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真在边上插嘴:“是我妈妈的朋友说的,我们也不确定。”
她现在的月收入只有五、六百,但在县城里已经不算低了。
思梅咬咬嘴唇,说:“唤儿,咱俩一样大,你问问你妈妈,你去的时候能不能带上我。我也想出去打工,见见世面,这里工资太低了,而且,我和你一起也好有个伴。”
思梅问:“那边真的能一个月赚几千块钱吗?”
唤儿哪敢答应,孟真帮她解围:“我们会和妈妈说的,但是她同不同意就不能保证了。”
唤儿点点头。
思梅抬起眼皮看她一眼,自卑感便浮上了心底,小声道:“五妹,我晓得你看不起我,觉得我是做白日梦了,但我就是想试试嘛。我不像你们,从小就在大城市生活,我什么都不懂,我怕我一直留在这里,以后就跟二舅妈那样了。”
思梅长得清秀,就是穿衣打扮有着掩不住的土气,她拉过唤儿,问:“你真的要去G省打工吗?”
孟真被她噎到:“我没有这个意思,你别乱想。”
这时,表姐廖思梅拉唤儿去院子里说话,孟真也跟了出去。思梅是孟添福大姐的女儿,和唤儿同岁,比唤儿早一年上学。她从小生长在老家,初中毕业后在县城打了半年零工,而县城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个实打实的留守儿童。
她看一眼屋里的二婶,即是思梅的二舅妈,那是个心直口快的爽利女人,孟真还挺喜欢她的,没觉得她有什么不好。另外,对于廖思梅赤裸裸的羡慕之情,孟真还是很难接受。
孟真很无语,但亲戚们却都被这海市蜃楼吸引了,纷纷拉着蔡金花问细节,恨不得自己也年轻十几岁,跑到G省去发大财。
她甚至想,如果当初爸爸能把她和二姐都留在老家,二姐应该就不会死了。
聊完孟真、耀祖和铃兰,几个女人又说到了唤儿初中毕业后的去向。话闸子一打开,蔡金花就来精神了,把陶丽英夸成了人间活菩萨,要带唤儿出去赚大钱,回来能给爹妈买房子。
果然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不得不承认,在生孩子这件事上,蔡金花天赋异禀,前前后后生了九个孩子,都没出过什么意外。
老家的房子大,三层小楼,每层有两个房间。孟添福想得很美,一楼是他和蔡金花将来养老住的,二楼和三楼就分给耀祖和招财,这样他们就算在外打工买不起房子,在老家,好歹也是有个婚房,也不愁娶不到老婆。
说到这个,蔡金花又有些心烦了:“铃兰家婆还在打工呢,就我女婿伺候她。她起先打电话喊我过去帮她,我怎么去嘛!两个女娃娃要上学,家里谁带小宝?再说了,女人生孩子就这么回事,我生了那么多个了,也没见谁伺候我坐月子,月子里我都是自己烧饭的。现在的小丫头都太没用,生个孩子就以为自己做了皇太后了!”
晚上,唤儿、孟真带着招财和进宝睡一个屋,屋里没暖气没空调没电视,只有一盏灯,非常非常冷,四个人就早早钻进了被窝,关紧了房门。
“她婆家伺候她坐月子吗?”
等到两个小孩子睡熟,唤儿就看到孟真变戏法似的变出了一部手机。
旁人安慰她:“寻常人家,这样不错了,不打老婆不赌博,又生个儿子,小日子过过很好了,铃兰有福气的。”
唤儿此时异常聪明:“你什么时候有的手机?简梁哥哥送你的?”
蔡金花心里享受着众人的夸赞,嘴里却说:“享什么福?我那大女婿,待铃兰是不错,就是赚钱本事不够,家里太穷。”
“嗯,你别告诉爸妈。”孟真躲在被窝里,快乐地与简梁发短信。
从小到大,唤儿和孟真始终被灌输着“必须要生儿子、生了儿子才是一个合格的媳妇、生儿子养儿防老”之类的观念。不管她们认不认同,至少,她们知道孟铃兰嫁的王贵强依旧是有着那样观念的人家,她们虽和铃兰不亲,好歹是亲生姐妹,也希望她过得幸福。
唤儿凑过脑袋想看看她发的是什么,孟真笑着把她推开了,“讨厌哎,不准偷看!”
唤儿和孟真在边上静静地听,她们是知道铃兰生了个儿子的,心里也为她感到庆幸。
唤儿就不看了,看孟真在手机屏幕亮光映照下情不自禁地笑,她突然问:“真真,你是不是喜欢简梁哥哥啊?”
“铃兰可以享福了。”
孟真吓了一跳,立刻瞪大了眼睛:“哪有啊!你别乱说!”
“铃兰的肚子真争气啊!”
“嘘……你小点声。”唤儿看一眼熟睡的两个弟妹,又问,“那……真真,你有喜欢过男孩子吗?”
“金花,你做姥姥啦!”
“啊?”孟真被唤儿问住了,想了想,摇头说,“没有。”
七大姑八大姨们都很兴奋:“呦,一下子就生了个儿子?那铃兰是有好日子过咯!”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啊?”
