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叔,这边就交给你了……自己有些乏了,便回去休息。
心情虽然好转些,可依旧有些萧索。
有事便是小七去找我,我就在家中。对了,张三哥那边最近,情况如何?”
一曲结束,玉尹怅然。
“一切都很好,小乙放心便是。”
就连罗四六,也停下来不再招呼客人,在肉案后面,静静感受那乐曲中的情感。
玉尹点点头,把嵇琴还给张二姐,施施然走了。
我虽然身份比不得你们高贵,但我绝不会低头!
“小乙今日,情绪似乎不高……是不是和九儿姐闹别扭,生了龌龊?”
你们看不起我吗?
张二姐摇头道:“没见九儿姐提起。
人们安安静静上前,或是买些生肉,或是要些做好的臊子。递上钱,便退到一旁默默欣赏。玉尹心情不算太好,这二泉映月,也正和了他此刻心境。
方才她过来时,还开心得紧,若是和小乙有龌龊,九儿姐断然不会如此。可能是小乙哥有什么烦心事吧……罗大哥当知,人这一出名,少不得许多麻烦。”
一曲二泉映月缓缓自嵇琴流出,刹那间,本喧嚣的铺子,顿时安静下来。
“也是!”
玉尹拿起嵇琴,深吸一口气后,静了静心。
对于这种情况,罗四六也不知该如何劝解。
那支嵇琴,便存放在作坊里。
午后阳光很是温暖,玉尹独自一人,沐浴在阳光下,倒是稍稍缓解心中积郁。
可那燕七娘,也非是国色天香,原只是普通欢楼中姐儿。就因为这一曲燕归来,让她得了不少人看重。甚至连那身价,也比以前高出许多。
回到家,燕奴却不在。
虽然玉尹的名气,大抵是在市井中流传。
想是去瓦子里寻人,那作坊要尽快完整起来,少不得各种琐碎。
玉尹兴致有些不高,刚开始还会寒暄几句,渐渐便没了兴趣。他让黄小七从张二姐那边的作坊里,取来一支嵇琴。便是当初那位七娘赠与他的礼物……那位七娘,以一支嵇琴,而得玉尹一曲《燕归来》。随后,她便起名燕七娘,短短时间里居然有了些名声,着实让许多人羡慕。
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呆怔怔有些出神。
不时会有些穿戴俏丽的女子上来搭讪,但大都是些风尘女子。
那院墙上开着白色的紫藤花,藤蔓顺着墙壁爬升,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玉尹拱手,再次向周良道谢。两人分开后,玉尹来到铺子里照看。铺子的生意很不错,黄小七等三个刀手,在罗四六带领下,一直忙碌不停。
坐在那里,玉尹神游物外……
不是说两人品性如何,而是这现实,就是如此。
“小乙可在家中?”
从最初尚高人一等,到而今迎奉。
就在玉尹迷迷蒙蒙时,门外传来车马声响。
而这一切,正是因玉尹声名鹊起缘故,让两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态度。
一个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响起,软软的,柔柔的,入耳极舒服。玉尹回过神,站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道:“自家便是,谁在找我?”
可转眼一个多月,两人态度已有变化。
门,开了!
想想刚重生时,周良和石三对玉尹虽亲热,却不会为他的事情大包大揽。
却见一个身着淡蓝色长裙的美人走进院子。
人啊,生于世上,若没点名声,真个被人看不起。
那美人身材修长,体态婀娜。一头如云秀发挽了个高鬓,插着一支雀儿钗。
将来若有用得上地方,只管与自家说,决不推辞……对了,还有件事要与你知。郭少三那三百贯快要到期了,小乙多小心,那厮断不会轻易放手。自家和三哥会多留意他,有什么消息,会立刻通知小乙知晓。”
柳叶眉儿弯弯,杏眼含着春情。
“早知小乙是做大事之人,这些钱,自家收下。
粉靥抹红,恰到好处。
周良半推半就,才算接受。
只站在那里,便有一种别样的诱惑。与晌午时见到的冯筝又不一样,冯筝是魅惑,而眼前女子却是真个动人。那气质,那相貌,让玉尹眼前一亮。
待那勾当做好,小乙还有厚礼……这点心意,二哥且拿去吃酒便是。”
不过他却眉头一蹙,“姑娘找小乙何事?”
