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女商 > 第203章

第203章

王全还没赖账呢,她就已经盯上了他的抵押物,这桩买卖不是善茬。

华掌柜壮着胆,悄悄打量这姑娘的五官面容。

就好比,病人还没死透,有人就打上了病人老婆的主意。看来是蓄谋已久。

林玉婵:“哦对了,清退和过户的事,自然是钱庄代劳的对吧?毕竟你们更有经验。如果您拍板,我可以先付定金。”

他看了一眼苏敏官,愈发觉得这小少爷是迫害王全的幕后黑手。但不知有什么新仇旧恨,竟让他自己都不方便出面,非要假手一个姑娘商人……

华掌柜当然不会信,满心想:这小少爷玩票玩得够广泛,上次买轮船,现在改制茶。明天会不会去关外挖虫草?

他干笑:“小人必须说清楚哈,如果那王全最终凑齐了钱……”

苏敏官专心鉴赏会客室内的一套棋具,漫不经心说:“跟她谈啦,我不管的。”

“只要您别给他额外宽限。这钱他十有八九还不出。”林玉婵立刻道,“若他真还了,这定金您也不需要了,原封退给我就是嘛,相当于我给您提供了几天的无息贷款,您左右不吃亏呀。”

这是孙武子教女兵,来他这里刷经验来了?

华掌柜求助似的,再看一眼苏敏官,对方根本不鸟他。

这小姑娘什么来头?还满口“估值”、“债权人”、“逾期”、“孳息”,好像她真懂似的!

只好顺着她的话说:“这个嘛,定金……最好是现银,姑娘您懂的……”

华掌柜一愣神,不免转头看苏敏官。

“现银好办,但得九五扣息,行规,您懂的。”

“但还款日还没到是吗?”林玉婵立刻接话,“王全抵押时的地价估值虚高,如今地价下跌,据我所知,钱庄有权利立刻催还一部分款项,或是让他补充抵押物。而他手中的股票价值已不足以补充地价的损失,其余的抵押物更没有。所以……您不妨开个价,如果债权人逾期,我可以立刻接手,帮你们免掉时间上的损耗。反正经营茶行你们也没经验,收不到太多孳息,白拿着还要花钱维护——这样,能给多少折扣?”

华掌柜又是一头汗。还九五扣息,也就是说,要想让她付现银可以,一百两银子账面,她只付九十五两实银——这是掐着他现银枯竭的死穴来啊!平日不都是九九五吗?

“实话说,资产还算优质,有门脸家具,有器械工具,但……”

他暗地里跌脚。今天表现大失水准,几句话,居然被个黄毛丫头绕进死胡同去!

眼下有个现成上门的接盘侠,他不免拿捏起腔调。

会客室墙上挂着一面雕花的西洋镜子。华掌柜一转头,猛然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影,还有他对面那个胸有成竹的姑娘,突然间醍醐灌顶,真正明白过来。

华掌柜挺高兴。他的钱庄放款标准极低,偶尔收缴的抵押物也良莠不齐,一般来说,收归之后,得好长时间才能找到买主。

这位林姑娘,才是他今日要对付的主角!

“……所以姑娘是对那个……那个茶行感兴趣?”

苏少爷说自己不管事,竟然真的不管事。所谓“友商”,就是如假包换的“友商”。

华掌柜一愣神,这林姑娘开口讲话,就漏听了一个开头。赶紧集中注意力,放平心态,假装自己是在跟一个寻常后生讲话。

可惜他醒悟得晚了些。方才根本没把这疑似姨太太的姑娘当回事,反而一直在观察苏少爷的脸色,研究他的表情,聆听他的弦外之音……

友商就友商吧。苏少爷也真有情趣,比他年轻时会玩。

一个不慎,被林姑娘包抄后翼。方才她话里挖出的一个个坑,他一个不落地踩了进去。

再细一看,“姨太太”眼中确实有点精明细致的光,不似那闺阁庸妇。

林玉婵看着华掌柜的眼睛,不慌不忙地抛出最后一句:“如今商界人人缺钱,这茶行你们就算拍卖变卖,多半也拿不到当初放贷的数额。我可以抵押价格原价收,已经算是很优惠的条款。给您半个时辰时间,够吗?”

