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次的交易给罗马尼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用2号坦克还有3号坦克的早期型号来支付了一笔石油款项,更多的石油款项则被罗马尼亚直接在德国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空超级战斗机ME-109C型。算上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38T坦克还有机枪步枪,罗马尼亚军队瞬间就完成了期待已久的现代化改造,国王陛下也更加信任起自己的新盟友来。
德国也没有得寸进尺,立刻继续为英国打造两艘超级战列舰,克虏伯工厂加班加点的为这两艘战列舰制造16门381毫米口径大炮。不过就在距离基尔港内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船坞不远的地方,两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也已经进入到了组装船体的阶段,比起英国定制战列舰上冷冷清清的几个工人,那边的工地上完全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即便是德国淘汰的很多装备:老旧的防毒面具、设计复杂的装甲车、Y型战术背带。依旧是很多军队梦寐以求的升级换代产品,比如在遥远的远东,一支原厂的毛瑟步枪价格甚至可以在捷克买到一挺轻机枪。所以罗马尼亚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拿到的装备有什么不好。
最终英国人妥协了,捞到了中东石油好处的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取得的胜利果实,而他们也从德国染指罗马尼亚看出了德国东进的野心和动作,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退让。英国宣称绝不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并且对德国沉船事件表示歉意。
安东内斯库在1933年就已经担任了陆军大臣,虽然他被认为是一个亲英派,但他早就加入了亲德的铁卫军,而且随着德国的渗透和诱惑,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看来,德国必将赢得未来的战争,而只有和德国站在一起,才能保护罗马尼亚。
德国人也没有闲着,他们扣下了正在基尔军港栖装的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并且威胁英国政府必须做出合理解释来说明近期发生一系列针对德国的挑衅行为。
一时间由安东内斯库铁卫军成为了罗马尼亚唯一的合法政党,他一上台就与德国签订了条约,让德军以协助训练军队等理由进入该国,把罗马尼亚紧紧绑在了德国的战车上。
英国人为此付出了努力,忍气吞声的希望维持与罗马尼亚的盟友关系,为此不惜付出巨额的石油款项。不过显然他们失败了,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被罗马尼亚给出卖了。恼羞成怒的英国人拒绝支付货款,侵吞了罗马尼亚发往英国的第一批几万桶石油。德国人慷慨的为英国人垫付了这笔资金,让罗马尼亚国王喜出望外。
不过就连阿卡多都哭笑不得的发现了一个事实:他的阵营里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有一个怪癖诡异的自称——他自己是德国元首;友好的日本领导人自称天皇;墨索里尼喜欢叫自己领袖,弗朗哥自称将军,现在罗马尼亚的傀儡政权安东内斯库自封为“首领”……
在这位安东内斯库的帮助下,默克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国王陛下,让这位昏聩的罗马尼亚君主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骑墙派:将库存的石油的八成以中东石油的二倍价格卖给了英国人,而将剩下的两成还有未来两年的石油购买权暗中出售给了德国人。
很快英国国内就得到了一份让人破口大骂的情报,德国把库存的一些军用物资运往了罗马尼亚。以便于联合作战互相帮助为理由,用M25式钢盔取代了罗马尼亚的头盔,并且用毛瑟98K还有各式各样的步兵装备把罗马尼亚军队武装成了十年前的德国国防军。
默克尔的罗马尼亚之行不是一次毫无准备的突击,而是整个德国几十个机构苦心经营了两年的成果。他们在罗马尼亚帮助德国树立了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就是安东内斯库。
比英国人还要郁闷的是远东的蒋介石集团,因为要大范围给罗马尼亚部队换装,导致了供给远东的德国军火出现了断货现象。原本的一亿发子弹还有各种长枪短炮都不见了踪影,蒋介石的强军计划不得不再一次受到挫折。
结果还没有等默克尔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斡旋,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投诚的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原本是被英国和法国支持的,不过却在个时候莫名其妙的站队到了德国这一边,不知道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过于异想天开,还是确实有着经天纬地的大智慧。
因为德国的武器禁运,得到了甜头的日本答应了德国人的请求,命令一直规模非常小的驱逐舰队南下台湾高雄,在那里举行了一次规模不大的炮术军演,让英国人的注意力被迫分散到了远东地区,勇敢号驱逐舰带着两艘驱逐舰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气势汹汹的直奔自己的香港而去了。
但是事情不会因为苏联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德国在战后崛起的速度让罗马尼亚人震惊,而它插手国外的决心也比罗马尼亚人的国王想象的更大。当罗马尼亚人迎来了德国人的特使默克尔的时候,很多政客心中或许已经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步的准备。
有时候阿卡多真的觉得自己穿越的时候选择的简直就是地狱模式,人家日本趁乱在东三省打下了整整三个省的白山黑土,也不过就是列强喊了两声打而已,自己这边赶走了一个军控委员会,就惹来了这等泼天的麻烦。
不过威胁越来越严重了,隔壁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还好说,但是德涅斯特河对岸有了德国工程帮助的苏联逐渐在恢复元气,尤其是它庞大的军队,如果说效率上的提高还比较有限,但是规模和装备上无疑是更强大了,罗马尼亚的武器更新则还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不过苏联人暂时还不愿意去动背后有英法两个靠山的罗马尼亚,尤其是还要担心德国人把它夺走。
想想还是那些回去抗日的穿越者优惠多多啊,不是带着光脑就是拖着基地——大炮飞机要什么有什么,石油木材铝铁钼钛要什么金属有什么。自己这边每天几门大炮的攒家当,每天为了那么几吨石油橡胶操碎了心,人家泡妞谈情办报纸,分分钟就把失地夺回来了。还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于所有偏激或者略微偏激的组织都是个机会——比如说纳粹还有大德意志党等,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也是如此,它的“一人一英亩”的口号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向了它,在城市中也赢得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的拥护,不过在议会选举中,铁卫队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
当然话又说回来,就是给变成阿卡多·鲁道夫的古长歌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也不会选择投胎到日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他不喜欢鞠躬;比如说他不喜欢切腹;比如说他不喜欢那句充满了负面情绪的八嘎——当然,如果可以让他把日本改名成中国的东海省这事另当别论。
战后的罗马尼亚,经济(尤其是石油开采)上的重建工作做的到是很快但是政治上却陷入了可悲的状态,虽然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了友好关系,还出现了所谓“小协约国”,但是1924年,曾经的学生运动领袖科德里亚努建立了铁卫队。
言归正传,当阿卡多得知了罗马尼亚最终成为了德国的附属盟国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在1936年就匆匆打响世界大战,他需要时间来让他的德国国防军更加强大,强大到不止是可以打出让人炫目的闪击战来,还经得起残酷的消耗战。
战后的罗马尼亚,获得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这个以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为主的地区,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这两个以罗塞尼亚人还有乌克兰人为主的地区,以及南多布罗加这个以保加利亚人为主的地区。这种“疯狂”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尼亚拥有了三个近在咫尺的敌人:元气大伤但骨架仍在、处心积虑报复的苏联,愤恨不平的匈牙利以及心怀不满、嘟嘟囔囔的保加利亚。最终这三个“邻居”将“帮助”罗马尼亚完成一次令它刻骨铭心的“蜕变”……
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怎样,现在德国的海陆空三军发展都不会再被人限制,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前世的眼光,为疯狂发展的德国装备把关,让这些战争机器更加完美的运作起来。
一战后,东欧各国都急着把传说中祖先统治过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国家又因为靠近苏联而得到了英、法的“特别关照”,为了尽可能加强东欧新兴国家对抗苏联,英法支持波、罗扩大了自己的土地,没想到这实际上削弱了这两个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