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前不是讲话之所,他将鸡脚先生让到家中落座,又是递烟又是倒水,好酒好肉地款待,恳求阴阳仙儿指点迷津。鸡脚先生吃饱喝足,砸吧砸吧嘴,掐指巡纹推算了半天,故弄玄虚地对宋财主说:“宅子分阴阳,你这件事不在阳宅,许不是阴宅坟地出了岔子?”宋财主脸上变颜变色,求鸡脚先生去他媳妇儿坟上看看。鸡脚先生端起酒碗一口喝干,让宋财主头前带路。到了坟地上,鸡脚先生手持罗盘,迈开四方步,前后左右看罢多时,倒吸一口凉气,瞪着眼睛问宋财主:“谁给你选的地方?这个地方东有双岔河,卧着一条龙;南有锅盖山,落着一只凤;西有蜈蚣岭,趴着一条虫;北有塔头沟,藏着一条鱼。这是龙凤虫鱼汇聚的宝地,你家坟穴正在宝地当中,占据形势,辈辈发财,代代当官。”
鸡脚先生道:“不瞒老爷你说,我看你眉精眼细,是个白手兴家之人,本应安享后半生,怎料家宅不安,恐会祸及满门。”几句话戳中了宋财主的心窝子,他额头鬓角直冒汗,瞅这阴阳仙儿年纪轻轻,说得可是真准。
宋财主顺着鸡脚先生手指的方向,往东南西北四面乱瞧,晕头转向地问道:“既是宝地,那咋还这么不顺心呢?”鸡脚先生皱着眉头摇晃着脑袋:“坏就坏在东边这条龙上!它不在河里待着,偏偏来占你家坟地,成了一条地龙。按说有了这条地龙,形势格局仍是极贵,怎么看都是块风水宝地,却埋不得女子!只因这条地龙是公的,你把你媳妇儿埋在此处,不是等于让她跟地龙过了吗?它迟早害得你死无全尸,连带你的后人也不放过。否则,等你百年之后也埋在此处,这个媳妇儿归谁?”
宋财主吃了一惊:“何出此言?我家里能有什么事?”
宋财主听得心惊肉跳,求鸡脚先生大发慈悲,救他一命。鸡脚先生说难倒不难,却须破财免灾,当即吩咐宋财主备好一应物品,又找来几个帮手(其实全是厌门子的同伙)在宋财主媳妇儿的坟前搭了个台子,一丈多宽,两丈多长,号称“骟龙台”,两把给牲口去势用的刀子磨得飞快,放在台子中间。厌门子一众人等断断续续折腾了一宿,围着坟头钉下十八枚大铁钉。
便在此时,鸡脚先生扮成一个阴阳仙儿,穿一件皂色长袍,鼻梁子上架着一副水晶镜片眼镜,手里揉着俩铁球,在宋家门口转悠。宋财主刚一出门,便与阴阳仙儿撞了个满怀。鸡脚先生“哎哟”一声跌坐在地,手里的铁球也掉了。宋财主忙上前扶住。两人一对眼神,鸡脚先生大叫一声:“这位老爷,你印堂发黑,元神涣散,东岳西岳斜纹深陷,山根之上密布阴云,必是宅中有事,恕我直言,此事不破,怕要死人!”
转天早上辰时,正当云蒸龙变,鸡脚先生手持桃木剑,焚香烧纸,开坛作法。周围来了许多看热闹卖呆儿的老百姓,都想看看阴阳仙儿怎么“骟龙”。鸡脚先生冲围观的人说:“各位,地龙已被擒住,有没有不惜力气的过来帮帮忙,摘下龙卵子宋财主有赏!”一听说有赏,当时就出来几个卖呆儿的闲汉,小六子也混在其中。鸡脚先生给他们一人分了一把铁锹,手指坟前一片蒿草,说了个“挖”字。几个人将信将疑,往下挖了得有一丈来深,挖出来的全是胶泥,不见有何异状。小六子装作撂挑子,把铁锹往地上一扔:“我说先生,你那法术灵不灵啊?到底让俺们挖啥啊?这都挖了多半天了,八字也没见着一撇啊!你这儿使唤傻小子哪?”鸡脚先生催促道:“接着挖,接着挖,下边准有东西!”众人又往下挖了三尺,果真刨出两个斗大的圆石,大小相仿,溜光水滑,布满细纹,一个不下几十斤。小六子挠了挠头,随即瞪圆二目,大惊小怪地叫道:“哎呀妈呀,这是龙卵子!”在场之人无不骇异,这地方从没出过这样的石头,而且连泥带土,地头上又长了草,肯定不是刚埋下的,可见是天造地长,并且一长就是一对儿,大小也一样,再没见过这么出奇的,不是“龙卵子”又是什么?鸡脚先生大喝一声:“闪开了!”话音未落,使了一招“癫狗钻裆”,猫腰低头,两把骟龙刀从胯下飞将出去,插入泥土之中。小六子嚷嚷道:“都说天底下的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可是有的事,你信不信它都有!今天真是开了眼,咱没见过真龙,见着了龙卵子,不也是沾了龙气?”
