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食全食美 > 第40章 糖尿病

第40章 糖尿病

孙良才满意了,“嗨,太客气了,倒叫我不好意思。”

孙良才的眼睛往这边一挪,师雁行就顺势打开盖子,果然只有一荤一素一粥,也没有名贵食材。

郑义就提出,要顺道给老太太请个安。

他指着师雁行手里的食盒,“您瞧,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几道家常菜,您若不收,可就真不拿我们当人了。”

全程师雁行都没做声。

“瞧您说的,即便您不说,难不成我们就不能孝敬孝敬老太太了?”

在这种场合,她得认清自己的定位。

郑义微微弓着腰,双手下垂,故意配合这气氛,让言语举止都显得恭敬中透着随意亲近。

孙良才要讨好吗?

“瞧瞧,我不过酒后胡言乱语,大官人怎么当真了?”他笑道。

自然要。

但在师雁行看来,演技稍显拙劣。对方对他们的反应迅速显然很受用。

可现在还不是时候。

对他们的到来,孙良才表现得很惊讶。

一个小厨子而已,哪怕手艺好,不也是个厨子嘛?

她日常摆摊时,还有人整天缠磨着想卤肉买一赠一呢!

下九流罢了。

贪小便宜算什么啊?

当着官员的面儿,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快别不知好歹了。

不管是因为抠还是单纯对女色没多大兴趣,单冲这一点,师雁行就觉得孙良才不算坏。

郑义显然不是头回见孙母,老太太见了他,还寒暄几句,笑呵呵问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

民间少是因为寻常百姓养活不起太多老婆和孩子,官场少,是因为甭管官员有没有钱,只要他们想,女人多的是。

郑义说了几句吉祥话,又向后一摆手,示意师雁行上前。

据说孙良才只有一妻两妾,这种配置在民间很少,在官场,更少。

“听大人说您老近来胃口不佳,我这愁的啊,整宿睡不着,难为这小丫头手艺尚可,就做了两道菜……”

孙宅整体并不大,主建筑是三进小跨院,额外多了东西两个跨院,里面景致平平,显然主人并没有财力精心整治。

孙母往下一看,就见个十来岁挺清丽的小姑娘冲自己一笑。

马车走了约莫两刻钟,外头车夫就挑起帘子说到了,师雁行抬头一瞧,看见大门上方挂的“孙宅”匾。

“呦,这姑娘真俊,还会做菜?快上前来我瞧瞧。”

大禄律法有条文,有爵位和五品以上官员方可称自家为“府”,余者为宅,平民为家。

若在其他官员家,喜欢哪个厨子,留下就是了。

说来荒谬,分明瞧着还是个孩子,但郑义却时不时觉得,那副躯壳下藏着一个资深老妖精的灵魂……

但在孙家,师雁行不怕。

可只要给她一缕东风,就能死死抓住,乘风而起!

因为他们穷!

她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料到了,平时只笑吟吟等着,不急不躁,一步步走得扎实。

孙母拉着师雁行的手,细细打量一回,“嗯,是俊。”

不,甚至不用点,她自己早就悟出来了。

又问年纪,籍贯,家里还有什么人。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里止不住地感慨,这姑娘忒通透,好像不管什么都一点即通。

师雁行都一一说了,引得老太太十分唏嘘。

郑义听罢,点点头,“你明白就好。”

孙良才是孙家几辈子里出的头一个官,孙母身上还保有非常浓烈的底层百姓气质,虽然这些年被人捧着,难免有点飘飘然,但整体还是比较好应付的。

有用了,哪怕别人一时半刻想不起来,总有能起来的时候。

“好孩子,难为你大冷天的还做这些。”孙母拍着她的手道。

所以说,人还是得有用。

师雁行就笑,“我们日常想亲近老神仙还不成呢,好容易有机会孝敬,这不就巴巴儿来了?”

这可比前世酒桌上应酬那些肥猪猥琐男强太多了!

“老神仙?”孙母一愣。

既然孙良才经营孝子的名声,自己只要哄好了老太太,还怕日后没靠山?

“可不是?”师雁行一脸纯洁天真,微微仰头看她的模样,像极了真心向往祖母的小孙女,“听说您都快过八十大寿了,还这样耳聪目明,日后少不得过一百岁寿诞,可不就是老神仙?”

银子固然重要,但比银子更重要的是人脉。

孙母被哄得心花怒放,前仰后合笑了一场后才说:“瞧这丫头嘴儿巧的,我活那么些年,岂不成了老妖怪?”

师雁行就笑了,“您也忒小瞧我,这是好事儿啊,多少人想巴结都没门路呢,走到这一步,一双眼睛只盯着银子岂不短见了?”

到底又拉着师雁行说了一回话,后头传话说饭得了,这才起身洗手。

孙良才是有原则的穷且抠,你去了,估计也挣不到钱,但没关系,我贴补。

那边孙良才都看懵了。

总结下来:

这哪儿来的小妖精?!