“她刚生了个儿子,七斤多!”说到孟铃兰,蔡金花的眼泪就收回去了,语气十分得意。
唤儿问的问题非常得不唤儿,孟真的注意力都从手机里拉出来了,思考片刻,说:“我喜欢个子高的,长得嘛……也不用太帅,眉毛要浓浓的,鼻子挺挺的,皮肤不能黑,嗯……要很聪明,温柔,笑起来牙齿白白的。”说到后来,害羞地躲到被窝里去了。
“大过年的,别说这些。”孟添福的大姐安慰蔡金花,又问:“对了,铃兰现在咋样?”
唤儿帮她总结:“你说的,不就是简梁哥哥吗?”
说到招娣,大家一下子都沉默下来。蔡金花哼唧一声,立刻抹起了眼泪。
“……”孟真反驳,“当然不是!简梁不符合‘不用太帅’那一条吧,我觉得他挺帅的呀。”
孟二婶像是想起什么,又说:“早些年招娣读书也是很好的,看来五妹是像招娣,读书极灵光的。”
“可你后面说的那些,全都是他啊。”
“男孩子是要壮点好,以后长大了顶用!”
“不是!没有!而且他那么老,都能做我爸爸了!”
蔡金花眉眼都是笑:“他胃口好啊,一顿要吃两碗饭呢!”
唤儿:“……”
“是哦是哦,耀祖长得真壮实,高高大大的,你们养得真好。”
见唤儿不说话了,孟真抱住她胳膊,心中灵光浮现:“唤儿,你今天好奇怪,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有喜欢的男孩子了?”
蔡金花哈哈地打着马虎眼:“耀祖读书一般,不过男孩子嘛,小时候调皮,长大懂事了就会好了。”
唤儿:“……”
有人问:“那耀祖读书是不是也像五妹?”
“哦!真的有了!你都不告诉我!是谁啊?是你们班的同学吗?”孟真的八卦小火苗燃起来了,说真的,能让孟唤儿动心的人,她实在想不出会是什么样子。
“大专生也是大学生嘛。”
“没有啦。”唤儿翻了个身,不理她了。
“那是个大专生,师范生,免费的。”有人纠正她。
孟真又趴到她身上去挠她:“唤儿唤儿,你告诉我呀,你骗不过我的!你就是有喜欢的人了!”
“三弟能养出这么出息的女儿,这看来以后能当大学生啊。”孟二婶磕着瓜子,大呼小叫,“咱们村里好几年没出过大学生了,还是四、五年前李老七家出过一个是不是?”
唤儿忍无可忍,反手打她:“说了没有啦。”
尤其是孟真,她穿着简梁买的簇新的红色羽绒衣,衬得一张小脸白里透红,头发洗得干干净净,斯文乖巧地往那里一坐,惹得几个家族里的姐妹羡慕不已。再听说她学习成绩特别好,初中毕业后还能考重高,大家就更吃惊了。
打死都不会承认的!
与留守在老家的堂、表兄弟姐妹相比,唤儿、孟真姐弟妹五个算是格格不入。因为他们从小就生长在钱塘,跟在父母身边,一直在上学,十几年下来,穿着打扮、谈吐举止已经和城里人无异。
两个女孩在被窝里闹了半天,进宝哼哼唧唧地似是要醒了。唤儿和孟真立刻安静下来,等到进宝又睡过去,孟真推了唤儿一把:“不说就不说,小气鬼。”
每一年只有春节,才是孟、蔡两家人凑得最齐的时候,大人们走亲访友话家常,小孩们就聚在一起玩,聊聊各自的见闻。
她也翻了个身,摸出手机就给简梁发短信:[我刚刚知道了一个大秘密,唤儿有喜欢的人了!]
而孟真这一辈的孩子们,大多数初中毕业就打工了。小一些的孩子,只有个别跟着父母在务工地上学,其他大多数都在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
简梁很快就回了,看到那个小信封出现,孟真美滋滋地打开看:[是哪个小王八蛋?]
孟添福有五个兄弟姐妹,除了二哥留在老家,其他全部在外打工。有两家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妹妹在南方,孟添福则在A省钱塘。蔡金花情况类似,兄弟姐妹们散布在全国各地,都从事着低端的体力劳动或是服务行业求温饱。
咦?上次说到给自己写情书的男生,他也说人家是小王八蛋。
休整了一晚,第二天,家里陆陆续续就来了客人。孟真的奶奶和姥姥姥爷已经过世,只剩了个年纪很大的爷爷,平时由孟添福的二哥二嫂照顾着。
孟真哒哒哒地按键:[我不知道是谁,她不告诉我,但我确信她喜欢上一个人了。]
先是坐二十六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到B省的一个地级市,下车后再坐三小时大巴到县城,然后搭两小时中巴到镇上,最后让家里亲戚开个小货车来把他们都捎进村。全程用时两天一夜,等到了目的地,孟真晕头转向,人都差点厥过去。
等了半天,没等到简梁的回信,就在孟真快要睡着时,小信封又出现了。
腊月二十三,等到孩子们都放了寒假,孟家夫妻就带上五个孩子踏上了回乡路。
简梁说:[你告诉唤儿,如果恋爱,让她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
他们并不是每年都回老家,因为来回路费实在太昂贵。但这几年孟添福手里有了些钱,老家的房子也造好了,一大家子回去了也有地方住,所以他便买好了硬座火车票,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
孟真瞪大了眼睛,这是差别待遇啊!他对自己和唤儿说的话,怎么完全不一样嘛!
2006年的春节,孟添福决定带全家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