厌门子要做什么买卖呢?原来当地有一户从关内迁来的宋财主,早在一年之前,宋财主的媳妇儿死了,宋财主请地师选一块风水宝地埋葬。地师带宋财主寻遍周围的沟沟坎坎,终于选定一处所在。宋财主怕不稳妥,私底下又找另外一个地师来看,也说这是风水宝地,前有案、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可助人财两旺,富贵显达。宋财主放下心来,将媳妇儿安葬于此。怎知从此之后,家里一件接着一件出事,房顶漏雨、骡马受惊、后院起火、半夜闹黄鼠狼子、走山下边山上都掉石头,倒不是什么大事,可挺让人糟心,折腾个没完。宋财主求神拜佛都不顶用,他这样的土财主,钱越多心里头越发虚,整天怕钱跑了,再加上十分迷信,以至于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所谓“眼见为实”,再加上小六子帮腔作势,紧着在一旁打托,围观百姓尽皆叹服。宋财主原本只信八成,此时已信了十二成,瞅见“龙卵子”连吓带气,两条腿都软了,万幸鸡脚先生摆下骟龙台,给恶龙去了势。他庆幸之余,掏钱打发了卖力气干活儿的闲汉,又按鸡脚先生所言,拿出大批钱财,交由鸡脚先生做功德,给他消灾免祸。鸡脚先生告诉他:“眼下不是心疼钱的时候,倾家荡产也不打紧,等把这个事破了,老爷的富贵不可限量。”宋财主连连称是,恨不能把自己的心肝肺腑也摘下来,卖了钱拿给鸡脚先生。
小六子跳单鼓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厌门子,彼此臭味相投,一来二去成了酒肉朋友。此人见小六子一肚子花花肠子,不似安分守己之辈,又是个无牵无挂的穷光棍,便在酒桌上拉他入伙,带他拜见领头的。那是一个南方人,成天啃鸡爪子,诨号“鸡脚先生”,三十来岁,面黄如蜡,长了一对斗鸡眼,两个小眼珠子贼光闪烁,下巴上留着几绺山羊胡,身量不高,说话慢条斯理,舌头不会打弯儿。据说他踏过鬼山,蹚过冥河,有一身走阴串阳的本领。这一次也是碰巧,领头的为一桩买卖藏身于同伙家中,见小六子能说会道,又是本乡本土的人,当有可用之处,于是让他起咒立誓,一同做这桩买卖。
其实从头到尾,全是厌门子布的阉龙局。当初给宋财主看风水的地师,也是厌门子的人,他是真会看风水,精心选了块风水宝地,不怕旁人验证。两个“龙卵子”是他们从关内带来的花卵石,当地山里方圆几百里没有这样的卵石。宋财主的媳妇儿下葬不久,擅长盗墓的同伙在坟前打洞,将花卵石深埋地下。过去一年之久,石头与泥土长在一起,上边也已蒿草丛生,再加上挖洞的手艺出众,埋上之后外人根本看不出痕迹。宋财主家出的那些糟心事,皆为厌门子暗中搞鬼,怪事越多,宋财主越是疑神疑鬼,到最后不得不信。
在当时来说,江湖上有这么一伙人,称为“厌门子”。在南方也叫压门子,到了北方叫厌门子,写出来都是“厌恶”的“厌”字。这些人神出鬼没,行事并无一定之规,不仅各有绝活儿,身份也杂,有盗墓的,有贼偷,有木匠,有土匪强盗,有阴阳仙儿,三教九流干什么的都有。领头的多是旁门左道,善使“神术”。这一门子的人,平时不联络,各有各的营生,有事则聚,无事则散,全听领头的调遣。一般的小活儿不干,干就干大买卖,一桩买卖短则一年半载,长了十年八年也是它,专坑那些大地主、当官的、有钱人。
鸡脚先生得手之后跟同伙分赃,分到小六子手上的钱最少。分赃多少讲究先来后到,这也是厌门子中的规矩。小六子不敢多说什么,却心有不甘,窥见鸡脚先生身边有一部古旧残破的《厌门神术》。他趁着分赃那天,鸡脚先生灌饱了黄汤,倒在炕上不省人事,悄悄从古册上撕下一页,记下三两招旁门左道的邪术,也等于没白忙活。厌门子讲究干大买卖,做事缜密周全,捺得住性子,三年五载做不上一次,做一次足够吃三五年。何况领头的鸡脚先生并非真让小六子入伙,用完他就完了。小六子没了饭辙,还得跟着跳单鼓的四处跑。
跳单鼓也是走江湖的。总说行走江湖,江湖有多大呢?按江湖中人的说法,“江有两步长,湖有一步宽;江中无根草,湖中一条鱼”。这是说江湖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走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江湖。闯江湖到的地方越多、走的路越远,越受江湖人敬重。“江中无根草”这句话,指行走江湖的都是无根草、苦命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湖中一条鱼”则是说江湖人像鱼离不开水一样离不开江湖,生在江湖,死在江湖。江湖一大什么鱼都有,五个手指头伸出来不能一般齐,有好鱼就有恶鱼,江湖中的人也是一样。什么人是江湖中的人呢?宽泛点儿说,“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都是江湖人。很早之前有“海湖”一说,专干“坑蒙拐骗、偷窃抢劫”的勾当。江湖中人不犯王法,海湖中人正相反,后来都归为江湖了,所以说江湖中龙蛇混杂,其中不乏真有本事的,也有很多是混迹江湖。真正的高人,无一事不懂,无一事不明,经的见的事越多,越不肯显山露水,一怕招人嫉恨,二怕仇人上门。无论好人坏人,做了恶事都怕遭报应。江湖上的事,也真说不清,有的就那么邪乎!
关外自古有斩瘟断疫之俗,这一年塔头沟老关家也请了跳单鼓的消灾,来的正好是小六子这拨人。腊月二十七下午,小六子跟着跳单鼓的掌坛来到关家大院。以前只在院子外面溜达过,进来还是头一次,进门后绕过花墙影壁,瞅人家这个大院套,大得没边了,一水儿的青砖大瓦房,房屋均有回廊相连,院落之间有垂花大门,要是没人领着,三绕两绕就蒙圈。别人看了顶多眼馋,小六子却暗憋暗气,恨得直咬牙。
3
关家的大管家叫关长锁,不到四十岁,为人老成持重,从小在关家长大,跟着老爷学种烟、晒烟,还在县城的关家货栈学过买卖,老关家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均由他一人操持。对大户人家来说,趋吉避凶属于头等大事,关长锁早派人将院中收拾齐整,黄土垫地,正位上摆放供桌,供着神像、家谱,供桌底下的箩筐里扣着一只大公鸡。
这几个跳单鼓的常年在双岔河一带转悠,跳完这家跳那家。小六子看着双岔河塔头沟全是老关家的田产,包括自己家里人挣了这么多年,勒紧裤腰带攒下的土地,都让老关家给捞走了,他能不恨老关家吗?小六子可从来不想,如果不是他爹财迷心窍非得种黄烟,祁家又怎会落到这个地步?然而他恨归恨,却恨不掉老关家一根毛儿,人家家大业大,关家大院土匪都打不进去,他一个穷光棍掀得起什么风浪?尽管如此,他这报仇的心也没死。常年跟这帮跑江湖的混在一起,好的没学会,坏门倒学了不少,总惦着找个机会,把姓关的搅个家破人亡!