这姑娘方才似乎也自我介绍了一遍,但华掌柜满心满眼都在苏敏官身上,至于他身边的女眷,华掌柜自认作风正派,始终面朝着苏敏官,并没有往她的方向多看一眼,默认是小少爷带出来闲逛的姨太太。

华掌柜叫声失陪,借故尿遁。

“友商”?

慌张离开的前一刻,看到那座上那俩少爷姑娘,似乎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笑容。

华掌柜大为惊讶,格外看了看那林姑娘。

----------------------------------

苏少爷左耳进右耳出的听着,半天才似忽然反应过来,笑道:“哦,不是我出钱。我只是顺道陪同友商来坐坐。是林姑娘对你手里的抵押物感兴趣。”

林玉婵捧着新出炉的、跟鼎盛钱庄签的变卖意向合约,笑容满面,脚步发飘,狠狠亲了一下那文书帖袋的封皮。

“所以,少爷要存多少款子在敝号?”华掌柜寒暄几句,急不可耐地进入正题,“小的别的不敢夸口,给您争取个额外高息是没问题的……”

“他真答应啦!”

门外挤兑的人群闹得欢,门槛踢得咚咚响。华掌柜只得暗暗祈祷,这声音别扰了苏少爷投资的兴头。

如果王全未能及时还款,他抵押的资产进入变卖环节,鼎盛钱庄准许博雅公司以七千两银子的价格优先收购。定金三千两现银准付,算是给处于挤兑边缘的钱庄,输了一管新鲜的血。

世道不公,一个纨绔少爷都能挣大钱,他一个辛辛苦苦开钱庄的,每天从睁眼忙到天黑,现在怎么样?铺子眼看要让人砸了,简直是老天不开眼。

苏敏官抢过帖袋,不满地在她亲过的地方拭抹一下。

一边心里埋汰,叫老爷是抬举你。看你那气质也不像个大家长。还随身带女人,简直轻佻得可以,最多就是个纨绔少爷。

“弄湿了。”

华炳盛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尬笑:“少爷,少爷,您是少爷,天之骄子。来来,喝茶喝茶。”

林玉婵:“我没有……”

谁知人家不买账。忍俊不禁,朝旁边的姑娘轻声道:“我那么老?”

苏敏官招手拦一辆出租马车,拉着她上去。

于是恭谨地叫了声“老爷”,以示诚意。

“好啦。现在去取银子还我。迟了我要收利息了。”

如今风水轮流转。苏敏官显然没破产,而且似乎还混得不错。而钱庄现银吃紧,有钱就是大爷。华掌柜只好暗暗盼望苏敏官不计前嫌,今日能稍微拉他一把。

由于事出仓促,碰到王全纯属偶然,导致进钱庄谈判的时候,林玉婵身上并没有足够付定金的现银——这也不能怪她。哪个单身女子没事随身带巨款啊。

华掌柜还记得一年多以前,这个年少气盛的船老板非要买蒸汽轮船,定金都交了,可接下来一个极为寻常的贷款操作,却被所有外资银行拒之门外;他谦卑地来钱庄贷款,华掌柜当时已得洋行指示,不能给他放一文钱的款;三两句,把这姓苏的打发门外。

好在苏敏官友情垫付,这才能让她把戏唱完。

年轻人被叫一声“老爷”,通常也会十分受用,就像姨太太被叫了“太太”,虽然表面上谦逊几句,其实心里暗爽,最多谦虚几句,就半推半就的接受了。

苏老板于银钱之事毫不含糊,见林玉婵点头,还不忘提醒:“还有那两成五佣金……”

“老爷”意味着全家之主,意味着大权在握,意味着他已经拿到了通往高阶社会等级的入场券。

林玉婵有些气短,小声道:“我就是随便说说……”

面前坐着一位二十岁出头的生意人,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沉稳利落,华掌柜不介意叫他一声“老爷”。

刚才苏敏官只是坐着刷了个脸,根本没帮她说话啊!

