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演的年纪小,谢兰生为电影效果又想出了许多法子。
在一段“宠物离世”的内容中,女三号在见到自己一个月来在剧组里朝夕相处的小鸟儿在笼子里静静死去时,难过到掉下泪来,可紧接着,谢兰生就轻轻握着她的双臂,望着她的眼睛,说,“这段内容没给剧本,突然袭击,我要道歉。但,里头的鸟是仿真的,是导演组叫人订制的”,并把真假两只一模一样的小鸟儿摆在一起,告诉对方这段已经拍完,她可以把它们带回家。那个演员异常开心,拎着笼子给妈妈看。而其他导演恐怕要么杀死鸟儿,要么将就拍拍、不管效果了。
比如,为了消除小演员的紧张不安、姿态生硬,谢兰生会一直开着《去岳阳》的摄影机,让演员们习惯镜头,也习惯拍摄。首次拍片毫不怯场的小孩子是非常少的。
有些导演为了激发小演员的真实反应,会藏他们的作业本,先让他们陷入痛苦,还有些导演会捏孩子的大腿肉并让孩子哭泣落泪,谢兰生对这些做法完完全全不能认同。诚然,小演员们并不专业,也无法欺骗观众,可谢兰生四十多了,认为“人”是高于电影的。
再比如,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发挥活力、生动有趣,谢兰生不提前给剧本,而是当天给当天的剧本。他认为,与大人不同,小孩子们读太多遍会对剧本失去兴趣,他们并不擅长思考。
最后,谢兰生把主演心理给摆到了电影前面,或者说,他会尽量寻求平衡。
…………
另外,他跟几个小演员的爸爸妈妈认真聊过。为了电影,在试镜时,他让全部的小演员都说说自己的梦想,而后,选了明显对未来有极大憧憬的几个人。他们带着少年朝气,充满热情,充满希冀。不过,在选角后,兰生就跟几个人的爸爸妈妈详细谈了。他说,如果演员要看成片,爸爸妈妈一定陪着,并告诉他们,这是假的,是故事,在讲部分人,他们一定可以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而其他的电影导演根本不会想到这些。
在拍摄的一个半月间,莘野每个两个星期去片场见兰生一次。
再其次呢,谢兰生会观察演员。他不强迫小演员们改变自己、迎合角色,而是根据对方性格修改他的电影剧本,让这六个小演员们有最舒服的经历,而不是努力的、痛苦的、怀疑自己的经历。
他看到,他的宝贝在片场里永永远远站得笔直。
其次呢,谢兰生永远先拍孩子镜头,接着再拍大人镜头。他说:“孩子比较容易疲劳,大人可以多撑一撑。孩子应该早点收工,在一边儿休息休息。”其实,6个演员里,4个15岁,两个16岁,也算不上非常小了,可谢兰生还是心疼,他只有在成年演员表现惊人的时候会把那几个小演员给叫起来再拍摄一遍,因为觉得对方应该被启发了新的想法。
莘野是开影视公司的,他见到过太多导演。作为剧组的“土皇帝”,现在,导演大多只是坐在监视器后,面目模糊,甚至还把座椅当沙发,半坐半躺,舒舒服服地观察着监视器上的画面。
首先,选择上海作为片场只是因为离主演家近。主演可以上学、回家,爸妈也能经常探班,事实上,出于这样的考量,6个主要的小演员基本都在上海本地,吃的好,也住的好,不跟剧组风餐露宿。
可谢兰生不。
谢兰生对小演员们非常非常好,到极致了。
他几乎不看监视器,他想控制整个片场,并且认为取景等等是摄影师的工作,不是导演的工作。他总觉得,摄影机早变轻巧了,压场感觉已不在了,若导演也只是躲在片场外边监视器后,工作人员以及演员一定十分游离、沮丧,无法集中无法安心。
几个孩子,一个说以后要去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放声高唱,一个说他会入选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而另一个喜欢画画,他说……
并且,他认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更想听“天生赢家”的,导演必须以身作则,必须全力以赴,懒懒散散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状态。
谢兰生先拍摄的是几个主角中学时代。
谢兰生拍25年电影只请过四个半天假。不管生病还是受伤,他永远在片场站着,谢兰生让每一个人都有极大的安全感。
接着,3月5号,过完年的一周以后,终于,《去岳阳》在上海开机了。
大雨天、下雪天、三伏天三九天……无论什么恶劣天气,谢兰生都站得笔直。他会让演员在没工作时自己找找能法遮风挡雨的东西,或者能遮荫挡阳的东西,可他自己却一向是撑着两腿,从不坐下,也有时昂首阔步,挥舞手臂。四十多岁的谢兰生仍活力四射、朝气蓬勃,这影响着他的团队,也让所有跟谢兰生合作过的主创、主演尊敬、崇拜并且钟爱。
…………
莘野怀疑,即使以后七十岁了,或八十岁了,谢兰生也依然会在他的片场站得笔直,像一棵树,像一杆旗。
导演真是什么事情都要拿出一个办法来。
莘野又喜欢,又心疼。