跳单鼓的掌坛换上行头,头戴黑色八角帽,耳边缀一个红绒球,身穿黑色对襟扣襻武生服,腰缠红带,挂着腰铃,斜背明黄色挎包,脚踩云勾鞋,脸上涂唇敷面,额间勾红。几个跟班也是描眉打脸,披红挂绿。掌坛的手摇羊皮太平鼓,伴着锣鼓点唱起九腔十八调:“文王鼓,柳木圈,上头拴着八根弦,八根弦分两面,四根北来四根南。四根朝北安天下,四根朝南定江山。中间安上金刚圈,上面串上八吊钱,八吊钱分两半,敬了祖宗敬神仙……”嘴里紧忙活,身子也不闲着,一会儿坐在椅子上,一会儿蹿到供桌前,几个徒弟跟在他屁股后头随声唱和。关家大院上上下下两百多口子人来了一多半,挤在周围看热闹,喝彩声此起彼伏。
祁家败家之后,小六子为了有口饭吃,托小寡妇引荐,想给跳单鼓的掌坛当跟班儿。当着掌坛的面,小六子唱了一段《请九郎》。掌坛一听觉得挺好,真是高门亮嗓,又浪又俏,竖着大拇指称赞道:“祁少爷,您还真有这根儿筋!”小六子脸一红,忙摆手道:“可别叫我少爷了,我苦巴苦业跟要饭的差不多,您能不嫌弃,收下我当个打杂的,我就知足了。”打这天起,祁家小六子跟了跳单鼓的混饭吃。咱不说这小子是蜜罐里泡大的,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而今东奔西走,起五更睡半夜,谁家给钱都得恭恭敬敬地去伺候,分到他手里那几个钱,根本不够吃喝,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心里能不堵得慌吗?
大户人家请单鼓,讲究请十二铺,从开坛鼓开始,把天上的神仙、地下的亡人、家里的列祖列宗,全请过来赴宴,其中穿插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十大贤良等唱段,最后来上一段“送神”,将这些神灵挨个儿送走。到别人家跳单鼓兴许还能敷衍了事,跟老关家可不敢胡乱对付。掌坛嗓子都唱劈了,连着唱了半天一宿,趁天光未亮,小六子把箩筐里那只大公鸡拎出来,手起刀落斩下鸡头,鸡血往供桌前一淋,以此驱邪挡灾。掌坛接过管家关长锁给的赏钱,带着几个跟班告辞离去。
小六子种庄稼不行,玩儿起来倒是挺走心,专爱听书看戏,钱没少花,戏没少学,锣鼓打得有板有眼。一有跳单鼓的他就去看,挤到头一排,跟其中一拨人里的一个小寡妇眉来眼去,明铺暗盖勾搭到了一处。跳单鼓也叫“唱阴阳戏”,祭祀天地祖先、免灾除病、祈求昌盛、恭贺婚嫁,什么事都管。尤其到了过年,跳单鼓的更是闲不住。主家提前备下供品,跳单鼓的掌坛主持祭祀,手拿一面铁圈圆鼓,用羊肋骨、竹片做成的鼓鞭打鼓,边打边唱,把天上地下各路神仙和主家的列祖列宗全请下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吃饱喝足再给送走。干这一行的,甭论男女,大多是些个好吃懒做的闲人。掌坛的兴许有点儿真本事,自己能编能演,其他人要么是唱二人转野台子戏的,要么是跳大神的帮兵。掌坛的唱一句,后边三个跟班的敲打小鼓,接着尾音附和一句,装神弄鬼,连比画带蹦。乡下人好看热闹,谁家请了跳单鼓的,左邻右舍都得来卖呆儿。
可不作怪,转过年来,关家老太爷坐在家中无疾而终。要说这个老爷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在那个年头可以说是寿终正寝。按照关外的风俗,一家老小、使唤用人都换上丧服,老太爷口含制钱,头朝西停在炕前床板上,取下祖宗板用红布包好,也搁在床板上。床板不能走屋门,得卸下窗棂子,等到大殓之日,关长锁叫几个长工帮忙,由这几个长工把老太爷从窗户抬出去,再行装殓入棺。关外用的棺材又叫“鞑子荷包”,棺盖状如屋脊,中间隆起,两边倾斜,上尖下方,棺材头上钉着风火翅,挂一块貂皮,从内到外彩绘日月星辰,棺底铺上谷草、栗树枝子。下葬之时,孝子站在棺材两侧,只见头顶不见面目。一行人浩浩荡荡奔了坟地,将老太爷埋入祖坟。回来服丧百日,没等脱去孝服,老太爷的长房长子?关家大爷也过世了,此后又莫名其妙死了两口人。半年之内,老关家没了四口人,关长锁没干别的,净忙活白事了,成了棺材铺的老主顾。
庄户人家没了地,等于没了根儿,接下来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最后坐吃山空,又卖了房产,分了家各奔东西,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散了。祁家老二连急带气一命呜呼,扔下一个小儿子,按大排行来说排在第六,都叫他小六子。小六子二十来岁一条光棍汉,淡眉细眼黄脸膛,支棱着两只扇风耳朵,从小让他娘宠坏了,恶吃恶打,除了祁老太爷没人管得住他,从来不务正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整天跟一帮懒汉厮混,一屁俩谎没实话,老祁家败家,也有他一份功劳。
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越是大户人家,越不能少了当家做主之人。关老太爷在世时,已安排了大儿媳妇儿当家。大儿媳妇儿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办事公道,素有威德,上下人等没有不服气的,都称她为“大奶奶”。大奶奶手段向来了得,心知接二连三地死人绝不寻常,便闭门焚香,摆出从娘家带来的一个金丝楠木匣子,跪下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打开小铜锁,请出一个画轴。画轴白玉做轴头,古檀为轴身,展开来有两尺宽,四尺长,画中一物周身灰毛、牙尖嘴利,半似狼半似狐,名为“纸狼狐”。大奶奶把纸狼狐挂在墙上,她则盘腿打坐、闭目冥思,让保家的纸狼狐去查一查此事。这一查不要紧,敢情年前请跳单鼓的来家里做法事,有人暗中做了手脚,并没有把活公鸡的头剁掉,那只公鸡不死,老关家还得死人!