鼎盛钱庄大掌柜华炳盛亲自陪座,让人上了茶。

天地良心,真的全是她自己发挥。

“老爷吉祥,姑娘吉祥,喝茶喝茶。”

但她也知道,两人心照不宣的策略,就是利用当前人们轻视女子的心理,让那华掌柜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苏敏官身上,脑补了一大堆冗余信息,这才能让她趁虚而入,乱拳打死老师傅,给自己谈出一个漂亮的合约。

----------------------------------

谁让那华掌柜始终不把她当正经商人,九成时间都没正眼看她,自食苦果呗。

如今他都快自身难保了!

她不是抠门的人,况且这合约若真能履行,就算再多出四分之一的价钱,她也是大占便宜。

话说回来,就算追上她,又能怎样呢?

于是抬起头,甜甜一笑:“佣金不少你的。但要等年底和货款一起结账。”

回头看了看身后那迅速集结的队尾,还是咬牙跺脚,没舍得追上去。

说完,故意又将那合约帖袋搂上一搂,然后张手,车厢里抱住那个“收费刷脸”的恶少。

王全:“哎……”

“我心里没底。”她收回方才的眉飞色舞,贴着他耳朵,小声说,“德丰行比徐汇茶号贵多了。七千两银子,要是出一点问题,博雅多半要扑街……”

排着排着,忽然余光看到人影一闪,似乎是那个他碾压不死的小妹仔,堂而皇之地带着人,插队进了钱庄大门!

马车颠簸,苏敏官轻轻拢住她后背。

期待着能好说好商量,让钱庄给他宽限几日。

“凡事都有第一次。”他柔声道,“我买广东号之前,也没做过一万两以上的买卖。签字的时候手心出汗,握不住笔。”

王全纵是老字号茶行大老板,在挤兑的各金主之中也排不上号,踅摸一圈,只能乖乖走到队尾,耐心地排起来。

林玉婵心定了些,刚要谢谢他的鸡汤,冷不防耳边又来一句。

钱庄和地产商沆瀣一气,一个滥发股票,一个无脑放贷,给上海滩开了个无限金钱的挂;如今游戏玩不下去,双方一损俱损,机灵点的储户都赶到钱庄提款,唯恐钱庄倒闭。

“义兴的账房依然正在招聘哦,阿妹。”

………………

林玉婵:“……”

几个伙计连声哀告,就差跪下了,一个个请求储户们稍安勿躁,若非急用钱,请过几天再来。

想把他丢下车去。

“我取一百两!不多,先收我的票!”

肩膀刚一动弹,被他拥得紧了些,低低笑着,轻轻吻她颈间。

“大家听好,利息不能不要,不能挖自己人墙角!咱们众口一词,必须连本带息都取出来!”

夏日衣衫薄,低头就能嗅到她领子里的气息。

“我也要取钱!我知道你们放贷给人炒地皮,我不管,我就是要取钱!”

嘴唇一触即退,马上把她放开,隔出些许距离。

“掌柜的,我老爹把他的棺材本都拿去炒了地皮,眼下血本无归,正在医馆急救呢!——这里是我的现银庄票,五百两,三月期,我宁愿利息不要,赶紧给我取出来,阿弥陀佛,人命关天,救救我爹啊——”

林玉婵平白被占便宜,愤慨不已,凑过去就想把这便宜占回来。

钱庄门口也围着不少人!

