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尚还是年幼不经事的时候读到后主词只觉凄怆,后来大一些,忽然便明白他想要说的也许并不是面上的大悲,反倒是很简单的感情,他的一生太过凄凉,所以看起来便该是大悲大恸惊天动地,其实也许不尽然。
而对于赵匡胤,没有人天生就该是强者,同样,李从嘉也并非天生就该如此云淡风轻,还是一句话,人的一切都因际遇所致。赵匡胤的弱点便是他的愧疚。他只是性格所致,从来不说,其实他自己很受伤,很不能接受他弟弟或许已经不在的事实,所以努力去弥补,江正简单地觉得他只会对真的赵光义好,只觉得他或许知道后便早就留不得自己,所以拼命去算计,他不信有人真心对另一个人好,所以嘲笑李从嘉。说到底是江正心下狭隘,却也是因为自幼起在佛寺里长大,哪里懂得人间之情。他的情缘都太浅了,对云阶,他是喜欢她的,她是他成年后第一个遇到的女子,温婉内敛,所以便心下挂怀。只是这样的感情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而已。
悲伤二字,他不悲,仅仅是被这人世伤了。
一世纷扰,三次负约,这最后一次,李从嘉终于没有失信。只可惜这一次没有来的人是赵匡胤。
后人对其定义,赤子心性。这四个字曾经一度让我非常难过。
或者我可以说,山河永寂这四个字是对他的悲悯,也是对这一场夜雨倾城的祭奠。
耽美的选题则是个人的偏好,在能够掌握的范围内我想要将对他的感情表达清楚,也许大部分人不理解也不能接受,我都明白,而且并不觉得有何遗憾,人各有所好,本无对错。如同感情,神仙眷侣,百年江湖,谁说非要是红妆?
可惜到了最后,空荡荡的山河亘古不变,那两个人撒手而去,再也没有人知道江正的故事,原本是想要做自己,却发现再也可不能。
还有,感谢所有看过此文的亲,你们让一寒真心感动,此文某种程度上带着很个人的偏执,但是还有这么多亲一直守候,一寒从未想过,都称知音。再次拜谢。
算是自己的一种偏好?哪怕是赵光义,他同样是个可怜人,他从一开始就是犹豫的,不断见到身边的人死去,这种感觉我想放在今人身上可能比较难以想象,所以他原本便是被这世事扭曲了的心态,却也曾经想试着去做赵光义,可是他到底不是,没有人自幼为他撑起一切,他只记得一场洪水毁了他的所有。他只记得这一路上每一次他想要留住的人事都留不住。所以他很简单地想要去破坏别人拥有的东西。
云淡风清的虐?或许是吧,结尾,宋徽宗之事确有传说为李煜转世。有兴趣可以去找找哦。
于我自己,我想要说的话都在这六十余万字中,风雅或者是一种痴念,其实每个人物都是非常简单的性格。
但是叹息,恐怕国破家亡得更凄惨。
他不言爱,我亦然,这世间能说爱,便是太过沉重,我不敢妄自忖度。明明是那树下拈花的锦绣玉人,非要教他看日月山川,怎能不是场悲剧?
没有大悲大恸。不悲,却是心伤。
手足之情,姐妹之情,夫妻之情,乃至最后的最后,李从嘉的情。
尘烟褪尽了,我们记得曾经有人皓腕凝雪,碧衣倾国便好。
半年之后,它终于完结,耗了很多心力去书写,通篇不过一个情字。
世事荒芜长孤独,谁人独唱心凉?
掩卷而毕,依旧是废言三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