在当时来说,庄稼人种一年吃一年。老祁家这一大家子人耕种为生,一连两年没收成,又因开挖水渠耗费了不少家底儿,一家老小人吃马喂,可就维持不住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到了这个节骨眼儿,祁家老二再后悔也没用了,只能去借粮。借粮倒不难,可是有粮的地主家无不是“大斗进,小斗出;借一斗,还两斗”,两斗还不上,来年得还四斗,那跟借高利贷没什么两样。借这么一次,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还得上,说不定还越欠越多,到头来债台高筑,被迫出让土地。祁老爷子摊上这么个不肖之子,辛苦半辈子挣来的家业全打了水漂。正好老关家有钱,把祁家卖的地全收了,人家收了地也不在这儿种黄烟,仍是种粮食,因为这个地不适合种黄烟。
可这个人是谁呢?怎么跟老关家这么大仇?大奶奶再让纸狼狐查下去,得知此人是双岔河对岸的老祁家小六子。这小子一直以为是老关家坑害了他们家,借厌门子中的损招下了“鸡头殃”,接连害死老关家四口人。既然结下了死仇,那有什么可说的,大奶奶以牙还牙,命纸狼狐去勾祁家小六子的三魂七魄。
转年开春,老祁家又忙活上了,却不知出了什么岔子,地里的烟草长得稀稀拉拉,其中一多半长了红斑,叶子上斑斑点点,瞅着让人心疼,杂草倒是长了不少,收成不足去年的一成,祁家老二心里直犯毛愣。再转过年来,祁家老二又把一家人召集起来,对大伙儿说:“咱家老爷子在世时说过,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粪堆发不好,地上光长草,我寻思,去年咱家的黄烟收成不好,准是肥不够,再一个缺水。我看了老关家的水渠,可比咱家宽得多。今年大伙儿精点儿心,可不敢稀里马哈的,施足了肥,再雇些人手挖开河泥,把水渠加宽一倍。打春阳气转,春分地皮干,只要不错过节气,不信种不出好黄烟!”祁家老大等人都是几十年的庄稼把式,觉得老二所言句句在理,就按他说的挖渠引水,老关家哪天耪地,他们也哪天耪地;老关家哪天下种,他们也哪天下种;老关家哪天追肥,他们也哪天追肥,一直从开春忙活到夏末。然而到了秋天,他家地里的黄烟仍是歉收。因为有一点老祁家的人没想明白,种粮食的丰歉在天,但是烟草这东西吃地,一般的地,种一年黄烟得歇三年,这三年种别的也不长,摊下来一算,还不如种三年庄稼。而老关家之所以能靠种黄烟发财,是他们家那块地厚,可以年年种黄烟,等于人家一年能赚三四年的钱。
再说这个小六子,年前在老关家跳完单鼓,出来天刚蒙蒙亮,抱着那只半死不活的公鸡躲进山里,找了个破马架子窝铺容身,拿一枚大针穿过红线,把鸡脖子上的刀口缝合,当祖宗一样供着,他吃什么,给鸡吃什么。果不出他所料,老关家一个接一个地死人,坟地上的野草都踏平了。小六子自以为大仇得报,怎知好景不长,接下来他夜夜梦见纸狼狐,一觉醒来浑身盗汗,气色一天不如一天,谁见了都说他一脸死相。小六子自知大事不好,他心里头又有鬼,不敢跟跳单鼓的掌坛说,怕掌坛知道他暗中使坏不会轻饶。小六子思来想去,记起行走江湖这几年听说的事。猫儿山一带有个跳萨满的神官本事不小,请神送鬼的手段了得。他急匆匆跑去求那位神官救命。萨满神官听出蹊跷,问他到底惹上了什么人。驱遣纸狼狐会折损自身阳寿,不是死对头,可不会用纸狼狐来对付!如今性命攸关,小六子不敢隐瞒,把前因后果怎么来怎么去,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神官听罢,闷头抽了几口旱烟袋,这才对小六子说:“你这件事我管不了,纸狼狐乃奇门神物,我未必对付得了,何况过错在你不在关家,你爹种黄烟败家,又不是老关家设的套,你却用厌门子的损招给人家下了鸡头殃,以至于引火烧身。除非你把那只鸡宰了,上老关家去认个错,求人家把你饶了。”小六子心里凉了半截儿:“老关家让我整死了四口人,我抱着一只死鸡找上门去,能饶得了我才怪,您这不是给我指道儿,是把我往死路上送!”
常言道“好种出好苗,好葫芦开好瓢”,蛟河黄烟的烟籽比芝麻粒还小,滚圆滚圆的,看着就那么招人稀罕。一家人耪地播种,穿着牛皮靰鞡,拄着棍子,把垄台上踩实夯平,踩得越实轴儿,烟苗出得越齐整。点烟籽时拿个小葫芦,敲一下漏几个籽,再浇水施肥,盖上细土,覆上一层细稻草。几个月之后,老祁家地里的烟叶子长得又大又好,祁家老二天天蹲在地头儿上,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心里比吃了二两蜂蜜还甜。到得黄烟丰收之时,一家人跟长短工一块儿下地,一人一把半月形烟刀子,一挑一顺,把烟叶片连着一小段烟梗割下来,用牲口驮回去晾在烟架子上,晒干打成捆,那真是“青筋暴绺虎皮色,锦皮细纹花豹点”,内行人一上眼,便知是地地道道的蛟河烟。这下妥了,卖给收烟的老客,挣了不少钱。老祁家上上下下高兴坏了,觉得这一步没走错。
过了没两天,小六子那只大公鸡就死了。他跑也没地方跑,躲也没地方躲,甭管上天入地,纸狼狐都能找着他。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索性也不躲了,在林子里找了个大树杈子,解下裤腰带往上一搭,系成个死扣,脸冲老关家那个方向,当了个吊死鬼。三天之后,有个打猎的进了树林子,抬眼看见树上吊着个人,已被群鸦啄成一具白骨。道是人走出来的,辄是车轱辘轧出来的,凡事都有个前因后果,虽然老祁家人死绝了,两家人的冤仇,却仍没解开!
