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清平乐 > 第25章 天神拘鬼

第25章 天神拘鬼

有灵气的大师就这样“东张西望”地走了半里地,然后忽然停了下来。

李意阑不小心地瞥了他几眼,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就是觉得他这个模样很有灵气,能够看见自己看不懂的乐趣。

李意阑不明所以,看了他一眼,发现他在看别处,于是顺着他的视线去看,可是茫茫大街都是人,李意阑不知道哪个才是重点,他疑惑道:“大师,怎么了?”

他喜欢到处看,捏糖人的小摊上瞥一眼、算命测字的也瞅一眼,唇角细不可查地往上翘着,观望的动作也很小,只是眼珠子在横向动来动去。

知辛闻言看了他一眼,笑着又将目光投到了人群里,抬手指着道:“那人应该是在行骗。”

李意阑是个实干派,走起路来飞快,知辛却像头老牛,眼不视路、慢慢悠悠。

指向比眼神的范围要小多了,李意阑这次顺着他的食指,在斜对面的巷子口锁定了一个灰袍道士。

饶临封城已有两个月了,可市井中熙攘的迹象还是一如既往,不管白骨背负着多少冤屈,天下的大体还是太平的。

那道士头戴法冠,背负桃木剑,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看背影还真是有那么两分仙风道骨。

于师爷被关起来了,郡守到牢里审问去了,衙门里没了主事的人,幸好城门并不算太远,李意阑便也没备车马,领着知辛步行上了大街。

至于行骗,那道士很快就消失在了巷子里,就这么突然的两眼,隔着一条官道和半边摊位,李意阑压根没看出猫腻来,他好奇地请教道:“大师是怎么看出来的?”

可知辛不像他那么刺头,只是觉得李意阑不仅枪耍得好,似乎也挺会说话。

知辛:“他的道袍上有‘太玄’这两个字,可武薪山的道袍是素服,只字无有,他不是太玄殿的道士,这是第一个谎言。第二,你可能没看见,他是跟着一名妇人进的小巷,那妇人满脸恸色,怕是家中遭遇了什么不测,有德的道士被称作天师,要是我猜的没错……”

要是寄声在这里,就会说这真是一个高级的马屁。

知辛笑着说:“那位施主,扮的应该就是一名善于斩妖除魔的天师。”

李意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一把捉住了他的手腕,将人拉起来往外牵:“先放着吧,诗者有云,‘蒲草薄裁连蒂白,高阁烟霞禅客来’。大师就让我们住的这道院子,也沐一把高阁禅意好了。”

李意阑头抬得晚了,确实没有看见什么妇人,不过“太玄”二字就在道士的后背上,他看是看见了,可鉴于从没注意过太玄殿道袍上的细节,因此看见了也不能像知辛那样洞察世事。

知辛去哪都是一身轻,在衙门也没有行李可言,他临时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那块自己搬出来地蒲团,说了句“稍等”后弯下腰,准备将它搬回原处去。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见得多了方知广博,有了参考才能辨别对错。

两人一拍即合,当真说走就走。

李意阑一边服气,一边好奇地给知辛出了个问题,他笑着说:“那看到此地有人在招摇撞骗,大师准备怎么办?”

知辛一样痛快,展露心迹道:“正中下怀。”

知辛和和气气地将皮球又踢了回来:“我会怎么办,李兄的态度占一半。”

这个人真是一点也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讨取好处,李意阑眼下方便,正好有时间送他,便笑着征求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那不如,现在就走?”

李意阑挑了下眉毛:“请问大师,这是指我哪一方面的态度?”

提刑官诸事繁忙,知辛没想到他处理得这么快,如此上心虽不至于让知辛受宠若惊,但承情的感激还是有的,他站起来说:“我都方便,李兄安排就是。”

“时间上的态度,”知辛怡然地说,“你要是赶时间,我就假装没看见。要是不赶,我就到那巷子里去看一看。”

李意阑见他自己“醒”了,这才举步进了院子,轻笑着说事:“栴檀寺之行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大师今天哪个时辰方便启程?”

“如此,那妇人走运最好,有个万一真被骗了,大师就可以告诉自己,错不在己,都是李意阑非要赶路所致,”李意阑条分缕析完,看着知辛笑,“我说的对么,大师?”