苏敏官却低头笑着,避了一避,只是温柔地看她一眼,眉目间似有隐忧。

一眼望去,他眼一黑。

----------------------------------

王全一路小跑,来到了鼎盛钱庄所在的大街。

林玉婵忐忑地翻开当日的《船务商业日报》。

能不能还得出钱另说。总之得先给自己续上命。

上海租界人口骤减,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俨然酿成一场不大不小的金融危机。由于地产商多为洋人,且洋人赌性更重,以致这场危机里,洋人比华人损失还惨重。

必须尽快去钱庄,办理延期还款。

除了那少数窥到风声、及时跑路的地产商,众多侨民均有亏损。太太小姐们的首饰盒里光泽暗淡,海关职员上班时长吁短叹,就连工部局巡捕房乐队也暂停了几场演出,因为活动经费被人挪用炒房了。

现在呢,手下全是废物,德丰行成了他的一言堂。他一个决策疏忽,就有可能葬送整个茶行的前途。

好在洋人家底丰厚,不至于损失过重,像那跳江自尽的吉布森先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依旧安居乐业,顶多见面时互相调侃抱怨几句。

同时心头恨恨。若德丰行还是当初那般家大业大,他上有齐老爷调度,下有文书账房一群助手,就说那个好脾气的詹先生,在他铤而走险的时候,说不定会劝一劝。

据林玉婵所知,很多有钱买办,什么唐廷枢、徐润、郑观应,都曾大笔投资地产。眼下这些人财富缩水,连带着给洋行干活都没心情。郑观应的公馆一连几天大门紧闭,博雅公司想送个节礼都吃闭门羹。

他悔不当初啊,为了迅速致富,听信那黄老头的鬼话,不仅把德丰行的账面现银拿去炒地皮,而且居然还办了抵押贷款——现在这钱可怎么还?

广大被割韭菜的普通中国人就惨了。不少人迷信洋商洋行,倾家荡产来炒房。一朝股票跳水,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每日都有去洋行银行堵门的,又让巡捕大棒赶走。有些人实在还不起债,连夜离开上海,溜之大吉。

王全毕竟是沉浮商海几十年的老油条。自己手里的股票已经是沉没成本,不管值多少钱,短期内都没法换成银子。他的心思立刻转移到更紧要的一件事上:钱庄贷款。

所有洋人地产商股票暴跌。《船务商业日报》破例刊载了各地产公司的开盘股价,以供民众参考。

“作为博雅三成股东,本人真心建议你慎重考虑,”苏敏官向后斜瞥一眼,低声道,“王全也来了。”

英联房产公司的股票,面值五十两一股,顶峰时期曾炒到九百两。吉布森先生跳江后第二日,腰斩为四百五十两,而且限售,仅回收了百余股。

然后又补充:“业务并入博雅,你已经是股东啦。”

第三日,三百八十两;第四日,三百两。

林玉婵心脏漏跳一拍,随后打马虎眼:“八字没一撇的事。”

随后,二百两、一百两、五十两、破发……

“按比例入股。”

直到十天以后,《船务商业日报》中,没了英联房产公司的名字。

“我这几个月很小心,一直留着现银。”林玉婵追逐他脚步,得意道,“真不够的话,想必苏老板手头宽裕……”

它发行的所有股票,由于无人肯买,彻底成了昂贵的废纸。

苏敏官嘴角一翘,加条款:“德丰行家业巨大,你手头的款子可能不够用。”

其余地产公司的情况差不多,顶多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有些公司干脆宣布破产,留个股东一堆破烂家什;有些背靠大洋行、资金雄厚的,虽然不至于倒闭,但也元气大伤,纷纷关门放假,在上海滩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佣金两成五。”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地产一倒,那些配套相关产业——砖窑、锯木厂、建筑商……也都发生链式反应,倒闭了一大片。

一边走一边回头警告:“鼎盛钱庄的华掌柜,我接触过,老古板,未必肯跟你详谈。”