不过祁家老二的心思可没变,只盼有朝一日跟老关家一样,地里种着黄烟,身上穿着绸缎,碗里有香有辣。待到祁老爷子寿终正寝,祁家老大成了当家主事之人。老大天生的老实本分,不多说不少道,三脚踹不出一个闷屁,整天耷拉着眼皮,只会下地干活儿,遇上事拿不了主意。如此一来,轮到老二说话算数了。这年开春之前,祁家老二把家里的男人召集到一块儿,说咱们种粮食是土里刨食,人家种黄烟那是土里刨金子,同样靠地吃饭,怎么他们能种,到咱这儿就不能种了?老祁家这些人大多动了心思,觉得老二言之有理,因此没有一个横扒拉竖挡的,等到一化冻,便改种黄烟。
4
祁老爷子听二儿子说到一半,脸色可就变了,等二儿子把话说完,老爷子把手里的饭碗往桌上狠狠一蹾,震得杯盘碗筷叮哐乱响,二目一瞪站起身来,薅着二儿子的脖领子,拎小鸡子一样拖到堂屋,抬脚将他踹翻在地,摔个大仰巴颏子。祁老爷子破口大骂:“你个忤逆败家玩意儿!碗里的还没吃完,就惦记着锅里的,你哪是我儿子?你是我们老祁家的冤家对头!”骂完让他在家谱前跪下,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噼里扑棱一通狠削。祁家老二一边躲一边“哎哟、哎哟”叫唤。老爷子削完仍不解气,又把一家老小全叫来,大声训斥:“咱们老祁家祖祖辈辈是庄稼把式,谁扔下这个,谁对不起祖宗!你看着人家那边好,这山望着那山高,那能行吗?金买卖,银买卖,不如二亩土坷垃块儿,眼望高山易,脚踏实地难,如今咱家有房子有地,吃穿不愁,还不知足吗?咱们不懂黄烟,也不会种黄烟,从今往后,哪个再提改种黄烟,那就是大逆不道,别怪我把他赶出家门!”一家老小在边上听着,没一个敢吱声的。老爷子真生气了,让祁家老二给祖宗家谱跪了整整一夜,从此之后,再没人敢吵吵种黄烟了。
从这儿往后的若干年,塔头沟一带风调雨顺,连深山老林里的獐狍野鹿都比以往多了不少。关家辈分最高的这位大奶奶,自打化解了关家的祸事,在家族中的威望更高了,关上门就是皇太后,在当地也是说一不二,官府都要给足她面子,上下人等皆以“老祖宗”相称。由于上了岁数,平日里她深居简出,只在后堂烧香敬神,极少再过问闲事。
话说回来,一代人跟一代人的想法不一样,种黄烟远比种庄稼赚钱,种庄稼耕大田太苦了,费劲拔力成天跟庄稼地玩儿命,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哪辈子发得了财?这天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祁光兴的二儿子?祁家老二,趁祁老爷子心情不错,赔个笑脸说道:“爹,有个事想跟您商量商量,您看看人老关家,一年只种一季黄烟,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我寻思着……咱家是不是也改种黄烟,咱这塔头沟的地肥得冒油,插根拐杖都能发芽儿,何愁长不出好烟叶子?”
老祖宗有个孙女,小名大兰子。这个姑娘高鼻梁、大眼睛,齿白唇红,一条大辫子又黑又亮,长得挺带劲儿,可是二十七八老大不小了,却一直嫁不出去,因为她打小可以通灵。十三四岁那年,家里给老祖宗祝寿,请来唱蹦蹦戏的戏班子,戏台就搭在关家大院里。关外老百姓常说“看场蹦蹦戏,冻死也乐意”,关家大院的男女老少,除了当值的炮手更夫,全聚到台底下看戏。散戏已是半夜,大兰子走到自己那屋门口,刚推开门,突然眼前一晃,扑啦啦一阵声响,一只黑鸟扑入屋中。大兰子惊叫一声,喊来老妈子,两人进屋点上油灯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着,以为自己眼花耳鸣,没太往心里去。不过从此之后,大兰子常听见屋子里有响动。又过了没多久,大兰子居然成了顶仙的出马弟子,偷偷在家中摆设香堂,供了一块木头牌位,上书“碑主”二字,屡次替人消灾了事,应验非常。当地人口口相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
在关外来说,碑主的“碑”字与“悲”相通,在供奉出马仙的堂口中鬼不叫鬼,男子称“清风”,女子称“烟魂”,统称“悲子”,全是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孤魂野鬼,无不是身遭枉死、怨气冲天,常人避之唯恐不及。东北深山古洞中的五路出马仙,分别是“胡黄常蟒鬼”,皆为修灵之物,得了些个风云气候,下山收纳有缘弟子,借弟子形窍替人消灾了事,以此积累功德。民间相传“胡黄能跑道,常蟒会炼药,悲子串阴阳”,所以老百姓有句话“没有家鬼,引不来外神”,没点儿邪乎手段,非但不能替别人了事,反倒会给自己招惹灾祸。
关外的庄稼人常在自家田间或者房前屋后种一小块地的黄烟,长成之后掰下来晒干了,留着自己抽,这个活儿谁都能干。老祁家的年轻后辈羡慕关家,瞅着人家挣钱眼热,不过他们也明白,老祁家是靠种庄稼攒下的家底,想当年初到关外,穷得光巴出溜,过得何等艰难,老爷子也没去干别的,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怎肯轻易改了章程?
