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告知,这情报网姬后在世时便秘密开始铺排,万一最后主子和这位镇国郡主不成呢?
王九州尴尬笑了笑,事关大燕却是不好如实相告,可这位可是他们主子的心上人。
正在王九州迟疑该怎么回话时,便听白卿言先行开口:“萧先生和王管事能将此事告知于我,这份情谊我记住了,多谢!”
“你们萧先生……果然是消息灵通啊!”白卿言低笑了一声,又问,“不知萧先生布置了多少年,大燕才有这样的消息网。”
“不敢!”王九州长揖到地,“郡主若无其他吩咐,小人就先行告退了。”
白卿言表情到无多大变化,想来这大概是李天馥的手笔。
“大梁朝廷是否有异动,王管事能否告知?”白卿言视线凝着王九州。
四下无人后,王九州才道:“郡主,西凉此次派人送赔付银两和给您与太子的赔罪礼入晋,然,此次押送赔付银两和赔罪礼的队伍中藏有十余杀手,消息小的早就已到手,但一直不知西凉为何要将杀手藏于入晋队伍中,直到昨日这十余杀手乔装进了朔阳城,还曾想人打听郡主练兵剿匪之事,想来应当是冲着郡主来的,故而来同郡主说一声,让郡主有个防备。”
“回郡主,大梁朝廷的消息还未送到,但上一次消息传来,听说……大梁四皇子回到国都之后,劝皇帝止战停兵!大梁皇帝一向疼爱四皇子,或许会听从四皇子的也说不定。”
白卿言会意,侧头示意春桃先出去。
她点了点头:“若有确切消息,辛苦王管事及时告知刘管事,如今我四妹在春暮山,我心中不安。”
“的确是有件要紧事要同郡主说……”王九州看向立在白卿言身边的春桃。
“郡主放心,一旦有确切消息,小人一定告知刘管事!”
“王管事不必客气,听刘叔说王管事有要事?”白卿言在主位坐下,望着王九州。
“辛苦!”白卿言看向刘管事,“刘叔,帮我送王管事。”
王九州已然知道自己主子对白卿言的心思,故而对白卿言的态度恭敬有加。
看着刘管事送王九州出门,白卿言手指轻抚着桌几边缘,她已经几日不去演武场,今日听王九州说那十余杀手意图混进演武场,那她便多多出现在演武场,让他们以为进了演武场便容易得手些。
见白卿言扶着春桃的手跨入正厅,王九州忙放下手中茶杯,朝白卿言行礼:“参见郡主!”
那些杀手应当是李天馥派来的吧!
白卿言放下手中竹简,更衣去了前厅。
李天馥能派来的人必然是杀手中的精锐,让他们来教一些资质尚佳的百姓本事,也算是不枉费李天馥千里送人的好意。
不到傍晚,刘管事带着萧容衍身边的王九州一同来了白府,说有要事求见镇国郡主。
五月二十三日,太子派人送往送往朔阳的西凉赔罪礼被劫,此事震惊朝野。
“大姑娘放心,老奴心中有数!”刘管事道。
镇国郡主白卿言闻讯带白家护卫军赶往崆峒山,却只救下了太子府护卫,西凉赔罪礼悉数被劫。
白卿言点了点头:“那就辛苦刘叔再带带曾善如,时机合适便将此事交于他。”
太子肉痛西凉送来的那些珍宝,恼怒之余再次传令,让朔阳地方官协助白卿言剿匪不得有误。
之前白家还在大都之时,白卿言同卢平说过要着手培养可用之人的事情,想来那个名单便是卢平挑选出来的人。
然以民为兵,训练尚需时日,一时间还无法前去与悍匪对抗。
“卢平临走前匆忙给了老奴一份名单,让老奴试试名单上之人的忠心,看他日能否得用!前几日老奴自作主张连带着试了一试这个曾善如的忠心,倒是出乎意料的忠诚,大姑娘若是想让曾善如接手矿山之事,倒是不错的人选!”
晋国春暮山战事吃紧,朝廷又无法分兵剿匪,镇国郡主第二次在民间招揽剿匪人手,就连临县得知消息的都老远赶来录名,一时间朔阳城热闹非凡。
刘管事点了点头,眉目间有了笑意:“是个干实事的人,就是话少了些,可但凡说话便能切中要害!这样也有好处,让人觉得沉稳踏实!”
沈晏从和白卿平得到白卿言的示意,让他们主意仔细留意外来者,但凡有功夫底子的名字单独录于一册,只要能在白家护卫手中过十招便可成为十夫长,若是胜于白家护卫可晋为教官,同白家护卫一同执教。
“曾善如不知刘叔觉得他如何?”白卿言问刘管事。
很快,沈晏从与白卿平便将有武功底子的外来者名单送到了白卿言的手中。
如今白卿言可用人手毕竟有限,而萧容衍商铺遍布各国,消息自然要比白卿言更加灵通。
“可有发现,有隐藏身手的练家子?”白卿言问。
白卿言思虑再三,招来刘管事,让刘管事派人前去问问萧容衍的人,大梁朝廷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白卿平正欲开口,就听沈晏从道:“回郡主的话,但凡有武功底子的绝逃不过我的眼皮子。”
如今荀天章不惜侮辱白家来逼迫白锦稚冒进出战,难不成是大梁朝廷出了什么事,这才逼得荀天章不得不如此?
白卿言凝视名单没有抬头,看到名单上有几个名字被圈了起来,又问:“这圈起来名字的,又是什么说头?”
三为大晋镇国公,镇国公所率白家军,乃不败之军,白家军之精神忠魂,领他这位对手亦是感佩至深。
“这几个人是我认为有问题的人!”沈晏从又道,“身手不凡,口音有些怪,都说是从南疆来的,听到镇国郡主练兵剿匪,特来投靠。”
二为大晋高祖明昭皇帝,明昭皇帝与白氏先祖白毅携手打下天下,君臣关系亲如兄弟,且明朝皇帝敢放权于白毅,许白毅先行后奏之权,但凡于国有利明昭皇帝从不责怪,明昭皇帝能容权臣,可见其胸襟广阔。