高端酒楼门可罗雀,福州路生意清淡,衙门口排大队,全是各种经济纠纷、欠债还钱的状子。

如今义兴的生意也不好做,在官府的管控之下,“回乡客运”基本不赚钱,偶尔还亏本。他也在留意各种浑水摸鱼的机会。

博雅的所有大小员工们,听着报纸上那一天天变化的数字,也不免胆战心惊。

苏敏官忘记生煎,转身就走,大步流星,比她走得还快。

----------------------------------

开口十分大方,这机会一辈子不见得能有第二次。

这日林玉婵视察孤儿院工厂归来,估摸着员工们都收工了。自己拿出钥匙,发现门虚掩。

她甜甜一笑:“要是真能做成这笔买卖,我给你两成佣金。”

堂里无端传来一阵阵鲜香热气,好像有人里面开了满汉全席。

差点忘了,怎么可能让他白帮忙。

林玉婵小心推门进去——

苏敏官摇头叹息:“不是说好陪我出来逛街吗?我今早刚回来呀!现在我要去吃生煎。”

“哇!”

她兴奋得手抖,摇晃苏敏官袖子,轻声央求:“陪我去鼎盛钱庄走一趟!”

一大桌子饭菜,白煨肉,羊肚羹,蘑菇鸡,鲫鱼豆腐,素烧鹅,香珠豆,石花糕,裙带面……还有一壶金华酒,红的黄的绿的白的,满满当当地摆在小饭桌上,一层不够摞一层,热腾腾的香气顺着鼻孔,往人的肚腹里钻,简直顷刻间就能把人变成一个充满香气的气球。

如今商界几乎人人炒地皮,人人都亏钱。在这时刻, 手头有现银的就是大王。

博雅公司的所有员工——常经理、赵经理、跑街红姑念姑、五个学徒、家政周姨,齐齐站起来迎她。

如果她是钱庄老板,眼看借债的一个个因股票而破产, 自己借出去的款子眼看一笔笔打水漂, 肯定没心思拖个一年半载去催讨,肯定会尽快将抵押物变现, 先保钱庄的命再说!

林玉婵乐得往后退一步:“大家这是怎么着?不回家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钱庄利息高, 不怕一两笔坏账;可若是人人都赖账, 钱庄也要垮的呀!

常保罗腼腆地说:“请你吃顿饭。”

林玉婵:“……”

周姨搓着手,有点难为情:“太太,是我猪油糊了心,还好当初你没让我跟着炒地皮,不然这下半辈子就赔进去了!——唉,你说那些洋人,心怎么那么黑,连我们这种穷妇人的钱也要惦记!”

“不过, ”苏敏官忽然又说, “阿妹,最近炒地皮这么火热, 抵押资财换钱炒房的, 可不止王掌柜一个吧?”

红姑笑道:“妹仔,你没看到最近大街上多少寻死觅活的!做买卖的几乎人人都赔本,就咱们还吃香喝辣,我们不服不行啊!”

林玉婵连连摇头。大清的金融业真是乱象丛生,完全没有监管。难怪苏敏官不喜欢把现银存钱庄——一准被钱庄挪用去随便放贷, 到期收不回来。

林玉婵恍然大悟,笑出声来。

“看钱庄的实力。”他看腻了暴民揍人,随着她在空荡荡的梧桐树大街上散步,“一般会先拖上一年半载, 若能催到款, 或是那借债的另有抵押物, 办了延期借贷,那是万事大吉;若实在还不起, 厉害的钱庄直接派人收房收家具, 逊一些的打官司讨。若是那实力不济的小钱庄,被借债的先一步溜之大吉, 只能自认倒霉, 这一笔账就算是坏账。”

“好,大家坐,一块儿吃。”她率先倒酒,“注意小声点说笑,省得招外头人恨。”

苏敏官不露痕迹地看她一眼, 嘴角浮起笑意。小姑娘野心还挺大。

博雅洋楼门口挂着昏黄的油灯,楼里香喷喷、暖融融,在大萧条初期的上海,关起门来偷乐。

“钱庄的抵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