大兰子把香堂设在一间小屋里,关上门谁都不让进,窗户用黑纸糊上,大白天屋里也是黑咕隆咚的,不点灯什么也看不见。家里人不敢再跟她说话了,见到她如同见了瘟神,避之唯恐不及。有时她出去一趟,买些个糖块儿、零嘴儿什么的,拿给家里的小孩吃,没一个孩子敢接。大户人家吃饭不同于穷老百姓,规矩多讲究也多,平时各房自己吃自己的,逢年过节或是长辈做寿,这一大家子人才坐在一起吃顿饭,在堂屋摆上两张大桌子,长房大爷带着兄弟儿孙坐一张桌子,女眷坐另一桌。每到这个时候,大兰子都得自己坐一个小桌,因为家里的女眷全怕她。谁敢娶这么一个顶仙拜鬼的姑娘过门?连那位“碑主”一并接到家,屋子里摆个供桌,前面是香烛长明灯,后面供一块牌子,整得家中烟熏火燎,来的人不是中了邪就是丢了魂,那可不叫过日子,嫁妆再多也不行。
关外人讲究“十七八的姑娘叼烟袋”,男男女女离不开旱烟叶子,家家户户炕头上放着烟笸箩,来了客人不急着沏茶倒水,先把烟笸箩递过去,盘腿往炕上一坐,一边抽烟一边唠嗑,要多熨帖有多熨帖。深山老林里淘金、放排、挖参、打猎的更离不开烟袋锅子。山里的花脚蚊子最多,抽烟可以驱赶虫蚁,在绑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还能防备蛇咬。再毒的蛇,一挨烟袋锅儿准得翻白眼儿,抽筋打滚放挺儿。烟灰又有止血的效用,江湖郎中医治刀砍斧剁,通常就是抓把烟灰按上去。以往关外的旗主给朝廷进贡,其中一项就是上等蛟河黄烟。塔头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老关家的烟叶子颜色红黄、油性十足,别号“铁锉子”,抽起来不苦不呛、不辣不冲,独具“琥珀香”,又解馋又解乏,纵使下雨阴天,烟叶子也不反潮。送入京城的上品黄烟,有一多半出自老关家。别的大户人家堂屋中摆设胆瓶、座钟、帽镜,老关家却在堂屋条案上摆一个大烟袋,碗口粗细的烟袋杆,铜盆一样大的烟锅子,每逢初一、十五,装满烟叶子点上,以求神灵保佑,年年岁岁种出好烟。
常言道“闺女不出门,到老不成人”,家中长辈没少为大兰子的事争吵,后来闹得厉害了,惊动了后宅的老祖宗。老祖宗一听这可不行,出马弟子大多是苦命之人,步步有险阻、处处遇难关,如有闪失,轻则折福损寿,重则不得善终,甚至牵连家人。当即命人把大兰子带过来,亲自劝她改教嫁人。那个年头已有洋人来关外传教,占仙缘的人可以礼佛、可以问道,唯独信不得洋教。老祖宗让大兰子改信洋教,按以前迷信的说法,改教等于更改了之前的因果,烟魂悲子缠不了改教的人。大兰子不肯依从,老祖宗说一句,她犟一句。大兰子从小长得俊,老祖宗也挺稀罕这孩子,想不到长大了这么不听话,气得老祖宗大发雷霆,吩咐下人请出家法,打了大兰子一个死去活来。老祖宗余怒未消,又抡起手里的烟袋锅子,这烟袋杆儿得有二尺多长,平时饭可以不吃,旱烟不能不抽,睡觉也不离身,睁开眼就得抽上几口。哪个儿孙或者下人不听话,抡起来没头没脸来一下子,刚抽完的烟袋锅子滚烫滚烫的,砸到身上一下一个坑,十天半个月也好不了,就是为了让他们长记性。老祖宗抡圆了烟袋锅子,一下子将供在香堂上的木头牌位打落在地,狠狠踩了两脚,供奉的点心果品也都扔了。
要说老祁家过得比较富足了,可得分跟谁比,跟他们家一河之隔,塔头沟另一头有个老关家,那比老祁家阔多了。皆因老祁家种的是粮食,老关家种的是黄烟。双岔河塔头沟山间谷底一大片平原,田连阡陌,全是老关家的产业。这户人家根基极深,已经发迹了两百多年,趁着一个大院套子,主家一家子、长工佃户、丫鬟老妈子、仆役炮手,两百多口人全住在里边。为防土匪砸窑,土夯实打的院墙像城墙一样又高又厚,四角高筑炮台,昼夜有人值守,大院内瓦屋成片,仓中积粮如山。能置下这份家业,全凭贩植蛟河烟。
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兰子迫不得已改了教、服了软,不挑不拣,任由老祖宗做主,招了个外乡来的上门女婿。外乡人是一个贩烟客商带的伙计,常来双岔河塔头沟贩烟,身量长相都说得过去,浓眉大眼,标杆儿溜直,尽管没什么出息,但总归是本分忠厚之人,这就不容易。老关家大门大户,他能攀上这门亲事,无异于祖坟冒了青烟,八辈子修来的福分。至于“换帖下定合八字”之类的繁文缛节一概全免,大宾保都没请,选定良辰吉日,大兰子穿上缎子面大红衣裤,头上蒙块红盖头,跟新郎官拜堂成亲。门不当户不对也没什么,两口子皆为良善之人,挺投脾气,日子过得十分和睦。上门女婿贩过几年黄烟,懂这个行当的买卖,在塔头沟老关家帮得上忙,不至于吃闲饭招人白眼。转年开春,青草发芽,大兰子身怀六甲有了喜。上门女婿乐得合不拢嘴,本以为可以踏实下来过日子了,谁承想大兰子却如同中了邪,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成天两眼发直、胡言乱语,屋子里的瓷瓶瓷碗,院子里的花盆鱼缸,逮什么砸什么,任谁也拦不住。到了晚不晌儿闹得更厉害,披头散发,举着个鸡毛掸子在院子里乱跑,口中咿咿呀呀,像唱戏又像念经,不折腾够了不回屋。上门女婿上去抱住大兰子,大兰子连丈夫都不认识了,连踢带打,挠了他一脸血道子。家里人干着急没咒念,不得不让丫鬟老妈子轮流值守,不错眼珠地盯着大兰子,只怕出点儿什么闪失。老祖宗得知此事,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任由大兰子闹腾下去,指不定会惹出什么乱子。本想命人给大兰子堕胎,终归于心不忍,再怎么说也是自家血脉。关家老祖宗并非常人,当即沉下脸来,屏退众人,取来明晃晃的菜刀,一边在口中喃喃咒骂,一边在大兰子身前身后、上下左右一通乱削。别说还真顶用,经过这一番折腾,大兰子安安稳稳睡了一觉,早上起来也知道梳头洗脸了。
