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君是自行离去,还是一刻钟后,郡公府的人亲自来将你接回去?”他冷冷道。
闻致眉头皱起,这代表他已有动怒的前兆。
丁管事以如释重负的姿态,把气得脸发青的萧元乐送出了门。
萧元乐不自觉后退了一步,手下意识搭在了腰间的鞭子上,却仍梗着脖子道:“女眷聊天,与你何干?”
闻致的脸色也不好。他转首低声吩咐了小花几句什么,而后沉着脸朝明琬走来,如果不是腿疾复发,他大概会三两步冲上台阶。
庭院中,闻致穿着一袭绯红绣仙鹤的官袍缓步而来,玉带乌帽,玄色的披风垂下小腿。因其腿疾复发的缘故,不能长久站立,故而拄了一根刻有简洁铭文的玉柄手杖,双手交叠握在手杖上的样子,有种浑然天成的贵气,气势逼人。
但他不能,只是拄着手杖一步一步沉稳缓慢地走着,背脊挺直如松。
这话相当不客气,若萧元乐是一只猫,此时尾巴毛定是炸得如同扫帚。
明琬见不得闻致这副唇色苍白还要逞强的样子,主动下了石阶,听见他压抑着焦躁和急切,问道:“她和你说了什么?”
明琬很好奇她到底与闻致有何深仇大恨,然而话还未问出口,便听见一个冷沉的嗓音传来:“乡君不请自来,叨扰内子,意欲何为?”
萧元乐试图将明琬从闻府弄走。
“乡君言重。闻致确然性子冷傲,却也并非如此不堪。”
可明琬没有告诉闻致实情,他如今的状态并不适合受刺激,到时候吃苦的只会是她自己。
萧元乐有一瞬短暂的静默,而后扭头,抱臂不甘道:“我就是见不得他得偿所愿的样子!他这等靠踩踏他人尸骸上位的肮脏之辈,最好做一辈子孤家寡人才解气!”
两人好不容易用五年时间换来了暂时的妥协和安定,怎能因一个外人而轻易瓦解?这点道理,明琬还是懂的。
“为何要帮我?”明琬是真的想不明白:把自己从闻致身边弄走,对萧元乐有何好处?
“她说了你很多坏话,真是令人莫名。坊间传闻不可尽信,我今日算是明白了。”明琬避重就轻,果然瞄见闻致的神色轻松了些许。
这可出乎明琬意料,她原以为萧元乐是来示威的,但现在看来,更像是仇人。
闻致凝着郁色道:“大可不必理她。”
她好像很厌恶闻致。
明琬道:“她看起来很仇视你,为何?”
“喜欢?他?!呸呸!”萧元乐像是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叉着腰来回走动,满脸都是愤怒的绯红,“便是全天下的男子都死绝了,我也不会看上他!都怪祖父在寿宴上乱开玩笑,弄得长安城风言四起,让我蒙此大辱!”
闻致的身形一僵,隔着三尺距离,明琬都能感觉他内心的抵抗与紧绷。
萧元乐满脸“怒其不争”,明琬觉得说不出的奇怪,好半晌才试探问:“乡君不喜闻致?”
“若是不能说,便不说好了,我也就随口一问……”
萧元乐目光古怪地盯着她,眼里的撺掇化作薄怒,重重哼了声:“看来,是我看错你了!你与那些被夫权驯化的女子,并无区别!”
“她倾心的竹马,是姚进。”闻致忽然低沉道,像是撕开一道陈年旧伤。
明琬还不至于被一个刚见面的外人牵着鼻子走,遂不动声色地弯了弯眉眼,反问道:“我与闻致相安无事,为何要跑?”
太久没有听过“姚进”这个名字,以至于明琬愣了片刻才想起这人是谁。
离开?
她记得,自己刚与闻致成婚的第二日面见太后,在宫道上,闻致被一群文官奚落嘲讽,只因为姚太傅的嫡孙跟随闻致死在了雁回山的战场……
“我问你,你想不想离开闻致?”萧元乐一副自来熟且蓄谋已久的样子,左右四顾一番,鬼鬼祟祟问明琬。
姚家的嫡孙,便是姚进。
明琬越发疑惑了,想了一番措辞,忍不住问道:“乡君究竟何意?不妨直说。”
如此一来,明琬便能明白为何萧元乐见不得闻致“得偿所愿”,为何说他是“踩着他人的尸骸上位”……她心爱的少年埋骨雪域,而闻致却逆风直上位列文臣之首,心中多少怨怼罢了。
见明琬露出疑惑的神情,萧元乐又嗤地一声,叉着腰说:“这般看着我作甚?早听闻你与闻致性格不和,虽说明面上你是回蜀川为父守灵,但仔细想来,这个说法根本就是不攻自破。想想也是,闻致那种目中无人又生性冷血暴戾之人,怎会有正常女子甘心待在他身边受虐嘛!你又不是傻子,定是逃跑不成又被他给捉了回来。”
若闻致肯低声下气,痛哭流涕地忏悔,恨他之人定会少上许多。但谁都知道这不可能,闻致素来宁折不弯,高傲得近乎绝情。
“你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等眼界狭窄的妇人,消失了几年又骤然回到长安,定是被闻致抓回的吧?”萧元乐揣摩道。
就像明琬等了五年,也等不到他一句“心悦于你”。
这姑娘怕是被人惯坏了,说话如此随行妄为。明琬怔了怔,而后接上话茬谦逊道:“似乎,让乡君失望了。”
“你随我去一个地方,即刻。”闻致打断了明琬的遐思。
“少拿闻致来压我,本乡君根本就不怕他!”萧元乐仗着贵客的身份挥退丁管事,自顾自迈上石阶,围着明琬转了一圈,打量她道,“也就普普通通的样子嘛,还以为是个什么绝色大美人呢。”
见明琬安静地望着自己,他反应过来语气太过强势,便又低声补上一句:“若有空闲的话,我带你去见个人。”
丁管事看起来颇为紧张的样子,又笑着朝萧元乐介绍明琬:“乡君,这是我家主母。夫人刚从外地归来,舟车劳顿,不便见客,乡君若不嫌弃府上粗茶淡饭,便请移步正厅休憩,首辅大人稍候便回来了……”
闻致将明琬带去了城中的酒楼,明明是饭点,楼中却无一个客人,只有穿着暗色短打衫的侍卫伫立巡视,安静得有些反常。
……原来是她。
在二楼的雅间内,明琬见到了姜令仪。
这时,丁管事闻声快步而来,目光在红裙女子和明琬之间巡视一圈,这才朝明琬躬身道:“夫人,这位是鄱阳郡公家的嫡孙女,元乐乡君。”
听到门开的声音,姜令仪立即起身,望着明琬的眼睛微微发红。明琬久久回神,而后扑过去紧紧抱住了姜令仪瘦削的肩。
女子似笑非笑,挑着柳眉哼道:“闻致在求我祖父办事,他们不敢拦我。”
闻致不知何时走了,门关着,屋内只有阔别数月的闺阁密友。
明琬看了她身后一眼,见无人阻拦,便问道:“客人非是府中之人,又无拜帖,如何进来的?”
