧张之色也减轻了不少。
而足足过了有二十分钟叶甫根尼才从会议室里走出来,他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了,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还鼓励一旁的张恒,“到你了伊万,加油,好好表现。”
“我是伊万,从扎波罗热1号热电站过来。”张恒也进行了自我介绍。
“谢谢,我会的。”
“叶甫根尼,”男人也伸手,但是到一半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拿着水杯,于是又伸出另一只手,用一个有些别扭的姿势跟张恒握了手,“之前在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工作。
张恒闻言起身,经过叶甫根尼的身旁,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怎么称呼?”张恒伸出一只手。
里面有一张椭圆形的木桌,桌子后面坐着三个人。
后者连忙道谢,手忙脚乱的接过水杯。
张恒认出了其中的两人,一个是布留哈诺夫,一个是福明,他俩的气色看起来都挺不错的,和爆炸发生后判若两人,福明的国字脸棱角分明,端坐在那里,他的深邃而有神的眼睛像是能把应试者都看穿一样,而布留哈诺夫则一脸的温和,笑起来颇有亲和力,上扬的眼角显示出这里的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中。
张恨喝完了自己的那杯水,又接了一杯回到座位上,递给身边那个看起来颇为紧张,已经开始咬起手指的男人。
至于右手边的第三人,张恒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发现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无论是事故发生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看到过第三人的影子,应该是在1986年前离开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当然新招入的人不会立刻就负责新反应堆的运行,而是先去其他反应堆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他这会儿正埋头看着手中的简历,眉头微皱。
现在的核电站看起来一派欣欣向荣,各种建筑整齐排列,先后建成的三个反应堆运行状况良好,为乌克兰源源不断的输送着电力,而日后酿成大祸的四号反应堆的施工也快要竣工了,这也是为什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要开始吸纳新鲜血液的原因。
“V.G.伊万,你是克里米亚人,今年25岁。”
张恒看起来是八人中最轻松的,趁着前面的人走进会议室,他还起身,来到了一旁的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一边喝着一边抬头看向窗外。
“没错。”
包括张恒在内,八个人都是来核电站应聘的,不过这会儿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紧张的在抖腿的,有闭目养神的,还有在不停擦汗的。
“之前在扎波罗热1号热电站担任汽轮机工程师?”
走廊上已经坐着不少和他一样打扮的人了,张恒按照自己的编号找到了相应的座椅,从排序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在他前面的有四人,后面的还有三个人。
“是的。”张恒点头。
而现在张恒又来到了这里,穿着西装和皮鞋,还特意梳了头发,跟随接待员来到了四层的小会议室外。
“那为什么想要来核电站工作?”
因为就在九个月前,他和椰子等人就在这座大楼的地下掩体中和核电站的厂长布留哈诺夫以及总工程师福明进行过一场“友好”谈话。
“因为大家都说热电代表过去和现在,核电这种清洁能源代表未来,我想要拥抱未来。”张恒对答如流。
张恒对于核电站1号行政大楼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