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溺宠王牌太子妃 > 第133章 巧遇肃王爷(3)

第133章 巧遇肃王爷(3)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惠帝最宠的后妃是兰贵妃,现在看来他最在意的人应该是皇后武凌君。

忽地,花疏雪想明白了,惠帝之所以会召她们父女进宫,定然是皇后武凌君的意思,皇后武凌君从小收养庆王,对庆王有一份母子之情,若是庆王请她帮忙,她断然不会拒绝的,所以惠帝才会连夜召她们父女进宫。

花疏雪唇角勾出笑意,优雅的开口:“回皇上的话,花疏雪乃是兵部尚书府的一介小小庶女,当日蒙皇上的错爱,指婚给肃王为妃,成亲一年未能得夫君相看一眼,实是臣女的愚钝,竟难讨夫君的欢心,今日成了下堂妇,自认配不上人中龙凤的庆王殿下,所以请皇上收回成命。”

花疏雪飞快的抬首,扫视了殿上的几人一眼,惠帝百里臻五官拢上了幽暗难明的光芒,眼瞳更是一片阴骜,神色间轻易便可看出,他并不乐意自已成为庆王侧妃,倒是一侧的皇后武凌君,望着她的眼神温和一些,那眉眼间倒是有些期盼。

上首高座上的惠帝,虽然并不想让花疏雪嫁给自个的儿子,这花疏雪人长得丑,现在又是一介下堂妇,无论如何也配不上他的儿子啊,他先是把她指婚给了肃王,现在若再指给庆王,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花疏雪,庆王想纳你为庆王侧妃,你可愿意?”

所以惠帝从没有想过为她指婚,只不过碍于皇后武凌君的一再请求,所以才会夜召花家父女进宫询问。

果然,一会儿的功夫过后,上首的惠帝威严的声音响起。

只是现在花疏雪坦然直言高攀不上庆王,却令惠帝深感不舒服,高座在大殿之上,微眯起眼睛,打量着下首的花疏雪,想着云国太子和夏国太子等人皆和此女有所关连,不由得盘衡了起来,最后不得不承认,这大殿之上的女子确实与寻常女子不同,面对着他们这些皇权至上的人,没有半点的害怕,相反的坦然若定,光是这份气势,便足以当得人上人。

虽然没有抬头打量大殿上的人,但她可以感应到殿内的几个人都在望着她,越发不动声色的等候着,这惠帝既然夜召她进宫,必然是有事要说的,要不然好好的召她进宫做什么?

想着惠帝望向了太子百里潭,百里潭温雅清隽的面容上,神色未变,似毫看不出他有什么神情。

花疏雪也随着花庄的身后起身,立于殿上。

惠帝缓缓开口:“你当真不愿为庆王侧妃。”

惠帝打量了一会儿,冷沉的开口,花庄一直跟随着皇帝,一听皇上冰冷沉闷的话,便知道皇上的心情十分的不好,所以心惊胆颤的起身。

“请皇上成全,疏雪自认配不上庆王殿下,不想让庆王殿下成为樊城的笑话,所以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起来吧。”

一番气定神闲的说词,使得惠帝心中想得越发的想得多起来,如若此女非池中物,那么他自有用处,如若她只是寻常人,那她也配不上他的儿子,想着沉稳的点头。

上首的惠帝,刚毅威严的五官上拢上一层的阴骜,眯起眼睛,紧盯着下首跪着的花疏雪,仔细的揣磨着这女人有何能力,使得云国太子等人注意到她,还有自个的儿子也沉迷于他,哪怕是受了伤,竟然念念不忘娶她进庆王府。

“好,你倒还有些自知之明,既然你无心于庆王殿下,这件事到此结束吧。”

“臣(臣女)见过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惠帝一声令下,花庄和花疏雪同时的松了一口气,父女二人磕谢圣恩:“谢皇上了。”

父女二人相扶着走到大殿正中,同时的下跪行礼。

皇后武凌君一听皇上的话,可就不乐意了,挑眉轻声开口:“皇上,可是泽儿他?”

大殿内,除了阑国的皇帝惠帝,太子百里潭和皇后武凌君竟然全都在,几个人一看到花庄父女进殿,视线齐刷刷的落在他们父女的身上,花庄腿一软,差点没栽到地上去,花疏雪适时的伸出手扶了花庄一把,不明白这个父亲是如何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的,还做官做到了兵部尚书,她都怀疑这阑国上下的官员,究竟有多少实料了。

泽儿一心想娶这位花家的庶女为侧妃,就是受了重伤还念念不忘,若是让他知道皇上竟然没有为他指婚,指不定他会如何的郁闷。

花庄和花疏雪二人跟着大太监和泉的身后进了瑞龙宫的大殿,红栾等人全在殿外候着。

本来武凌君也不想插手这件事,但是百里泽一直求着她,说想娶花家的这位小姐为侧妃,所以她才向惠帝张了口,没想到到最后竟然没办成,武凌君微微的失望。

大太监和泉命花庄父女在殿外候着,自已先行进去禀报,很快便出来了,一甩手中的佛尘,尖细的嗓音响起:“皇上有旨,宣花庄父女进殿。”

惠帝却一举手阻止了皇后的话,沉声开口:“来人,送花尚书和花家的小姐出宫。”

接下来父女二人谁也没有说话,马车一路进宫,前往惠帝住的瑞龙宫。

“是,皇上。”

花疏雪直接一口回绝,花庄的脸一下子挎了,张了张嘴,视线在触上花疏雪冷冷眼神的时候,总算住了嘴。

太监飞身上前请了花庄和花疏雪出去,父女二人缓缓的往外退,出了瑞龙宫的大殿。

“不会。”

大殿内,太子起身告退,武凌君一言不发的垂首,惠帝伸出手握着武凌君的手,温和的劝着:“你看那花家的小姐无意进庆王府为侧妃,泽儿就算娶她进庆王府,也未必得到幸福,相信朕,日后一定为他指一门好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