此时的祁光兴已经六十多了,老爷子仍是闲不住,要是不让他下地干活儿,连饭也吃不下去。到了年根儿底下,祁老爷子高兴,吩咐下去,从腊月十五开始“换饭”。别看祁家发了家,平日里仍是勤俭为本,总是小米干饭、大锅熬菜,加上一小碟艮啾啾的苤蓝疙瘩或者萝卜条,三节两供才见得着油星子。过年换饭也舍不得吃太好的,黏豆饽饽、年糕,就着拿肉炒的咸菜,白菜叶萝卜片蘸大酱,小米掺粳米熬成二米粥。年三十白天杀鸡宰猪包饺子,得先给祖宗上供。闯关东的人家最讲究供家谱,以示认祖归宗。家谱供在堂屋,前面摆设供桌,上列香炉、香筒、烛台,点上烫金的大对蜡烛,香炉里头装满高粱,插上三炷香,外贴红纸,写上“满斗焚香”四个字。供桌上还要摆钱匣子,不能是空的,必须装着钱。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年夜饭之前,先在家谱前摆上酒盅,倒满酒,再摆三个大碗,每个碗里盛四个煮熟的饺子。祁老爷子带着一大家子孙男娣女,跪下给祖宗磕头,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添丁进口、延续香烟。
怎知到了夜里,大兰子浑身哆嗦,脸色蜡黄蜡黄的,披了三床棉被缩在炕上,嘴里头嘟嘟囔囔没一句人话。老祖宗也有招,命下人找来厚厚一沓黄纸和一张红纸,拿剪子将红纸裁为人形,四肢齐备,画以五官,夹在黄纸中间,又压在大兰子枕头底下,十二个时辰之后拿出来,于东南方辰巳位烧为灰烬。大兰子的脸色这才好转,也能起来吃东西了。可是没出三天,大兰子又闹上了,而且越来越凶。
祁光兴找本乡的地主赁下几亩田,搭个“滚地龙”的窝铺,权作栖身之所。五冬六夏起早贪黑地干活儿,省吃俭用攒下几个钱。当时关外地广人稀,地也便宜,就买了一片荒地,又趁着农闲,就地取土,脱坯和泥,盖了三间土坯房。房顶铺上芦苇捆成的“房把子”,安了门板,糊上窗户纸,屋里垒上火炕,屋外鸡鸭鹅狗全养上,总算过得有点儿庄户人家的样了。接下来这几年,日子更有盼头了,祁光兴地里的粮食年年打得比别人多,谷子、小麦、荞麦、玉米,种什么收什么,自己留一点儿口粮,其余都拿去卖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儿一点儿地攒,攒够了就买地,一分两分的地也买,积少成多,渐渐地连成了片。家底越来越厚,盖了青砖瓦房大场院,堂屋后面垒起一间小屋,这叫“倒闸”,又叫“暖阁”,里侧打一条小火炕,寒冬腊月进了门,先在这儿暖暖身子,这是关外有钱人家才有的格局。又请专做细活儿的木匠,打了满堂的家具,像什么太师椅、八仙桌、围屏、条案、供桌、炕桌,插销挂榫严丝合缝,雕刻着多子多福、延年益寿的图案,也把留在莱阳老家的妻儿老小接过来了。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强,一大家子人足吃足喝,在双岔河塔头沟立足生根,安居乐业。
老祖宗房前屋后转了一遍,瞅见南墙根儿下摆着七八口大酱缸。关外人吃饭离不开大酱,家家户户都有下黄酱的瓦缸,大户人家两百多口子,一年到头得用多少大酱?酱缸再寻常不过。不知老祖宗瞧见什么了,死死盯住其中一口大酱缸,招呼两个使唤人上前,斩钉截铁地吩咐一声“砸”。两个下人抡起锹砸开酱缸,黄酱淌了一地。旁边众人看得真切,一只死乌鸦被黄酱汤子冲了出来。
当年闯关东的人,为了活命什么行当都干,放山挖棒槌、狩猎打围、上老金沟淘金、进山伐木倒套子、在江上放排,也有铤而走险把脑袋拴裤腰带上为匪为盗的,却很少有人愿意种庄稼,因为种庄稼吃苦受累,来钱又慢。拎着脑袋闯一趟关东,谁不想挣大钱发大财?老祁家世代务农,那是头一等庄稼把式,踏踏实实地开荒斩草耕种庄稼才能安身立命,这个道理祁光兴再清楚不过。他脚底下踩着肥得流油的黑土地,转回头冲着莱阳的方向老泪横流,几个老爷们儿跪在地上齐刷刷磕了三个头,望列祖列宗保佑老祁家在关外站稳脚,保佑妻儿老小一家人早日团聚,延续祁家香火。
经过这一番折腾,大兰子彻底消停了。眼看着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承想大兰子临盆那天夜里,老祖宗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黑鸟飞入堂中,落地化为人形,黑衣黑裤、白帽白鞋,伸手点指老祖宗,问道:“你可认得我?”老祖宗怒道:“管你干啥的,赶紧滚蛋!”黑衣人恶狠狠地说道:“你逼得我走投无路,又毁我牌位、拆我香堂,我也得砸了你的堂口,整得你家破人亡!”老祖宗怒从心头起,口中喃喃咒骂:“你个横踢马槽的犟眼子,今儿非把你整出尿来!”一烟袋锅子打出去,正砸中黑衣人肩膀。那个人发声怪叫,翻身往地上一滚,化作一缕青烟,竟此踪迹全无。老祖宗也从梦中一惊而起,忽听下人在门外禀报?大兰子要生了!
闯关东有两条路可走:胶东半岛的老百姓可以北渡渤海,风里浪里求活命;鲁西人多走陆路出榆关,靠两条腿逃饥荒。以前有句话“穷走南,富在京,死逼梁山下关东”,翻山越岭的艰险自不必说,更吃不上一顿饱饭,睡不了一个踏实觉。到了夜里,常有三五成群的野狼,眼里冒着绿光,围着逃难的人转。有的闹病死在半路上,家人只能挖个浅坑安葬,活人刚走没多远,死人就被饿狼野狗掏出来啃了。祁家的老少爷们儿也是“横垄沟拉碾子?一步一个坎”。拉杆要饭到了关外,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不知该在何处落脚。这一天走到一处山脚下,祁光兴放眼一看,东边有河,西边有岭,漫山遍野的大豆、玉米、高粱,五谷成熟,瓜果飘香,真称得上风水宝地。找当地人一问,这地方叫“双岔河塔头沟”。祁光兴一拍大腿:“哪儿也不去,咱就这儿了!”