马车上,郑义又嘱咐师雁行,“孙大人虽有些爱贪小便宜,但日常不办事儿时也不会乱要银子,只是难免手头紧吧些……你若去做宴席,且不必多想,一应酬劳都算在我这里,需要什么,也都从我账上走。”

平时他想哄得老娘开怀大笑都不容易呢!

郑义跟着看过了,天一擦黑,两人就坐着马车赶往孙家。

郑义对此见怪不怪,看着孙良才短暂失神的模样,心中生出一种诡异的平衡感。

这么一荤一素一粥水,看着简简单单,用作临时添菜也不会反客为主,而且对方也不会拒绝。

趁着这个空当,孙良才带郑义和师雁行去隔壁说话。

虾仁青菜粥自不必说,粥水最容易消化,且有白肉也有蔬菜,营养比较全面。

师雁行就问起老太太的日常饮食习惯、喜好,有无忌讳等等。

素什锦就是各色当季青菜和干荠菜泡发后用水焯过,混着切细的豆腐丝一起用香油、蒜醋汁儿凉拌,酱料少用,不会过于刺激,非常爽口。

经过刚才那一出,孙良才也不像之前那般看轻她,果然细细想了一回才说:

卤肉在煮的过程中已经去了大部分肥油,香甜暖糯,肥而不腻,几乎不用劳动牙齿。

“她老人家年纪大了,略有两颗后槽牙松动,吃不得难嚼的食物。对了,她不大能吃太甜的……”

老人家的牙齿可能也不太好,师雁行想了一回,还是准备了一份卤肉,一碗素什锦,外加一罐虾仁青菜粥。

师雁行心里一咯噔,脱口而出,“糖尿病!”

考虑到孙母如今快八十岁了,太油腻、太过辛辣刺激的菜暂时不考虑。

“什么病?”郑义和孙良才异口同声道。

说白了,既要舔得对方舒服,又要不着痕迹。

“恕民女冒昧,孙大人,”师雁行行了一礼才继续说,“老夫人可是经常口渴又频频如厕,偶尔身上有了伤口,也是容易溃烂,很久都无法痊愈?”

头一次去,倒不必显得太谄媚,过分刻意,孙良才面儿上也挂不住。

孙良才频频点头,很是惊讶的模样,“对,你怎么知道?”

“也好,”师雁行说,“咱们早去,早早定下来,孙大人也安心,若拖拉了,他该嫌咱们不懂事了。”

“民女老家那边也常有人得此病,”师雁行缓缓吐了口气,“才刚见老夫人精神虽好,可看东西却好像有些吃力的模样,说了那么会儿话,就续了两盏茶,就留了心。”

如今夜长,下午申时一过天就擦黑,正好隐匿行踪。

上辈子她就有几位贵客是糖尿病患者,所以需要格外精心准备食谱,她的印象很深。

白天去, 毕竟太显眼了些。

刚才一看孙母,就下意识往这上面想,然后又听孙良才这么一说,没错了。

“我想着,今儿傍晚你就做几道拿手又不扎眼的菜, 我亲自带着你, 赶晚饭之前送过去……”

她都看出来了,孙良才也不瞒着。

这话郑义不好接, 随便说点什么都像在邀功,索性另起一头。

“师姑娘心细如发,很好。数年前,她老人家就被诊出得了消渴症,大夫开了方子,如今正服六味地黄丸,只是容易复发,不能去根,饮食中也颇多不便。”

两边隔着这么近,热乎气儿还没散呢, 一点不耽搁。

师雁行点头,“确实。”

如果郑义不这么厚道,完全可以下个月孙良才老娘生日的时候再把她喊到郑家做宴, 做齐了就快马加鞭送去孙良才家里。

那她今天准备的菜也还凑合。

“话不好这么说,”师雁行道, “我晓得好歹。”

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糖,那卤肉的卤汁里虽加了一点糖,但平均到每块肉上面就微乎其微了。

郑义道:“这是你自己有本事,自己挣的, 我不过传个话儿。”

饶是这么着,她还是提醒孙良才,“卤肉里用了糖,老夫人最多用两块,略尝个味儿就成了。”

“多谢您总想着我。”

回去的路上,见师雁行头一回没了笑意,郑义下意识问:“这病,有些麻烦?”

只要冲不死, 就往上冲!

“麻烦。”师雁行幽幽道,“很麻烦。”

冲啊!

糖尿病人饮食本就大受局限,可偏偏菜品味道要鲜美,基本都要加糖!

以后自己少不得来五公县发展, 本想先从底层衙役入手,再慢慢打通上面的关节。如今天降良机, 呼啦啦掉下来一个县丞等着自己巴结, 还犹豫啥?

这就要了命了。

说得不好听一点,以她如今的财力和地位, 正常途径下连人家的衣角都碰不到。

前世依托高度发达的科技,她尚且可以用各种有甜味却不含糖的食材取代,可现在去哪儿找?

那可是县丞啊,不管地位尴尬不尴尬,只要朝廷不发话, 他县城二把手的地位不会动摇, 妥妥的五公县“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果然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

次日, 听郑义说完昨天宴席上的插曲,师雁行瞬间意识到这是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