“今日多亏了二哥,这点是小乙心意,请二哥莫推辞。
美人儿一笑,倾城倾国。
见周良要走,玉尹忙唤住他,而后急匆匆跑到铺子上,拿了一贯钱,又回到周良跟前。
她朝着玉尹欠身一副,唱了个喏,“奴便是封宜奴……前些时候,曾在大相国寺里见过小乙风采,一直想要来拜会,却总琐事缠身。今日冒然前来拜会,小乙勿怪。”
“二哥先留步!”
封宜奴?
如今人情两清,以后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吧……想到这里,玉尹心情倒是好转许多。
玉尹吃了一惊。
这世上,人情债最难偿还。
这段时间,可没少听说这个名字。
他恼怒马娘子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却迫于白矾楼早年间对玉家铺子的帮助,才答应交出梁祝曲谱。不过这样也好,从今以后,玉家和白矾楼再无纠葛,只剩下生意上往来。对玉尹而言,倒也算是落得轻松。
大名鼎鼎的东京上厅行首,怎跑来自家住处?
若不是马娘子开头便说出白矾楼和玉家铺子关系,玉尹说不得早就拂袖离去,哪里会和马娘子继续?一曲梁祝,对玉尹来说并不算太重要。北宋是戏曲蓬勃发展的时代,自唐以来,戏剧已有雏形。而北宋杂剧,便是后世戏曲前身……几十年后,昆曲将流行大江南北。玉尹前世研习古乐,自少不得对戏剧有所钻研,脑子里有几十折戏,又怎会发愁?
“封姑娘!”
马娘子要他曲谱,却不要他编排,分明看他不起。
玉尹忙还了一礼。
玉尹也是个极傲气之人。勿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不愿向权贵折腰。
别看封宜奴只是个乐伎,可这乐伎也有三六九等。封宜奴无疑便是站在乐伎之中最高处的那人。若换在后世,怎么也是给类似于奥斯卡影后的角儿。
只是这并未抹去玉尹心中不快。
这种人,倒是当得玉尹重视。
周良生得好嘴,话也极有道理。
而且她亲自登门,也显示出足够的诚意。
反正你不也得了两千贯,收获颇丰……说不得以后,自家还要尊小乙一声‘大官人’。”
虽然不知道封宜奴目的,可是玉尹还是有一种被重视感受。
周良也看出玉尹不高兴,只好在一旁低声劝说:“小乙莫生气,你不知马娘子背景,所以心气不顺。可事实上,白矾楼能在京师立足,号称开封府第一酒楼,若没底气,焉能如此?那马娘子已多年未露面,这次为买你曲谱,亲自招待,已是极看重了……咱们市井小民,何必与之斗气?
“自家住所有些乱了,让封姑娘见笑。”
与马娘子会面,很不愉快。
这大白天的,也不好把人姑娘往屋里让。若燕奴在还好说一些,可燕奴不在,孤男寡女,始终有些不方便。于是玉尹搬来一张凳子,请封宜奴在院中坐下。
与后世那干燥多风,四季极其不分明的环境相比,此时开封,更似江南。玉尹走出白矾楼时,呼吸着宣和六年的空气,将心中积郁清扫一空。
“乱了些,但风景尚可一观。”
这也许是玉尹对宣和六年开封,给出的定论。
封宜奴顿时笑了,“早说小乙是雅人,果然不假。
湿润,温和!
婆惜,把礼物拿进来。”
气温不高不低,很舒服。空气也不太干燥,总带着一抹后世江南韵味。
说话间,门外有人应了声,紧跟着玉尹就又见到一位美人儿走进院子。
暮春时节的京师,别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