他想了想,给众人又开了个会,反复强调守好剧本,而后,他在网上买了几盒诡异颜色的订书钉,说,如果一定要带剧本去其他的一些地方,比如餐厅,就出发前用订书钉先把剧本给钉起来,这样,剧本如果被拆开过他们可以立即发现,还能想想办法,不至于被糊弄过去。
这些年来,他对谢兰生都带着这个感觉——又喜欢又心疼。
谢兰生被吓出汗来,要知道,电影剧本要是曝光一切工作就白费了。
…………
剧本围读后,一个演员带剧本去星巴克跟朋友聚会,喝完以后边走边聊,把剧本扔星巴克了!她发现后立刻掉头,剧本幸好还在原处,旁边几桌过路客人证实没人动过剧本。
《去岳阳》的中学部分一共拍了一个半月。
在开机前一天,谢兰生《去岳阳》剧组又出了个小的意外。
在小演员杀青以后,谢兰生给所有的人都赠送了一份礼物,而当地的娱乐媒体第一时间采访了演员。
谢兰生又硬性要求主创、主演提前七天来。以前主创基本上是提前一月进组筹备,现在则基本上是三天,甚至两天,幸亏兰生的大导演,能震住他的团队。
“嗯,”孩子爸妈一个个都说,
…………
“为不耽误大家上课,谢导尽量把日场给安排到了周六周日,有的时候时间太紧,剧组就在自习课前把几个人接过去了。是谁的戏就谁过去,每人去了五次左右吧。”
谢兰生是比较爱跟老朋友们一起合作的,包括主创,也包括主演。导演需要非常了解他的演员,了解对方一切,因此,许多导演都喜欢跟固定的人合作拍摄,谢兰生也并不例外,有些演员他也用过多次。
“谢导喜欢用自然光嘛,不用灯光。虽然因为光线在变电影会有拍摄难度,可是氛围是真实的,有太阳,有月亮,有走廊,有楼梯,有人烟,不同于在摄影棚里,大家可以身临其境。所以啊,为保证大家上学谢导还是蛮费脑筋的,把一些戏改成下午,另一些戏改成晚上。”
而录音知道还是岑晨,美术指导也是熟人。
“谢导他们在上海拍是为大家上学、回家。”
他开始想,他未来的商业片能给祁勇一个“金像奖”的最佳摄影提名就好了,让祁勇能拿到一个摄影生涯的新巅峰。当然,这听起来太飘渺了,不现实。
“他们每天都是先拍几个孩子的镜头,再拍其他演员的镜头,怕孩子累,让他们坐着。对了,谢导还叫一大学生带孩子们写作业呢。高一开学课业不多,他们平衡的挺好的。”
电影行业变化太快,且变得浮躁,兰生偶尔也适应不了。
“他会根据孩子性格修改剧本这些东西,说,他不想教几个孩子如何用‘演技’骗别人。”
祁勇这个男人变了。在大浪潮中,摄影师的地位骤降,他的骄傲落地成灰。
“《去岳阳》讲梦想崩碎。谢导还跟我们聊过。说,到时候电影上映,我们一定要陪着看,告诉孩子,这是假的,是故事,他们一定可以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放下电话,谢兰生又有点悲哀。
“导演真是太不容易了,既要保证电影效果,又要保证不伤人心。我的女儿xx在拍‘宠物离世’那一段时,谢导……”
祁勇点头:“好。”
这些报道竟被新未第一时间发上网了。
“把跟焦员也带过来。”谢兰生又嘱咐对方,“这边没有好跟焦员。”电影工业发展太快,可专业性却跟不上,整个中国都找不到几个能用的跟焦员。
现在,各个剧组都在赶工,白天拍晚上拍,过劳死的层出不穷。
“嗯。”
于是,评论里面全是电影工作人员现身说法:
那边,祁勇深深吸了口气,他第一次没有骄傲,说:“谢导,谢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我是一个干掌机的,这种导演是天使吧……】
通常,在电视剧的拍摄中,几个机位同时运作,导演则在剪辑室里选择合适的角度,可电影不是。电影只有一个机位,其他都是备用机位,所有的布景、灯光都是为这个镜头服务的,因此,电影更加细腻,不想让观众见到的一开始就不会入镜,而想让观众注意的会被灯光强调出来。谢兰生想做到最好。
【我是一个剪辑助理……】
“不,”兰生却是认真地道,“我很需要好的摄指一起商量拍摄手法。祁勇,我深信,每一场戏,每一镜头,都能拍得有趣、有新意,当然,也能拍得平平无奇,而我讨厌平平无奇。另外,对该用什么镜头我并没有你们专业,比如极广角镜头里,16mm的,18mm的,20mm的,用哪个更加合适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一个导演摇摆不定会被画面透露出来的。”
【谢导的所作所为跟谢导的电影作品一样,充满了对人的关怀。】
在邀祁勇回中国时,祁勇竟然一改过去故作无奈的作风,对谢兰生甚至有些落寞寂寥地道:“谢导,您知道吗,现在导演不再重视摄影师了。他们可以用监视器自己查看拍摄画面,错了重拍,再错了再重拍,即使出现一些疏漏在后期里也能弥补。摄影师……按导演说的一镜镜拍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莘野自然也看到了。
摄影指导还是祁勇。
他又觉得自己幸运。
谢兰生与新未视频针对主演签了合同,接着,他跟制片蓝天又拉起了主创团队。
他拥有的这个人,刚烈到了极致,又温柔到了极致,一个人竟可以将这两种气质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