正值隆冬时节,窗外大雪纷飞,平地齐腰深的积雪,望出去白茫茫一片。老祖宗心里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穿上大皮袄,裹严实脑袋,顺着下人用木锨铲出的走道,顶风冒雪来到大兰子那屋门口。上门女婿在院子里急得要上房,见老祖宗到了,连忙跪下磕头。老祖宗看也没看他一眼,推开门进了外屋,坐在下人搬来的太师椅上等候。大兰子正躺在里屋炕上连哭带喊,稳婆老妈子一众人等进进出出,端热水,抱被褥,忙得不可开交。下人将稳婆叫过来给老祖宗行礼,这个婆子远近闻名,十里八村经她手接生的孩子多了去了,擦着脑门儿上的汗珠子回话:“老祖宗,您家大兰子这是头一胎,兴许横生倒长了,您别着急,我正给往下顺呢!”老祖宗冷冰冰地说了四个字“你瞅着办”,眼皮子往下一耷拉,就不再言语了。
庄稼人常说“麦收八十三场雨”,指的是农历八月、十月和来年的三月要各下一场透雨,方可确保小麦的播种、越冬、拔节灌浆,可见在土里刨食,全看老天爷的脸色。有几年旱灾闹得厉害,一滴雨也下不来,麦子、谷子种下去活不了两成,活下来的长个尺把高,旱得拔下来就能烧火。庄稼人指望不上朝廷,只能用黄泥塑一条大龙,找来四个属龙的童子,光着膀子抬上泥龙,后边的人敲锣打鼓,到河边求雨。那河比旱地还干,一块一块拔裂子。四个童子头顶烈日,在鼓乐声中将泥龙埋入河床,恳求龙王爷大发慈悲普降甘霖。然而旱情并未好转,以至于庄稼绝收,老百姓啃树皮、吃草根,到后来连树叶子都吃光了。祁光兴再会种庄稼也没咒念。听人说关外黑土地肥得流油,谷子长双穗,所以老祁家跟大多数山东灾民一样,扔下妻儿老小到县城要饭,由爷爷带着爹,爹带着儿子,身强力壮的五六口男丁,多多少少凑上几份盘缠,铤而走险闯了关东。临行前给祖先上坟烧纸,祁光兴从祖庙中请出家谱,卷成一个卷,用包袱皮包得严严实实,又捧了一把老家的黄土,小心翼翼裹起来塞进包袱,横驮在肩膀头上,一步三回头,三步九转身,悲悲切切离了故土。
稳婆让这句话噎得上不去下不来,只好干笑两声,又进屋接着忙活。大兰子迟迟生不下来,双手抓着炕褥子,豆大的汗珠子湿透了枕头。稳婆顾不上天寒地冻,让人把外屋门敞开一道缝子,窗户纸捅上俩窟窿眼儿,又将屋中箱子门、柜子抽屉都打开一道缝,一遍遍念催生歌:“大门敞,二门开,有缘之人早出来;柜子箱子开了口,有缘之人往外走……”直至鸡叫头遍,大兰子的脸憋得青紫,叫喊声越来越弱,忽听稳婆大叫一声:“生了生了!快拿盆来!”紧接着“哇”的一声啼哭,孩子降生落地了。
早时年间,山东莱阳五龙村,有一户姓祁的庄稼人。当家主事之人叫祁光兴,五十出头,黑里透红的脸膛,身子板还那么硬实,大巴掌伸开来跟小蒲扇相仿,挑着百十来斤的担子走上二三十里,气不长出、面不改色。远近周围提起祁光兴的庄稼把式,没有不挑大拇指的。他做人也本分,没有歪的邪的,勤恳耕种半辈子,攒下几十亩地。自己家种不过来,赁出一半给佃户,年终岁尾给他们家交租子。老祁家过得不敢说有多富裕,反正是家常便饭,一天两顿,干的稀的管饱,逢年过节吃得上肉,一家人能穿上囫囵个儿的粗布衣裳。
老祖宗也坐不住了,迈步进了里屋,稳婆抱起光溜溜的孩儿走到老祖宗面前讨赏:“给您道喜了,老关家又添了个小少爷!”老祖宗从稳婆手中接过孩儿来看,只见这个孩儿闭着双眼,小手紧握,肩膀上一块血红色的胎记,正如烟袋锅子打中的瘀伤。老祖宗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想想大兰子怀胎这十个月,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猪上房驴打滚,方才那个噩梦更是不祥之兆,有心当场摔死这个孩子,以免后患无穷。躺在炕上的大兰子见老太太脸色阴沉,颤巍巍喊了声“奶奶”,两行泪珠滚落到枕头上。这当口上门女婿也推门进了屋,眼巴巴看着老祖宗,张了半天嘴,愣是没敢吱声儿。老祖宗犹豫再三,到底狠不下心肠,叹了口气,将孩子还给稳婆,返身出门而去。
1
大兰子得了个儿子,两口子欣喜若狂,按关外的规矩,要请年岁大、有见识的人来给孩子看相采生。本来老祖宗最合适不过,但大兰子明白,老祖宗指定说不出好听的,于是让丈夫请来一位赶骆驼贩烟的老客。这个骆驼客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把孩子抱在怀里左瞅右瞧,点点头又摇摇头,对大兰子说:“孩子面相不错,只是额头上有川字纹,右眼底下有疤,命逢驿马,劳碌奔波,这辈子不容易啊!”两口子并未多想,看相采生无非是走个过场,人这一辈子得经历多少事,哪能刚落生就注定了?这孩子不爱哭不爱闹,吃得饱睡得香,两口子越看越稀罕,一天到晚抱在怀里不撒手。大兰子白天照顾着孩子的吃喝,晚上坐在灯下给孩子做小衣裳,缝鞋袜。看到大兰子终于消停了,家里头上上下下的人都挺高兴,只有老祖宗心里闹得慌,仿佛压了一块千斤巨石,怎么看这孩子怎么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