姜令仪亲自给明琬煮茶,诉说着被李绪带走的遭遇,而后又歉疚道:“你的住处,是我告知闻大人的。燕王知道你一直在往徽州寄书信,我怕他顺藤摸瓜查到你的住址,用你来胁迫我就范,故而我只能寻求闻大人的庇护……抱歉,琬琬,是我打破了你平静的生活。”
明琬不认识她,闻府中也从未有过这般跋扈飞扬的女子。
明琬轻轻摇首,而后抬袖为姜令仪拭去眼睫上的泪珠,喟叹道:“姜姐姐千万别这样说,没有什么比你安好更重要的啦。何况人各有命,往前走总会看到出路的。”
女子红裙似火,乌发半绾成髻,腰间挂着一卷绞金长鞭,柳眉凤目,微抬着下颌打量人的样子像一只骄傲的孔雀。
姜令仪握住明琬的手,抬起漂亮温婉的眼来,勉强撑出笑意道:“那,琬琬与闻大人今后如何打算?我觉着,他心里多少是有你的。”
明琬下意识回身,看到了一个极为鲜妍贵气的女子。
明琬比姜令仪更清楚这些。她想了许久,方轻松一笑:“或许是我太贪心了……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身后忽的传来一个清灵骄傲的女音,似是好奇般质问道:“你就是闻致那个离家多年的夫人?”
与姜令仪叙旧许久,明琬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安稳落地,回到闻府后便沉下心将当年阿爹遗留下的草药图经整理编纂完毕。
正恍神间,府中来了不速之客。
当初离开长安之时遭遇河盗,包袱中的书籍倒是没被抢走,只是在坠河时包裹的牛皮纸松开了些许,不少手稿边沿浸水晕染了墨迹,花了明琬两三年的时间才逐步补充完毕,如今诸事妥当,只有上百幅药草、药虫的图画没有绘好了。
明琬听这些小事之时,心底十分诧异,因为无论是青杏嘴中“发疯”的闻致,还是丁管事所说“伤神”的闻致,都与明琬记忆中那人的性子相差甚远。
明琬素来不擅长工笔丹青,画得极慢且极为不满。姜令仪倒是会画,只是她如今处境窘迫,便也不舍得再叨扰她。
花厅外倒还是老样子,秋千静静地垂着,木架上摆着数盆深绿的忍冬,藤蔓蔚然攀援,和她离去时没有太大区别。但听丁管事说,她当年种下的忍冬早已相继死去,为此,闻致还伤神了许久,后来又从别处移植了一样的栽上。
连着几夜挑灯夜战,连饭都是侍婢送来药房,匆匆扒上几口便又对照着标本继续描绘。
明琬看着满屋全新的陈设物件,若说毫无动容,那必定是假的。
今晚格外疲倦,明琬画了十几幅图皆不满意,俱揉皱丢在纸篓中,泄气地趴在书案上,对着满桌风干的草药标本懊恼,琢磨可否要请个擅长书画的文人代为绘图……
这么多年过去,闻致已由随时会爆发喷火的熔浆,变成了一座沉默的冰山,唯有执拗倔强的性子一点也没有变,想要得到的东西便是拼命也会握在掌心,至于得到后能否懂得怜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着想着,竟是趴在桌上睡着了。
换而言之,在闻致南下杭州之前,便已做好了定会将她带回的准备。并且,他也的确做到了。
冬夜苦寒,中途似乎有谁来过,一阵颠簸后,她被平放在了某处温暖柔软的地方。大概是近来熬夜太累,白天又要留意闻致的腿疾,她这一觉睡得死沉,虽有模糊的感觉,却怎么也醒不来。
十二月初……明琬盘算了一番日子,那时闻致还未在她面前现身。
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听到远处巷中的鸡鸣声。
厢房东侧的耳房已经改造成了宽敞通透的药房,书架、药炉等物一一俱全,芍药说,这间房十二月初便改好了,专供明琬使用。
明琬于小榻上朦胧睁眼,隔着纱帘隐约看到书案后坐着一道挺拔修长的身躯,正在昏黄的烛光中执笔描画什么。
回到闻府最大的好处,便是有人争着抢着为她带孩子,乐得清闲。
明琬只当是做梦,眼皮一沉,翻身复又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