知辛也没问他为何不进也不出,只是眉眼弯嘴角翘地笑了笑,像是天地人之间的缘分与默契,他心中不问也知晓。

知辛事不关己地合起双掌,念起了阿弥陀佛:“公道自在人心,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门下伫立的年轻人无端地跃入眼帘,端的是一派长身玉立,可面上又罩着一层不详的青气,让知情的人心里霎时就能生出一阵唏嘘。

李意阑直接乐出了声:“大师不是凡人,自然是无声胜有声,我不赶时间,不敢赶,也不能赶,请吧。”

然而许是目光也有重量,不到一会儿,知辛自己睁开了眼睛。

知辛这回收了玩笑的神色,正经地诵了声佛号,低声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愿李兄,长命百岁。”

唐竹的光影随着微风在他的头身上轻轻地摇晃,李意阑从心里看见了一个无形的“定”字,他觉得那一幕很好,暂时舍不得去打破,便就没有上前,站在月门下等。

李意阑是舍了性命出的家门,他听不出知辛话外的悲凉,有口无心地道了谢,跟知辛一起进了那道小巷。

不知道是他太专心,还是李意阑的脚步太轻,反正风过人来都搅他不动,就是嘴皮子掀动着念他的经。

城中的巷道都大同小异,所见的景象大致和吕川居住的那条半斤八两,李意阑说是让知辛先请,可进了巷子还是快了一步,他的肢体早已习惯了打头阵的状态。

知辛正在院子里打坐,两寸厚的蒲团被他搬到了院子角的唐竹下面,一半照着阳光,一半采着阴凉,和尚双手合十、闭眼盘腿,似笑非笑地坐在上面。

不过这巷子里没有危机,只有一阵忽然响起的铃声。

脱出身来的李意阑跟郡守反道而行,还没进院子就看见了他要找的人。

那铃声有一阵没一阵的,里头很快夹带起了一道男声,李意阑仔细听了听,却只听来了一个半句话。

李意阑让他去查墨迹消失的法子,他下头有人,自己不必亲力亲为,正坐在府上等消息,谁想得到李意阑那么多事儿,这啊那的都找他干,谢才心里愤愤不平,可耐不住别人的官大他不止一级,只好怒灌了两口茶,不情不愿地去了重牢。

“……台星……变无停……”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谢大人本来在衙门大厅内忙里偷闲。

两人循着动静,继续往前走过了五户人家,然后左手边那扇门口停了下来,此处铃声最响,赫然就是发源处,可惜门户紧闭,能窥探处只有那道宽窄不均的木门缝。

不出所料,另一个刺客也同样顽固,他叫人喊了谢才来顶缸,自己跑去后院找大师。

当着大师的面,扒门缝这种掉价的事李意阑有点干不出来,他正在想是上房比较好还是翻墙更妥当,就见知辛两步踏上门槛,眯起左边的眼睛,继而将右眼凑到了门缝上。

李意阑起身出去了,走了几步又叫尾随的狱卒去找两个大夫来候着,免得万一抢救不及时没了人证。

然后一本正经地,偷看了起来。

江秋萍不是第一次审犯人,心里有数地点了点头。

李意阑愣了片刻,既不觉得他卑鄙,也不觉得猥琐,只觉得这个人真有意思,有时的所见异常略同,有时却又根本猜不到他会干什么。

于是他跟江秋萍耳语道:“这个你审着吧,开始不用跟他那么多废话,他要是嘴硬你就上刑,最后也就是看他的忠心和私心,哪个占上风了。我去看看另一个的情况。”

反正既然大师都去扒门缝了,他就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李意阑刚要上前,知辛却在这时回过头来,左眼将睁未睁,一步从过门石上迈了下来,冲他低低地说:“证实了,是个骗贼,这一招我还见过,行话叫做‘天神拘鬼’。”

李意阑见状,也就不打算劝什么了,学武的人必然有些轴性,因为心思太活络了没法静下心来吃苦,而且要人倒戈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李意阑不知道他是看了什么得出的结论,出于好奇,他上前去继承了一下那道门缝的参观权,他将眸子往那豁口处一贴,正好看见院中的道士哼哈一声运满了气,张嘴喷出了一道磅礴的火舌。

刺客冷冷地回望过来,眼底渥着一抹不屈的色彩。

那火舌舔在道士手执的黄纸上,暗火在前、明火在后,竟然在纸上活生生地烧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蛇形。

“好毅力,”李意阑抚了下掌,该夸的都夸,夸完了去看那刺客的眼睛。

李意阑脑中霎时“啪”的一声,像是扯断了一根弦,又像是挣开了一道束缚。

江秋萍登时就看到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昨天大夫给他上药,他虽然没有哭爹喊娘,却把张潮的腕子给掐青了一半,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惭愧。

那些已经在他心里琢磨过千万遍的案情汹涌而来,他在此情此景下,仅靠直觉猛然从中摘出了一条触类旁通的信息。

那刺客闷哼了一声,鼻翼急促煽动,但却咬紧着腮帮子没有喊疼。

既然这个道士能在纸上弄出一条“蛇”来,那在任阳的风筝会,随着老鹰风筝一起从天而降的白骨,有没有可能,也是采用的同样的原理?

两个狱卒用了两盏茶的时间,配合着将那刺客的牙板给包上了,其中一个怕不牢靠,还逮住生丝蹬了蹬,见拉不下来才肯放心。接着两人又跟切猪肉似的,比划着在刺客背上扎了一刀。

先让人看见“白骨”,再趁着混乱,将真的骨架塞到跌落的风筝上面——

白桃胶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粘带灰带水的物件也毫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